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通空间-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石嘴山市第十五中学

>学校首页>教学教研>教研活动>内容详情
热门资讯
  • 暂无资讯

创新素养教育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1-03-15 14:00 发布单位: 石嘴山市第十五中学 浏览量: 8495 【公开】

石嘴山市第十五中学

(2020年12月)

学校以“互联网+教育”应用和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为主线,以学生活动和发展性课程为主要载体大力推进创新素养教育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 主要工作

    (一)成立领导机构,全面推进创新素质教育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各部门主任和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创新素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顶层设计和督促实施,具体工作由教务处承担。领导小组完善了学校的博雅教育体系,构建了以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为主要推动力量的创新素养教育的整体框架。

(二)“博雅”教育体系,日益丰富完善

“博雅”教育体系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至善”教育。学校积极打造以“至善”教育为核心的品德教育,培养能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有高尚品德的现代公民。今年开展了经典传承节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课、道德与法治课、劳动教育课渗透德育教育。通过清明节等节日系列活动渗透爱国主义、中华民族一家亲等、传统文化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渗透社会意识。

第二部分,“博”教育。通过基础课程宽厚学生的知识体系把每位十五中学子培养成为博学之人。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依托,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

1.以教育信息化为依托变革教学模式,重塑教学流程。构建了“微课+问题清单”教学模式(三步五环教学模式),

(1)具体模式如下:

(2)以项目制推进课堂教学变革

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为重要。为此学校推行“互联网+教育”项目制,成立8个项目小组,建立考核机制,从绩效、教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角度进行激励,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其中教学助手项目组和“微课+问题清单”项目组承担教学模式研究工作。年终考核中向10个项目组发放了1.5万元绩效奖励,起到了激励作用。

(3)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到语文数学英语学科

在数学学科试点的基础上,目前已向英语和语文学科推进。

(4)工作成效

A、教师的变化。教师树立了“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和帮助者;教师的备课由以前备知识居多,转变为现在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居多。在2020年学校教师在市级以上优质课等比赛中获得15个奖项,在论文发表10篇。

B、学生的变化

 

 

 

 

 

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分不断增加,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获得了在传统课堂上培养不了的,自我规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创新意识、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意志力、学习兴趣等方面获得了提升。

C、教学成绩的变化

实验班与对照班数学成绩班级平均分与年级平均分之差的比较

红色为实验班、蓝色为实验班;经过两学年的努力,实验班的数学成绩远远超过了对照班,说明“微课+问题清单”教学模式对学生成绩的产生正向影响,作用比较明显。

D、对外展示交流

“微课+问题清单”教学模式课例多次对外公开展示受到了一致好评和认可。在今年彭阳县教体局、市师资培训中心等单位组织校长教师前来调研、观摩,我校教师教学模式课承担了公开展示任务。在全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现场会筹备中,我校准备3节教学模式课。

2.通过八大主题节日拓展学生素养。

学校每个月开展一个主题节日,共八个,分别是至善节、读书节、艺术节、英语节、体育节、经典传承节、微创节、科技节,这八大节日涉及学生素养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具体体现创新素养的有艺术节、微创节和科技节等,通过这些主题教育活动拓展了学生素养,培养了创新能力。今年举办了第六届校园微创节,开展了学生、班级空间应用评比,所有学生均参与空间建设活动,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教师参与了教学模式课例展示、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教学设计评比。举办了第六届校园科技节,活动正在进行中。

第三部分,“雅”教育。在“博”的基础上,要突出学生的特长,特长是基于学生天赋、兴趣等方面的优势智能,对学生的终身成就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举办有书法、绘画、剪纸、舞蹈、器乐、体育、科技创新等兴趣小组每周五集中开展活动,为学有所长的学生搭建了特色发展的平台。今年学校获得以下成绩:机器人比赛获得石嘴山市第五名、自治区第五名,石嘴山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初中女子组第一名,代表石嘴山参加自治区比赛获得第一名;男子排球队获得石嘴山市第五名。学校举办了经典传承节,开展经典诵读和唱响红歌活动。

 通过构建博雅教育体系,学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育人框架,学生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体现在综合素养上,也体现了创新素养上,还体现在学习成绩上。

(三)以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学生创新素养落地

1.深化对学生的评价改革。学校探索建立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初步建立了以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学科水平、艺术修养、劳动技能五个方面全方位考核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在学科水平上除教学成绩外,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激励学生的质疑、好奇精神、创新能力

2.深化对教师的评价改革。改变以分数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的做法,建立了由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能力、教学效果为内容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师的全面评价,促进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尤其要突出创新素养教育。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仍需转变。在以升学率为目标的大背景下,教师以知识为导向的意识在教师中仍然根深蒂固。对教师的培训仍然任重道远。

(二)学校管理力度仍需加强。学校的顶层规划、模式设计、课堂落实、评价体系都需要加强。需要建设一支推进团队来深度推进,尤其是配套制度建设尤为迫切。

(三)教师队伍现有的知识结构不足以支撑创新素养教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弱,发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缺乏能够胜任的教师。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培训,促观念转变。通过校本培训,送出去培训等方式促进教师转变育人观念。

(二)学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学校规划、执行能力。设计有利于创新素养教育推进的课程体系、制度体系、执行架构,整体推进创新素养教育。

(三)有目标的培养部分既能够执行基础课程,又能开发部分发展性课程的教师,提高发展性课程的质量。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126402037359928722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