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古诗,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本诗歌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情分析:
现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是比较重视的,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的幼儿教育或是家庭教育中,已经学会背诵多首古诗,其中又数《静夜思》最熟悉。再者,这首古诗诗句浅显,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学生自学为主,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意境。同时结合低年段学生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多形式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以读明意,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9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思、床、前、光、低、故、乡”7个汉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故事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师出示古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释作者。
2.解释诗题。(组词)
二、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一)学习生字,初读诗文。
1.认读生字。
(1)小朋友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都知道这首诗里有10个生字宝宝,一起来拼读生字。(带拼音认读生字)
(2)区别后鼻音。
(3)去拼音认读生字。
2.识记生字。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会认读生字了,还得想办法把它们记住了。你曾用过哪些方法来识记生字的?
(1) 熟字比较:低—底 望—忘 疑—凝
(2) 加一加:田+心=思 古+攵=故 广+木=床
(3) 生活识字:夜—黑夜 光—灯光 月光(图字结合)
(二)再读诗文,读准字音。
四、书写生字。
1.分别出示“思、前、光”三个生字,观察写字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占格,组词,看图造句。
2.把这三个生字放在一张幻灯片,说说有什么发现?(上下结构)
3.生书写(强调坐姿)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读诗句,感诗韵。
1.再读古诗。
2.听读古诗,划节奏。
二、学习第一、二句。
1.朗读第一句,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霜”
2.提问真的看到“霜”了吗?你从哪个词知道的?(不是真的,从“疑是”看出)
3.“疑”的意思是“好像”
4.用( )像( )说话。
三、学习第三、四句。
1.全班齐读三、四两句。理解“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思”在诗中是“思念”的意思,“故乡”就是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总结:诗人抬起头,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了头,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4.拓展想象:诗人一个人在外地,此时此刻会思念故乡的什么呢?
三、配乐朗读、背诵古诗
【课文小结】
这首诗描写了在寂静的夜晚,诗人仰望窗外的明月想念家乡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板书设计】
景: 明月光 地上霜
情: 望明月 思故乡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