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通空间-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城关五小

>学校首页>教学教研>课题研讨>内容详情

小学生朗读指导

发布时间: 2018-05-17 17:11 发布单位: 平罗县城关第五小学 浏览量: 346 【公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操;能起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特殊功效;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训练语感、规范语言。要使朗读教学充分发挥上述效用,必须注意讲究朗读训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充分说明了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把朗读能力的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为了打好基础,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得从低年级抓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教给必要的朗读方法,对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急功近利,一直未能把这件最基本、最重要、最应该做好的事情做好。学生在朗读时存在着各种困境:

1、朗读时“多字、漏字”;

2、朗读时“唱读”;

3、“一字一顿”,速度过慢;

4、速度过快,无法品味;

5、学生朗读时声音一味的高,朗读疲惫。既然如此,那么,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出路在哪儿?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肤浅的见解:

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粗浅体会。

首先,指导学生学会正确流利的朗读。对于初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一开始就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至关重要。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首先要从“读得正确”抓起。在指导朗读时我首先注意强调一个“准”字。所谓“准”,就是要求学生发音准,不念错,不任意添字、漏字,每个字的发音要清楚、响亮。为了让学生读准确,课前做充分准备,把课文中难读的部分找出来,如生字词、轻声词、儿化词和一些比较长的句子,进行单独指导,学生反复练习,这样就为准确流利地读课文扫清了障碍。为了真正做到发音准确,我还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独立朗读的机会,针对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发音不准的现象,尤其是平翘舌音的区分。“添字、漏字”现象是因为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没有仔细看课文。对此,我尝试用个人读、小组轮读、男女生竞赛读和师生品评等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其中“师生品评”的效果最为明显,学生在品评中不仅使发音准,不念错,不任意添字、漏字这一良好朗读习惯得到了强化,而且使每个字的发音要清楚、响亮这一良好的朗读习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品评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渐渐养成了用心读书的良好习惯。从而学生“添字、漏字、发音不准”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其次,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朗读技巧。关于朗读技巧(如重音、速度、语调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而朗读,最重要的是个体独特的感受。对于同一句话,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含义。因而,我通过让学生不断地练习,来感受不同的意义该怎样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第三,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学会情感朗读。让学生去感受、体味语言文字的韵味,去理解、挖掘作者深含于课文中的情感,去想象字里行间的“留白”之美。没有了这一切,又如何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如何让学生面对课文可以“走进去”又“走出来”呢?学生与课文的深层次对话又何从谈起?我采取两点做法:首先在布置朗读任务时,强调朗读的时间和朗读的质量,不宜强调朗读课文的遍数。其次加强品味性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朗读课文边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感情,品味语言,如:义务教育课程语文二年级下册《笋芽儿》一文中“笋芽儿脱下一件件的衣服,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健壮”应读重音,读出笋芽儿从土中顽强地钻出来的那种自豪感。 如朗读“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这几句话时,抓住“久久地”、“深深”、“缓缓地”来加强声音的强度,同时又轻拖些,那么这样的效果就极佳了。    

第四,利用范读提高整体朗读水平。老师或班级中朗读出色的学生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学生听了之后,可能就会对课文的情感基调有所把握。倾听高水平的朗诵,是理解作品的一种途径,再对照朗诵,则可提高自身朗读水平。

第五,鼓励肯定,提高朗读兴趣。我们在品评学生朗读朗读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教师若是把学生朗读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朗读兴趣,从此以后他们就会敬而远之,不在众人面前朗读。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朗读。“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想,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培养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