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教师 | 朱林 | 所在学校 | 贺兰县第七小学 |
学科 | 美术 | 学段 | 高段 | 年级 | 五年级 |
作业类型 | A实践类□ B书面类☑ (请用√在□内勾选) |
作品名称 | 青花瓷的创意设计 |
对应教学章节 | 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12课 |
作业设计 |
作业所对应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解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习掌握青花瓷的造型、图案设计运用,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 “青花瓷”,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解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青花瓷的造型和色彩特点,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以独特的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基于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学习的要求,本课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青花瓷作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青花瓷的文化有所了解,感受青花瓷的造型与纹饰之美,提高审美修养。 |
作业设计展示: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瓶型描绘在纸上,将白纸对折并在纸上绘制出自己喜爱的瓶型。 
2.把纸上描绘出的瓶型裁剪下来,将喜爱的图文临摹到合适的位置。 
3.学生作品:
|
作业设计说明:(结合作业内容针对作业目标、设计意图进行说明) |
作业内容 | 作业目标 | 设计意图 |
任务一: 让学生搜集青花瓷的图文资料,了解青花瓷悠久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使学生对青花瓷有初步的了解。 | 自主收集青花瓷相关知识及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青花瓷特点、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青花瓷器富有的图案美及艺术性。 |
任务二: 概括不同瓶型的特点,将白纸对折并在纸上绘制出自己喜爱的瓶型。 | 使学生通过折剪形的方式掌握对称形剪裁技巧,了解瓶型特点。 | 不同瓶型的特点都是不同的,如:凤尾瓶的瓶口相比于其他瓶型较宽,甚至可以与瓶腹宽度相比;玉壶春瓶和蒜头瓶的瓶肩窄而陡,通过对瓶型特点的掌握,从而更准确的描绘瓶型。 |
任务三: 将纸上描绘出的瓶型裁剪下来,把喜爱的纹饰临摹到合适的位置。 | 将不同的纹饰通过临摹的方式组合在自己的“瓷瓶上”。 | 将瓶型裁剪下来是为了使作品更加立体、完整。把纹饰装饰在剪好的“瓷瓶上”,使作业有更好的呈现效果,学生能体会学习的乐趣。之所以是临摹纹饰,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传统纹样的题材、造型特点、降低作业难度。 |
作业困难分析:(预测学生完成作业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分析困难形成原因、陈述相应解决办法) 学生在任务一的制作中,应该都能掌握用对折的方法剪出自己喜欢瓶型的样式,但剪出来容易,剪的很像就比较困难了,因为每个瓶型的特点是不同的,如天球瓶的瓶颈很长,瓶腹在瓶颈的下边;玉壶春瓶的瓶颈是细细的,而且比较靠上,这就需要学生在制作前好好观察不同瓶型,多对比,从而抓住每个瓶型的特点。 |
创新点: 1.本课作业既要学生学会欣赏青花瓷、感受青花瓷的魅力,又要学生能够剪出瓶型并装饰纹样,步骤较多,所以在设计上我采用任务式完成的方法,分任务一、任务二两个阶段来完成。任务一就是在欣赏完青花瓷瓶,并了解瓷瓶的瓶型后能够对折剪出瓷瓶。任务二是用喜欢的纹饰装饰刚才剪的瓷瓶。这样分任务完成,使学生学习兴趣更高,目标更加明确,从而更好的达到学习目标。 2.材料易获得,制作方法简单明了,学生容易上手,重实践性、创新性,可以不同程度的发掘学生的艺术潜能,且青花瓷本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瑰宝,这样的创作让学生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十分符合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优秀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学习的要求,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
作答解析: 1.学生作业能够体现个性化设计,内容丰富、主题突出,体现出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 2.通过对青花瓷器型和纹饰的了解,运用画、折、剪等方式制作出具有立体感的青花瓷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