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青铜峡市汉坝小学 韦玮
课题:《歌唱二小放牛郎》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恰当的方式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2、能自主地运用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情境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活动,并与他人分享合作的喜悦
教学重点:
能自主地运用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情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不拘一格的探究和表现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年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七周年,在七十七年前的九月三日,日本终于在投降书上签字,停止了对中国等国家的侵略。 1937年日本侵略者正式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他们烧杀抢掠,干尽坏事,妄图灭亡中国。但是不屈服的中国人民顽强的与敌人进行斗争,英勇奋战整整八年。在这八年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他们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就要认识这样一位小英雄。
师:王二小原本是中国一名普通儿童,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哥哥都被敌人害死了,他幸运的活了下来,成为了儿童团的一员。从此,他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为八路军放哨。这样一位放牛的孩子,有人专门为他写了一首歌------《歌唱二小放牛郎》。“歌唱”是“歌颂、赞美”的意思。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
二、新授
1、“二小放牛”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歌曲的第一段。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那是在一个宁静的山村里,牛还在山坡上吃草……(老师讲故事的开头。)
师:老师是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和情绪讲述故事的开头部分?
(稍慢、轻轻地、娓娓道来。)
师:让我们就用这种稍慢的速度,以轻轻地、娓娓道来的语气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吧。
学生试着唱歌曲的第一段,教师伴奏。
评价:你们的歌声仿佛把我带入到那个遥远而宁静的山村。
2、对比学习“二小被抓”
(1)师(语气凝重):可是九月十六的那天早上,敌人的扫荡把宁静的生活给打破了,大家仔细听……(教师播放第二乐段。)
(2)师:请同学们比较,这一段和你们演唱的那一段在速度、力度、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速度——中速稍快,力度——中强。)
师:为什么会加快速度,加强力度呢?
(紧张的气氛。)
(3)特殊乐句处理。
师:嗯,当时气氛越来越紧张,可唱到最后一个乐句时,老师为什么又慢下来了呢?(场景的变化需要,带有悬念式的疑问,因此把最后一句做了渐慢的处理。)
(4)学生演唱“二小被抓”这一段。
师:让我们就用中速稍快的速度、中强的力度来唱一唱歌曲的第二段。
评价:从你们的歌声中,老师已经听出了暗藏的危急渐渐逼近。
3、“二小带路”
师:二小把敌人带到哪去了呢?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同学们,让我们仔细听……
师:这一段运用了怎样的情绪和速度来表现呢?
(氛围变得越来越紧张)
学生跟琴学唱歌曲第三段,注意力度和情绪的变化
4、“二小牺牲”
师: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在如此紧张的氛围下,敌人恼羞成怒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呢?我们来听一听
师:二小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老乡的安全,二小牺牲的十分悲壮,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来演唱。
5、“追思二小”
师:战争小英雄王二小壮烈牺牲了,秋风带着二小这动人的故事传扬,让我们来听一听……
师:歌曲唱出了对二小的歌颂与怀念,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情绪来演唱
三、拓展延伸
1、教师拓展王二小的相关资料。
2、教师播放完整版视频,学生跟唱歌曲
四、总结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今天这节课我们每一个人都被王二小的精神所感动,在新中国成立的道路上,还有很多这样的英雄:董存瑞、黄继光,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秉持着这样的奉献精神对待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