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汉坝小学

教育教学“四课”活动

7 鹿角和鹿腿

发布时间:2023-03-24 16:26 栏目:“四课”活动 发布单位:青铜峡市汉坝小学 点击量:316 【公开】

      7  鹿角和鹿腿

        (第二课时)

                             设计者     沈絮

【教学目标】

1.认识“皱、配”等5个生字,读准“称、禁”等3个多音字,会写“鹿、塘”等13个字,会写“池塘、痛快”等12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能根据提示,想象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5. 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内容,能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2.能根据词语提示,想象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话具体、生动地讲述《鹿角和鹿腿》的故事。

3.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4.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生字 读-思-画-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皱、配”等5个生字,读准“称、禁”等3个多音字,会写“鹿、塘”等12个字,会写“池塘、痛快”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鹿”的字形演变

同学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对啊,这就是本堂课的主角——小鹿。(出示课件)这个“鹿”字,甲骨文是长着一对犄角的动物,而金文则淡化了犄角,突出了四蹄。隶书开始犄角形象完全消失,然后逐渐演化成现在的简体字“鹿”。

2.相机指导“鹿”的书写:“鹿”是半包围结构,先写广字头,特别要注意里面部分的笔顺:横折、竖、竖、横。

3. 揭示课题:(出示图片)你觉得小鹿的哪儿最美?(学生交流)小鹿的想法和你们一样,今天我们所学的故事名字叫做——《鹿角和鹿腿》。那原本毫不相干的鹿角和鹿腿之间发生了什么是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4.走进《伊索寓言》(出示课件)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伊索传给后世的一部饱含生活智慧的文学作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我们所熟悉的很多寓言故事,都选自《伊索寓言》,如《狐狸和葡萄》《乌鸦喝水》《龟兔赛跑》《农夫与蛇》等。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读通句子,圈划出文中的字词。思考:鹿是怎样评价自己的角和腿的?(出示课件)

2.检查字词的学习。

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字词识记得如何呢?来吧,牛刀小试一下。

(1)我会认(出示生字词)

① 正字音:指名读,跟读。

② 师: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呢?

你还有哪些识字的小妙招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发言。

预设:“哎、叹”和嘴有关,所以是口字旁。

“狮”“塘”“映”:记住偏旁,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

③把生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一读吗?

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开小火车读好词语。

④教师过渡:你们真了不起,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它们藏到句子里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⑤学习多音字“称、禁、撒”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再读课文:鹿最初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角和腿的?(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后来又是怎么评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交流。(出示课件指名读)(教师相应板书)指导学生了解每个自然段意思。

相机板书(鹿角:美丽   差点儿送了命

          鹿腿:难看   狮口逃生)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采用填空的方式指导完成。

四、书写指导

① 出示要写的生字 重点指导“塘、配”,强调易错处。

    师范写,生练习。

② 书写练习。

教师小结:指导学生观察结构,发现规律,分类学习。

第一类:左右结构:“塘、映、欣、传、哎、叹”要写得左窄右宽。

第二类:上下结构:“赏”上宽下窄,避免字写得过长。

第三类:半包围结构:“鹿、匀”注意内外部件比例协调。

、课后作业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了第7课,从整体上理清了文章脉络。那这则寓言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7 鹿角和鹿腿

               鹿角:美丽   差点儿送了命

               鹿腿:难看   狮口逃生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16000125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客服热线 : 09533052552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步行街     联系邮箱:nxqtxhbx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