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实验小学

教学教研教学计划

六(2)班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鲍河宁)

发布时间:2023-08-23 09:56 栏目:教学计划 发布单位:固原市实验小学 点击量:2709 【公开】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为指导,着眼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学校和教务处工作计划为中心,围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目的,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对于六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人数53人,其中男生 27 人,女生 26 人,绝大多数上进强,有极强的求知欲。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古诗,能主动借助字典独立识字; 同时,孩子们在阅读、书写、表达等方面已具有了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和大阅读活动,但个别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生书写习惯有待改进。也有极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不能及时完成, 掌握知识不扎实,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语文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材分析: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于2019年秋期试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本册教材共有课文 27 篇,其中精读课文 18 篇,略读课文 9 篇。这八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 “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 2-4 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略读课文后也有思考题。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 “阅读链接”和“资料袋”,全册 安排“阅读链接”4 次,分别在 2 课《丁香结》、4 课《花之歌》、8 课《灯光》、 25 课《好的故事》; 安排“资料袋”3 次,分别在 5 课《七律.长征》、13 课《穷人》、21 课《文言文二则》。“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全册共安排了四次,分别安排 在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单元,主题分别是演讲、请你支持我、意见不同怎么 办、聊聊书法。“习作”是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变形记、多彩的活动、笔尖流出 的故事、围绕中心意思写、学写倡议书、我的拿手好戏、有你,真好。

除了这 8 次专项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分别安排在 13 课《穷 人》和 24 课《少年闰土》的后面。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七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 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二和第八单元各一次,“快乐读书吧”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一次。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 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 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2.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让学生通过多种 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 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 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在读懂课文的 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 真情的写作方法。

 4.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5.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6.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懂得为人 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 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 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7.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 养的整体提高。

 8.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写摘录笔记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独立阅读的策略、方法并形成习惯。加强朗读的指导与检查,加大对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指导。

培养目标:对待特殊学生,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并与之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给他们学习的勇气,使其能快快的进步,早日品尝学习的乐趣。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40202000065号
技术运营支持:张步生客服热线 : 17899541117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固原直属原州区新区学院路125号     联系电话:17899541117     联系邮箱:390793490@qq.com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64220007382983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