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 立德树人
——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10月18——23日,在为期六天的云南考查学习中,我们共听了来自玉溪教育界引领者的两场报告,参观了三所昆明市各具特色的完全中学,体悟深刻,受益匪浅,收获满满。根据岳校长的要求,我就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关于两场报告和三所学校中的德育工作开展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思考与梳理。
通常一提说德育,就认为这是政教主任与班主任的事,似乎和学校的其他部门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又综合的工程,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玉溪一中提出“党建引领、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全员育人”最具有代表性,其他几所学校也有相同的做法,我主要以玉溪一中为例,兼顾其他学校的做法进行整理。
一、党建引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学校的党建工作最先能把党的声音传递给我们老师和我们的学生,把握好我们的教育就是为我们的党,为我们的人民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能够保证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有中国脸而且更有中国心。玉溪一小的杨校长在回顾去年3月18号她参加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时,她说习总书记用很通俗的语言表达了总书记对育人的想法,总书记说“我们的教育不能培养出一批长着中国脸没有中国心白眼狼”。 因此玉溪一中和一小以及我们参观的几所学校都特别注重党建在德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他们充分发挥学校党委、行政领导、民主党派、工会组织、教研组、备课组、业余党校和先锋模范、先进榜样等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把党的政策领会好,把党的声音传递好,一定要让自己培养的学生将来走向世界各地,脸不仅是中国脸,心还依然是中国心。
二、环境、文化育人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要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育人环境,在我们学习和参观的几所学校中,都特别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我初步总结了他们的文化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类。
1、挖掘自己学校的文化资源
每个学校在办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沉淀自己丰富的文化资源,挖掘自己的学校文化,就是对本校文化的自信,而自己学校的文化又分为本校的历史文化,特别要挖掘本校历史中感人的故事,励志的故事,高考的故事,育人的故事,本校的名人后来的成绩等等。还有本校现在的文化,比如学校的校训,学校的精神,在校优秀教师的故事和学生的故事,本校最新取得的成绩,最新开展的各种活动。本校文化都是通过各种文化载体体现岀来,比如玉溪一中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校史馆,昆明十四中校史馆,官渡一中的“包容”树,体现昆明十四中校训的纸杯和学校精神的笔记本,玉溪一小的“校史文化长廊”等等。让墙能说话,让物能代言。
2、挖掘本地区的文化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山水一方情。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脚下土地上发生的事有着天然的情节,他们不仅关心这片土地上的过去,而且凝注着这片土地上的现在。因为这片土地是生己养己的地方,人们都会为她骄傲和自豪。比如:官渡一中的云南革命历史墙,用浮雕的形式呈现了云南人民的解放斗争;玉溪一中的“滇中红色记忆”再现了滇中人民红军当年的峥嵘岁月。玉溪一小利用聂耳是玉溪人,每年开展“聂耳音乐周”具有标致性典型型文化资源。
3、挖掘优质的中华文化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府;数千年往事,注上心头。所参观学习的学校都能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各种纪念日、各种重大的事件通过主题班会或大型活动,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民族自豪教育,公民法制教育。官渡一中“爱的教育”和“规矩”的雕塑,玉溪一中“榜样的力量和国家的楷模”,官渡二中的“孔子雕塑"以此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是指学校每一位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参与育人,都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不能把育人的责任仅仅归于课任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负有"育人”的责任。防止学校其他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只扮演分内工作的角色,心中无育人意识,行为无育人自觉。比如昆十四中"学生宿舍美化设计大赛,官渡一中"6十1"导师制。玉溪一小定期进行"班主任论坛"。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