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第一中学

学校动态校园资讯

精细管理润物无声,育人成才潜移默化---张瑞妍

发布时间:2020-11-11 14:07 栏目:校园资讯 发布单位:贺兰县第一中学 点击量:2131 【公开】

精细管理润物无声,育人成才潜移默化

——昆明访学之感悟

贺兰一中教师 张瑞妍

有幸成为2020年贺兰县特色高中建设项目昆明访学研修班的学员,得以在金秋十月伴着丹桂的清香走近昆明,聆听大师们的字字箴言,感受名校浓郁的文化氛围,收获颇多,现以一支拙笔记录自己的心得与感悟。

【感悟一】

聆听大师讲座,接受深度滋养

访学前两天,有幸聆听玉溪一中李富春校长和玉溪市教研所杨琼英所长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

玉溪一中李富春校长的讲座《精细管理·文化育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对策及建议》。讲座中李校长分别对玉溪一中的校史概况、育人模式、教学科研工作做了介绍讲解。玉溪一中的教育教学以“世界眼光、家国情怀、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学业优秀、特长鲜明”为育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全员育人”的育人体系,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孕育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这也许就是玉溪一中发展成为名校的重要原因吧。

玉溪市教研所所长杨琼英的讲座《传递党的声音,坚决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根本任务》,在讲座正式开始之前我们一起重温了习近平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精神,随即杨所长与我们分享了她参加座谈会的感受,以及就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两位大师的讲座共有一个中心词——“育人”。教育之根本在于育人,育人先育德,立德树人先立师德。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是我们每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对“立德树人”的理解为: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厚植家国情怀。教育学生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凭借教师自身良好的价值观、德行、素养、信念来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我坚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回想我的学生时代,鼓舞我、影响我人生最大的;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那些拥有迷人人格魅力;彰显以身作则原则;爱学生如爱己的德育兼优的老师们。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严格贯彻执行师德师规的观念,培养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原则,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优秀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良好的师德,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感悟二】

走进名校,细嗅芬芳

学校文化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养分,是学生心理健康,意志坚强的护盾,也是我们落实立德树人的途径。此次昆明访学,先后入校参观了昆明市第十四中学、官渡区第一中学、官渡区第二中学三所学校,最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三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三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各有特色,但共有一个特点——校园文化建设都是围绕学校的育人理念而精心设计的。特别是官渡区一中,在“为幸福人生奠基,为成功人生准备”的育人理念的引领下,关注学生的生命生长和发展,校园的雅静别致优美而又充满文化品位,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文化长廊、文化墙、图书吧等等,做到了“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处景点都能育人”,使每位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熏陶。都将“为幸福人生奠基,为成功人生准备”的育人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学校在文化的引领下,建立了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文艺、科技活动,润泽生命,倾听花开,在智育中贯彻德育,在德育中渗透美育,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让我慨叹的是昆十四中,军校融合铸校风,强化养成促学风。“一抹绿色”是昆十四中最靓丽的风景线,严肃活泼的半军事化管理,“以德养慧、以严培正、以博塑雅”的育人特色,以“严正博雅 和乐至善”的校训、“省身尽职  格心远志”的校风、“笃学多思  自觉精进”的学风,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精心成就每一位十四学子,培养了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凭借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的办学效益,让学校在昆明乃至云南教育界声誉不俗。“导心”“导学”筑教风,智慧人格齐发展。昆十四中关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把工作做到学生心灵深处,“6+1育人导师制度”就是这种大爱的真切体现。昆明第十四中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因材施教,重视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创立了“6+1”育人导师制度,即1个老师对6个左右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和心理品质六方面负责。老师们以 “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的方式,通过师生间的真诚交流、共同探讨,解决学生学习和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的思维品质、乐观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而让后进学生有进步,中等学生有提高,优秀学生更优秀。如果说半军事化管理诠释的是“铁的纪律”,那么“6+1育人导师制度”则演绎的是“爱的教育”。

【感悟三】

技术——蜕变教学的力量

如我们所知,“互联网+ 已经融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中,这种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这个矛盾中,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资源的稀缺是关键性难点。而“互联网+”则在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机会的同时,刚好是助力教育教研新发展,提升教师师资水平的重要机遇。让技术“扎根”教育教学,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入的融合,让课堂“立体”起来,让学生“活”起来。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技术运营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客服热线 : 0951-5559291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银川市贺兰县育才巷88号     联系电话:0951-8061573     联系邮箱:14303650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