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一小 刘芳芳
九月,天气已有几分寒意,我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带着领导的嘱托北行了。一路上,虽然几经颠簸,但大家还十分开心,因为第二天就要目睹来自北京的几位专家的风采了。
各位专家的课各具风格,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支玉恒老先生的一节优质课了。他讲的是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他先通过几个问题释题,然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通过“读-思考-读”这样的形式理解段落,斟词酌句,处处讲究用词、押韵等,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全文,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爱憎分明的鲁迅先生。学生在读中揣摩感情,老师在讲解中渗透写法。虽然由于生源关系,课堂显得不怎么活跃,但我们却能感觉到师生情感的碰撞,课堂中没有过多的提问,也没有繁琐的讲解,却有着学生对知识产生的共鸣。
整堂课中,支玉恒老师一直在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培养,他说:“要学习语言,就得充分地深入地去读、思,在读中去理解语言的内涵,领会语言的韵味,体会语言的情感,感悟语言的哲理,揣摩语言的规律,从而掌握语言这一表情达意的工具。离开了对语言的学习,就无法真正学会语言。一句话,要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亦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也就是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回想自己,很多时候是在教教材而不是教语文,有时为了解决难理解的问题时就通过板画,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是理解了,可用的却不是语文的手段,在理解过程中没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读,去说,去感受……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语文教学的主旨,用听说读写的手段去完成字词句篇的学习,并在这种语言训练过程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训练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和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