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相信刚才的分析让大家对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物理性质 【提问】物质的物理性质都有哪些呢?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等。 【讲解】这是一瓶正放在桌面上的氧气,请大家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它是无色的气体,那它有没有气味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下。 【提问】氧气还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分析】材料1:鱼能在水中存活说明水中有可以供给呼吸的氧气,室温下,1L水中可以溶解30mL氧气,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 材料2:已知氧气在101kpa的压强下,降温至-183℃会变为淡蓝色液体,继续降温至-218℃变为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说明氧气的熔点是-218℃,沸点是-183℃。 材料3:工业上,我们常常将氧气储存在蓝色钢瓶中。 【提问】那位同学能完成下面的课堂活动? 【总结】总结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熔点是-218℃,沸点是-183℃,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过渡】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认识了氧气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化学性质的学习。 【板书】二、化学性质 【讲解】通过课题1的学习,我们知道氧气可以与红磷反应。 【板书】红磷和氧气反应 请同学们回忆氧气与红磷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红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过渡】氧气除了可以与红磷反应,还可以硫发生反应。 【板书】2.硫和氧气反应 【播放视频】请看硫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反应的视频,并试着总结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 【提示】实验现象可以从光或火焰、热量变化、产物三个角度进行描述,描述产物时还需注意,不能“直呼其名”,只需要描述出物质的基本特征即可。 【总结】我们发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就是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了有害气体二氧化硫。 【提问】在刚才的实验中,老师在集气瓶底部事先预留了少量水,想一想水的作用是什么?没错,它的作用是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板书】3.碳和氧气反应 【小组合作】氧气除了可以与红磷和硫反应,还可以碳发生反应。请同学们自己进行实验探究。 【总结】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将红热的木炭伸入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总结一下,木炭在空气中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氧气中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了二氧化碳。 【演示实验】氧气除了可以与磷、硫、碳反应,还可以与铁丝反应,接下来请观察老师演示铁丝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视频。 【总结】实验丝在空气中加热呈红热状,未燃烧,将红热的铁丝伸入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这种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说明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板书】4.铁和氧气反应 【提问】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去思考:1.细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这是因为绕成螺旋状可以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铁丝充分燃烧。2.为什么要等火柴快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火柴快燃尽时再伸入可以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氧气。 3. 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预留水?在集气瓶底部预留水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硫燃烧和铁丝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相同吗?能不能用其他物质代替呢?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与硫燃烧不同,铁丝燃烧可将水替换为细沙。这是因为在铁丝燃烧实验中,水和细沙起到的是吸收热量的作用,主要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而在硫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是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所以不能用细沙替代。 |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通过老师讲解材料分析总结氧气其他物理性质。 学生通过刚才的观察以及对材料的分析完成课堂活动。 学生回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实验现象以及文字表达式, 学生通过数字化教材观看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视频。 学生总结视频中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对比硫在空气和氧气种现象的不同。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不但要学会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还要学会合作交流。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 学生自己观察实验,并总结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分析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提高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星系的能力。 通过课堂活动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回忆旧知,建立起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视频,学会观察实验的一般方法。 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察 提取信息的方法,提升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让一个小组有序的进行实验探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训练学生观察实验并分析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的形式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还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利用数字教材里的优质资源,很好的完成了这一环节的教学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