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县第一小学 张治国
要让高效课堂真正高效,抓实抓好集体备课是重要的保证。高效课堂,功在课外,课外主要指的是备课和预习。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质量的基础,而集体备课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师,要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重新给自己定位,以学定教,备好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还学生以主动,才能达到这一要求。然而由于长年受各级常规管理检查的影响和多年不变的备课方式的制约,很长的一段时间,教师的备课走入了误区:教师机械地按课时、按格式、按规定写出那种雷同教案,有的甚至为了应付检查而埋头抄教案集。久而久之,备课和写教案成了两回事。教师的教案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效课堂推行以来,通过学习培训,学校进行了高效课堂背景下的集体备课试点,最后形成了共识:只有把教师从繁重的机械备课这潭“死水”中解脱出来,从“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使他们在研究学习与合作中,让优秀教师形成的优势资源为全体教师共享,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真正有创造地进行备课,才能高效率地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高效课堂背景下如何抓实集体备课做一交流与探讨:
一、集体备课的基本操作流程
集体备课一般要按照下面四个操作流程进行:研究教材,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形成共案——复案修改,完善个案——实施教学,课后反思。
(一)研究教材,个人初备
1、在每一次集体备课研讨前,每个备课组要先进行教材研究,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它相关材料。教师要对这个单元的教材有个整体把握,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体系、教学策略等;还要对本单元的每一课时进行研究,明确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认真思考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策略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围绕教学目标去研讨教材、研读学生,确定适合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充分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力求让每位教师做到:“脑中有纲”(课标)“胸中有本”(教材)“眼中有人”(学生) “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在个人研究的基础上每位教师必须写出备课提纲,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思广益,攻克难点,努力提出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
(二)集体研讨,形成共案
1、集体研讨分年级组进行,由年级组长负责组织活动的开展,研讨的内容为一般为一个单元的教材。集体研讨时,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都要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要分别陈述各自的初备方案,经过讨论分析,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力求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阶段测试(练习)。提倡“统一”不是“一刀切”,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做出合理安排。
2、经过集体研讨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主备教师,形成共案。然后及时印发给每位教师。
(三)复案修改,完善个案
导学案应避免千篇一律,否则就丧失了个性。科任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融入自己的创新和教学风格,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如果说集体备课备的是共性,备的是统一的话,那么复案(二次备课)就应该是备个性、备特色、备效率,是课堂效率提高的显现。教师要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了解环境、把握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两个基本思路(即:要以学科课程内容的结构特点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要以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线索和学生心理发展过程、活动训练为线索来设计教学),高质量落实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媒体、备程序、备作业的常规要求,做到规范备课。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勇于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性地开展有效备课,逐步让每一节备课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方法得当、结构分明、内容精当、富有内涵,形成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比如:各个班学生情况不同,课时目标就不能完全一样,一些重点、难点上不同的突破,就应该在导学案中有不同的体现。修改主要是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不同策略。修改时,要用红色笔,在旁边写上。其他教师的教案也不能一个年级就一成不变,老师也应该根据班级情况,适当修改。修改教案也应及时,一般在上课前完成。
(四)实施教学,课后反思
1、教师把修改完善好的个案拿到课堂教学中去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个案。
2、做好课后的教学反思。如果说课前的精心准备能保证老师们上好一堂课,那课后的教学反思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叶澜教授曾经这样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是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一堂课可能成为成功的经验,也可能成为失败的教训,将教学感受及时记录下来,这是最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既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又可以总结经验。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少走弯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日臻完善。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每一节课后,及时地把自己的教学得失写在教案下面的“教学反思”栏内,促使教师把反思常态化、习惯化。
二、集体备课的监控及措施
要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必须要有以下监控及措施跟进,才能把集体备课抓实抓好。
1、建立集体备课检查领导小组
由校长、主管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组成集体备课检查领导小组。在校长领导下,领导小组具体开展实施集体备课检查工作,做好检查分析总结工作,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检查督导小组的职责是检查、督促、指导备课组及任课教师集体备课情况。
2、教学检查形式与方法
检查做到“五个结合”,即采用定期检查与随即机抽查相结合,查询资料与召开专题会议相结合,互相与自查相结合,单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3、具体要求
(1)要提高教师对集体备课的重视程度,使集体备课真正发挥实效,应把教师的集体备课情况纳入到考核奖惩办法中去,加大集体备课的考核力度。在评价时,要重视考评过程,看看该老师能否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能否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查阅资料、补充教学内容,能否在集体研讨时,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能否有博才众人之长,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制度和人性有机结合,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2)由校长、主管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组成集体备课检查领导小组应每学期最少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并听取备课组及科任教师的意见,对集体备课作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3)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科任教师有关集体备课的专题研究会或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听取科任教室对集体备课的要求和意见。
(4)教研组长平时应加强对本组各个备课组导学案编写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报教导处。
(5)教导处、教科室要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各年级(教研)组,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导学案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当时反馈,并在几天后进行复查。
(6)备课组长收集整理本组集体备课有关材料然后交教务处存档,逐步建立课例、课件库。
(7)为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参与活动的重视程度,学期结束后,学校应进行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年级组的评选,以便促进集体备课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总之,“立足高效课堂,抓实集体备课”是我们深入推进高效课堂的重要抓手,集体备课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继续努力,坚持不懈,不断探索,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让集体备课之根扎得更深更实。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