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汉坝小学

教育教学“四课”活动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3-03-24 16:26 栏目:“四课”活动 发布单位:青铜峡市汉坝小学 点击量:532 【公开】

                       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创、携、蔡、伦”等10个生字,重点指导“验、欧、洲”的笔顺,能正确读写“ 创造、携带、蔡伦、传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纸发明的过程。

      3.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4.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单 课中导学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灿烂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大发明,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四大发明视频)

学生谈感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检测

1.检测字词

①出示:创造  携带  保存  制作  朝鲜  欧洲

点读,小老师带读

②出示:累多音字

这个字有三种读音,试着根据字典中的解释来选择它的读音

积累 劳累 果实累累

2.梳理重点句型

造纸术是怎么来的呢?

出示:造纸术是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不断在改进中产生的。

1.  学生通过拆词法理解改进的意思

2.  对关键词进行质疑

三、合作学习

1.  学生根据图表,自学二三段。

2.  小组合作交流2分钟。

3.  小组上台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4.学生根据汇报内容,填写纸的发明图表。

过渡:我们发现在东汉时期,造纸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那造纸术是怎样改进的呢?

四、品读课文

1.让学生通过自学找到造纸术是如何改进的?

出示句子: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2.  品读句子,学生谈感受

出示造纸过程的动词

3.  感受蔡伦造纸的辛苦,体会他身上的精神。

4.  学生通过图片排序,并用关联词说一说造纸的过程。

问:同学们,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呢?

出示: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期,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5.写“验”字

6.学生梳理在改进造纸术的过程中,改在哪里?进在哪里?

五、总结全文

      从时间轴可以发现,纸的发明经过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就是传承,齐读,出示句子: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们的劳动人民凭借智慧和勤劳,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感到骄傲和自豪,更重要的是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文化,既须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

六、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将纸发明的过程讲给家长听。

2.搜集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发明。

七、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为什么?  改进    怎样改

              影响

              传承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16000125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客服热线 : 09533052552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步行街     联系邮箱:nxqtxhbx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