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传古韵,经典润芳华——金凤三小六年级古诗检测活动
诗词是人类文化的瑰宝,
诗词是人类智慧的积淀,
古诗词犹如春日的百花,
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古诗词犹如夏日的繁星,
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古诗,文有尽而意深远,是美的享受;古人,时有尽而智恒远,是爱的凝聚。古诗,渗透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在新世纪的今天也无处不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说学教育的培养下,金凤三小的孩子们能一口气准确流利地背诵几十首古诗词。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流利婉转的诵读声从六年级各班教室飞出,似一个个跳跃的音符,萦绕在校园上空。

为深入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品味经典诗词之精华,结合金凤三小经典古诗文背诵的传统和亮点。按照金凤区教研室工作安排,在金凤三小党支部的领导下,决定于2022年4月24日下午对金凤三小六年级学生进行古诗词检测。



此次检测内容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汇总共111首。
检测人员安排如下:

检测方法及评分标准:
1.四位检测员同时进入一个班级,每位检测员在每一大组中随机抽取2位学生进行检测,每位学生背诵检测员指定的一组(10首)古诗。
2.学生拿着抽测条,根据抽测条上的古诗题目按照顺序开始背诵。
3.根据学生每一首的背诵情况打出ABC相应等级,并做好小计。
4.评分标准:
A级——诗人(包括朝代)、诗文毫不含糊、背诵熟练、节奏合理、情感到位。
B级——A和C之间
C级——内容有一半或一半以上背诵不出来。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检测之前,施佳丽组长将检测方案提前发至语文教研群中并对本次检测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安排。
在本次检测过程中,丁瑞芳校长进到六年级各班进行巡查和指导。


在抽测老师的组织下有序进行古诗背诵检测。被抽测的同学认真背诵,声音洪亮,等待的同学争分夺秒做准备,生怕自己抽测不理想。


各位同学背诵渐入佳境,教室里书声琅琅,青春与知识摩擦碰撞。老师们或低着头给背诵的学生打分,或昂着头默默给学生加油打气。

孩子们品味着古诗词的韵律,欣赏着古诗词的美,体会着古诗词的意境。

在抽测过程中,同学们或如“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温婉背诵,又有“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潇洒吟唱,句句古诗游走在他们的嘴边,字正腔圆。

检测结束后,老师们对每个班级的学生背诵情况进行了打分和简要的分析总结。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两节课时间,全部抽测完毕。从抽测情况可以看出,我校六年级学生准备充分,大部分学生基本能流利背诵,有的学生还能做到声情并茂、有感情吟诵,可见在古诗词背诵上下了苦功夫。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存在朝代和作者记忆模糊的情况,诗歌内容相对记忆较为扎实,却忽略了朝代作者的记忆。还有个别学生仍然背诵不熟练。下去后六年级各班语文教师将针对本次检测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继续督促检查学生背诵,为后面的银川市六年级古诗词抽测做好充分准备。

古诗之美,未可言也。寥寥数语,就包罗着中国式美学,意境绵长,承载着国人雅致的情感,也代表着中国式的符号。所以想要文化底蕴和文化涵养,多读诗,读好诗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诗三百,岂能以一言弊之,古往今来,名篇佳句无数,给学生们增加知识积累的同时提升文化底蕴。

此次活动是我校经典古诗文背诵的传统和亮点,也是对六年级学生经典古诗词诵读的一个阶段性的检阅。通过这样的活动,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起到了促进作用,是对学生平时古诗文积累的一次检验,也是对传统文化学习、理解的过程,提高了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积极性,让经典古诗词诵读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习惯,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在我校营造出了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沐浴古典文化的恩泽,享受诵读带来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