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善做,用心走好每一步
----“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背景下宁夏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培训心得
贺兰七小 金丽梅
白鸟集鸣,沙鸥飞翔,在如诗般的春天里,在这迷人的燕鸽湖畔,小学语文界的盛会在长庆小学如期举行,与时俱进的新一届比赛,意在突出立德树人,引领小学语文教学变革,打造我区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推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素养的提升。而我有幸到现场目睹这一盛况,非常感谢提供这次机会的校领导,在这三天里,我观摩了十二位优秀教师的精彩表现,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令我感悟颇多,受益匪浅。
此次比赛历时三天,共五个环节:课堂教学展示、朗读展示、书写展示、才艺展示及知识素养答题。选手们过五关斩六将,每一个环节都精彩万分,每一位老师对语文素养、基本功素养以及综合素养都有深度掌握,我想成功不是偶然,是背后不为人知的努力与付出。
课堂展示环节中,有四节文言文,八节寓言故事。十二位老师教学功底扎实,踏踏实实,每个环节都有其实在性与目的性,每位老师不像教者,更像在与邻家的大姐姐大哥哥在谈心,与学生在课堂中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也完全符合了现代教育理念,也让我直观感受到了太多太多,主要有以下五点:
1.互联网大背景下的课堂转变
互联网早已渗透在各行各业,课堂也不仅仅再是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三尺讲台了。互联网在课堂上的普及,为教育改革推波助澜。这次聆听了十二位老师的课堂,每一位老师在课件制作上都有其闪光点,如马老师在随文识字环节设置了游戏,这个游戏的特别之处在于与课文内容想联系,课文题目为《亡羊补牢》,游戏里有羊圈、有羊,每次让学生拉出一只羊时,后面紧跟的是课文中的一段话,并把要识的字标红让学生学习。而她在让学生练习书写时,投影展示直接现场拍视频,而非我们之前常用的拍成照片上传白板;还有鲍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文言文注释移到每个原文字的后面推送给学生,让学生既明了又直观;杨老师在范写“禽”字时,直接把自己的范写拍成视频并讲解,这样就避免了在黑板上范写时因角度问题有的学生看不到。
2.课堂是每一位学生的课堂
刘耀宏老师在点评时不断强调课堂要面向每一位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要让学生变成听众、看客。而在这些老师当中,我也看到了这一点。如杨老师在讲《杨氏之子》时,要介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她让学生自己说一个方法,然后用这个学生的姓氏命名写在黑板上,既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又完全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杨老师在课件中插入自己书写生字的视频,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清清楚楚地看到范写,将课堂面向每一位学生;所有的老师都特别有耐心,全程在耐心候答,不管是朗读还是回答问题,他们都是看最后一名学生是否完成才开始自己的讲解,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3.对教材的深度把握
刘耀宏老师说:“学习文言文,让学生走进经典,分五个步骤。一对照注释,读懂原文;二借助插图,读懂情景;三联系上下文,读懂注释以外的字词;四联系生活经验,读懂情节;五反复口诵,熟读成诵。而寓言文体的学习一定要把握准‘小故事,大道理’的特征,一定要抓小放大,不纠缠小故事,不嚼细节分析人物,重在教大道理,而大道理必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十二位老师课堂主线清晰,内容丰满。文言文做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寓言文体不丢“小故事,大道理”的特征,对教材都有细致地解读与深度地掌握。
4.课堂上的迁移学习
课堂的落脚点最终落在了具备某种能力,而迁移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要做到穿上马甲能认识,脱掉马甲依然能认识,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王老师在教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又出示了《世说新语》里的一段话,让学生用所掌握的方法学习用于巩固知识;还有两位老师在引导学习完第二自然段后,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5.细心、耐心、真心
“细节决定成败”,不论是课件中的细小环节,还是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无不彰显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该有的素养。王老师在课件中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命名,如“品文言之意”等;还有各位老师的花式评价,在讲文言文时,老师们的评语也用古文,如“孺子可教也、此子乃神童也”等等;各位老师吐字清晰,语言准确,对待学生非常有耐心,总是面带微笑,他们认真倾听的样子,特别的美。我想,这也是所谓的“真心”吧,他们的成功必少不了这三个“心”。
不仅课堂展示环节精彩万分,此次大赛的朗读环节也令人叹为观止,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位语文老师不仅是教者,更是读者。朗读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我们在课堂上有时只注重断和连、轻和重,缓和急等基本的技巧,对于情感的流露、角色意识等都放不开手脚。8号老师朗读的《想念我的亲娘》,她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文雅磁性,情感流露细致,带人入境,以至于现场观众都被感染落了泪,而11号选手的朗读让人仿佛进入了济南那响晴又小家碧玉的美景当中,幽静、舒适,如涓涓流水润泽心灵∙∙∙∙∙∙朗读就是要品意境,入情景,自然流露才是最美的声音。
粉笔字的书写更是令人眼前一亮,来自吴忠市利通二小的王继玉老师夺得头筹,字如其人、温婉利落、仪态大方、气质优雅。从其他老师那儿得知,王老师特别喜欢书法,还有就是她数年如一日的坚持。我想,成功不是偶然,拿得出手的背后是不断地努力与坚持。
才艺展示的环节让我感受到了“才艺傍身,锦鲤加成”这句话,优秀的教师原来不只是育人育的好,综合能力更是让人刮目相看。他们或唱歌跳舞,或配音情景剧,或乐器吹奏书法等等,真实“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赢得了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尤其令人难忘的是8号鲍老师的配音,一人配七角,然后演唱英文歌曲,入情入境,令人折服。而王老师的毛笔字书法展示,令我由衷佩服她扎实的基本功。
通过此次观摩比赛,让我深深地理解了“给学生一碗水,你得有一桶水”这句话,而这桶水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技术。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要有更广博的知识,更多的才艺才能打动学生,给予他们一碗有色彩、有内涵、有高质量的水。最后,告诫自己:勤思善做,用心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