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专题“有效作业”活动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切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认真落实 “主动·有效”课堂的达标与提升工程,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和七个年级学生的情况,体现英语学科特点,探索“减负增效”的工作思路,以学生作业管理与研究为突破口,开展“英语有效作业”的研究活动,旨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提升我校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二、 实施依据
长期以来,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及效率低下的现象很严重,英语教师设计的作业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形式单一,作业量过大,作业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及作业针对性不强等方面,因此,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注意作业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策略。英语作业的内容应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师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继的教学工作。在英语教师中,提倡精选习题、精编习题、努力减少低效或无效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三、具体操作
1.学校主管领导、教研组组织各年级组学习和培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2.开展七个年级英语作业调查活动,以教研组组长为主,组员全员参与根据学科实际制表了解学生以及家长对于英语作业布置,批改和反馈的方式,策略的运用及效果等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分析汇总这些反馈意见,形成改进方案。
3.以年级组为单位,反思过去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形成新的作业设计理念, 研究拓展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
4.教研组设计具体研究方案,经主管领导审核后实施, 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开展“有效作业”问题研讨交流活动,活动中有主讲人以及交流记录。
5.撰写“有效作业”的研究成功案例并进行总结交流,开展教师的作业设计评比。
四、实施步骤:
七个年级英语教师加强作业有效性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阶段:学习和准备阶段(四个月)
1.听取教研组的活动安排,学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目的, 学习有关作业有效性的文章,进一步提升对有效作业的重要性认识。
2.反思以前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问题,形成新的作业设计理念。
3.各年级组选择一个专题研究拓展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经主管领导审核后实施,任课教师人人参与研究拓展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
第二阶段:行动研究阶段(四个月)
1.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家长对英语作业布置,批改和反馈等情况的意见和建议,确立本组的研究专题。
2.按照教研组的方案分步骤进行教师作业设计、案例研讨等“有效作业”问题研讨交流。
3.各任课教师积极配合教研组工作,设计有效作业及研究案例的评比。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五个月)
1.收集整理“有效作业”经验交流资料,组内教师积极配合,介绍经验与心得。
2.构建新的英语作业模式,设计的作业具有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计划性等特点,从而培养学生 “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英语综合能力。
3.建立教研组有效作业的教学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备课组教学资料),达到自我诊断、自我调解、自主发展的目的。
五、实施要求:
1.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系统钻研教材,宏观规划课程资源,细化过程设计,研究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认识统一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的高度上来 。
2.在教研组活动中,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状况,作业有效性的尝试情况,特别是在该阶段值得教师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