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金路路) 2012年,学校来了一位新校长。学校是2010年才搬的新址,新,便意味着各项条件不成熟。他来这儿,等于是一切重新开始。他来的时候两袖清风,只带着如炬眼光。 校园新址比旧址阔气了许多,地处开阔,格局很大。青灰的砖瓦,漆红的大门,气派的楼宇,但目光扫去,总觉得单调——园里少了几抹绿意、缺了几分雅致。他的眼神闪动了。
不久,学校来了一队园林工,开着大车载着树苗,他站在园中,同工人们谈着他的构想。后来,旧土长了新苗,老地种了新树。栖凤的梧桐在园里扎了根,酿香的玉兰在圃中开了花。高树矮木俯仰生姿,黄叶粉林交相辉映,这边花枝招展,那眼绿树迎春。花园中立着一翼小亭,木造,方正,简约,小雅。繁木中掩映着一处孔庙,青瓦,红柱,庄重,典雅。校园里生趣盎然,雅致了许多。
他走遍校园,一览变化,满心欢喜。可当他走进校舍,眼光在楼宇内环顾,心中又有了想法。
随后,学校又来了一队装修工,拉着大小建材,他站在闲置的屋子里,站在空置的教学楼空地中,向工人们说着自己的设想。数月后,领导的办公室缩小了,一屋隔成两室;办公楼里空置的房间有了新用——古朴典雅的茶艺教室、素雅的插花教室、古色古香的历史教室、科技馆式的地理教室、有匠人气息的木工金工教室、颇具规模的图书借阅室……
教学楼里也换了新颜——音乐和舞蹈教室装饰得轻松明快、干净敞亮;书画满墙的美术教室墨香四溢;干净敞亮的理、化、生教室实验仪器完备;专业的录播室和先进的智慧教室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多样的手段;各楼层的东西面都放置了供师生使用的饮水机;楼里的空地设置了舒适的“读书吧”,供学生课间读书;办公室的边上安置了“温馨吧”,方便到访的家长与教师更融洽地交流;各班建设了自己的班级文化,教室点缀得美丽多彩,教师的办公室里也有了人文气息。一间间屋子发挥了它的作用,多种设施的开设让素质教学有了可能。
校舍尽展新颜。他环顾一周,笑逐颜开。学校建设绝不只是表象的改变,教育的理念变了,学校才能有新气象——他深知这一点,眸中点点光彩闪动。
于是,生本教育的幼芽萌发了,讲学稿教学的嫩苗生根了。教师们分批出差,先到南京东庐中学求经,后至江门尚雅中学访道。拿来主义要不得,取其精华,更要有自己的特色。他又组织教师研究适合本校情况的讲学稿教学模式,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讲学稿公开课评比,还用班级日志的形式记录讲学稿课开展的情况,多方位指导教师适应并推行这种生本教育方式。
这下,班班课堂换新貌——各班开设自主预习课,有了讲学稿指导学习、有了充分的预习准备,一位位“小教师”争相上台,自信大方、思维闪动。沉闷的课堂不见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氛围和思想都在这里活跃起来。日复一日,锻炼了多少学生能言善思;经年累月,培养了多少学生自学探究。教学模式的变化促进了教师的教研,十五中的教师团队合作更加紧密,教师也真正发挥了引导作用,他们不再灌输知识,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指导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更上层楼。生生合作,师生相随。课堂上有了更多的反馈,师生间有了更密切的交流,“教学相长”不再是空谈。
学校教育真正有了新气象。他一次次坐在教室后排欣赏着眼前这一幕幕可喜的变化,神采飞扬,目光炯炯。
他眼光如炬,见识高明,能放眼学校教育的未来,能看到未来创新发展的路,能看到未来路上学生和教师的样子……他目光关注到的,始终是学生的进步、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就是这样一双与常人无异的眼眸,用独到的人文的眼光关怀着学校里的每个人,正是这双眼角爬上鱼尾纹的、有着长远眼光的眼眸,无声地感染着教师们。
在他科学、规范的人本管理和文化管理促动下,学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办学特色尤为突出,学校连连获得兴庆区教育局考核优秀等次,获“全区安全管理规范化示范学校”“银川市素质教育示范校”“银川市十佳‘书香校园’”“兴庆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集体”等美誉。
他就是“银川市十佳校长”、“全区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我们银川市第十五中学的校长——马晓农。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