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秋的季节,她把最美的歌唱给你听;难忘秋的色彩,她把最美的画呈给你看;难忘秋的味道,她把最美的诗吟给你赏;更难忘秋的课堂,因为最美的秋天在这里。
在这秋意浓浓的日子里,怀揣着对语文教学的殷殷期待,我们相约在美丽的臻园校区,一同踏上“六年级语文教学之旅”——同侪共计 绽放教研之花,共同探讨语文教学这一永恒的话题。

教研活动的首项内容是高亚伟老师的课例展示---我手写我心,练笔有妙招。高老师结合六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学生们走进汉字的神秘王国,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注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人文素养。
美观大方的板书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瞧!灵动的眼神流露出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喜悦。

美文赏析,感悟文学魅力。美文之美就是将文学艺术的珍贵雨露浸润到学生心灵的至深处。作为语文老师,欣赏美文,吟诵美文是我们的必修功课。配乐朗读朱自清的《春》,淋漓尽致地感受那幅五彩缤纷的早春图。

自评反思,同伴互评。吾日三省吾身,自我反思是成长的必修课,他人帮助是进步的润滑剂。听同伴的点评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诊断和激励,是零距离的智慧碰撞,是提升观念、调整教学、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

回顾单元,反思交流。老师们畅所欲言,毫无保留的将大家在上课中积累的好的经验、做法分享出来,智慧树上结出的硕果是老师们集思广益的结晶。

看!大家争先恐后地在智慧树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梳理课文,同侪共计。段丽萍老师就《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魏妍老师就《盼》这篇课文,从单元主题入手,整体感知,到词语教学,主题问题入手,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充分体现了不是教教材,而是扎扎实实用教材教,课文充满浓浓的人文情怀。

话题研讨,拨云见雾 。 围绕三节课的哪些有效做法可以使用在我们4A智慧课堂的哪个环节中?三个讲座的哪些研究方法可以使用在我们的教研活动中?当专家不使用学生提出问题这个环节时,我们要不要坚持这三个话题展开讨论。

李海燕老师的感悟:
三节课设计都很精彩,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尤其三节课的备课设计思路都是以学生的认知为基本出发点。推送的预习任务和预学要求,都是结合学段目标以及单元目标,并且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恰当教学设计,这和我们四A智慧课堂的课前预学的环节是相通的。都是基于学情的基础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的教学形式。

北塔校区的小伙伴们因为临时有其他工作安排,未能亲自参与,但是丝毫不减她们对教研的热情。瞧!一幅图文并茂的杰作是他们集体智慧的见证!为她们的敬业精神点赞!
何魏老师的感悟:
当专家不使用提问环节时,我觉得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课型取舍,质疑是一种难能可贵能力,会提问才会深入思考,提出一个问题比解決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潜心的研究,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学生在学习中无疑可问,这与他们不深入思考是密切相关的。因为疑问的产生是与深入思考相联系的。能思则能疑,思得越深,提出的问题就越多,就越深;相反,不思考,当然也就无所谓疑了。善不善于疑,也能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认真。课堂教学中,细心的老师是有切身体会的。有了质疑,学生的思维才能提升。
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能够走得更远。教研的路上,因为我们彼此的陪伴、分享,才让我们的教研之路更加美好!
党敏校长精彩的点评总结,为我们的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语文教学实践的脚步永不停驻,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我们的教研之路会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迎着秋的暖阳,老师们用心感受校园的每一处风景,用脚步丈量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美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