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扎实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打好2021年中考战役,充分发挥师生的优势,我主要以《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为范围,结合历年来的中考考试的具体要求,力争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取得优异成绩,特制定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2.引导学生自主复习,熟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时政方面的知识,做好知识铺垫。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4.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能基本掌握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学习方法。但由于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波动性比较大,有部分学生只顾贪玩和享乐,不重视学习成绩,有厌学和打算读中专学校的现象。有上进心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知识学的不活,缺乏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没有科学的复习策略,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要尽快转变不良学风,加强对后进生的心理引导,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使他们能够顺利的毕业,考上更好的成绩,为此我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夫。
三、重点工作
1、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与质量
认真备课、上课、书写教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质疑、独立思考和想象的时空。教学设计重点突出,符合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精神。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提高教学效益与质量,切实提高教育学双边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强化课堂教学反思。
2、加强业务学习,适应现代教学
学习、研究新课标,领会了课改精神,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重点难点、备作业练习。并做到:研究难点突破,研究教法学法,研究考查方法。研究中考试题,把握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
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加压增效。参加听课、教学观摩活动,交流教学体会。
3.结合毕业班特点,安排教学与复习
做好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工作,注意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特别是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生理与心理健康,使其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坦然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能正确对待中考。
做好导优辅差工作。对于优秀生,鼓励他们多钻研提高题,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抓好基础知识。把主要精力放在中等生身上。
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效率,做到精讲准练,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问题,指导学生举一反三灵活应变。
四、具体工作
根据本学科特点,主要从以下方面在课堂上下功夫
一、根据课标增减范围,重视银川模拟试题的变化,落实好中考考察的能力要求
首先,往年主要是根据考试说明,今年取消之后,主要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知识进行增减和整合。
其次,准确理解本年度银川模拟试题的变化,思考“修改”和“增加”的地方,并依据教材进行系统整合,结合年度热点新闻强化训练。
最后,落实好中考考察的能力要求,吃透模拟卷和历年来的中考试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寻找得力助手
一方面,课堂根据问题难易程度鼓励学生互动;课后主动跟学生聊天。另一方面,引导课代表督促和榜样作用,激励组长和组员互查互帮。
三、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精选书中的一句话必备内容,指导学生集体背、抽背、同学互背关键句并及时练习。
(二)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主观题知识,并精讲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易错题。
(三) 学生试卷必须批阅、讲评、再回顾,我主要选择学生典型失误题,让学生分析失分原因或学生互相传看优秀试卷等,举一反三,强化答题方法和规范。
(四)帮助学生分析试卷失分原因,找准 “增分点”
(五) 印发整合内容,助推学生开卷查阅。
五、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20年9月——2021年3月
完成新授课内容
第二阶段:2020年4月
完成第一轮基础知识梳理与巩固。
第三阶段:2020年5月1日-5月31日
结合时政热点进行专题练习。
第四阶段:2020年6月1日-中考
冲刺训练和答题方法总结及时政热点解读。
总之,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使学生的政治基础知识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个较大的提升,意志品质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顺利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取得良好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