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金贵镇潘昶小学

互联网+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发布时间:2022-03-29 16:02 栏目:教学设计 发布单位:贺兰县金贵镇潘昶小学 点击量:494 【公开】

宁夏回族自治区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课程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途径。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扎实推进“双减”“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全面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构建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文件精神,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课程标准》,结合全区教学实际,特制定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道德与法治

 

一、教学准备

(一)学习课程标准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认真研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深入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行为表现与相互关系,深刻领会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六个主题教育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理解学业质量内涵,把握学业质量标准,落实教学要求,把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作为基本遵循,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强化思想和价值引领,突出实践体验,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二)研究教材教法

1.研究教材

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及其特点,注重教材的整体逻辑、呈现方式和教学价值,结合教情、学情和教学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拓展、补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家庭、他人、社会、国家、人类文明的关系,了解国家发展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立志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研究教法

依据课程标准,立足实际,结合教材,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通过游戏、表演、制作、探秘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领悟道德原则、提升判断能力、辨别道德行为、践行道德准则。

(三)分析教学实际

1.教学情况分析

深入分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环境等因素,结合自身教学风格、个性特点,科学整合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

2.学生情况分析

深刻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段特点,走进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经验,发现认识困惑,重视素养要求,回应学生之问,寻找突破之策,引导学生接受道德观念、思考道德问题、理解生活意义。

3.教学资源分析

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教学资源应体现鲜明的政治导向、正确的价值引领、内容真实科学、来源可靠可信、信息准确无误,具有典型性和适切性,有助于开展教学活动、理解课程内容、达成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和文献中,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资源中,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字资源中,本地的社会生活实践中。

(四)制定教学计划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要明确教学进度、合理安排课时,细化分解至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精细安排、精准落实;单元教学计划要挖掘具有整体性和统领性的教学要素,保障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课时教学计划要聚焦于教学内容与任务的实施,注重课时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目标科学合理,操作方法明确具体。

(五)开展集体备课

围绕课程标准、教材实施、教法学法、作业设计等内容,采用单元式、问题式、项目式等多种备课方式,按照确定教学核心主题、个体主备、集体共研、实践反思、二次共备、形成共案、个性化使用的流程开展常态化集体备课。建立集体备课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数字化集体备课。

二、教学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1.落实立德树人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弘扬奋斗精神和劳动精神,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聚焦核心素养

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强化政治认同,提高道德修养,提升法治素养,培育健全人格,增强责任意识。

3.突出整体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认知水平、成长规律设计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结合学习内容、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确定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体现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学科素养的整体性、融合性。

4.结合教学实际

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把握学生的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思维的已有水平,关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适切的可达成、可评价的教学目标,精准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合理整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二)分析教学内容

1.突出重点难点

理解单元教学主题,把握课时教学内容,从教材核心观点、学生疑难问题、教学实际情况等方面入手,分析并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2.融入思想方法

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导向,引领学生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问题;注重实践体验,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自觉提升思想境界、涵养道德品质、激励责任担当,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合理组织内容

依据课程标准、梳理教材体系、分析教学内容、解读逻辑关系;基于问题导向,遵循认知规律,立足学生实际,整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挖掘人文内涵,凸显育人价值;围绕主题设计多样化、序列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进阶。

4.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要关注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要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坚持学科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如小制作、小种植、小调查、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三)选择教学策略

1.选择教学方法

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注重体验式、启发式、探究式和情境式教学,综合采用故事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案例研讨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真实案例、真实生活场景引入课堂,激发学习主动性。道德教育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应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与感悟,法治教育和国情教育需加强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的探究与思考。

2.注重学生学法

注重学法指导,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设定学习方法;重视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的合理运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

3.丰富教学手段

发挥传统教学手段优势,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体验式学习、启发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的高效融合。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传统现代相统一。

(四)设计教学活动

1.恰当设计预习任务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参观、调查等方式做好课前预习。预习新课主题及相关内容,做好课时要求的活动性、实践性、体验性任务准备。

2.合理创设学习情境

情境创设要有真实性、适切性、多样性、契合度。情境素材选取要源于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现象,精心加工创设,情境的描述和展开要符合生活逻辑;情境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多样,契合实施意图。

3.精心安排师生活动

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情境展示、课堂辩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要做好精准适切的点拨,加强组织引导和总结提炼。

4.科学设计课堂评价

坚持育人为本、知行合一的评价原则。根据课程目标,围绕核心素养,通过观察、访谈、作业等方法多角度、多方面考察课堂活动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关键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学生学习评价着重从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等方面全面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在课堂内外解决情境化问题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结果。教师教学评价从教育理念、教学思路、组织协调、人文素养等方面,评估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效果,思想政治素养水平和教学专业能力状况。

(五)整合教学资源

1.整合数字教育资源

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发和使用国家教育云平台、宁夏教育云平台的数字教育资源。鼓励学生收集和使用数字教育资源,助推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与数字教育资源有机融合。重视信息化环境下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做好数字教育资源的精选、加工和整理。

2.融合应用信息技术

能熟练使用教学设备、网络资源和新技术。在开发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破解教学重点难点、梳理知识结构、教学评价测量等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互联网+”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3.精心准备教具器材

要熟悉信息化教具器材的功能,熟练使用教具器材进行演示、展示、统计、比较,使抽象概念具体直观,便于观察、识记、理解、运用。

三、教学实施

(一)检测预习效果

教师可通过学生互查、随机抽查、口头问答、行为观察、交流展示等方式来检测预习效果。了解学生对既定内容的关注、思考、兴趣及预习目标的达成度,为课堂教学提供起点。

(二)开展教学活动

1.用好预习结果

根据预习结果,从学习任务分配、目标确定、活动设计、方法指导、过程监管、行为调控等方面精心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2.明确教学任务

立足课程核心素养,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教学中应确保学生能理解学习任务的具体要求,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及任务达成,适时调整,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3.创设学习情境

结合教学任务及学科素养要求创设情境,情境创设要围绕主题、紧扣问题。情境要有真实性、适切性、多样性、契合度,情境展开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领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深化价值认同、升华家国情怀。

4.优化教学环节

坚持生本理念,抓好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新课讲授、课堂总结等环节,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导入恰当自然,新课讲授过程中设问准确适宜、评价精准适切、课件简洁清晰、板书精炼直观、总结简明扼要。各环节层次清晰、过程流畅。

5.处理预设生成

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师应在预设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关注教学中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实施动态调控;教师要主动创造时机,促成生成,捕捉思维闪光点,澄清认识误区,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及开展实践活动的新思维、新方法、新能力;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6.开展师生活动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加强个别指导,力求让全体学生都有直接参与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接受特点,成为教学活动的执行者、组织设计者、实施推进者;运用小组研学、情境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合作。

7.检测学习效果

检测方式多元化,如行为观察、访问谈话、随机提问等。检测内容需注重对知识、方法技能、活动经验和情感目标的达成;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法治意识、创新素养的提升。

(三)作业布置管理

1.控制作业数量

作业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课堂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共同构成学科教学体系。一至六年级不布置习题、抄写类课堂作业与书面家庭作业。教师可根据学情和学习主题等需要设计不同形式的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作业,如,一二年级可布置动手动脑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作业,三至六年级可布置行为训练、资料搜集、阅读、制作、调查、访问等作业。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意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保证安全性。在周末和寒暑假等节假日,可适量布置综合探究实践类作业,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2.提高作业质量

基于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性质,指向核心素养。避免机械记忆性作业,引领学生在学科思维、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课程核心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3.创新作业类型

以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作业为主要特征,教师可设计动手实践型作业,培养学生实践创新与参与能力;设计情感体验型作业,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与健全人格;设计主题探究型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4.规范作业阅评

作业评价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师通过对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及时反馈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的现状、水平、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改进路径,提升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

(一)树立科学评价理念

评价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围绕课程核心素养,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全面获取和掌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相关信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知行合一。

(二)确立多元评价主体

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任课教师、班主任、同学等的评价作用,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多主体,全面收集和观察学生在各种场景的行为表现,各评价主体之间要充分沟通交流,形成育人合力。

(三)确定重点评价内容

围绕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注重政治方向、理想信念、家国情怀、道德情感、法治观念等方面的评价;注重规则意识、平等观念、守法习惯等方面的评价;注重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品格和责任担当精神等方面的评价;注重明辨是非能力、独立思考与理性分析问题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要在真实情境中以整合方式同时评价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各个组成部分。

(四)恰当选择评价方式

坚持定量和定性、即时评价和长效评价相统一,综合运用观察、访谈、作业等方法全面获取和掌握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相关信息,注重各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注重不同情境中日常行为的表现,多渠道获取综合信息,判断学生的培养目标达成度。

(五)精准呈现评价结果

强化过程评价、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过程评价更加关注发挥评价的引导、改进和激励功能。结果评价要全面关注知识、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关注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日常行为表现。增值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注重对学生的鼓励。

(六)充分发挥评价作用

要把评价贯穿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通过评价进一步落实课程标准,促进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因势利导,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七)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通过反思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帮助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用好教材。教学反思应基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教学是否充分挖掘了课程内容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导向;教学是否满足了学生的道德情感或社会性发展;教学中是否融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过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否是师生共同参与等。


语 文

 

一、教学准备

(一)学习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师要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方面的要求,理清学段目标的序列性和层递性,准确把握不同学段的要求,有效实施教学。

(二)研究教材教法

1.研究教材

研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全套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写意图,整体把握单元教材,深入研读每一课教材,强化双线组元意识,注重前后联系,准确定位。

2.研究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教学目标。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教学方法适切,策略可行有效。

(三)分析教学实际

1.教学情况分析

教师教学情况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反映。语文教师要对组织与指导语文课程中“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等项目能力进行自我诊断,直面自身能力水平,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取适切资源,确保按需施教,最大化发挥课堂效益。

2.学生情况分析

针对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明确学生的未知点,有效搭建学习支架,努力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3.教学资源分析

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要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资源要立足统编教材,对教材的使用,要坚持尊重、用好、创新的基本原则。依据教学需要,适时适度选取教学资源满足学习需要。

(四)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内容进行整体设计,依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教学计划,处理好整体教学规划与个人教学进度之间的关系。要将学期教学计划细化分解到每个单元、每一课,精细安排、精准落实。教学计划要聚焦于课程内容与任务实施,注重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教学计划的内容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五)开展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要依据课程标准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有效的途径和策略。确定集体备课时间,形成常态化集体备课制度,也可以适时开展线上跨年级、跨学段、跨区域的集体备课活动。

二、教学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1.落实立德树人

制定教学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以文化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功能,凸显责任担当。要着眼于培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科学思维品质。在语文学习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革命传统,丰富文化底蕴,建立文化自信。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聚焦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聚焦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围绕语文要素的落实,聚焦语文实践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深厚情感;在思维发展与提升中,培养学生崇尚求真创新的品质;在审美鉴赏与创造中,陶冶高尚情操;在文化传承与理解中,建立文化自信。

3.突出整体设计

整体把握教材文本系统、助读系统和训练系统。理清单元导语、课文内容、课后思考练习题、阅读链接、语文园地、习作训练等板块之间内在联系。合理确定单元、课文和具体学时教学内容并设定教学容量。

4.结合教学实际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充分考虑学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思维,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语文学习能力。在保证基本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课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灵活调整或适度拓展,确保一课一得,课课有得。

(二)分析教学内容

1.突出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要依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着力解决“教(学)什么”的问题。识字写字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阅读教学应侧重于阅读兴趣、习惯、方法和策略的习得,陶冶阅读情趣;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交际语境创设,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加强平时的练笔指导;综合性学习重在发挥问题导向和任务驱动的功能,综合运用语文学习所得解决生活问题,展开探究与创造活动。

2.融入思想方法

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模式和教材内容,融入语文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现语用规律,感受语文学习乐趣。应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深意,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去理解教材内涵。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基础上,着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3.合理组织内容

组织教学内容:一要考虑课文的主要特征,选择最能体现课文特征的内容来教;二要考虑学生的需要,选择与学生认知发展相一致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三要考虑编者的意图,研究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之间的关系。提倡着眼整体,进行单元组合,可以围绕主题,进行新旧知识的组合,还可以抓住切入点,进行课内外的组合。

4.联系生活实际

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的联系,依托文本搭建支架,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感知、理解、欣赏、评价和运用活动,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提升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

(三)选择教学策略

1.选择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原则。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情境,灵活运用情景式、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策略。要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注重学生学法

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帮助学生选择适切的学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法的指导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3.丰富教学手段

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结合学科特点,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融合运用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活力。

(四)设计教学活动

1.恰当设计预习任务

要提出明确具体的预习要求。结合学段特点,低年级预习要求简单明了,重在激发学习兴趣,养成预习习惯;中高年级提供结构化的预习问题串,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重视语文教科书中单元导语、阅读提示、课后思考练习题在预习中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掌握预习方法。

2.合理创设学习情境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充分利用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识记、阅读、表达、体验、欣赏、评价、探究等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创设学习情境要简洁、灵活、有效。

3.精心安排师生活动

安排双边活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意学段特点。低段要重视运用情境化、游戏化、竞赛化等互动方式;中高段要重视情境对话与交流,酌情增加思维宽度,丰富审美体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采用专题性、项目式学习,提升欣赏、评价、探究和创新能力。

4.科学设计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重视评价意识、评价习惯的培养;二是科学制定评价标准,确保语文要素达成;三是目标达成具有可检测性,在具体任务完成中有效反馈。评价要体现多元性,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口头、书面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结果呈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确保评价的激励性与指导性作用。

(五)整合教学资源

1.整合数字教育资源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立足教材,适度、适时地整合利用移动网络、大数据和 “宁夏教育云平台”等数字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设计。提倡教师在借鉴其他数字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数字教育资源。

2.融合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手段应用要适切。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避免过多、失当。不能用信息技术手段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感悟,阻碍学生独特的想象与体验。信息技术手段要起到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3.精心准备教具器材

基于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准备教学器材。可以是教师或学生的单向准备,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准备。教学器材的准备要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实施

(一)检测预习效果

教师能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网络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检测预习结果。通过收集、分析学生预习结果,预判学生的已知、未知及困难点,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二)开展教学活动

1.用好预习结果

根据预习结果准确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生长点、困难点,适当调整教学设计,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有效地学习。

2.明确教学任务

明确教学任务的类型、数量、完成时间等。教学任务要尽量做到适切、有趣、有效,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并向生活延展。教学任务应相对集中,要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和语用实践。

3.创设学习情境

能根据教学进展情况灵活设计学习情境,使之更好地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学习情境可以贯穿课堂全程,也可以是课始、课中的某一环节或课后。

4.优化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要紧扣教学目标,关注教学重难点,从整体入手,有效调控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实现语文知识的有效积累和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

5.处理预设生成

教师能依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多边交流、补充、评价中,结合学情做出适当研判和预设。要顺学而导,激活思维,灵活处理互动中产生的新的有价值的生成点,促进学生认知、思维、审美和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提升。

6.开展师生活动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突出活动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开展师生活动要有趣、有序、有情、有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在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求得新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7.检测学习效果

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精心设计检测习题。习题设计少而精,能及时促进学生乐学善思。可采用固定练习和随机练习相结合、个人参与和小组参与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检测形式。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准确归因,恰当运用反馈调节机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三)作业布置管理

1.控制作业数量

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布置作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的基础性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与其他学科累计不超过60分钟;周末、法定节假日、寒暑假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各年级课外可根据学生特点及身边实际适量布置一些阅读类、实践类、探究类的作业。

2.提高作业质量

学校语文教研组要以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教师设计作业必须关注备—教—学—评一致性,必须基于学生学习规律,体现素养教育导向,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业数量适中,难易适度;要有层次、有梯度,做到用词准确,表述规范,要求明确;要能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3.创新作业类型

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听、说、读、写、做等方面的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4.规范作业阅评

教师要及时批改并反馈作业完成情况。批语要正确、规范、恰当,突出指导性和鼓励性。反馈可采取集体讲评、面批讲解、答疑辅导等灵活多样的批改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扶。有条件的地方,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

四、教学评价

(一)树立科学评价理念

语文课堂要体现语文课程“以文化人、培根育魂、启智增慧”的育人功能,把立德树人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出发,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提高评价效率。

(二)确立多元评价主体

在语文教学评价中,要改变单一评价方式,鼓励教师、学生、同伴等参与评价;要有意识地把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化评价行为、内容指标和结果分析等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分享评价成果,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自学管理能力;要丰富评价主体的参与力度,倡导多元评价主体的深度参与。

(3)确定重点评价内容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相关目标内容、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相关内容,对学生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结果、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应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避免泛泛而谈。注意一年级适应期学生的特点,科学确定评价起点。

(四)恰当选择评价方式

根据语文学习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要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可通过课堂提问、纸笔测试、自我反思、同伴互评、教师评语、情境体验等方式进行评价;在确定评价标准时,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幅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要通过多种方式的评价全面反映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达成状况。

(5)精准呈现评价结果

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及时将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评价结果可采用书面、口头、等级、评语等呈现方式,具体要对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实际需要合理选择,精准呈现,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评价应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和数据来评价学生,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六)充分发挥评价作用

课堂教学评价要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鉴定、诊断、激励、调控和改进功能。教师应恰当运用激励性语言,在“倾听——鼓励——修正”中,借助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内化评价标准,把握评价尺度,在评价中学会评价。要准确评估学生的思维和知能达标情况,态度和善、指向明确、方法适切、点拨精准、评价得体,给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发展的正确引导。评价应有面向全体的意识,杜绝惩罚性评价,彰显人文关怀。

(七)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进行审视和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积累教学经验,以教学叙事、感悟反思、教学随笔和案例记录等形式,及时进行总结提炼,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数 学

 

一、教学准备

(一)学习课程标准

教师要认真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晰数学学科研究的内容及其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独特性质,明确数学课程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把握“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领会整体规划学生核心素养协调发展的设计思路,掌握整体、系统的“大单元”认知观念的内容结构,明确各领域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及教学提示,明晰学业质量内涵、把握学业质量标准,整体思考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

(二)研究教材教法

1.研究教材

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呈现方式及其教学价值。要熟悉整套教材内容及相关内容间的联系并整理出基本框架。

将单元内容作为研读教材的基本单位,能根据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改编、拓展、补充等,实现教材功能价值的最大化,使数学课堂丰盈而充满活力。

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涵的“四基”和“四能”,在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理清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倡导教师参阅不同版本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拓宽教材研读的视角。

2.研究教法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年龄特征及所教班级学生实际,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研究适宜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要凸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评价反思的教学环节。倡导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学习方式。

(三)分析教学实际

1.教学情况分析

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教师自身特点加以分析。对教学内容的分析除了对照《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外,还包括对先期相关内容教学效果的梳理;对教学环境的分析包括对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班级学习氛围等方面的分析;对教师自身特点的分析主要是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敢于挑战自己的不足。

2.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访谈、课前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经验,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困难和发展需求,确立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教师要遵循学生认知的心理特征,从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为教学预留灵活实施的空间,实现高质量的课堂学习目标。

3.教学资源分析

在分析教材、教法,研究学法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求选择教学过程中用于创设情境、诱发思考、探究发现等环节的教学资源。注重优质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教学资源包括数字化资源、常用的教具学具等。

(四)制定教学计划

对整学期教学要有宏观把握,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围绕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学期教学计划包括课程目标分析、学情特征分析、教学任务推进、教学质量评价等。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要分析相关领域内容板块间的关系,关注知识间的联系、迁移与进阶,整体规划单元教学内容,强调数学内容的结构化。单元教学计划以“单元内容及其解析(含单元教学重点)—单元目标及其解析—单元教学问题诊断(含单元教学难点)—单元教学支持条件—课时教学设计(具体包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目标检测设计等)”为框架结构进行分析。

(五)开展集体备课

以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定期开展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内容聚焦、形式多样、注重实操的单元式备课、问题式备课、项目式(或主题式)备课等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要聚焦重点、难点问题,着重从目标确定、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等方面展开,聚焦教研主题,对于典型内容,还可以借助模拟授课的方式进行。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每周开展1次集体备课,教师个体要充分运用集体备课成果,结合学生实际和自身特长进行二次备课,形成具有教师个性特点的教案。

二、教学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1.落实立德树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充分体现数学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遵循教育规律,致力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切实提高育人水平。

2.聚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要把“四基”“四能”“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的目标有机整合,致力于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数学课程核心素养,全面展现数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

3.突出整体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中各领域的内容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发挥数学联系和结构的力量,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逐步领悟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将其迁移应用于新的情境中,以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理解和自主迁移。

4.结合教学实际

教学目标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学习要求,结合具体内容特点系统规划单元教学目标,再将单元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课时目标,体现目标要求的阶段性和可操作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分析教学内容

1.突出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可以是学科领域具有核心地位的概念、原理、方法或具有重要价值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上,要以大概念为统领,从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视角设计教学活动,以重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等为主线组织教学。

2.融入思想方法

注重以知识为载体,适时引入和建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并不断形成数学抽象、数学推理和数学模型等基本的数学思想,注重运用分类、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方法,将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学习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相结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3.合理组织内容

充分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从知识发生、形成、发展过程,多角度分析内容所蕴含的培养学生“四基”“四能”“情感态度”的教育资源。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明晰数学知识的结构与关联,强化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内容的呈现应体现科学性、整体性、过程性、现实性和挑战性,教学内容的组织要有一定的弹性。

4.联系生活实际

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创设既贴近学生生活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问题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产生深入体验、探究、理解、应用的愿望,逐步形成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三)选择教学策略

1.选择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及所教班级学生学情,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灵活有效地选择讲练结合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活动法、问题式教学法、反馈训练法、复习总结法等。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实现教法的科学选择和优化组合。

2.注重学生学法

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加强学法指导。依据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过程和学生的思维规律,采用研究式、项目式(或主题式)、合作式等多种学习方式组织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观察、比较、猜测、推理、验证、总结等教学过程中,同时获取必要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关注“核心问题”的研究,围绕“核心问题”设计“关键任务”以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3.丰富教学手段

有机整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二者要相互协调。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出科学分析,合理选择或优化组合不同的教学手段,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设计教学活动

1.恰当设计预习任务

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基于问题导向,设计前置性学习任务。布置前置性的学习任务,旨在促使学生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做更充分地思考,有助于教师更有深度地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前置性的学习任务,可以是课堂核心问题的提前思考,可以是通过活动提前体验,还可以是查找资料提前了解等。

2.合理创设学习情境

创设学习情境需符合关联性、简洁性、灵活性、参与性的总体原则。要根据教学实际条件,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体验的学习情境。在设计学习情境时,要凸显核心问题,唤起学生的先期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新旧知识搭建桥梁,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3.精心安排师生活动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学习主题,设计利于学生观察、操作、分类、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预留空间。要明确各环节的任务目标并预判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的引导,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4.科学设计课堂评价

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内容需注重“四基”“四能”“情感态度”达成。坚持数学课程核心素养导向的发展性评价,既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表现评价,也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方法等达成情况的评价,体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每节课都需科学设计课堂评价,要根据评价结果对课堂教学做出及时调整。

(五)整合教学资源

1.整合数字教育资源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合理选择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移动网络、大数据、数字教材和“宁夏教育云平台”等,优化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设计。

2.融合应用信息技术

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把抽象内容可视化,静态内容动态化,繁杂内容简约化,便于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探究活动,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过程及其本质。

3.精心准备教具器材

充分发挥教学装备的作用,确保技术设备运行通畅。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准备必要的常规教具、学具,使其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结论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实施

(一)检测预习效果

教师要检查前置性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收集、分析学生完成结果。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进一步明确学生学习的疑惑及障碍,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为促进课堂生成做好准备。

(二)开展教学活动

1.用好预习结果

结合预学结果,精心组织教学活动。鉴于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加之学生预学阶段的深度体验与思考,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实现知识、思想、方法的理解与迁移。

2.明确教学任务

依据教学设计安排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内容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上,引导学生明确各环节的目标任务,使知识(特别是数学思想方法)得到巩固和进阶。

3.创设学习情境

运用多种手段呈现学习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并逐步聚焦主题。

4.优化教学环节

根据教学设计,安排适当的课堂容量, 突出重点和难点。核心环节要展开,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交流,注重评价和反馈。教学结构要完整,教学进程推进有序,教学时间分配合理,学习任务落实有法。教学活动要遵循具体到表象到抽象的活动过程,组织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知并建立丰富的表象,在独立思考、交流、质疑、评价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抽象与概括、理解与应用。

5.处理预设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拘泥于原有的教学预设,善于捕捉各种意外生成的、有数学价值的、创新的因子,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6.开展师生活动

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适时将讲授、练习与引导学生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有机结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根据活动效果适时指导并调整课堂节奏和进程。

7.检测学习效果

可利用观察、提问和练习等多种方式,对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活动经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精准了解课堂教学综合性目标达成情况。发现教学问题并准确归因,恰当运用反馈调节机制,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排除学习障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作业布置管理

1.控制作业数量

依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指导意见》严控数学学科作业数量关注学生完成作业所用的时间,合理调控作业的结构和总量。

2.提高作业质量

依据学情,紧扣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把研究作业设计作为提高作业质量的核心,落实到集体备课环节。要处理好巩固运用知识与激发好奇心、想象力的关系。作业难度不得超出课程标准要求,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3.创新作业类型

除了常规的书面作业外,要创新作业类型,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的作业,探索弹性(差异化)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促进学生学业质量的提升。

4.规范作业阅评

作业批改辅导要做到有布置必批改,作业批改及时、准确、细致,批语要正确、规范、恰当,突出指导性和鼓励性,指导学生养成及时订正错题的习惯。重视作业的二次批改,可采取集体讲评、面批讲解、答疑辅导等方式,分类对学生精准辅导帮扶。鼓励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

四、教学评价

(一)树立科学评价理念

将学习评价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维水平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提升。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终结性评价应依据教学目标科学设计评价形式和工具,恰当使用评价的诊断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改进功能。

(二)确立多元评价主体

教学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教师之外,同学、家长甚至学生本人都可以作为评价者,这是为了从不同角度获取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特别是日常生活中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态度的信息,最终给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在多元主体评价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确定重点评价内容

课堂教学评价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包括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方法的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提升,以及学生是否具有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坚毅的意志力和进取心等。

(四)恰当选择评价方式

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书面检测外,还可以采用课堂观察、口头测验、动手实践等评价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全面反映学生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达成状况。

(五)精准呈现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平时学习中的参与、学业水平达标及学生综合素质表现等情况做好记录,在整理分析的前提下,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做出客观评价。评价的结果要反映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为改进学习的行为和方法提供参考,要避免对学生进行简单分类的“标签式”评价。

(六)充分发挥评价作用

评价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学习的成效,进而也考查教师教学的成效。通过考查,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而诊断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通过诊断,改进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达成。

(七)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结合教学目标,教师要及时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调整和改进教学。可采用教学后记、反思日记、教学案例(实录、故事、感悟)及经验论文等多种形式,对课堂教学的得失以及教学机智、教学评价、学生见解等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英 语

 

一、教学准备

(一)学习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实施英语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展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教师要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明晰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一系列内容,全面认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和育人途径,把握其内容精髓,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从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层面审视和定位课堂教学功能,将《课程标准》理念和要求落实到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中去。

(二)研究教材教法

1.研究教材

教材是培养学生英语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在正确解读英语《课程标准》理念和要求的基础上,充分研读教材,整合性、创造性地用好教材。首先,教师要通读和熟知教材设计理念、主题范围、语境创设、内容选择、活动设计和资源配置等,要能充分认识教材对于落实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作用;其次,教师要明确教材编写体系的特点和意图,分析各年级、各分册、各模块之间情境、内容、语言的逻辑关联和进阶特点,为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课程内容奠定基础;再次,充分了解学生已有基础、学习需求、学习风格、生活经历、能力层次和语言水平,选择和整合教材内容,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促进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2.研究教法

教师应基于课标、学科特点、学生学情、教学内容、课型特点等选用适切的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自然拼读法、全身反应法(TPR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教法,特别关注现代技术方法的应用,力图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分析教学实际

1.教学情况分析

教师要深刻领会课标要求,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充分考虑所在区域、学校、学段、英语课时设置、团队教研力量、教学基础设备等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制定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力争在每个阶段都能促进学生课程核心素养形成与能力发展。

2.学生情况分析

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心理状况、学习风格、学习氛围等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多种因素,准确把握学情,找准学生学习的未知点、兴趣点、创生点、差异点,科学界定学生英语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在已知未知之间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教学资源分析

教师要充分考虑确保教学有效开展的各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资源、各种案例资源包、课件、图库、环境资源、多媒体信息技术资源等。教师要基于课标要求、学情和教学实际,合理有效地选择有益于教学的各种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

(四)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内容的整体设计之后,通过集体研讨,制定年级组和教师个人教学计划,分别从学段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方面来做计划,并安排好各种计划的进度。在制定学段计划时,教师应明确该学段课程核心素养的进阶特点、明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相关的功能话题、明确相关的主题、明确不同学段对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具体描述。教学计划的内容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五)开展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资源共享、集思广益、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教学设计的有力保障。教师要围绕课程、教材、课时、教法、学法、作业、测评等内容,采用单元式、主题式、问题式、数字化备课等方式。一般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并形成常态化。大力提倡二次备课,形成真正既符合课课标要求、学生学情,也能体现教师个人风格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1.落实立德树人

教学目标应体现国家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情感、健康的价值观,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教师要设置分级目标,面向全体,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教学目标中要渗透公共礼仪、行为规范、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等,将语言学习与品格教育有机融合。

2.聚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枢轴,统领课程目标,培养课程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首先,教师应明确课程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即英语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等。其次,要让课程核心素养在教学目标中得以体现、在教学方法中得以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实现。

3.突出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一定要依据英语课程核心素养培养进阶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整体设计。在确定课时目标之前一定要先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单元学习目标要基于单元主题来确定。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单元主题要确保一致性、层次性、递进性和整体性。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设定一定要与相应学段课程核心素养对应,要指向学生的基础和未来的发展,要与其他单元学习目标互相关联、互相支撑,要突出重点。目标表述要具明确、简洁,少而精,不求大而全。

4.结合教学实际

教学目标既要以大多数学生的心智水平和学习状况为基准,还要结合教学实际,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格、个体发展特质等,设定分层目标,发展学生多元智能,促进不同层级的学生能力都有提升,确保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二)分析教学内容

1.突出重点难点

确定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部分。教师要在深入研读课成标准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生在知识积累、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等方面与教学目标的差距,精准找到学生学习的困难或障碍,确定为难点;将课标和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且需要不断强化的知识点或能力点,确定为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重难点的讲解作为教学核心、以点带面,促进学生对整体教学内容的学习。

2.融入思想方法

教师应基于英语《课程标准》,分析教学材料间的逻辑关系,筛选适合的语料资源和生活资源融入核心体系,尽量克服碎片化的知识串联。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情境和学生生活实际,找到语言输入的最佳契机和环境;关注对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充分挖掘不同学科间的思维关联,为学生提供情境化、开放性的任务。

3.合理组织内容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的前提是对课标、学情和教学材料的充分分析和理解,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统整,兼顾考虑教材的结构、特点、设计思路、背景等。在科学的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的同时,可适当的拓展,以便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等。

4.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联,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案例、问题情境、教学素材等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充分体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主题语境,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真实情境,同时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新时代发展主题、地方特色、实境介绍、历史变迁等内容,使学生乐于参与,体验探究,在实践中提升语言的交流、沟通、了解、传播等重要功能。

(三)选择教学策略

1.选择教学方法

因地域特点、内容侧重、学情差异、学段特征、课型特点等因素,教师应灵活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因材施教,例如:基于不同的课型特点,词汇教学可选用拼读法、听说法、视听法、TPR法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并总结出一些词汇学习规律;对话教学中可选用情景法、交际法、沉浸式教学法等,让学生通过情感和情境体验、理解、应用所学;在阅读语篇教学可选用整体教学法、拼图阅读法、任务型教学法等。

2.注重学生学法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认知规律,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围绕多元的教学目标,设计多样的学习方式,如: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沉浸式等,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批判、创新思维等能力。

3.丰富教学手段

不同的教学手段达成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既要根据实际需要使用传统、优秀的教学手段,也要恰当地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设置各种有趣、有效的交互性活动。例如:传统教学中板书的使用,既可呈现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又能帮助学生完成意义建构、为学生的语言再构提供有效的支架作用。因此,教师要集思广益,积极开发各项资源,努力丰富各种教学手段,使之更好的服务课堂教学。

(四)设计教学活动

1.恰当设计预习任务

教师要明确预习任务,指导预习方法。预习不是教学内容的单纯前置,而是要基于旧知,创设较为真实的情境,引发学生对新知的兴趣与好奇心,为学生搭建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建议可采用“预学单等形式,如:了解相关主题,查找并阅读相关信息;复习词汇、对话、语法等项目;找出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并记录等。

2.合理创设学习情境

情境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大环境、教室小环境、课堂真情境,为学生创设与语料相对一致的语言学习空间和思维空间;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英语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运用与习得语言。

3.精心安排师生活动

师生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展开,通过设计进阶问题、课堂留白、交流讨论等形式的双边活动,既启发学生的思维,又体现多元智能理念,确保教学目标高效达成、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4.科学设计课堂评价

坚持英语课程核心素养导向的发展性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表现等的评价,观察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兴趣、参与、思维、能力、成果等表现,及时地给予恰当指导和鼓励性评价。

(五)整合教学资源

1.整合数字教育资源

合理选择数字化教育资源,融合宁夏数字学校、宁夏教育云平台等资源,精选各种交互性强、趣味性强、时效性强的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品质、语言能力、自主学习和文化素养等。

2.融合应用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和跨时空语言学习运用平台,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为实现个性化学习提供保障。要将“互联网+”融入教学理念、方法、模式中,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3.精心准备教具器材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精心准备黑板、白板、卡片、简笔画、教学挂图、模型、实物、纸质书等传统实用教具,恰当选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鼓励自制各种实用教具,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三、教学实施

(一)检测预习效果

预习是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检测预习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口头陈述、对话交流、书面表达、汇报展示、表演、模仿等形式展示,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展示习惯,规范展示步骤等。

(二)开展教学活动

1.用好预习结果

课堂教学要充分运用预习结果,准确定位学习起点,恰当确定教学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要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适时点评,对共性和易错的问题进行讲解释疑;把预习反映出的真实学情作为是教师教学微调的重要依据。

2.明确教学任务

教师要依据教学设计、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明晰各个环节、各种语篇、各种课型等的目标任务,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听说课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的交际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语言与生活的联系;阅读课要树立语篇意识,要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解读;写作课要对学生进行写作策略的有效指导;复习课要避免学科知识的简单重复或机械练习,要基于学生学情,进行知识整合、能力拓展与素养提升等。

3.创设学习情境

英语学习情境的创设要能体现真实性、关联性和语言使用的迫切性。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任务设计适合的情景和问题,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目标语言、语篇意义及语篇传达的情绪、情感和态度,进一步聚焦单元主题等。如在低中学段英语词汇教学中要创设真实、直观的学习情景,给学生提供使用词汇进行表达的机会;中高段语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真实情景的创设和任务驱动,将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渐引向深入。

4.优化教学环节

教师要优化教学各个环节,明确各环节活动目标,确定各环节操作流程步骤,确保环环相扣,凸显层次性和递进性。教师还要推敲各环节活动内容合理与否,思考各环节学法指导训练是否适宜,并考虑学生的参与面与参与度,同时对各环节教学活动实施行为调控与有效监管等。

5.处理预设生成

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教学中,首先要精心预设课堂教学内容、环节、方法等,为生成做准备;其次在预设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澄清学生的认识误区,给生成留足空间;最后依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适时调整预设,进一步创造生成。因此,恰当处理好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确保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

6.开展师生活动

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师生之间互教互学,相互补充,教学相长,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之间关系平等和谐,教学活动共同参与,彼此影响,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得课堂效果最大化。

7.检测学习效果

课堂要依据教学目标检测学习效果,检测内容要关注英语的基础知识、技能、素养、品格等方面。小学英语课堂测评的形式应该多样,可设计为听说、问答、讨论、简单表格调查、图片或语言选择、听音涂画、调整顺序等。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团队合作、互评互助,检查对主题意义的分层理解,合理利用课堂评价结果判断教学目标达成度,并及时调整阶段教学目标,从而促进教学相长。检测活动原则上一般要在5-8分钟左右。

(三)作业布置管理

1.控制作业数量

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需考虑不同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适量、多元的布置作业。原则上每次书面作业的完成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听、说、读等非书面作业完成时间每次控制在10分钟以内。

2.提高作业质量

教师要提升作业的设计能力,要有质量和梯度,少而精,要把握好作业难度系数,把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作业有层次的安排好,兼顾个体差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成长。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3.创新作业类型

英语作业要整体规划和科学引导,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兴趣、个性特点,丰富作业的类型。作业也应体现基础性和创新性,鼓励设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

4.规范作业阅评

教师要对学生作业实行全批全改,对书面作业中个别错误和现象最好进行面批讲解,对普遍性问题可以集体释疑,对听、说、读的作业也要视具体情况逐一检查指导;教师要思考作业中普遍性问题的成因,作为后期教学调整与改进的依据。教师还要规范作业评语,语言中肯、多鼓励、多表扬,忌讽刺、打击性评语。

四、教学评价

(一)树立科学评价理念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是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评价。教师要以评促学、促教,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倡导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探索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素养核心的评价体系,确保学习真正发生。

(二)确立多元评价主体

英语课堂评价不能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单一评价,而应该是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元互动过程。因此,评价主体必须是多元的,教师个人、学生个体、小组成员、特色团队、表演小组、班级整体等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评价主体。

(三)确定重点评价内容

课堂评价的内容应依据课堂教学目标、课程核心素养阶段目标等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行为、能力发展、素养提升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应积极、具体,避免泛泛而谈。

(四)恰当选择评价方式

基于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多元,教师要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评价方式,包括:师生、生生口头评价、小组累计加分、肢体语言鼓励、符号语言反馈、书写评语、教学比赛等方式;教师可采用等级、分值评定、课堂观察、标注星级、盖章奖励、学习档案、反思日志等对学生的态度、行为、方法、过程、结果等进行实事求是的鼓励与肯定。

(五)精准呈现评价结果

教师要及时、精准的呈现评价结果。小学英语要进行等级评定,评价结果可以呈现为获胜鼓励、作品展示、优先选择、任务晋级等多元形式,以评价结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增强教学效果。

(六)充分发挥评价作用

评价必须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鉴定、诊断、激励、调控和改进功能。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等。课堂评价要避免无事实依据的全盘肯定或否定,要明确的评价尺度,尊重学生差异化与个性化,尽量清楚地提出需要改进之处、改进后的预期目标,从而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真正目的。

(七)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教师主动做好教学反思,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进行多侧面、多角度、深入的反思,既反思存在的问题,也反思解决的策略;既捕捉亮点,也记录遗憾。教师要敢于保留、勇于否定,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科 学

 

一、教学准备

(一)学习课程标准

教师要认真研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体要求,准确把握小学科学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深刻领会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设计思想,体现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整体性理解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及结构体系。

(二)研究教材教法

1.研究教材

领悟教材编写意图及特点,理解教材整体结构及前后联系,体会教材的呈现方式及其教学价值;能根据学情对教材内容整合、更换、拓展、补充等,发挥教材功能价值的最大化,使小学科学课堂丰盈而充满活力。

2.研究教法

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等。要注重探究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强调探究型、项目式、合作式课堂教学,要凸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的教学环节。

(三)分析教学实际

1.教学情况分析

教师要深入分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选择教学方法、明确教学重难点,找到突破的策略,确保所有学生学有所获,促进不同的学生在科学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学生情况分析

精准分析学生基础,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横向差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学生学习小学科学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认真总结、大胆创新、联系生活实际等学习习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为目的。

3.教学资源分析

重视课程资源整合,关注身边的生活资源、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的需要恰当的整合使用。

(四)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与课时教学计划。首先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利用教研组集体备课,准确分析各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探究水平,了解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科学学习习惯及班级状况等,分析利弊,作出预见;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标和教材要求,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学情分析、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进度安排,对季节性较强的内容可按季节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程,编写教学进度表。其次要制订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包括每个单元整体内容分析、目标确定、教学材料准备及教学进度安排。把握本单元的核心概念,了解编写意图,在课标引领下理清单元各课时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单元目标的确定需要通过调查、访谈、抽测、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从而做到目标的科学准确;明确本单元教学需要的学具和教具,列出不足或缺少的学具和教具,以及解决的办法;单元教学进度应细致安排,教学按计划进行,尽可能不拖延或超赶进度。

(五)开展集体备课

小学科学学科的集体备课,主要以学科教研组形式开展,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国家课程教科书的课时建议,根据所教学生的科学概念、探究能力水平、年龄和心理特点等合理确定难度、进度;从课程、教材、教法、学校条件、测评等方面综合思考科学教学内容和形式,有效增加学生自主探究时间,减少教师讲课时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1.落实立德树人

科学学科课堂教学目标必须体现学科课程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宗旨和学科育人功能,体现教材、学生活动手册、配套实验材料等学习资源的综合教学价值,致力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需求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直接、具体地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表述中。

2.聚焦核心素养

理解小学科学是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学科。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将学生通过科学学习内化的带有科学学科特性的品质表达出来,包括科学观念与运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

3.突出整体设计

要从年段、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确定年段、单元与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年段的单元整体教学方案,依据单元整体教学方案设计课时教学方案,主要依据科学知识与科学概念确立教学重点、设计科学探究活动,以设计完整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科学教学方案。

4.结合教学实际

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探究水平,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等学情,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和优势、分析利弊,作出预见,合理确定标高和容量。用清晰的语言表述学生在学习后的科学知识、行为及能力、科学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目标的达成度,在目标达成描述上充分体现弹性和差异性。

(二)分析教学内容

1.突出重点难点

在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理解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分析突出重点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前概念及教学条件,准确定位学生“最近发展区”,准确分析学生已有的科学概念水平和探究能力水平,以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确定教学难点,寻找突破难点的方法。

2.融入思想方法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重视思想方法的及时引入和适时建构,正确反映教学内容的内涵及其蕴涵的学科思维;努力将科学概念、科学探究与基本思想方法相结合,形成科学学习经验,使学生获取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正确思想和科学方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协同、内涵式发展。

3.合理组织内容

教学内容的组织既要考虑整体学情,又要重视个体差异。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根据不同水平和特质具体分析,主动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恰当确定课堂教学容量和要求,合理确定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得到相应发展。

4.联系生活实际

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考虑季节气候、环境条件和生产生活安全等因素,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真实情境。充分利用项目式学习方式,使科学学习成为质疑与反思、交流与讨论、探究与创造的过程,逐步增强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选择教学策略

1.选择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理念和教学内容特点,针对学生学习行为和状况的差异性,恰当选择教学方式方法,因材施教。采用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互动式、启发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化、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2.注重学生学法

教会学生有意识地使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探索采用研究性学习、项目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搜集信息、设计方案等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丰富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的需要,充分发挥常规教学手段优势,利用传统的板书、简笔画、挂图、教具等手段辅助日常教学,保证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有效开展;恰当选择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内容与情境的融合,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现代化的学习与求知环境,创设形象直观的交互学习环境。

(四)设计教学活动

1.恰当设计预习任务

科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并多与生活相关联,教师可以设计资料收集、材料准备、生活实践、调查访问等形式的预习活动,通过“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引发学生接触学习内容、初步具备探究关键问题的兴趣和行为,同时运用好微课等现代技术形式帮助学生有效预习。

2.合理创设学习情境

科学课堂上,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创设情境,唤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精神准备。对学习情境的选择应当本着直入主题、结合学生实际、重视学生生活体验、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富有趣味等特征,拒绝花哨、繁复、无效的情境设置。

3.精心安排师生活动

科学教师应从学习任务分配、目标确定、方法指引、过程引导、行为调控等方面充分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学习帮助者的作用,具体落实教和学双边活动,教师自身应该以探究伙伴的身份适度参与,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造热情。

4.科学设计课堂评价

教师要树立科学评价理念,确立师生、生生、生师间多元评价主体,确定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学习兴趣、过程、行为、能力评价内容,选择符合学习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恰当的评价方式。

(五)整合教学资源

1.整合数字教育资源

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性,通过数字教材、数字实验室等助力预习、复习与课堂教学的不足,开拓学生的思维。利用数字资源进行精准的定向测评,推动教与学行为的数字化记录和分析,构建线上线下交互式的学习新生态。

2.融合应用信息技术

恰当选择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内容与真实情境的融合,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现代化的学习与求知环境,创设形象直观的交互学习环境。

3.精心准备教具器材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的需要,充分发挥常规教学手段优势,利用传统的板书、简笔画、挂图、教具等手段辅助日常教学,保证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有效开展

三、教学实施

(一)检测预习效果

教师要对学生是否预习进行检查,并对预习效果进行分析,如收集学生前概念、分析任务单反馈数据,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二)开展教学活动

1.用好预习结果

科学教师应充分运用预习形成的个性化的学习结果,分析任务单反馈数据,基于学生的前概念,找准学生的探究起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构建本课学生的发展区和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推动学习进程和行为的内驱力。

2.明确教学任务

依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定位教学任务,教学任务应准确、具体、恰当的指向教学目标,关注科学学科核心能力培养,体现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课程目标。

3.创设学习情境

教师应当在对课前预习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小实验、科学史小故事等,通过再现情境、激疑悬念、直观演示、游戏增趣等方法,为学生创设适宜有效的情境。

4.优化教学环节

有效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合理、充分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与课堂内容互动,充分运用探究发现法、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调查研讨法、信息搜集法、模拟实验法等科学探究方法,以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培育核心素养。

5.处理预设生成

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节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利用观察、提问和练习等方式发现教学问题并准确归因,恰当运用反馈调节机制,适当降低难度或拓展延伸,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排除学习障碍,提高教学效益。

6.开展师生活动

在科学课堂的问题创设、实验操作、观察探究、反思总结等环节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兴趣特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和时间,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保证学生观察、实验活动顺利进行。

7.检测学习效果

运用学生课堂参与度、动手探究等方面组成的课堂测评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即时性测评,精准了解课堂教学综合性目标达成状况。通过生生互评、教师点评、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多参与小组合作,承担探究任务,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促进教学相长。

(三)作业布置管理

1.控制作业数量

课中学生要当堂完成教材配套练习、实验记录、实验报告等内容,教师也可自行设计与本课相关的课堂作业,一般应在课堂内完成。课后作业量适中,不可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合理安排时间,鼓励学生做科学记录、观察日志、科学研究报告等。

2.提高作业质量

合理选择完成配套的科学活动手册上的内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单、观察记录单等,鼓励学生参与种植、饲养、制作等活动,鼓励学生自主的课外研究,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3.创新作业类型

小学科学的作业形式多样,主要以实践探究类作业为主,形式可以是观察记录、种植养殖、实验探究、科学考查、调查活动和资料查阅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创新作业类型。

4.规范作业阅评

要关注对《科学活动手册》以及《科学记录单》的及时评改,除了运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符号进行批改外,还要通过合适的批语达到提醒、帮助和激励学生的目的。鼓励学生自主课外科学探究活动,并给予积极的关注、跟进与指导。鼓励高段学生进行小专题研究及探究活动,并指导其形成成果。

四、教学评价

(一)树立科学评价理念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焦点问题,是促进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内在动力与实践尺度,也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科学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评价不仅可以深层次促进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有效落实,也将直接影响教育评价整体改革的进程与成效。

(二)确立多元评价主体

课堂教学评价主体不仅是教师,还应包括每一位学生。课堂评价必须是师生、生生、生师间的多元互动过程和行为。

(三)确定重点评价内容

课堂教学评价以促使学生发展为目的,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不仅要关注科学知识检测,还要指向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实践的评价,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习惯的评价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有对学生学习兴趣、态度、过程、行为、能力等的精准量化分析和质性评价;评价内容应做到具体、有针对性,避免片面、盲目、浮泛的夸赞或否定

(四)恰当选择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评价更多是激励性的,教师应恰当运用有针对性的、具体的语言、动作、行为,或其他适当的可感的外显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方法、过程和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肯定、表扬,从积极的态度、优化的行为、有效的方法、科学的过程和可感的成效等角度,多元展示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五)精准呈现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表现、师生互动等课堂行为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学生综合素质表现等方面进行精准评价,结合学生行为表现,关注学生科学态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进步程度,以诊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水平。

(六)充分发挥评价作用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任务是:“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开展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七)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教师要提高自己教学反思意识,充分利用传统方法或通过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分析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数据,从而了解自己教学的成绩和问题,反思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能力发展和素养提高的原因,寻求改进教学的对策。

 


信息科技

 

一、教学准备

(一)学习课程标准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信息素养。以培养学生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学习《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充分认识课程性质和课程结构,深入理解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认真领会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与课程目标要求,明确课程内容及学业质量要求,准确把握课程实施策略和要求。

(二)研究教材教法

1.研究教材

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把握教材各部分在学科体系中所占的地位、作用和内在联系,深入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在准确把握阶段性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根据教学实际(校情、学情、硬件设施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研究教法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学生认知、学校条件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真实情境,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项目式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经历抽象和自动化等问题的求解过程。针对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入游戏化、仿真化学习场景和资源等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鼓励学生“做中学”“创中学”。

(三)分析教学实际

1.教学情况分析

要深入分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环境等因素,以及班级学生学习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等方面的真实状况。对于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上机及实验活动,教师要亲自实践,确认设备的情况,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

2.学生情况分析

全面分析学生特征,了解学生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现有水平,根据本单元、本课时学习目标,准确定位学生“最近发展区”,兼顾个体差异,确定重难点,设计有效教学策略,实现分层教学。

3.教学资源分析

充分了解本校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资源,如操作系统、移动终端、开源硬件、编程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网络平台、数字化实验室等,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支撑情况。

(四)制定教学计划

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安排好整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计划中应包括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进度和活动安排等。内容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五)开展集体备课

成立备课组开展集体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应从课程、教材、资源、学情、教法、学法、作业、测评等方面开展,围绕学习准备、任务规划、资源准备、自主操作要求、学习效果测评、作业设计等要点,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以单元、问题、项目或任务为单位采用数字化备课等形式定期进行集体备课。

二、教学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1.落实立德树人

坚持以育人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践行信息社会责任,树立信息社会道德观和伦理观,初步建立信息社会中的法治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信息社会中的全面育人奠定扎实的课程素养基础。

2.聚焦核心素养

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使学生形成信息意识,初步具备应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养成数字化合作与探究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网络伦理观。

3.突出整体设计

要从整体的视角出发,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注重核心素养目标落实,发展学生信息素养,提高数字化胜任力。

4.结合教学实际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及信息社会责任的要求。学生的信息科技基础差异较大时,可设立多级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分析教学内容

1.突出重点难点

依据课标中对模块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及教学提示,在分析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准确确立重点难点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策略。

2.融入思想方法

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与体例,可从教材结构、前后联系、教学目标等角度进行,分析准确、全面、深入、透彻,体现个人思想方法。

3.合理组织内容

明确教学内容在课程或单元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价值以及本课主要知识点及其前后联系,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4.联系生活实际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及信息科技发展的最新进展,可对教材适度进行加工、重组、取舍。

(三)选择教学策略

1.选择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学情等具体情况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示范教学、讲授教学等方法,多种教学方法可以结合使用。如对动手能力差、技术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综合运用示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让他们从模仿性学习起步;对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综合应用项目教学法,让他们在探索与创新中主动建立知识体系。

2.注重学生学法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学法指导,使学法与教法和谐统一,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个人自主学习转变为个人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学习相结合。在讲授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唤醒学生自主意识;在自主学习环节,提供导学案和学习资源指导学生有序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领会自主学习方法;在项目活动中,引导学生理清思路,设计方案,制作模型以及开展项目测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分配团队角色,明确角色责任,学会倾听与表达。

3.丰富教学手段

在充分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移动终端、开源硬件、网络学习平台等教学手段。在混合学习、在线学习等理念的指导下,创设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和形象生动且充满童趣的学习情境,设计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的学习任务,建设自主、互动、可持续的学习空间,开发教学资源,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四)设计教学活动

1.恰当设计预习任务

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在新课开始前引导学生为正式学习开展准备活动,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基于教材的文本预习(新课自学)在课堂内进行。

2.合理创设学习情境

以教材为载体,联系信息科技的发展、学生已有经验和年龄特征,设计合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3.精心安排师生活动

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特征的教学活动。要加强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和指导,通过实施项目式学习,牵引学生的知识构建及知识间联系的形成,帮助学生发现信息科技课程学习的意义,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内驱力。

4.科学设计课堂评价

要结合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围绕“评价什么、谁来评价、怎么评价”科学有效的设计课堂评价方式和内容,注重过程性评价。

(五)整合教学资源

1.整合数字教育资源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通过学习空间及其他的教学系统为学生设计并提供微课、闯关游戏、导学案、讲学稿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精心准备教具器材

准备好教学所需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环境,检查和维护好计算机教室、信息科技实验室的设施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三、教学实施

(一)检测预习效果

以预习任务为依据,对预习效果进行检测。检测方式可以采用课堂对话的形式,也可以检查物化的学习成果。

(二)开展教学活动

1.用好预习结果

对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并根据预习的结果动态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针对性和课堂教学效率。

2.明确教学任务

明确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要确保学生能理解学习任务,并围绕学习目标与任务,积极开展个人或小组学习活动。

3.创设学习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真实情境,设置项目式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经历抽象和自动化等问题的求解过程。针对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入游戏化、仿真化学习场景和资源等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4.优化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学主教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围绕“学为中心”优化教学环节。

5.处理预设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习动态,了解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发现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判断他们对信息科技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节奏,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开展师生活动

依据真实问题情景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淡化知识的单一讲解,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合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形成能力。鼓励创新,积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7.检测学习效果

根据相对应的评价量规,考察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科技操作熟练程度和利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与态度,精准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三)作业布置管理

1.控制作业数量

以课堂活动或课堂作业为主,参照《自治区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指导意见》适当安排课后实践活动,原则上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课后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实践活动,采用分层分类选做的形式。

2.提高作业质量

应联系生活、富有趣味、形式多样、层次丰富,在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3.创新作业类型

课内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为主,主要采用实践操作的形式。课后以实践性作业为主,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综合应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取跨学科学习的形式,与学校社团、德育活动或其他学科活动融合开展。

4.规范作业阅评

建立作业(作品)在线管理系统,实现作业(作品)的上交、查看、展示、统计等基本功能。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优秀作品展览等形式,对学生作品可进行当面鼓励性点评,及时反馈指导建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四、教学评价

(一)树立科学评价理念

增强评价育人意识,引导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全面推进面向信息素养的考核评价,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倡导基于证据的过程性评价。

(二)确立多元评价主体

综合运用学生自主评价、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加强学生学习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促进学习质量不断提升。

(三)确定重点评价内容

从单纯关注知识与技能向关注学生学业成就转变,关注现实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等多种能力的提升。除了学生参与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评价维度以外,还要从信息意识的养成、计算思维的培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的养成等方面开展评价。

(四)恰当选择评价方式

按照信息素养的不同发展水平,开展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伴随式采集和学生学习成果或作品的展示交流,以评价激励学生学习进程中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行动。要尊重个体差异,综合应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实际操作和作业完成等情况,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到深层次学习的方向上来。终结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情况。注重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可采用基于课堂观察的个体比较评价方式,也可采用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个体发展评价方式,还可采用小组间评优、小组内评优等竞赛式评价方式。

(五)精准呈现评价结果

采用成果展示、评价报告与学习建议等多种形式反馈评价结果,注重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同与改进状态。对低中段的学生可采用描述性评价,对高段的学生可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性评价相结合。

(六)充分发挥评价作用

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以肯定、褒扬和赏识为基础,针对学生学习的态度、行为、方法、过程和结果进行符合年龄特征的夸赞和表扬,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进行恰当的引导。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信息科技操作能力、利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意识、小组协作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水平,遵循“从起点看发展”的原则,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反思总结,主动纠错,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不断进步。

(七)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要及时主动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回顾教学中的精彩之处,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课堂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从而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体育与健康

 

一、教学准备

(一)学习课程标准

教师要认真研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熟知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课程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课程目标、水平目标,开展五类课程内容(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系列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合理选择设计教学内容,有效组织教学活动。

(二)研究教材教法

1.研究教材

深入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领会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单元教学要求,根据学科特点,对教材深入解读和加工、重构,发挥教材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课程核心素养中的作用。水平一要突出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合理安排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水平二和水平三要突出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合理安排健康教育、体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提倡小学高段开展选项走班制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依据校情、教情、学情而定。

2.研究教法

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实现以教为主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将过分传授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课程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愿望、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采用大单元教学,避免把完整的运动项目割裂开来、断断续续的教学;要设计完整的学习活动,摒弃说教课”“纪律课”“放羊课”“单一技术课”“测试课等课堂教学形态,将学、练、赛有机结合,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起来。

(三)分析教学实际

1.教学情况分析

体育教研组每学期初要召开专题教研工作会议,全面分析校情、教情、学情,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制定教学、教研计划,安排教学任务,并将体育教学、教研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

2.学生情况分析

认真研究分析所教学段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学生体质状况、运动基础、学习兴趣、学习需求和教学设施、教学环境等多方因素,有针对性的开展分类、分层、差异化教学,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3.教学资源分析

(1)教学场地分析。教师课前要对教学场地、天气及同一时段上课班级等情况有充分的了解,避免相互干扰,合理组织教学,有效利用场地,确保场地安全。

(2)教学器材分析。教师课前全面了解器材的数量、质量、安全性等,课中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器材,课后能及时归还器材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倡导创新自制器材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3)安全防范分析。教师课前要充分考虑安全防范问题,防止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器材使用不当、器材质量问题、场地布置不合理、教学组织不科学等造成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课中要积极开展安全防范;课后要及时提醒学生安全注意事项。

(四)制定教学计划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紧扣课程核心素养,结合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水平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体现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衔接性。教学内容与学期教学进度、单元教学安排具有一致性;认真撰写教案,提前准备好至少1周的教案,教案以表格形式呈现,应包含:学习内容、课次、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时间、次数、运动强度、场地器材、安全措施、预计练习密度、心率曲线、家庭作业、课后反思等要素。教案每一部分都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做到明确、具体、科学。

(五)开展集体备课

体育教研组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要做到六定(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定作课教师、定中心发言人),从学科特色、课时、师资、学情、场地、器材、测评等方面综合思考各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创新教学模式。集体备课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提倡开展跨学校、跨区域和信息化集体备课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和自身优势进行二次备课,凸显不同年级、不同类型教师的教学特点。

二、教学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1.落实立德树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强调健身育人功能。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聚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充分体现小学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的课程特性,聚焦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课程核心素养。

3.突出整体设计

围绕课程核心素养和学制特点,整体设计课程内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和体育学习规律,1-2年级重点学练体育游戏和基本运动技能,3-4年级重点学练游戏化运动项目,5-6年级重点学练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运动项目,使学生形成比较丰富的运动体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运动需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整体设计健康教育内容,1-6年级侧重卫生习惯、营养膳食、合理作息、视力保护、安全意识等内容的学习,促进学生健康与安全行为的逐步养成。

4.结合教学实际

每节课都要设计可操作、可检测的学习目标。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要体现“条件”(在什么情境中)、“行为与表现”(做什么和怎么做)和“标准”(做到什么程度)三个部分。将课程核心素养有机渗透到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系列、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中。每一节课有所侧重,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平均分配。

(二)分析教学内容

1.突出重点难点

确定教学重难点和有效突破重难点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教学重点是教学中最直观、最关键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练过程中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合理设计教学策略与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融入思想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了解并运用基础知识和多种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取体育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道德品质,将体育运动中形成的良好体育品德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3.合理组织内容

教学内容应从注重单个知识点和技术教学向注重结构化知识和技能教学转变。积极消除体育课程教学长期存在的繁(项目繁多)、浅(蜻蜓点水)、偏(缺乏系统)、断(学段脱节)现象,组织开展逻辑清晰、系统连贯的结构化内容体系的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与学生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要适合学校的教学条件;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

4.联系生活实际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密切联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和实用的健康知识为重点,将教学内容置于真实的体育运动、健康生活情境中,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了解身体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成长阶段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健康饮食的益处、运动对健康的影响、生活中的疾病防控、保护视力的重要性,以及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等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身体认知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三)选择教学策略

1.选择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等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平等、公平的学习机会。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关注对学习弱势学生的激励与指导,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练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2.注重学生学法

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和发展需求。将学生自主学练、合作学练与探究学练有机结合;将集体学练、分组学练和个体学练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中乐、乐中学、学中思、思中得”。通过科学合理的学法指导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优化学习效果。

3.丰富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际,恰当选择教学手段。在用好常规体育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开发与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根据小学生感性认识能力强的特点,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教学,帮助学生通过线下、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打破学习的时空壁垒,拓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视野

(四)设计教学活动

1.恰当设计预习任务

通过网络资源学习、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自我练习及家校互动等方式,指导学生练习,让学生明确先练什么,再练什么以及注意事项,带着问题尝试、思考和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前能更好地熟悉学习内容。

2.合理创设学习情境

创设学习情境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根据小学生爱模仿的特点,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开展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和方法,发展体能,促进身心健康。

3.精心安排师生活动

深入钻研教材,合理运用教法,严密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全面参与“学、练、赛”,培养体育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初步掌握1-2项运动技能打好基础。

4.科学设计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其自身发展变化,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体现评价的即时性特点,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反馈和改进功能,展现和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增强学生自尊与自信,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我评价能力。

(五)整合教学资源

1.整合数字教育资源

深刻理解“互联网+教育”理念,结合大数据分析,借助宁教云平台、教学助手工具、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及优质资源辅助、创新教学。合理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数字资源应用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2.融合应用信息技术

加强信息技术学习,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将多媒体、电子白板、智能手机、运动手表(环)、心率监测仪、大数据计算器、计步器、加速度计等信息技术手段深度融合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

3.精心准备场地器材

体育场地器材是顺利开展体育课,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学生年龄特点,精心准备场地器材。充分开发校内的各种场地器材,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满足教学需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施

(一)开展教学活动

1.明确教学任务

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任务。将“教会、勤练、常赛”转化为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组织模式。根据学生特点与发展需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运用观察、测评等手段,准确掌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任务的达成,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行为、健康”等方面得到提升,打造高质量体育课堂。

2.创设学习情境

根据小学各水平段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和渗透游戏化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和方法,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体育品德,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3.优化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包含必要的教学环节,且层次清晰,完整流畅。每节课要有课堂常规、准备活动(分为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基本教学部分、体能练习、放松整理等环节。

4.处理预设生成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加强课前教学预设,合理组织教学为生成留足空间。教学中要不拘泥于课前预设,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尊重生成,采取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等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5.开展师生活动

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合作、乐于探究、主动质疑、释放潜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

6.检测学习效果

体育课要保证必要的运动负荷,要与合理休息和放松整理密切配合。每节课的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练习密度应不低于50%,运动强度应在125-140次/分钟。每节课应有10分钟左右体现多样性、补偿性和趣味性的体能练习,20分钟左右结构化运动技能学练及组织对抗性比赛和放松拉伸等。

(二)作业布置管理

创新体育作业内容与形式,以巩固或预学形式科学合理布置学生能够自主完成或合作完成的体能、运动技能、健康教育、体育比赛观赏与评价等作业内容,做到作业布置与兴趣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经常锻炼、刻苦练习,逐渐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缓解学习压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生更好地形成课程核心素养。

四、教学评价

(一)树立科学评价理念

把立德树人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注意多种评价方法的有机结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系统收集学生的课内体育学习态度与表现、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与成效、健康行为等信息,依据学业质量合格标准对所反映的核心素养水平及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判断和评估,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确立多元评价主体

体育与健康课堂评价是师生、生生、小组等多元互动的过程和行为,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其他人员评价有机结合,避免评价的片面性,保证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结果的公正性。教师评价以表扬和激励为主,要有教育性、引导性和启发性,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

(三)确定重点评价内容

围绕课程核心素养,紧扣学业质量合格标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确定重点评价内容。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行为进行观察、诊断、反馈、引导和激励,从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学生体育品德的养成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做到具体且有针对性。

(四)恰当选择评价方式

结合学科特点,依据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对象、评价环境等实际情况开展多元性评价。合理使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是否能说出)、动作表现(是否能做对)、能力体现(是否能会用)等的多方面评价。关注表现性评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评价,提升评价效果。

(五)精准呈现评价结果

评价以帮助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为基本要求,在运动能力学习评价中既关注体能与运动技能的终结性评价,又关注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在健康行为学习评价中,既关注健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又关注健康意识和行为表现的评价;在体育品德学习评价中,强调对学生在体育学练、比赛或展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的评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六)充分发挥评价作用

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导向、激励、反馈和改进功能,采用不同的方式及时将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如采用口头反馈、即时呈现、记录表等形式进行评价反馈;探索增值性评价、健全综合性评价,更好地利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优化教学。

(七)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教师要树立“教学即研究”的课程意识,及时主动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启发与感悟等,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音 乐

 

一、教学准备

(一)学习课程标准

教师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七个方面的相关要求。熟知学段目标的序列性和层递性,深入把握《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联性。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表现、创造与理解音乐,逐步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研究教材教法

1.研究教材

深入研究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写意图,全面了解教材整体结构及知识体系架构,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思想性、知识性及艺术性。系统、全面、多角度地研究教学内容,根据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改编、拓展、补充。

2.研究教法

遵循小学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应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体验、自主探究。

(三)分析教学实际

1.教学情况分析

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和已有基础,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兴趣点和困惑点。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教学内容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确定适宜的教学重点、难点,聚焦音乐核心素养开展教学。

2.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个体差异和成长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兴趣焦点、认知困惑,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搭建适切的教学支架,使每一个问题得到回应,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以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3.教学资源分析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挖掘、充分利用体现中华美学精神的音乐资源,地方特色资源,将丰富多样的优秀音乐资源与音乐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注意排除网络中的不良信息,要强化思想性与艺术性、实践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等方面的有机统一。

(四)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应通览学期使用教材,依据单元内容,合理拟定学期教学总目标。恰当整合单元内教学素材,突出教学主题的连贯性与一致性,有梯度地设置单元教学目标。根据每学期正常教学时长,合理规划教学进度,灵活调度单元内容,做到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有机整合。教学计划的内容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五)开展集体备课

教师要将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有机结合。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内容聚焦、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尝试进行单元整组、问题导引等多种方式的备课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集体备课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课时建议以及学生学情实际开展研讨,以音乐学科育人价值挖掘为目标,从课程、教材、课时、教法、学法、测评等方面进行备课。深挖教学内容,凸显学科特点,准备出高质量的范唱、伴奏、指挥等专业技能。教师要运用集体备课成果,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二次备课,形成具有教师个性特点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1.落实立德树人

教学目标须体现音乐课程立德树人宗旨,充分发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育人功能。充分引导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理解音乐,逐步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致力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2.聚焦核心素养

设定教学目标应聚焦音乐核心素养,聚焦对学生发展或后继学习具有重要价值的知识、技能、方法。注重开展学生聆听、演唱、演奏、编创及综合艺术表演等多种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能力。

3.突出整体设计

依据教材单元设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整体建构音乐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知识与技能的碎片化。教师可以围绕整合多种知识与技能的任务、主题和项目开展单元教学,以综合性、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获得对知识与技能的深度理解。

4.结合教学实际

教学目标设定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教育。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赏、表现、编创能力,保持并增进对音乐的持久兴趣。通过对音乐的体验和感悟,陶冶情操、涵养美感、和谐身心、健全人格,着力培育和发展学生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二)分析教学内容

1.突出重点难点

教师在备课时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情实际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提出解决预案。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上,从恰当的角度,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整体把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

2.融入思想方法

音乐教学坚持以聆听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学生对音乐作品整体的审美感知和亲身体验。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开启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以多样、生动的音乐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激发创造潜能、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审美实践与人文素养。

3.合理组织内容

教师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握素养导向的音乐教育本质,聚焦核心素养,加强目标引导,注重知识与育人的融合。分析音乐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及其意义;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生活,进行音乐创造;分析特定文化情境中音乐作品的人文内涵。教学内容设计层层递进,实现音乐教学独特的育人价值。

4.联系生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完成对音乐作品的聆听、体验、表现、创造,将“教—学—评”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能力。

(三)选择教学策略

1.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多种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的利弊,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情、学段、内容、课型的需求,积极探索基于情境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力求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上彰显个性化教学。

2.注重学生学法

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发展学生学习能力。采用体验式和启发式教学手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悟、欣赏和评价能力,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采用互动式和探究式教学手段,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为主体,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丰富形象思维,开发创造潜能。

3.丰富教学手段

教师应创设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染、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感。教学设计尊重学生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质疑、乐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分享学习体验、学习成果。

(四)设计教学活动

1.恰当设计预习任务

以“听、唱、奏、舞、演、创”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预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表现、创造等能力,积极展现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2.合理创设学习情境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一是情感,二是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中,通过主题的学习活动,有效获得音乐知识。学习情境的创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事物的形象创造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音乐。

3.精心安排师生活动

音乐课堂教学追求科学预设和精彩生成的有机结合,强调在师生智慧的双向建构中实现教学相长。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引导、启发和评价作用,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听、唱、奏、舞、演、创”等方式,精心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师生双边活动应遵循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生为本,师生协作,形成完整、流畅的教学过程。

4.科学设计课堂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运用全面、多元的方式进行课堂评价。要树立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评价主体的意识,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评价环境,使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感进行自评和他评,增强评价的互动性。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实践活动是否具有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五)整合教学资源

1.整合数字教育资源

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教学”的课堂教学形式,能运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宁夏教育云平台的学习空间、教学助手和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教学工具(手段)及优质资源。根据教学所需,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量大、视听结合、情境创设、互动共享等优势,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筛选、重构数字化教育资源,将资源深度整合到教学内容中。

2.融合应用信息技术

在现有的学习环境下,能合理选用、熟练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平台,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和评价反馈,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应用、创新。关注音乐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合理选用多种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并能创新运用。积极开展在线学习,自主学习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以彰显教学特色。

3.精心准备教具器材

教学用具、教学设备准备到位。准备好乐器、音视频资源、教学挂图、音视频播放设备等教学用具,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实施

(一)检测预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听、唱、奏、舞、演、创”等实践活动,大胆展现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述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保持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二)开展教学活动

1.用好预习结果

能以“趣味唱游”“听赏与评述”“独唱(奏)或与他人合作演唱(奏)”“创作与展示”“发现身边的音乐”等表现形式,以趣味化的方式开展音乐活动,培养学生感知、体验、表现、创造等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明确教学任务

突出音乐核心素养,循序渐进地围绕音乐要素进行有目的、有重点、有意识地教学,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活动设计合理、科学、有趣,相互联系、前后衔接,体现音乐性。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分配合理。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演唱、演奏、编创及综合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进行准确评价。

3.创设学习情境

情境的创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从游戏情境、问题情境、探索情境、生活情境等多种情境入手,有效地运用多种信息技术、生动的音乐形象、简洁流畅的语言进行情境创设。注意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的融合、统一,把握情境创设与教学环节的恰当、流畅。

4.优化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落实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教学过程应遵循音乐的基本规律,紧凑完整,教学环节清晰流畅。善于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科学教育理念和有效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增强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5.处理预设生成

音乐教学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不断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教师应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体验、表现、创造中不断产生新的生成点,依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学而导,激活思维,在生生评价与相互交流补充中予以灵活处理,促进学生的认知、理解、体验和创造升阶。

6.开展师生活动

要注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把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音乐要素的挖掘和音乐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多样化教学方式,要将“听、唱、奏、舞、演、创”等有机结合。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敢于质疑、善于思考。

7.检测学习效果

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检测学习效果,检测内容需注重音乐知识、技能、活动体验、方法的达成,检测方式注重多元化,检测过程应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情开展,灵活运用多种检测方式,做到精炼、有趣、实用。教师要根据检测结果诊断出的问题,及时改进后续教学计划。

(三)作业布置管理

音乐作业布置应精当有效,指向信息获取、聆听、体验、表达等基本能力,避免简单、机械的书面作业。关注生活中的音乐现象,要突出作业的趣味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聆听音乐、学唱歌曲、演奏乐器等音乐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

四、教学评价

(一)树立科学评价理念

音乐课程评价要立足音乐核心素养内涵和能力表现,依据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发展性、激励性、指向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以体现音乐学科特点的评价方式加以实施。

(二)确立多元评价主体

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要遵循多元化、全方位、针对性、发展性的原则,让教师有动力,学生有兴趣,教学有效果,课堂有改变。要有意识地把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化评价行为、内容指标和结果分析运用等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丰富评价主体的参与力度,分享评价成果,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自学管理能力。

(三)确定重点评价内容

教学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要求,以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以课时教学目标达成为重点指标,注重核心素养的有机融合。教学评价应建立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上,从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两个方面开展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于学习方式、学习意愿、思维品质、学习效果等。对教师的评价应侧重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

(四)恰当选择评价方式

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应准确把握“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应依据“经历、体验、探索”不同层次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对问题解决能力提升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对情感态度方面进行评价时可采用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课后访谈等方式。

(五)精准呈现评价结果

通过对评价活动所获信息、数据等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可以观测学生在音乐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评价结果力求个性化、发展化,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给予必要的、及时的、适当的鼓励,教师的评价要简练、中肯。

(六)充分发挥评价作用

课堂教学评价要突出导向性和激励性。教师应恰当运用激励性语言,在“倾听——鼓励——修正”中,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准确评估学生的思维和知能达标情况,态度和善,指向明确,方法适切,点拨精准,给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发展的正确引导。

(七)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及时反思教学中是否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表现是否有进步,教学过程是否有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运用是否合理。及时总结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提出改进措施。

 

 


美 术

 

一、教学准备

(一)学习课程标准

教师要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准确理解美术课程的理念、体系、性质和价值,领悟《课程标准》对相应年段、相关内容的目标达成要求,把握美术课程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等特点和规律,根据教材、学情、资源和地区差异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与实施要关注全体性、个性化,重视学科知识的基础性、主干化,兼顾知识与实践、文化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美术与相关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的艺术核心素养。

(二)研究教材教法

1.研究教材

认真深入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及育人价值,根据学情实际体悟教材的教学重难点,必要时可通读小学各年级美术课本,全面了解教材内容,掌握小学阶段教材的整体安排与布局,了解每一课内容在本单元中的作用,理解每一册教材在小学阶段美术整体学习中的作用,做到用宏观和长远的眼光来准备每一课。在理解教材作用的同时,根据美术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科学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加工、重组、置换,准确找到课程核心素养培养和形成的切入点,因时因地因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研究教法

要根据校情、学情和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如注重体验式、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积极探索基于新技术和资源平台的网络化、个性化、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三)分析教学实际

1.教学情况分析

认真研读领会《课程标准》要求,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行为,积极运用教学新技术,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校的教学条件、班级特点、学生基础、兴趣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情况,把握教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关系,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设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度,选用教学方法。

2.学生情况分析

认真分析学生实际,了解不同年级小学生已经具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根据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多样的教学方法,多元的评价方法,满足学生在审美体验、情感体验、美术知识与技能学习等方面的需要,从而达成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

3.教学资源分析

对已有的数字教学资源、网络资源、智能化教学工具、教师自制教具和教学新技术等进行系统分析,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为课堂服务。

(四)制定教学计划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分布,合理安排课时、制订教学计划进度表、明确教学进度及评价形式,还要切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并将学期教学计划细化分解到每月、每周、每节课,精细安排、精准落实。结合学期教学计划和四个学习领域课程的分布,合理安排单元教学计划,挖掘具有整体性和统领性的教学要素,注重“大单元”和“大概念”在单元教学计划中的作用,保障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五)开展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可采用单元式备课、问题式备课,项目式备课等方式,美术教师较少的地区,鼓励采用跨区域、跨学校、线上研讨等线上研讨备课形式。集体备课的内容建议从课程、教材、课时、教法、作业、测评等方面确定主题。一般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并形成常态。提倡二次备课,形成具有教师个性特点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1.落实立德树人

美术课堂要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课程育人。围绕学生美术核心素养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凸显美术课程的视觉性、实践性和愉悦性,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全面落实美术学科的课程目标,以美育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聚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围绕着“面向未来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展开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四种核心素养回答了美术学科“面向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而美术学科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恰恰是如何培养具有美术核心素养的人的手段。美术学科以美术知识与技能为载体,以思维能力培养为追求,从三个维度入手,充分考虑“表现(造型·表现)”“创造(设计·应用)”“欣赏(欣赏·评述)”“联系/融合(综合·探究)”四个板块特点,分层次、分年段、系统有序、逐步递进的确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3.突出整体设计

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确定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和课程核心素养有机融合制定教学目标,从艺术课程标准、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认知成长规律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4.结合教学实际

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定位。目标设定要充分考虑校情、师情、学情、地域、节令、时代特点等因素,以及不同地区学生能力发展实际水平、地区资源环境具体情况,并结合教师自身能力状况,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在此基础上综合考量后,进行符合实情的课堂教学目标定位。目标的表达要指向明确,易于操作。要避免笼统、抽象,不夸大、不拔高。

(二)分析教学内容

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国家教材中的内容,校本或地方教材中的内容。其具体来源可以是教材,也可以是对教材的改编,还可以是民族民间美术结合课标创编的内容。它们均是来自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是教学前对这些内容的选择、取舍、合理有序的组织。

1.突出重点难点

对于美术教材内容要整体审视,不可就文而教。要从学科内部各领域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联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整合。突出学习重点,解决突破难点。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赏、学、评等感悟、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审美、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2.融入思想方法

要站在培养美术核心素养的高度来认识与理解教学内容。要根据前后课文、上下年级间、各领域间的联系,重新审视教材,依据师生的经验、领域归属、环境因素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单元重组、教学时序调整、校本内容加入,注重知识内容的整体性与深度。遵照美术课程的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特点,融入美术学科基本思想方法,融合文化、历史、科学等内容,利用知识在人的认知中的完整性,以及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加强学科综合,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广度。要避免美术学科本位倾向,克服“为技而教,为教而教”的片面思维。

3.合理组织内容

落实《课程标准》中课程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艺术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学业质量、课程教学要求及评价要求,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体系,按照教材中教学安排的顺序,详尽分析每一课的立意、观点、所需材料等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可以运用地方美术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补充。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情,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能力提升。

4.联系生活实际

对教学内容的使用,应有广域的思维、包容的心态,积极拓展学科内容的宽度,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发地方与校本美术资源、挖掘师生生活经验,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中不太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与置换,形成系统有序的教学内容结构。

(三)选择教学策略

1.选择教学方法

注重体验式、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和情境教学,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竞赛等手段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

2.注重学生学法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多种教育资源形式予以整合、提升,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也可根据不同的学习目的,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

3.丰富教学手段

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变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新素养。

(四)设计教学活动

1.恰当设计预习任务

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明确预习任务,设计有明确目标、有任务指引、有计划安排的预习。准备好课程中所需的工具材料等,做好课程要求的活动性、实践性、体验性任务的准备。

2.合理创设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活动为教学载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话题引入,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活动体验,使他们在感悟生活中认识和体悟美术、学会美术必要技能。

3.精心安排师生活动

根据教学要求开展实践性活动,引领学生主动、合作、探究、质疑,师生共同在活动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注重信息技术应用的同时,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

4.科学设计课堂评价

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围绕艺术核心素养,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强化过程评价、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坚持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等相结合,探索和优化纸笔测试、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多种评价方式,使评价更科学合理。

(五)整合教学资源

1.整合数字教育资源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数字化资源的利用及教学课件使用常态化,助推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优化;结合师生实际主动开发数字教学资源;鼓励学生收集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数字资料。

2.融合应用信息技术

熟练使用网络资源、智能化教学工具和教学新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做到操作顺畅。在开发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破解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知识结构、教学评价测量等方面利用信息化终端设备及软件,探索“互联网+”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3.精心准备教具器材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或制作范画、范样、步骤图等教具。教具设计要尽可能做到符合审美性、启发性、针对性、典型性和直观性。鼓励教师根据本土特色设计制作直观、有效的教具。

三、教学实施

(一)检测预习效果

预习效果的检测反馈是课堂“预设”实施的关键:一是查看学生工具材料准备,二是学生预习后可简要陈述预习任务完成情况或师生问答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教学活动

1.用好预习结果

教学要充分运用预习结果,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从学习任务分配、目标确定、方法指引、过程监管、行为调控、活动设计等方面充分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使教学生动高效。

2.明确教学任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设计来安排鉴赏、讨论、探究、合作等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各环节的要求和目标,围绕教学任务合理推进各教学环节有序实施,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3.创设学习情境

美术学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设备、软件,创设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感知。如运用信息技术于欣赏教学、示范展示、作品点评等环节中。利用相应软件、程序,展示图文、演示过程、演绎情境、模仿场景、时空互动、在线学习、在线交流等,加强视听效果,高效的进行教学与组织,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质量。还可以建立师生互动学习平台,进行线上多渠道分享交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主观体验经历,让学生多维度深入理解情境,发展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实践工作坊及非遗文化传习所学习、体验。

4.优化教学环节

要注重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把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上,根据课堂内容等合理选择教学方式、活动、练习等,优化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理解概念、把握本质,明晰算理,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

5.处理预设生成

激发学生课堂生成,对于学生的倾诉与交流,教师要注意倾听引导;关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反馈和变化,对于学生不成熟的观点,教师要尊重和辨析澄清并引导达成共识;对于学生有价值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捕捉肯定,实施动态调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艺术核心素养。

6.开展师生活动

要注重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把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辨,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体验与感悟,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增长专业知识与技能。

7.检测学习效果

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检测学习效果,检测内容需注重对知识、技能、活动经验和情感目标的达成做全面考量。

(三)作业布置管理

小学美术书面作业每周一次,非书面作业每月一次,也可根据教学内容不同,作业的方式要多样化。低段多设计动手动脑的作业,高段倾向思维训练较多一点。可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灵活选择作业形式,作业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美术知识与技能,有趣味、有新意的完成美术作业,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走进自然、博物馆、艺术工作坊等场所,参加多样的课后美术体验活动。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规范,多角度欣赏和评价学生美术作业。

四、教学评价

(一)树立科学评价理念

美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二)确立多元评价主体

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包含教师和学生。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考虑师生、生生间的多元互动过程和行为,对学生的美术作业及美术活动、课堂考勤、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

(三)确定重点评价内容

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精准量化分析和质性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参与学习的表现等。终结性评价需凸显美术学科特点,各地各校可统一组织美术质量监测。监测内容要基于艺术课程标准,参照各学习领域、学段及教材内容,可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大板块监测。评价要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既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不足,提高学习质量,又利用评价反馈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

(四)恰当选择评价方式

选择多种形式,利用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教师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恰当运用有针对性的、具体的语言、动作、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造型表现、审美表达、创意思维、过程和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夸赞、表扬。还可以用课堂提问、纸笔测试、自我反思、同伴互评等方式,从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科学的过程和可感的成效等角度,多元评价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避免评价误区,避开过多、过泛及功利性评价。杜绝“画的好”“很棒”等假大空的评价语言;可采用百分制、档层次、评语式及各种奖励等办法。题型要灵活多样。要尽量避免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

(五)精准呈现评价结果

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美术档案袋是一张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包。学生在档案袋中汇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思草图、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说明、自我反思、他人的评价等。适时举办以评价为目的的展示和课堂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与教师共同完成对美术学习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不仅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而且通过过程性地资料,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六)充分发挥评价作用

要把评价贯穿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通过评价进一步落实艺术课程标准,促进艺术核心素养的发展,各地各校应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及方案,以评价促进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各学校教研组要定期开展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建立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实现“教-学-评”一致,综合发挥评价的导向、鉴定、诊断、激励、调控和改进功能,督促教师不断改进评价方法,不断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七)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要及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后反思、课堂诊断和专题研讨活动,剖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寻求科学解决的有效方法和适切策略,分享成功经验,形成教学叙事、感悟反思和典型案例等物化文本成果,优化课堂教学规程,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综合实践活动

 

一、教学准备

(一)学习指导纲要

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7版)》(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性、教育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目标,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着力发展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熟知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教学目标在小学阶段的要求,活动内容的选择和实施遵循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原则,针对不同主题、内容和教学实际恰当选择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活动方式进行。

(二)研究教材教法

1.研究教材

结合《指导纲要》领悟教材特点,理解教材整体结构编排及前后联系,体会教材的呈现方式及其教学价值;能根据学生实际生活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改编、拓展、补充等,发挥教材功能价值的最大化,使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

2.研究教法

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小组合作范围可以从班级内部,逐步走向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和跨区域等。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组织方式。要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能力、特长、活动需要,明确分工,做到人尽其责,合理高效。既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又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与合作沟通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时空界限,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密切合作。

(三)分析教学实际

1.教学情况分析

深刻领会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理念,突出课程的个性化特征,引导不同环境、不同爱好、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全体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确保所有学生学有所获,促进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同的发展

2.学生情况分析

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出发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学资源分析

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充分挖掘和提炼校内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有研究价值的现象,形成学习主题。

(四)制定教学计划

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主体,学校要对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其中。学校要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学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如各级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考虑,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年段特征、阶段性发展要求,制定具体的学校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具体到对学年、学期、月、周活动做出规划。

(五)开展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应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学校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配套地方教材以及学生学情实际开展研讨,注重采用主题式备课、项目式备课等方式,促进教师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备课组应该主要以校为单位,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合作研究,定期开展集体备课,鼓励“线上备课”,开展跨学校、跨区域的集体备课活动,将集体备课、课例观摩等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教研效能,形成校本教研特色。

二、教学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1.落实立德树人

教学目标必须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遵循教育规律,致力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聚焦核心素养

聚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3.突出整体设计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性,设计学年整体教学方案和主题学习方案,主要依据主题内容和学习方式确立教学重点,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实践活动、研究学习活动。对活动主题的探究和体验,要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联系,强化科技、艺术、道德等方面的内在整合。

4.结合教学实际

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研究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等学情,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和优势、分析利弊,做出预见,合理确定主题和容量。

(二)分析教学内容

1.突出重点难点

在对主题活动方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分析突出重点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生活实际及教学条件,准确定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以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确定教学难点,寻找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

2.融入思想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在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3.合理组织内容

结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均衡考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4.联系生活实际

主题活动内容,要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从特定的角度切入,选择具体的活动内容,并自定活动目标任务,提升自主规划和管理能力。同时,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深化活动主题,不断完善活动内容。

(三)选择教学策略

1.选择教学方法

精准分析学情,分析各种教学方式特点,根据不同课型选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合理选择或融合使用探究式、情境式、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学情、学段、内容、课型等实际需求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学生学法

加强学法指导,依据不同主题内容,采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实践探究,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形成。

3.丰富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的需要,充分发挥常规教学手段优势,恰当运用实践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合的方式,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内容与真实情境的融合,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现代化的学习与求知环境,创设形象直观的交互学习环境。

(四)设计教学活动

1.恰当设计预习任务

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经验,为学生提供活动主题选择以及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构思选题,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及时捕捉活动中学生动态生成的问题,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确立活动目标内容。

2.合理创设学习情境

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亲身经历与现场体验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在现场考察、设计制作、实验探究、社会服务等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加强对学生活动方式与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

3.精心安排师生活动

活动中注重激励、启迪、点拨、引导,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过程记录和活动资料整理。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方案的制定过程,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责任分工、实施方法和路径选择,对活动可利用的资源及活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等,增强活动的计划性,提高学生的活动规划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活动方案进行组内及组间讨论,吸纳合理化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方案。

4.科学设计课堂评价

在活动评价方面要坚持评价的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公正性等原则。做好学习过程的写实记录、建立档案袋开展科学评价。要对学生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学生的思想、创意和体验,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参与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活动主题、持续时间、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分工及完成情况等,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如活动现场照片、作品、研究报告、实践单位证明等。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提供必要基础。

(五)整合教学资源

1.整合数字教育资源

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性,通过数字资源包辅助实践活动的开展,开拓学生的思维。利用数字资源进行精准的定向测评,推动教与学行为的数字化记录和分析,构建线上线下交互式的学习新生态。

2.融合应用信息技术

恰当选择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内容与真实情境的融合,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现代化的学习与求知环境,创设形象直观的交互学习环境。

3.适切拓展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校内综合实践活动配套硬件资源与耗材,发挥实验室、专用教室及专用活动室或创客空间等实践基地的作用。充分利用区域内实践基地,形成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相互转换机制,强化公共资源间的相互联系和硬件资源的共享,利用校内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实践基地等各种社会资源支持课程开展。

三、教学实施

(一)检测预习效果

预习准备是课堂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预习结果的利用,发现学生在预习中准备充分的部分以及遇到问题的部分,及时分析判断背后的原因,运用学生预习准备的学习资源开展教学。

(二)开展教学活动

1.用好预习结果

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预习结果的利用,发现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重点解决学生经过预习搜集到的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处理程度,仍然不了解、不明白、未掌握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2.明确教学任务

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经验,以小组合作为主,为学生提供活动主题选择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构思选题或提出问题,确立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对活动方案进行组内及组间讨论,收集相关资料、准备相关资源。

3.创设学习情境

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亲身经历与现场体验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在考察探究、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社会服务等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4.优化教学环节

有效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合理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与课堂内容互动,充分运用探究、体验、设计、制作等学习方式,以更好地进行实践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5.处理预设生成

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节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利用观察、提问和练习等方式发现教学问题并准确归因,恰当运用反馈调节机制,适当降低难度或拓展延伸,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排除学习障碍,提高教学效益。

6.开展师生活动

处理好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突出“双主体”。重心应放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上,教师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当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探索多样化教学方式,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注重启迪、引导、激励,培养学生记录活动过程和整理活动资料的良好习惯。

7.检测学习效果

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结果方式,如绘画、摄影、戏剧与表演等,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表达、同伴交流与对话。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撰写活动报告、反思日志、心得笔记等方式,反思成败得失,提升个体经验,促进知识建构,并根据同伴及教师提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查漏补缺,明确进一步的探究方向,深化主题探究和体验。

(三)作业布置管理

1.控制作业数量

课后作业量适中,合理安排时间,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作业、活动结果呈现作业,统筹其他学科布置表演类、展示类、研究报告等形式作业。

2.提高作业质量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注重作业的实效与品质,对于学生的表演类、展示类、研究类作业要并给予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认真积极的评价。

3.创新作业类型

作业要紧扣学段课程目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设计新颖多样、面向全体、具有层次性、研究性、综合性以及跨学科特点的作业。课后作业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与拓展,作业评价宜采用等级制度,以激励为主,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有针对性地写上激励性评语。

4.规范作业阅评

在批改作业时要重视对典型错误地摘录、整理,分析原因,改进教学。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

四、教学评价

(一)树立科学评价理念

本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

(二)确立多元评价主体

要树立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评价主体的意识,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评价环境,使学生有足够安全感进行自评和他评,增强评价的互动性。

(三)确定重点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有学生客观记录参与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活动主题、持续时间、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分工及完成情况等,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如活动现场照片、作品、研究报告、实践单位证明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类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排、汇总、归档,形成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四)恰当选择评价方式

本课程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要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分析考察课程实施状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写实记录、建立档案袋的方式,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五)精准呈现评价结果

写实记录中的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提供必要基础。档案袋是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也是招生录取中综合评价的重要参考。

(六)充分发挥评价作用

坚持学生成长导向,通过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观察、记录、分析,促进学校及教师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提供依据。评价的首要功能是让学生及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改进后续活动。要避免评价过程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要对学生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学生的思想、创意和体验,杜绝对学生的作品随意打分和简单排名等功利主义做法。

(七)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教师要经常对自身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观察、研究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规划、设计与实施活动的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等方面进行学习提高和反思改进。

 

 

1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金贵镇潘昶村一社     联系邮箱:1605022730@qq.com
12640122MB1371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