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奇妙的对联》这堂课让我再次认可了这一观点。
人教版必修一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这节课,我的初衷是把它设计定位为一节关于对联知识的普及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对联的基本常识,学习基本的对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整体来看,这节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教学目有所落实。当然本节课也有自己的亮点:
一、教学导入部分,设置情境,富有趣味性。巧借谜底为对联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借“老地主袭改旧楹联”的故事,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方向。这样,让学生处于轻松、好奇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自然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练习拓展部分,题型设计巧妙,极具创新性。首先引导学生赏析古今名联,了解归纳对联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出简单的上句,让学生补出下句。并给一些有问题的对联,让学生根据小结的内容,进行修改。最后在了解“人名对”的基础,我先用自己的名字示范:芸芸众生一个,胸怀桃李天下志;莘莘学子诸多,心系清华北大情(李芸)。要求每一个同学用最简洁的话,把自己或同学的名字嵌入联语中写一副较长一点的对联。通过“读-补-改-写”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知对联的特征,再通过基础练习和能力提升练习,学以致用。
抛开这些所谓的亮点,我再来谈谈遗憾。
一、不能把学生认知作为教学的基本依据。我们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是教师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但这节课,从教学设计开始,我并未真真自觉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教学目标只是考虑了课程标准对这一知识的要求,而并未考虑学生实际和学生的个体差别(授课班级是一个普通班,而且刚进入高中不到一个月),不能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上课过程中,我始终是课堂的主角,只是一味的展示自己的“才华,”过多的越俎代庖,没有让学生自己体验“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由浅显到深刻”的认知过程。这导致在引导学生归纳“对联”的四个特点时,学生处于被动追随的状态,并没有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这背后的原因是,我备课不备学情,不能够依据学生学科知识背景和能力水平调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学设计时,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本班学生当下的知识能力之间存在差异。
这节课,让我再次彻悟,今后的教学必须把学生认知发展作为基本依据。成功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开始。
二、课堂不能为学生提供展示潜能的空间,反而遏制学生潜能释放。对对联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开放性,课堂生成难以预测。课堂上,学生好不容易被调动起来,有些答案很有可能超越老师的预设。但考虑到要应对学生五花八门的的答案,就需要老师灵活的头脑、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为避免自己陷入被动,影响课堂进程和课堂完整性,进行练习设计和课堂评价时,自己刻意控制学生有效生成。比如在引导学生对“桃李满天下”这一联时,极力暗示“天下”对“神州”。一堂好课应该是具有生成性的课。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会有一些新奇的想法,这些想法很有可能超越老师的预设,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当允许这些不同想法的存在,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合理引导,鼓励大家进行创新思维。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思维的鲜活、灵动。否则,如果完全按照老师的预设,不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长此以往,学生终究会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而自己恰恰没有做到这一点。归根结底还是传统教学理念在作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有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可见课堂教学应关注其过程性,让学生在知识的发现、应用过程中,在问题的分析探索过程中,通过师生对话,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学习过程。但传统教学过多关注的是教学结果,也即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对如何完成,则忽略不管。教学中,我们始终要明白:教师的引导犹如河水中的垫脚石,但真真要渡过河水,就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注意跟随课堂的具体情势作出相应的变动,不要做课堂的霸主,让学生提出问题,有引领学生解决问题,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沃土,给学生提供展示潜能的广阔空间。
三、学生合作学习氛围缺失。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和状态,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抓住时机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这堂课中我却没有创设这样的教学氛围,没有让学生互相交流、探讨。人在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时候需要宁静的环境,因此要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课堂上需要纪律。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但若过分强调纪律的约束而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就必然扼杀学生活泼的天性,必然会约束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而这堂课,我只考虑到课堂纪律是否良好,对学生约束过多,一直是课堂的主宰,不能大胆放手,没有创设出一种纪律与活跃并存的良好学习氛围。其实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不仅要鼓励学生互相合作,更应该与学生共同参与合作,与学生一起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节课,我完全可以在授课前带领学生进行关于对联资料的小组合作。和他们一起搜集各类名联,而不是我一个人凭自己的喜好,独断专行的选择展示。关于对联特点的概括,我是采用了学生分组探讨的形式,但它不是建立在学生主观愿望上的,其实是按我的意愿组合到一起的小组,换言之就是为了我预设的问题答案而服务的学习小组。这很难让学生保持合作学习的兴趣,也没让他们真真感受到合作的愉悦和成功的喜悦。可见这样的合作形同摆设,完全流于形式。
四、学生质疑缺失。“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质疑问难,教师就要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调动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并由疑点然他们思维的火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不但课前准备时没有预设这样的质疑情境,而且课堂上一怕干扰课堂教学,不能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二怕自己一时回答不上,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威严,还有意无意压制了学生好问的天性。比如讲到对联上下句字数必须一样的特点时,有同学发问:有不一样的时候吗?我轻描淡写的回了一句:你问题水平真高。并很快转移了话题 。其实,这里我应该肯定他的质疑,并借此引导大家探讨对联形式背后的东西,同时也可以留一个课外探究方向。“学贵知疑”,疑是探究知识的起点,有了疑问才会深入探究,才能形成探究的目标,才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我却在扼杀这这种可贵的品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把引导学生质疑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保证有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质疑。根据学情,创设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促使学生产生疑问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积极培养学生敢质疑、乐质疑、会质疑、善质疑的品质,力争让课堂真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天地。
可以这样说,这节课,让我对自己的整个语文教学都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一个经常地并自觉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发现的问题越多,就越是有强烈的愿望去解决这些问题。尤其像我这样站上讲台近二十年的中年教师,教学可谓进入了瓶颈期,相信只有带着反思继续前行,我们才有可能迎来自己教学生涯的又一个春天。(高中语文组 李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