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汉坝小学

教育教学“四课”活动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24 16:25 栏目:“四课”活动 发布单位:青铜峡市汉坝小学 点击量:284 【公开】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23,完成教科书P43~44“练习九”第4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有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会选择有用的信息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

课件出示习题。


  32÷8= 

imageimage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唤醒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经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明想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教科书P423

 

 

 

 

 


imageimage文本框: ◎教学笔记image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一个玩具鹿6元,一个计数器8元,一个皮球9元。玩具车的标价被遮住了。要帮助明明求出56元可以买几个计数器。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

小组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需要知道总钱数和计数器的单价,我们知道一共有56元,一个计数器8元。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一个计数器8元,求56元能买几个计数器,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应该用除法计算。

师:如何列式计算呢?

【学情预设】56÷8=7(个)。(教师适时板书)

【设计意图】感知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后,建立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想到可以用除法解决问题,初步建立用除法解决此类实际问题的模型。

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倒过来想一想:把计算结果当作已知信息,把总钱数当作未知信息,用乘法来检验除法。一个计数器8元,78元一共是56元,所以结果是正确的。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渗透检验的方法。

4.课件出示教科书P42“想一想”。

imageimageimage

师:你都知道了什么?圈一圈、画一画,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用什么算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预设145元可以买5辆小汽车,就是将45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

预设2:也是用除法计算。可以列式:45÷5=9()

预设3:一辆小汽车9元,5辆就是9×5=45(),计算正确。

 

 

 

 


文本框: ◎教学笔记教师适时板书。

文本框: 【教学提示】 学生感知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联系即可,对抽象化公式不做要求。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组内2人合作,一问一答,其他小组成员看一看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错误的相互改正,看谁提出的问题多,谁发现的问题多。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求单价的问题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5.归类整理。

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买东西的情况,刚才我们就解决了两个这样的问题。比较这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小结:已知要花的总钱数和一件物品的价钱,求能买多少件物品,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已知要花的总钱数和要买的物品件数,求一件物品的价钱,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43“练习九”第4题。

(1)学生观察此题主题图后说出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一双手套8元,一块手帕5元,一个茶杯9元,一顶帽子6元。

(2)独立思考解决第(1)、(2)问分别需要哪些信息,应该如何解答。

回顾乘除法的意义,注意表达清楚解题思路。

【学情预设】第(1)问:一块手帕的价格是5元,买6块,求一共需要多少钱,也就是求65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5×6=30()。第(2)问:一个茶杯9元,一共有36元,求可以买几个,也就是看36里面有几个9,可以用除法计算,36÷9=4()

(3)在小组内探讨根据所知道的信息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2.完成教科书P44“练习九”第6题。

(1)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能准确找到图中信息,但在找信息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学生表达清楚,每次钱数和每辆人数要区分清楚。

(2)要求“18人要坐几辆碰碰车”,需要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总人数是18人,碰碰车每辆坐2人。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展示。

(3)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呢?说一说,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教师指正。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里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也解决了这些问题,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想正确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们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image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采用了动手操作、直观演示、

 


文本框: ◎教学笔记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用除法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加大题目的难度,层层深入,让学生的学习不断推向高潮,体现了简洁中显实效、朴实中显深刻的思想。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16000125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客服热线 : 09533052552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步行街     联系邮箱:nxqtxhbx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