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九小

教学教研教学设计

二下《找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2-18 22:11 分类:教学设计 发布单位:银川市金凤区第九小学 点击量:260 【公开】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意境丰满、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的美文。读着读着,我们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诵读儿歌……感受语言的优美。所以,本课秉承着“读写并重,言意兼得”的思路进行设计:“读写并重”是指要一如既往地注重学生朗读和写字、写话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文本所描绘的意境,感受意境美、语言美;“言意兼得”是指教学中紧扣文本语言,在想象、朗读、补白、欣赏中体会语言的意境,领会其中的情与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好和丰富多彩,同时在说写训练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歌曲《春天在哪里》,文字课件)。(教师)

2.生字卡片、生词卡片。(教师)

3.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4.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寻找大自然中的春天。(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交流: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你们找到春天在哪里了吗?(自由交流)

3.揭题:是的,春天来了!她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里呢?让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块儿去“找春天”吧!(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题目——找春天)

设计意图:未有曲调先有情,借助曲调情更浓。这样设计导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春天在哪里》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歌声中开始了对新课的学习。二是通过交流各自寻找的春天,让学生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适当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己读。

出示自读要求: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把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标出来。

3.小组内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4.集体交流,重点指导。

(1)我会读。

出示词语:

脱掉 棉袄 寻找 害羞 姑娘 嫩芽 音符

解冻 触到 杜鹃 探出头 遮遮掩掩

①小组开火车读,师相机正音。重点强调“遮”(翘舌音,读一声)、“嫩”(声母是n,不是l)。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分小组开火车读。

④出示单个生字,指名朗读并组词,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2)我会记。

①你知道这些词语中有哪些字是表示动作的吗?找一找。(脱、遮、掩、探、触等)

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随机出示一个表示动作的词,你来做动作,看看你是否理解这个动词。

②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课文中的其他生字?(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或已经认识的字自由交流,同学之间相互补充。)

如: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脱”“探”“触”“杜”。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识字教学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紧扣会读、会认两个要求,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教师强化指导,为学生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特别是在我会记环节,教师出示表示动作的词,让学生来做相应的动作,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既考查了学生是否识记了生字,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了生字的意思。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冲、姑、娘、吐、柳、桃”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这几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2.尝试给这些生字组词,扩充词汇量。

3.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或者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4.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重点指导“柳、桃”。学生认真观察教师范写,注意笔顺、笔画,教师强调易错点。(“右边的竖撇不要写成竖;右侧最后一笔是点,不要丢掉。)

5.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6.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有所发现,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在扎扎实实的书写练习中学会本课生字,提高书写能力。

四、再读课文,寓识于读

1.指名读文,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2.重点指导朗读问句、长句。

(1)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2)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3)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4)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5)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6)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7)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设计意图:识字学词的目的是学会使用语言,在语境中感受怎样用词用句无疑是最直接的方法。因此,此环节通过反复朗读文中优美的句子,既进一步巩固了识字,又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去感悟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词语的。读句子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初步感受课文的大意,感受到寻找春天的快乐,体会到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的感情,这为进一步学文打下基础。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银川市金凤区塔渠街1号     联系邮箱:535416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