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青铜峡市汉坝小学 张学红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在叫声、步态、吃相方面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白鹅的特点,体会反语的表达效果,以及作者语言的幽默风趣,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在叫声、步态、吃相方面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白鹅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反语的表达效果,以及作者语言的幽默风趣,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白鹅的特点写具体的,感受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回顾课文脉络。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白鹅》的第一课时,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字新词、感知了课文主要内容,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
1.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白鹅?(高傲)那么它的高傲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
(这节课,我们结合有关语句,具体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感受鹅的高傲)
二、从三方面感受白鹅的特点,体会写作的方法。
(一)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白鹅叫声音调郑重严肃,似厉声呵斥的特点。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课本54页,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白鹅叫声的。
2.指名学生说,并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3.播放录音,体会叫声。
4.从鹅的叫声中,我们感受到:声音很大,很厉害、很高傲。
5.指名两位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
6.(养鹅等于养狗,鹅的叫声很大,不亚于狗的狂吠)运用了什么写法?(对比)
7.就是这样一只高傲和忠诚的鹅,当有生客进来,或篱笆外有人经过是,它会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力,指名学生说)
8.教师小结;从鹅郑重严肃的叫声中,我们不禁感叹: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指名同学朗读。
(二)第四自然段:体会白鹅步态的从容、大模大样。体会对比的写法。
(鹅的叫声很高傲,那它的步态怎么样呢?)
1.默读第4段:分别画出描写鹅和鸭步调的词句。
2.指名学生说。并理解“局促不安”的意思。
3.播放鹅和鸭子走路的视频。
4.在写鹅的步态的时候,同时写鸭的步态,这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5.指名读:谁能读一读鹅是怎样走路的?(简介“净角”:京剧里的一个行当,多指性格直爽,说话声音很大的男子,大花脸角色)
6.播放净角出场,并说说体会。
7.齐读第4自然段。
8.总结写法:同学们,在学习第3、4自然段的时候,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抓关键词句)
(三)学习五至七自然段,体会白鹅吃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特点。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5~7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白鹅吃相有趣的语句,同组交流,做好批注。
2.学生第一处交流。
(预设: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1)明确“三眼一板”的意思。它的本义是京剧戏曲里的音乐节拍(像这样,拍手做动作),在课文中指的是—-白鹅吃饭的样子。
(2)我们先来看一看白鹅是怎么吃饭的?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3)这段中还有描写吃法的句子,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
(吃的东西不变,顺序不变,这种吃法就叫做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3.学生第二处交流。
(预设: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堂倌”旧时用于称呼饭馆、茶馆等地方的招待人员,而这里写鹅吃饭的时候需要人伺候,我体会到鹅很高傲。)
(过渡:鹅这种三板一眼的吃饭方式,必须有一个人在一旁伺候,稍不留神,就会发生一场一部鹅狗争食的好戏)
(1)指名学生读鹅和狗争食的过程,你体会到了什么?
(2)当鹅返回来吃饭时,看到空空如也的饭罐时,它又怎么做了?(昂首大叫,这时我们便替他添饭,并且站着伺候,从中感受到鹅很高傲)
4.学生第三处交流。(交流第7自然段,感受白鹅的“架子十足”)
三、整体回归,体会表达特点。
(一)整体回顾白鹅的特点,感受白鹅的“高傲”
1.最后,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丰子恺先生家这只高傲的白鹅,(学生完成任务单,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鹅的吃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架子十足!
2.小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2)体会写法:反语
1.如果用“高傲”“老爷”“架子十足”这样的词来形容你,你愿意吗?用来形容白鹅是讨厌它吗?
2.反语:就是正话反说。
本文中“鹅老爷”“高傲”“架子十足”等词表面上是贬义,实质上流露出作者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好处:运用反语可以使情感表达得更加鲜明,语言也更加幽默风趣。
四、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抓住白鹅高傲的特征,运用对比的写法从叫声、步态、吃相这三个方面来描绘白鹅,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五、作业布置。
读“阅读链接”《白公鹅》,和课文《白鹅》比一比,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再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板书:
15.白鹅
叫声
高傲 步态 对比
吃相 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