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下册英语教学工作。从各个方面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的工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下是我这一学期的教学总结:
一、把握教材,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本册教材共有10个模块:
1、语法
Module 1:复习一般现在时,学习询问需求和价格的句型,如“What do you want to eat/drink? ”“How much is it? ”。
Module 2:重点学习一般将来时,用于讨论计划和未来天气,如“When are we going to eat? ”“It will snow in Harbin. ”。
Module 3、Module 4和Module 5:复习巩固现在进行时,如“The sun is shining. ”“The cows are drinking water. ”。
Module 6和Module 7:涉及一般过去时,如“It was Daming's birthday yesterday. ”。
Module 10 复习巩固一般将来时态。
2、日常用语
Module 1:学会在餐厅点餐的常用语,如“Can I help you? ”“I want a hot dog, please. ”。
Module 9:掌握表达祝愿的句子,如“Best wishes to you! ”“Wishing you happiness every day. ”。
Module 10:谈论毕业和未来规划的用语,如“We're going to different schools. ”“What are you going to study? ”。
3、话题
Module 1:围绕餐厅点餐展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
Module 2:关于活动计划和未来天气的讨论。
Module 3:通过照片描述正在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Module 4:描述事物的变化和动作,如气球飞走、苹果掉落。
Module 5:讲述某人在做某事时,另一事情发生的情景。
Module 6:涉及生日庆祝和太空探索等话题。
Module 7:介绍人物在太空的经历以及描述过去的能力。
Module 8:解释奇怪行为的原因,如为什么戴杯子或帽子。
Module 9:毕业祝福与对未来的期许。
Module 10:讨论毕业后的去向和学习计划。
在课前加入日常对话练习,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锻炼其他学生的听力的同时,把零散的内容加以归整,做到语言的整合。加入比比读读的游戏,把归类单词按照学生的记忆遗忘规律重复出现,淡化重点。把讲课的时间压缩到十五分钟,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唱中学习,在体验成功中学习,人人都是小老师,人人都是好学生。
二、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1、用英语组织教学
我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课堂上养成英语语言学习习惯,这样既能增加课堂中学习英语的氛围,又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增加了听说英语的机会。
2、创设情境,让学生得到广泛的实践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一般利用食物,图片,简笔画等直观教具创设情境,利用生动直观的课件,挂图讲故事,扮演角色,分角色朗读表演,让学生得到广泛的语言实践,使课堂增添无穷乐趣。
三、了解学生,讲求方法,丰富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同,会出现了优差分层。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同,有的学生是视觉行的,喜欢通过优美的图片和实物来学习;有的学生是听觉型的,喜欢在有韵律的音乐中学习。因此对于相同内容,就需要设计不同的练习形式。目的是照顾更多的学生。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言,需要多交际。课前通过让好学生领读,其他学生用认真的态度去读,去认,去记的方法。通过加分,公开表扬等,不放松属于自己英语课堂的每一分钟。
四、多种评价,激趣乐学,自主学习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小组评价,合作小组自评,评价多种层面,学习效果的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学习方法的评价,合作能力的评价,评价多种技能,听,说,读,写。给学生客观全方位的评价,让优等学生在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感到自己的不足;让学困生在感到自己不足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亮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五、及时讲解《学习之友》,查漏补缺,总结知识点。
本学期我基本上争取每一模块学习完,让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之友》。并及时讲解;每一课的作业设计要有单词,短语,句子和对话。既有书面作业,又有口头作业,及时批改和课后单独辅导;对于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让学生都能及时补交作业。期末复习阶段,学生做活页试题,进行讲解并总结知识点。
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失误,譬如,会因为某些学生的不认真而迁怒其他学生,会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不能及时的调控自己的情绪以至于影响教学进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学习,扬长避短,推陈出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