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交流课活动
为有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能力和水平,10月13日至15日,固原市第三中学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交流课活动。

我校英语和语文学科教研组对本次活动高度重视,发挥教研团队力量,集体备课,组织多轮次说讲研磨课活动,推选出15名骨干教师进行了课例和微能力点的展示分享。展示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展示、教研组及个人微能力点选择分析,信息化手段和新媒体技术的资源获取和应用功能介绍,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创新点及效果分析,能力提升工程2.0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思路和途径等。

英语教研组选送的9节示范交流课,在课堂教学中共同选取有五个微能力点:课前利用“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微能力点,初步了解学生对现在进行时的掌握情况,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利用“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能力点发送微课让学生预习,预习检测以随机抢答和个人PK形式进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利用“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微能力点进行视频导入,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句式结构。利用“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微能力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利用“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微能力点进行小组合作成果展示。最后利用组题的结果进行个别化指导,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本节课的思维知识网络。

语文教研组选送的6节课,都是利用信息化助力拓展整合阅读教学的语文课。主要体现了以下五个微能力点: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能力点:课前将微课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做好自主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微能力点:预习检测时利用软件随机功能,调动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展台投屏等功能,让学生共同批改。“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微能力点:在自学探究环节,先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再通过师生深度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微能力点:在学以致用环节,利用组题及时得到学生做题反馈,有利于及时诊断学生学习掌握情况。“C5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微能力点:利用本节课数据随堂分析学生存在问题,实施差异化指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就如同这源头活水,为我校学科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我们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将继续努力创新,开拓进取,认真钻研学习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信息化建设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