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实验小学

教学教研教学计划

三(1)班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宋霞)

发布时间:2024-02-27 09:34 栏目:教学计划 发布单位:固原市实验小学 点击量:2017 【公开】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的扎实按照道德与法治的课标进行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1.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2.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的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我和我的同伴"、"我在这里长大"、"我们的公共生活"、"多样的交通和通信"。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四、教学总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五、教学方法设计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3.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相关主题的教育。

 4.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5.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6.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7.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六、教学进度安排

 1.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

 第一课《我是独特的》2课时

 第二课《不一样的你我他》1课时

 第三课《我很诚实》2课时

 第四课《同学相伴》1课时

 2.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

 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1课时

 第六课《我家的好邻居》2课时

 第七课《请到我的家乡来》2课时

 3.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八课《大家的"朋友"》2课时

 第九课《生活离不开规则》1课时

 第十课《爱心的传递者》2课时

 4.第四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

 第十一课《四通八达的交通》2课时

 第十二课《慧眼看交通》2课时

    第十三课《万里一线牵》2课时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40202000065号
技术运营支持:张步生客服热线 : 17899541117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固原直属原州区新区学院路125号     联系电话:17899541117     联系邮箱:390793490@qq.com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64220007382983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