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组长:韩文娟
一、指导思想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二、工作目标
深入学习《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课,上好每一课。转变教学观点,树立教学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开展课堂教研活动,进行有效性教学,提优补差有成效。
三、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深入学习、仔细研讨初一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把握好教材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2.做好教情学情的调查,及时调整教与学。备学生学习状况,作为本组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学习能力与方法,对知识的掌握与实践。
3.认真学习教育信息技术,教学中多使用多媒体教学。
(二)落实教学常规,发挥集体智慧
1.贯彻落实教研工作计划,切实将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方法研讨、学习方法指导作为备课组活动的核心内容。
2.积极参加学校和本组的教研活动,鼓励跨年级和学科听课,加强组内的听评课,注重组内评课的深度与实效性,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做好教学反思和教学后记,不断丰富和完善本组教案,改进教学方法,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4.在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组内统一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精心选题,精讲精练,尽量把作业在课内完成好。考前统一复习资料,考后做好分析讲评。
(三)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1.抓好政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使知基础。
2.课堂教学要重视和实现师生互动,尽量把课堂交给学生,倡导主动学习,营造自主探索和应用,使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
3.教学中注重渗透国情和时事教育,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教师要把教材内容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提高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科学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加强课内外辅导,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提高整体学业水平。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学重难点:改革开放 共享 创新 民主 法治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资源环境问题 祖国统一 中国梦 我们共同的世界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等。
五、解决措施: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二)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着力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三)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