人人通空间-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原州区第七小学

>学校首页>互联网+教务>青蓝工程>内容详情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 2019-11-29 15:33 发布单位: 固原市原州区第七小学 浏览量: 875 【公开】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原州区第七小学教育集团(总校) 张国红

《倍的认识》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开始接触“倍”的概念,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具体的活动,创设生活情境,从而引出“倍”,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紧密。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注重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动手参与、直观体验,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相关知识。为此,我做到了如下几点:

一、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连接新旧知识。

在本节课的开始,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几个几和倍),从而直观的让学生初步认识“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为新知的转化做好铺垫。

2、重视操作,提高参与兴趣。

结合教材中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情境,借助直观操作--胡萝卜贴片和利用电子白板的移动功能,指名学生移动萝卜,摆出红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3倍,白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5倍。这样让学生加深对新知的理解。让学生看自己摆的图来说数理,降低了数理表述的难度,落实减负的要求。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容易被教师所忽视。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比交待知识更重要,因为这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数学意识,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用。

在这节课中,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图形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看到摆、画,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二、不足之处。

为避免情景太多的混乱感,最后的拓展还是回到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情景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个数中有几个几”是“倍”的概念,还要让学生能反过来思考“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样也为后一节课的教学做了铺垫。

认识“倍”概念的过程,就是一个帮助学生逐渐抽象,最后领悟本质的过程。而要抽象,就必须进行比较,没有比较就无法找到共同的部分。因此可以说比较是抽象的前提,抽象是比较的目的。而学生的比较应该在操作活动中进行,学生正是在动手操作中不断对比与抽象中掌握概念“倍”。但这节课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还不够多。

 总之,全课设计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意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与组织者,让学生在自由、快乐和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理解“倍”的概念形成的全过程。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