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学校管理学校制度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岗位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18-03-01 16:18 栏目:学校制度 发布单位: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点击量:7917 【公开】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2

《班主任岗位安全职责》.................................................................................................. 8

《课任教师岗位安全职责》............................................................................................... 9

《科学课教师岗位安全职责》......................................................................................... 10

《信息技术课教师岗位安全职责》................................................................................... 11

《音体美教师岗位安全职责》.......................................................................................... 11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12

《课堂安全管理制度》.................................................................................................... 13

《学生安全行为规范》.................................................................................................... 15

《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 16

《安全公约》.................................................................................................................. 17

《教学楼管理“十不准”》............................................................................................... 17

《校园安全“十不准”》.................................................................................................. 18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0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七年二月七日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特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

(一)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三)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二、主要内容

(一)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继续遵照教育部已经规定的相关要求实施。

(二)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对不同学段各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各地可以根据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1、小学1-3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

(1)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

(2)了解并遵守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

(3)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

(2)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学习道路交通法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2)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3)初步具备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

(4)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2)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2)学习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2、小学4-6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2)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规范。

(3)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4)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2)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

(4)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形成主动避让车辆的意识。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滑冰等活动的危害;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3)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与区域的防范意识,了解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4)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常用方法和在事故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5)使学生初步了解与学生意外伤害有关的基本保险知识,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和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2)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3)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影响家乡生态环境的常见问题,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

(2)学会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3)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形成和解同学之间纠纷的意识。

(2)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教师、家长、警察求助的意识。

3.初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2)不参加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3)理解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重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及基本的预防、急救、处理常识;了解简单的用药安全知识。

(2)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3)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4)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烟酒的诱惑。

(5)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增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章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技能。

(3)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2)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

(2)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3)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4.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自觉遵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

(2)了解考试泄密、违规的相关法律常识。养成维护考试纪律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3)自觉抵制影响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4)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5)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其他国家文化的精华,抵制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基本掌握和简单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的相关技能,进行自救、自护。有报告事件的意识和了解报告的途径和方法。

(2)掌握亚健康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3)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4)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具备洁身自好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公德。

(5)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常识,拒绝毒品诱惑。

(6)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利用网络习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2)树立不利用网络发送有害信息或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以及窃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保密信息的牢固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基本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习紧急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做贡献。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自觉抵制校园暴力,维护自己和同学的生命安全。

(2)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三、实施途径

(一)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贯彻落实。小学阶段主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

(二)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三)公共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学校要建设符合公共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认识、感悟安全的意义和价值。

(四)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

公共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家长强化对孩子的公共安全教育意识,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公共安全教育的科学方法,主动寻求家长和社会对公共安全教育的支持和帮助。

四、保障机制

(一)学校要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学段的课程方案和本指导纲要的要求,采用课程渗透和利用地方课程时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完成本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并要安排必要的时间,开展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

(二)各地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开发公共安全教育的软件、图文资料、教学课件、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凡进入中小学校的自助读本或相关教育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经审定后方可使用;公共安全教育自助读本或者相关教育材料的购买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解决,不得向学生收费增加学生负担。大力提倡学校使用公用图书经费统一购买,供学生循环借阅;重视和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信息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全体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和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水平。

(四)各地要加强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把公共安全教育研究列入当地课题研究规划,保证经费,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校本研究。

(五)要重视对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的评价和督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科学的公共安全教育评价标准,并将其列入学校督导和校长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价的重点应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安全行为的形成,以及学校对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的安排、必要的资源配置、实施情况以及实际效果。学校要把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情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班主任岗位安全职责》

1、执行学校有关安全管理的制度和决定,具体负责本班的日常安全工作。

2、经常宣传安全知识,新学期入学后要扎实有效地进行遵纪守法、安全防范、卫生防疫和校规校纪教育。

3、准确掌握本班学生在校期间的出勤及学习生活情况,学生请假须出具书面假条,经与家长电话确认后方可签字、并经政教处同意,学生才能离校。未经请假而缺席的学生,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电话反馈给家长,敏感问题及时汇报政教处。

4、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本班存在问题的重点学生做好帮助和掌握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半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向学校报告。

5、经常巡查班级和宿舍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隐患,严禁学生携带管制刀具进入教室。

6、积极与家长配合,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7、积极向学校领导提出安全建议。

8、指导班干部建好本班安全工作台帐。

9、指导学生做好集体活动的安全预案,班主任审查、签字。

10、做好其他本班日常安全工作。

11、对自己办公室的设施安全履行自查责任,每月认真填写《办公室设施安全自查表》,自我存档,保留一年。

12、办公室的废旧书报纸张应及时处理;正常使用的纸品要放置在离电源和热源较远的位置,以减少潜在的火灾隐患。

《课任教师岗位安全职责》

1、学习安全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安全制度。

2、尊重学生,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得讽刺侮辱学生。

3、遵守课堂管理制度,不得擅离职守。

4、教师上课前应核查学生出勤情况,对缺勤学生要查明原因,原因不明者,应及时反馈给班主任。

5、上课期间要维护好课堂纪律,妥善处理偶发事件并逐级上报。

6、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教具、实验仪器和劳技器材,确保使用安全。

7、遇到突发灾害,首先要履行保护学生安全的义务和责任。

8、对自己办公室的设施安全履行自查责任,每月认真填写《办公室设施安全自查表》,自我存档,保留一年。

9、办公室的废旧书报纸张应及时处理;正常使用的纸品要放置在离电源和热源较远的位置,以减少潜在的火灾隐患。

《科学课教师岗位安全职责》

1、执行学校、幼儿园实验室管理规定,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完成实验任务,对实验室安全负责。

实验室仪器要摆放整齐有序,分类配套合理,仪器要保持完好、清洁,有损坏及时维修。

2、实验员要保持试验用药分类有序,所用易燃、易爆、强腐蚀药品要分别加以说明并指导有关人员安全使用,用完之后要妥善处理。

3、每次实验课后及时清点仪器和药品,避免损毁,丢失,发现损毁仪器要按章登记、处理并及时上报。

4、学生实验用电,管理人员一定要课前检查后方可接通电源,课后再查有无漏电,实验完毕后,要关闭电源。

5、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实验员不得离岗。

6、要作好防火工作,室内禁止吸烟,及时清理室内无用的易燃物品,保管好本室的干粉灭火器,并学会使用;遇有险情应及时采取妥善措施、关掉电源,立即疏散学生,上报有关部门。

7、实验室不得存放贵重仪器,即用即收;易燃、易爆、强腐蚀药品必须按规定另行存放,每次使用应按学生用量多少摆放,一次一放,不得超量放置,剩余药品不得带出,及时回收。

8、实验室库房内的仪器、药品,要建立健全库房实物账,定时清点库存,做到物账相符;严格存取登记手续,贵重物品未经允许不得外借。

9、室内严禁存放现金,私人现金及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不得存放在办公室。

10、室内无人时必须锁门,每日下班前要对室内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关灯且关闭所有电源、锁好门窗。

11、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12、按照规定每周进行安全自查,做好安全台帐。

13、对自己办公室的设施安全履行自查责任,每月认真填写《办公室设施安全自查表》,自我存档,保留一年。

14、办公室的废旧书报纸张应及时处理;正常使用的纸品要放置在离电源和热源较远的位置,以减少潜在的火灾隐患。

《信息技术课教师岗位安全职责》

1、执行学校、幼儿园信息技术课管理规定,负责计算机室的日常管理,完成教学任务,对计算机室的安全负责。

2、保管、维护计算机和多媒体等各种设备,保证硬件设备的安全、可靠。

3、执行上网保密安全制度,安装、运行计算机防毒、杀毒软件;禁止制作、安装、转录、播放淫秽及不健康的软件、录像。

4、本室设备未经允许不得挪用、转借;贵重设备要有财产账目,专人负责保管,校内借用要有手续。

5、教师、学生上完课后要及时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登记、追查,严重的要及时向上级汇报。

6、作好防火、防盗工作,室内严禁使用电炉,禁止吸烟,及时清理室内无用的易燃物品。

7、本室计算机专人负责,使用后及时断电。

8、室内无人时必须锁门,每日下班前要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关灯且关闭所有电源、锁好门窗。

10、熟悉计算机室安全规则、应急措施、急救措施,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学校财产安全;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应先切断电源,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11、熟悉灭火器、水暖电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够熟练操作。

12、按照规定每周进行安全自查,做好安全台帐。

13、对自己办公室的设施安全履行自查责任,每月认真填写《办公室设施安全自查表》,自我存档,保留一年。

《音体美教师岗位安全职责》

1、坚持课前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自救互救的常规技能。

2、上课铃响之前及时到位,做好教学准备。

3、严格课堂组织,不能让学生无组织地自由活动,尤其不能出现学生擅自离开教学场所的现象,反之,由此发生的一切问题由任课教师承担责任。

4、教师应自始至终在教学场所地,组织、监护学生活动,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尤其是在进行潜在危险性较大的体育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活动的组织、指导、监控、保护,确保学生安全。

5、关注特殊身心条件的学生,放宽要求,妥善处理。

6、教师自身要强化安全意识,学习必要的安全技能,确保自身职业安全。

7、一旦发现意外,必须立即组织救治,同时按管理程序上报,要求援助。

8、保管好教学设施,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联系整改,对整改效果认真复查,做好流水记录。

9、对自己办公室的设施安全履行自查责任,每月认真填写《办公室设施安全自查表》,自我存档,保留一年。

10、办公室的废旧书报纸张应及时处理;正常使用的纸品要放置在离电源和热源较远的位置,以减少潜在的火灾隐患。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1、为了维护校园正常的活动秩序,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学生课间活动”是指学生在校园内(上课时间除外)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晨读早操、升旗仪式、课间休息、大课间活动、午间活动、课外活动等。

3、学校应加强课间活动的管理,利用晨会课、班队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4、学校应明确每个班级的通行路线,参加课间集体活动、升旗仪式或到专用教室上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应由老师组织学生排队前往,并按规定路线有序通行。

5、学生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慢行,不得奔跑跳跃,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

6、学生课间应文明休息,不得做有危险因素的游戏,不得在走廊楼梯里追逐打闹,不得撞门爬窗。

7、学生在校园内,不得狂奔乱跑大喊大叫,严禁攀爬学校任何一处的的围墙、门窗、围栏、阳台及树木、球架等设施。

8、察觉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老师,遇事冷静,以保全自身安全为重,不冲动蛮干。

9、不准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校。

10、认真组织好大课间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①大课间活动要制定周密的计划,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本着“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人员统一指挥,实行全过程监控。

②大课间活动一般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带队,加强学生的活动安全教育,重视活动过程中的保护和预防措施,合理控制运动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③大课间活动应定期对活动场地进行实地检查,合理安排各年级学生活动区域,检查活动器具安全性能。发现不安全因素的要及时采取措施。

④大课间活动应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不适宜参加活动的学生应予妥善安排。

11、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掌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教育。

12、值周领导和教师加强校园内的巡视,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情况严重的应立即通知班主任或政教部门进行处理。

13、每一个教职工都有责任维护学校课间秩序,发现学生不安全行为应及时教育阻止。

《课堂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坚持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务处同意,不准私自调课。

2、教师要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途离开教室,不拖堂,反之,由此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将由该堂任课教师承担责任。

3、修身养性,涵养师德,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4、任课教师要落实课堂点名制度,对缺席的学生应查明去向,并及时向班主任通报。

5、实验课教师和实验员要组织好学生的实验教学,保证实验课的安全。

(1)上课教师要严格按教材要求做好实验准备,对所有药品、器材要在课前检查并进行预做,确保药品器材安全有效。不得让过期变质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药品进入课堂。

(2)上课教师要认真组织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必须做到:课前教师对要做的实验的整个过程能熟练操作;对存在一定安全问题的实验,教师上课时一定先讲实验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处理安全事故的必要知识;对重要操作进行必要示范和演示;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指导和全面监控,确保学生安全。

(3)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不懂就问,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老师汇报。

6、学生到专用教室上课,一律排队前往,整队和安全在由任课教师负责。

7、体育课上课铃响之前,教师必须到教室带学生到场地,开课之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提示,课堂教学中注意做到:

(1)严禁学生上体育课衣服上别胸针,校牌等证章,不佩戴金属或玻璃配饰品及穿皮鞋。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制较弱学生和特异体制学生。

(3)对于因身体原因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必须向体育老师请假,经体育老师同意后,在教学场地休息,旁观;如遇有特殊病因不能到场地的,班主任必须做好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教室有学生,却无人管理的情况。

(4)如果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①迅速通知校医、班主任。事情稳定后汇报学校领导,情况复杂者,第一时间汇报。

②如果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立即在校医指导下送往医院并通知家长。

③体育教师事后及时写出现场书面情况报告上交学校。学校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情况了解和性质认定。

④教学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保证学生在准备、学习、练习等环节均列队整齐安全有序,不得出现散乱行动,擅离场地等不严肃、不安全行为。

8、体育教师每十天对自己岗位自责范围内的教学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填写自查表;体育组每月对体育设施全面检查一次,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主管领导,主管领导核实准确后安排整改、维修。

9、对上课不及时到岗以及提前下课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任课教师负全部责任。

10、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课和体育锻炼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施、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必须全程参与,精心组织,全程监控。

11、学生到校外参加各类活动必须做到:

(1)直接组织者要在活动前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以年级段为单位的活动,要在活动前一周向主管部门上报活动方案,主管领导必须进行安全审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条件不具备时,不得批准。

(2)班主任要在活动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学生的安全。

(3)重大活动校级领导要亲自带队,每个班安排一名教师负责学生的活动并指定学生安全员协助教师工作。

(4)带队领导、年级主任要保持通讯正常,确保联系通畅。

12、实践活动课要有计划、有组织、有专门的指导教师、确保安全。

13、室外课一定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服装、鞋类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学生要求其予以更换。

《学生安全行为规范》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观念,珍爱生命,珍爱身体,真爱集体财产。

2、积极参与集体安全活动,培养安全习惯,训练安全能力,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符合标准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

4、举止文明,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不吸烟,不喝酒,不滥用药物,拒绝毒品。不参加各种名目的非法组织,不参加非法活动。

5、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音像制品,不听不唱不健康歌曲,不参加迷信活动。

6、行为安全,具有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7、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8、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遵守活动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

9、爱护校舍和公物,认真值日,文明休息,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10、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维护安全。

11、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起居规律,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贵重物品妥善保管。

12、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

13、严于律己,遵守公德,遵守国家法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14、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

15、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

16、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17、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18、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19、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20、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了解考试泄密、违规的相关法律常识。养成维护考试纪律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2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其他国家文化的精华,抵制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

22、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23、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具备洁身自好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公德。

《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

1、班主任应将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非正常缺席或擅自离校、以及身体和心理异常情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共同做好学生安全管理工作。

2、每天早晨由班主任负责班级晨检,缺勤情况要落实清楚,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学校;课堂期间学生出勤情况,由班长记录出勤,出现问题下课后向班主任通报。

3、严格学生请假制度,凡因病因事不能到校的,学生或家长应及时书面请假;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缺勤原因,如没有书面请假一时联系不上,要及时汇报,由学校、幼儿园安排人员联系。学校和班级认真记载,及时汇总,建立档案。

4、班主任或当班教师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要及时告诫制止,并与学生监护人进行沟通,将结果以书面文字材料上交存档。

5、如学生在一天内无故不到校,班主任要上报学校;及时以电话或其他快捷方式将学生非正常缺席或擅自离校情况,以及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告知其监护人,并做好记录。

6、学生在校期间离开校园,必须由班主任或年级主任的出门条,将出门条交门卫,并告知家长。

7、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刑事案件等,应及时处理并尽快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8、学生在校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学校、班主任应及时向学生监护人通报,不得隐瞒。并以书面文字材料将通报的内容、时间、监护人反馈的意见等上交存档。

《安全公约》

1、按时到校,放学坚持排队,不在学校逗留,自学遵守路队秩序。在人行道上行走,横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并注意来往车辆。

2、团结友爱,不骂人,不打架,不乱扔土块、石子等杂物。

3、遵守学校纪律,不翻越窗户、围墙,不在教室、楼道追逐,不做危险游戏。

4、未经老师许可,不随意在体育(悬空)器材上玩。

5、不玩电、不玩火,不进入施工工地或危险场地,不随便触摸电线、开关、插座或电闸。

6、衣服口袋不装小刀、剪子、火柴、钉子等锐利铁器和鞭炮等危险用具。

7、做好个人卫生,不在嘴里含笔帽、铅笔、硬币、扣子等物品。

8、未经家长同意,不私自到非正规游泳池游泳。

《教学楼管理“十不准”》

1.       不准随地乱扔纸屑、果皮。

2.       不准随地吐痰。

3.       不准在墙壁、桌凳上乱画乱刻。

4.       不准攀登窗台、桌凳。

5.       不准攀越楼道护栏、楼梯扶手。

6.       不准触摸电器和水暖设施。

7.       不准在教室、楼道追逐打闹或玩游戏。

8.       不准高声喧哗。

9.       不准向楼下扔东西。

10.     不准损坏公物。

《校园安全“十不准”》

为了建设一个安全稳定、秩序井然、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学校决定出台校园安全“十不准”内容,请各年段长和各班主任根据“十不准”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一、不准在走廊、楼梯、教室里追赶打闹嬉戏。

二、不准爬窗户、栏杆、桌椅、乒乓球桌等,不准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

三、不准乱动学校电源、电器和其他设备。

四、不准带刀具、火种、木棍或其它危险品进校园。

五、不准早到校、晚离校,随便出校门,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安排。

六、不说脏话,不给师生起侮辱性的外号,不准打架、骂人。

七、不准楼上向下或向窗外扔东西。

八、不准在上、下楼时拥挤推拉、争先恐后。

九、不准在上下学途中违反交通规则;不准骑自行车上学和校内骑自行车。

十、不准做一切有危险性的游戏。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小坝利民街北嘉宝路西侧     联系邮箱:qtxdw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