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试卷分析
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贾晓瑞
伴随最后一科的结束铃声响起,2019年中考已经落下帷幕,那么今年物理试卷考 查了什么?整体难度怎么样?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反思的呢?下面就是对2019年试题力学部分的分析以及根据学生得分情况总结的复习建议。
试题分析
(一)试卷简介
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普通高中招生物理考试满分85分,题型和分值分别为单向选择题21分,选择说明理由题10分,填空题9分,应用题21分,实验探宄题24分,共五个大题。
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的考查范围和难度符合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的内容结构合理,主观题与客观题比例恰当、排布科学,物理思想和科学气息浓厚。试卷严格控制易、中、难题数量的比例,试题难度适中,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考查信度, 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推理过程跨度小,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考试达到初 中毕业水平。同时设置少量的能力题,设计型实验考查方向明确,有利于普通高中的择优录取,保证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充分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试卷阅读量适当, 试题的文字表述、图形、符号规范,能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测试功能。参考答案和 评分标准科学、准确,对评卷和日常教学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下面我就中考试卷力学部分试题做一个简单分析:
| (二)试题类型和得分情况及答题情况分析 题型题号考查知识点分值答题情况填空题12滑轮的效率及提高滑轮机械效率的方法2滑轮组效率不会计算,提高效率的方法更是忘的差不多13压强与平均速度2压强公式不记,平均速度不会计算14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1对液体压强特点不清楚 |
题型题号考查知识点分值答题情况实验探究题20 浮力 4这一类型我们在考前练习的比较多,整体还可以综合应用题22 天平的调节,密度,测量鸡蛋的密度,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8综合考查天平的调节,密度的测量,物体的浮沉条件等综合知识,学生整体情况一般 |
|
|
(三) 试卷反思
物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宄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启迪科学思维、领悟科学研宄方法。 历年的中考物理试题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实验的基本素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学生探宄能力的考查。从中考实验探宄题的内容上看, 近年来的实验探宄题跳出了以往靠死背教师给出的实验答案就能答题的怪圈,更加注重 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观察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探宄、归纳总结、评估的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另外,最近几年实验探宄题也开始从书本走向书外,出现 了一些课外的探宄实验:要求就某些现象提出需要探宄的问题,能设计探宄方案、归纳 总结、得出结论,能对探宄结果进行评估等,例如第18题。
这类试题的背景大多来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现象,虽然在书本中没有直接出现,可 是实验的设计思想、探究方法都是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亲自经历整个探宄过程:课堂上注意观察演示实验,独立完成探宄性实验,对实 验结果的得出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课后利用身边 的物品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问题更全面,动手能力更强。
另外,实验探宄题的答案往往具有开放性,很多同学对于这类试题比较惧怕。其实 对于这类试题,只要认真审题,针对题目提供的信息,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写出自己的猜想和方案,然后再重新审题,思考对题目中重要信息,并注重反思语言表达是否清楚、 表述是否全面。
。
综合应用第22题的第四问学生只叙述了由于密度、浮力;没有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得出判断鸡蛋密度的方法,有的叙述不全面。
(三) 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因此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在练习时应做到如下两点:
1. 仔细阅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认真读题,正确审题,理解题意,是问题解决的前提。要提高审题能力,教师要对
作业中由于审题失误而造成错误的典型事例及时进行分析讲解,才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 具有认真审题的习惯。
(1) 准确选择研宄对象,任何一道物理习题,都有其本身的研宄对象,研宄对象 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过程。
(2) 抓住题目条件中的关键词,在理解题意时,让学生自己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 从中提取有效信息,除去干扰因素。
(3) 挖出和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含而未露、不易 察觉的固有条件,常是巧妙地隐蔽在题设的背后,易所忽视。例如:鸡蛋漂浮盐水中,就隐含鸡蛋的密度等于盐水密度等等。
2. 答题严谨,培养学生解题的规范性
物理规范化解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方法的规范化;解题过程的规范化; 物理语言和书写规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字母、符号的书写规范化。解题中未知物理量不能像解数学题一样,用x,少 等字母来表示,必须用特定字母来表示。
(2) 作图规范化。物理中的图形、图象是我们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有力工具, 它使抽象的物理过程、物理状态形象化、具体化。
(3) 计算题解题过程的规范化。
一是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是题目完整解答过程中不可缺少 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题思路表达得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据、流畅完美。但说明的文字要简练、准确,切忌语言叙述过于冗长。
二是计算过程的格式是先写出所求物理量的公式,然后代入数据,数据后面要带上 单位(尽量用国际单位),最后得出计算结果。
三是解题结果要认真规范地加以表述。培养学生的规范化答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 事,它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自身提高规范意识,把规范答题要求渗透到学生每一天的学习当中去,才能提高规范答题的能力。
四是在各种学习能力中,独立思考是最为基本的学习能力。
独立思考的含义有两层:第一,能够独立地分析解决一个物理问题。有些同学在平 时的学习中不善于自己分析问题,总是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习过程,一旦在考场上“孤军奋战”便束手无策。在物理学习中要勤于思考、质疑善问,对物理概念和规律 形成自己的理解,通过适当的训练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 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两年的物理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学习了很多方法、公式,但每一个公式和方法都有一定的成立条件和描述对象,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物理情境时,
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排除多余因素对解题的干扰,弄清这个物理情境的物理过程是 什么、满足哪些物理条件、运用什么物理规律去解决,切忌不加思考乱套公式。
总之,在整个中考复习过程中,我们应深刻理解新课程物理中考改革的内涵。增强 学科意识:学会用物理眼光认识生活现象。增强方法意识:领悟物理方法比记住物理知识重要得多。增强开放意识:没有限制的条件就是可用的条件。增强迁移意识:借用熟 知的题境、熟知的条件和方法去认识新题境、新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