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编排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四篇课文,前两篇精读课文是鲁迅的作品,后两篇略读课文是别人写鲁讯的作品。《少年国土》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刻面了一个童年伙伴的形象。《好的故事》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运用象征手法描绘了美好的梦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回忆性散文,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刻画了鲁迅在生活中的形象,《有的人》是臧克家写的现代诗歌,运用对比手法,歌颂了鲁迅的高尚品质。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本单元选用一组与其相关的文章,旨在通过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从多角度展现鲁迅的形象,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其文学成就,感知其性格特点,体会其精神境界。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方法的延续与推进,体现了针对不同难度的文章,资料发挥的作用不同。另一方面,该语文要素也体现了对本单元选文特质的观照鲁迅生活的年代离学生较远,当时的语言表达也与现在的语言表达有差异,所以必须借助资料,才能真正读懂课文。《少年闰土》可以借助《故乡》的写作背景及节选等资料,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好的故事》可以借助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作品评介,适当补充时代背景资料,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以借助相关时代背景资料,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有的人》可以借助前面三篇课文以及其他关于鲁迅的资料,读懂诗句,进一步了解鲁迅。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从三年级开始,以写人为内容的习作多次出现,以往的习作已经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本单元习作在此基础上,强调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本次习作借助“有你,真好”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回忆,并通过回顾印象深刻的场景,唤起其内在情感。
单元篇章页引用了略读课文《有的人》中的一段话揭示本单元的主题,另配有鲁迅先生的特写照片和个人简介。这些文字和图片也是本单元学习资料的一部分,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适时使用。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要有序推进。首先,要基于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展开教学,重视迁移运用。例如之前学过的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可以在单元学习中再次实践运用,其次,要体现语文要素在单元课文学习时的逐步落实。
第二、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本单元是一个人物单元,主题是“走近鲁迅”,在理部内容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感受其身上的高尚品质,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
第三、要关注阅读与习作的关联。《少年国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篇课文,除了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人物特点外,还都借助场景描写表达了主观情感。这两篇课文的学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聚焦场景,揣摩表达情感的方法,并试着迁移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初次接触鲁迅文章,也是初次认识鲁迅,且时代较为久远,因而要引导学生全面地读鲁迅的文章赏析写鲁迅的文章、搜集与鲁迅有关的资料、积累鲁迅的名言,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全面了解人物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三、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写的23个字、会写的29个词语。
2.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
3.搜集、阅读与鲁迅有关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全面了解人物。
4.学会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引导研读。感受人物形象。
2.通过搜集、阅读与鲁迅有关的资料,课内外结合,全面感知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教法与学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辅以多种形
式阅读、交流,全面认识人物。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10—11课时安排教学(其中第 25-26 课为精读课文,25课为 2 课时,26课为2—3课时,第27—28课为略读课文,每课1课时,共2课时,“习作”2课时;“语文园地”2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