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智慧校园保障体系

基于线上线下初中生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李培虎)

发布时间:2022-12-18 00:00 栏目:保障体系 发布单位: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点击量:1045 【公开】

基于线上线下初中生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要求。

阅读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随着国家新版课程标准的发布,整本书阅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课标中提到“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名著。”《语文课程标准》( 20I1年)强调语文教学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逐步提升,使学生的情感道德价值观得以完善。通过整本书阅读的训练使学生成为语言感受力与运用能力强、视野开阔、阅读习惯良好、思维品质高且具有一定审美与探究能力的阅读者。

(二)我市开展阅读强智工程的需要。

阅读是提高全民族素养的最主要的途径我市开展“阅读强智”工程的的意义在于提升全民素养,主要依托学校阅读教学,辐射带动家庭、社区来强化全民阅读氛围,实现家校合作、学校与社区联动的总体目标。从一些研究机构所做的全民阅读相关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我们阅读的状况不甚乐观,大多数的国民停留在网络碎片化阅读和诸如短视频、短文字、图文这些快餐式阅读的层次,相比较整本书阅读、纸质书阅读来说,非常的欠缺更深层次的阅读。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以通过教学的引导来逐步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基于此我们以课题形式来推动此项工作的深入非常有必要。

(3)“互联网+教育”高速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

“互联网+教育”催生了教育的新视界,为教育打开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途径,作为语文教育主要任务的阅读也势必借互联网的东风提升层次,我市作为“互联网+教育”的试点县市,我校作为标杆校,研究“互联网+阅读”的教学新模式新策略那是责无旁贷的。

二、 预期目标

1.形成基于线上线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和课型模式(包括导读课、推进课、成果分享课)。

2.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建立对学生阅读效果评价的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对学生名著阅读效果的评价(包括线上线下量化评价和线上线下阅读质量测评等的评价标准)来推进整本书阅读机制的建立。

3.通过优化阅读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阅读教学目标,从而提升教师进行名著阅读教学的能力。纠正教师对名著阅读教学中的一些不良做法。

4.通过严谨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使教师、学生、整本书阅读结合到一起,将整本书阅读在语文学习生活中生根发芽。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三、工作内容和方法步骤

1.对整本书阅读的基本课型即导读课、推进课、成果分享课课型模式和策略的研究。从阅读的课型研究来重点做好以下研究:从阅读的导读课入手,阅读“导入激趣”环节是,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顺利进行阅读的前提条件。关注导读的兴趣培养与激发,来实现促进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的第一步,改善“整本书阅读” 教学中忽视阅读“ 导读” 环节的现状。对待阅读导读教师一般持两种态度:一种是认为其无关紧要,只需要布置书目,学生白行阅读即可;另外一种是认为阅读导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课时限制和教师在阅读导入策略方面存在迷茫,也就不了了之。从推进课的角度要研究推进学生深入阅读的策略,找到不同名著阅读的方式方法,强化深度阅读。改善“ 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跟踪监督推进环节的教学现状。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使用,就失去了阅读课的意义。很多教师布置完阅读书目之后,或没有去追踪学生的阅读进度,或不知如何引导并监督推进学生读完整本书。本文通过设计整个阅读阶段中间的教学任务,期望弥补追踪与监督环节的缺失。从成果分享课的研究来说重点放在成果分享的实效性上,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方式的成果分享形式,促进每位学生在阅读中都有收获,注重“ 整本书阅读”后的成果输出评价环节。阅读成果的输出是对学生阅读效果的检验,是促进学生将阅读与思考的必要环节,这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最后环节,只有将这个环节贯彻下去,整个阅读才算有始有终,才有利于促进下次“整本书阅读”的完成。

2.针对整本书阅读的线上线下测评方式策略的研究。从阅读的评价研究来说,这个内容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什么固定的模式可供借鉴和利用。所以只能借鉴整合一些零碎的相关研究来深化我们的研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研究:关注不同课型暨不同阅读阶段学生阅读情况的评价研究,包括阅读态度、习惯、品质、能力等各个方面。关注整本书阅读完成后的终结性成果的评价研究。关注以线下阅读为主线上线下学生阅读实效的测评方式策略的研究。整体上考虑研究阅读环节为测评服务,测评反之推进阅读,一个完全闭环式的研究。

四.工作方法

(一)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等文献资料,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相关教育理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梳理关于整本书阅读和评价的先进经验和理论,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调查研究:问卷调查法与观察法相结合,对实验学生采取实验前问卷调查,阅读状态测试;实验中阅读表现观察调研,优化阅读策略;实验后再次调查、测试,通过前后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师生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动态变化,以期更深入的推进课题研究,提炼成果。 

(三)行动研究法: 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建立对学生阅读数据的对比,经过分析来初步构建对学生阅读效果的评价的模式,能够促使语文教师利用这一模式能够对学生阅读效果进行专业评价。通过研究自身和别的教师教学中的行为,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和修正教学实践,并进行不断的反思——实践——反思循环往复的研究,来不断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不断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

(四)经验总结法:通过研究实验摸索,及时总结出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体裁的整本书阅读和测评策略和方法,形成经验论文,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实现成果的分享。

(五)案例研究法:通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针对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班级内实验学生和非实验学生的阅读态度、习惯、能力、效果的研究,来分析提炼好的做法和思路,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

五、工作步骤

 本课题预计年时间,通过三个阶段的研究来完成研究任务达成研究目标。

(一)初期准备阶段:(20223月—202205月30)

1.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制定课题研究申报方案,并申报立项。

2.落实课题人员,布置各人员的分工。

3.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相关资料,深刻领会方案的内涵。

4.根据调研情况设计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开题论证并依据专家建议修改开题报告,制定研究计划,初步开展课题研究。

5.根据计划和本课题特点,设计调查问卷(前期),对师生名著阅读教学情况做初步调研分析。

6. 构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名著整本书阅读交流展示平台,利用人人通空间和青铜峡市网络教研及名师工作室平台,教育部测评平台,制定相关计划推进此课题研究和交流。

(二)中期实施阶段:(2022年05月—202209月)

1.学习关于整本书阅读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撰写文献摘要,探讨整本书阅读的多种形式。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研究,梳理出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读物。

2.开展“名著整本书阅读”各类课型的实践。课题组成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开展导读课、推进课、成果展示课,逐步总结撰写“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指导策略,突出不同课型的不同的策略进行授课。

3.针对每一次实践,进行研讨总结,逐步梳理出适合不同年级、不同名著、不同阅读阶段的评价方法,关注线上评价和线下的评价相互结合的策略,通过分析线上数据和线下阅读成果评价来确定整本书阅读的评价量规。

4.利用学校的阅读强智和读书节等系列活动,开展丰富的活动,在评比中激励学生阅读的兴趣,收获阅读的喜悦。

5.筛选整合,采用分类整理线上线下分头并进的方式,整合相关资源,实施研究活动,重点强化线上线下的阅读活动和评测方式的深入研究。

6.中期调研活动,重点调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撰写分析报告和相关论文。

(三)后期总结阶段:(202209月—202212月)

1.总结各项资料,针对研究取得的经验策略,撰写结题报告,完成研究报告。

2.对各种形式的阅读指导课进行案例分析,整理成册。

3.整理教师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心得、体会,汇集成册。

4.将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收获成果进行汇总,装订成册。

5.整理撰写论文课例。 

六、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一)隐性成果

1.提升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力。

2.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提升学生名著阅读测试成绩。

3.提升我校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阅读强智工程方面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显性成果

《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理论学习摘要

《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活动集锦

《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调研报告

《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三种课型的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青铜峡市小坝镇     联系邮箱:393469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