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对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的33个疑问

  发布时间:2018-03-29 10:59 栏目:教育资讯 发布单位:人教教材培训 点击量:12277  

导  读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责任编辑陈恒舒为教师答疑。

1. 问:请问补白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补白在本套教科书中指用于填补页面空白的补充内容,一般有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背景材料、补充阅读材料等类型,用虚线文本框标示。具体到八年级下册,共有七处,分别在第 15、32、38、65、99、121、126 页。

2. 问:我们在教学《时间的脚印》时感觉第五至二十一段偏离课文写作目的,请问专家怎样看待这个问题?非常感谢!

答:《时间的脚印》意在说明岩石如何记录时间,第 5 段用“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引起,以下直到第 29 段都是在解释这一问题,其中第 6—21段 讲的是地质现象,即岩石的侵蚀、瓦解、搬运、沉积和新生的过程,因为岩石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岩石是一层一层沉积下来的,这个沉积是有一定次序的,我们是可以通过这个次序来了解“过去的年月”的。因此这一部分并未偏离课文的写作目的。

3. 问:新教材每一课的课后生字建议更换字体,标准的字体更利于学生学习生字。因为有些学生基础差,看不懂连笔,又不愿意从课本书上寻找。所以标准字体还是很必要的。

答:这个问题有不少老师提出。八年级教材之所以安排行楷字,是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要求,其目的一是美观,二是提高书写速度。但这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对于标准字体熟练掌握基础上的。不可否认,全国各地学生的水平有差别,有些学生对正楷字的掌握程度还不是很好,学习行楷字不免出现笔形不规范甚至误写的现象。从教材编者的角度出发,我们会在使用过程中视情况修正一些笔形笔画,在美观和规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4. 问:我觉得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回延安》与第一单元的民俗主题关系不大,此课文更多的是对革命情怀的培养,倒是之前选的《春酒》更符合本单元之主题。

答:这是按主题编排选文无法避免的困境。有些选文按主题安排在特定的单元,难免牵强。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与亲情关系也不大。但我们不妨宽泛一点来看,《回延安》虽然不以表现民俗为目的,但其形式和内容都散发出浓厚的地方风俗特色,放在这个单元也不是不可以。

5. 问:以前的老版本中对一些文言文的特殊字的读音都有标注,现在新本没有,那到底读什么呢?如:《小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的“卷”,以前是 quán,现在没有标注了。对于这样的怎么处理?

答:文言文音义的注释有一定原则,如果与现代汉语常用音义差别不大,则不加注释。比如“卷”这个字,没有注,就表示与现代汉语常用读音相同。《小石潭记》中的“卷”过去注为 quán,此次编写过程中,编写组、审查组经过反复深入的讨论,认为读 quán是不妥的。读 quán 的意思是“弯曲”,形容词;但“卷石底以出”的“卷”从语法和意义的角度看都应该是一个动词,所以这里读 juǎn,意思是“翻卷”。

6. 问:我们先从文言文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是否有违教材编写先后意图?

答:教材按照先现代文、后文言文的顺序编纂,是历来语文教材的主流编写方式,主要是考虑到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如果师生觉得先学文言文效果好,先学也无妨。

7. 问:《核舟记》里面课下注释对通假字的解释和原来有的教材有变化,是淡化了还是纠正了原来的错误?

答:如果您说的是“八分有奇”的“有”,不是淡化,而是修正原来不妥的地方。“有奇”即“有余”,“奇”即“余数、零数”,“有”就是“有”,不应解释为通假字。但“三十有四”的“有”是通假字,同“又”,读 yòu。“有”同“又”的情况必须连接整数和零数,必须是具体的数字,“奇”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零数”这样一个概念,“有奇”也是一个固定的词,所以“有奇”的“有”读 yǒu。

8. 问:专家您好,请问如何处理名著读写的安排,时间上不够怎么办?

答:本套教材课文总数较此前的人教版教材有所减少,如果合理安排,应该会有用于名著阅读的课时。如果的确课时有限,可以布置学生在假期阅读名著,课堂时间可以用于引导、问题研讨、交流展示阅读成果等。

9. 问:文言文解释与旧版本不同怎么办?如:水尤清冽;佁然不动;长约八分有奇等。

答:以新版为准。

10. 问:第二单元“单元提示”中明确这是一个“阐释事理的说明文”,可《大雁归来》是散文,该怎么处理?

答:说明文和散文属于不同维度上的分类,落实到具体文本上会有交叉。《大雁归来》中包含事理说明的成分,但又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语言优美,有散文的特点,两方面的特点可以兼顾。八年级上册的《苏州园林》其实也有散文的特点。

11. 问:阐述事理和事理说明文的区别是什么?

答:事理说明文的目的在于阐述事理。

12. 问:七年级、八年级所学的议论文篇目,教师是否应该系统讲议论文的文体知识,还是等九年级再系统的讲?

答:不必讲。七八年级侧重议论的文本都相对比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存在太多困难,能够理解观点、理清思路、弄懂例子和观点之间的联系等,说白了就是把文章看明白,就可以了。过去一般认为议论文比记叙文难,其实未必如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侧重议论的文本或者说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并不少,只是不太留意而已。即便到了九年级,要讲议论文的知识,也不应该从概念出发,而应该从学生过去学过和正在学习的文本出发,从感性到理性,从而掌握相关知识。

13. 问:《诗经》在八下有些早,是不是放在九下最后一课更好?

答:过去的人教版教材放在九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新教材放在八年级下册,这是与教材的整体安排有关。教材框架的整体设计改变了,选文位置变化也是正常的。从教材试教的情况来看,八年级学生掌握起来问题不大。

14. 问:我觉得“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应该是桃花源的人服饰与外界人的服饰是不同的,后面有说“自云先是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而且魏晋时期的衣着与秦时的衣着应该是有很大区别的。

答:这个问题在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 120—121 页、第 133—134 页有详细的解释,可以参看。如仍有问题,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平台或邮箱提出。

15. 问:《桃花源记》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此处“外人”做“桃花源以外的人”我认为不妥。先秦避乱遗民的服饰是否同东晋服饰一样?后文又有“见渔人,乃大惊”,我认为这佐证了其服饰打扮的不同。不知我的理解对否,请专家指正,谢谢!

答:“见渔人,乃大惊”是因为这个渔人他们不认识,而不是因为穿着打扮有多大差别。这个问题在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 120—121 页、第 133—134 页有详细的解释,可以参看。如仍有问题,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平台或邮箱提出。

16. 问:补白部分的语文知识要不要在课堂上教学?

答:不需要。学生自学可以看懂(包括两则文言文的补白)。第 126 页的补白对于理解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是有帮助的,在课堂上可以利用。

17. 问:语法知识我觉得也应该搞一个活动单元直接上算了,零散的散布在课文角落中,要上呢自己还要去组织教学材料,不上呢学生自己看不懂,很矛盾。

答:初中教材的语法知识安排遵循随文学习的原则,不设计专门的专题,也不需要老师专门讲授。教材编者在编写这些知识时,已经考虑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不用老师讲授,学生应该可以看懂。

18. 问:语文学习的确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确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语文除了人文性之外,还有知识性。我认为知识性的东西,还是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定准。

答:您的意见很对。知识性的东西应该有一个标准,否则我们的教学就会陷入混乱。但不可否认,就语文学界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问题尚无定论,因此教材只能给出一个一般性的共识;而这种共识也并非一成不变,教材也应该与时俱进,适时地更新一些知识。

19. 问:《恐龙无处不有》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很难判定,怎样引导学生判别本文的说明对象?

答: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不同,“物”一般比较具体,而“理”相对抽象,如果说本文有说明对象,那么当然是其“事理”,也就是说,作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向读者阐明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说明对象。所以,与其说要弄清本文的说明对象,不如把它转化为“作者想向读者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其实也就是课后“思考探究”的第一题。这个问题,学生把文章仔细读下来,并不难得到答案。

20. 问:第三单元已有游记知识,是否与第五单元重复?

答:文选型的教材很难避免知识的重复出现,但在教学中可以视为一种相互呼应。学生学习过《小石潭记》这样一篇典型的游记,对于游记的一般性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习第五单元时,不妨从《小石潭记》入手,勾起学生对游记这一文体的一般性的认识,而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又各具特色,共性的东西正好可以少讲一点,把重点放在理解每一篇的个性上。

21. 问:能请专家谈一下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好吗?

答:篇幅所限只能简单说两句。

第一,破除心理障碍。“非连续性文本”这个名称虽是最近十几年才出现并逐渐为人所知的,但非连续性文本早就广泛存在于生活的各方面应用中,如物品清单、数据表格、结构图解、地图、路线示意图、药物说明书、疾病诊断书、日程安排、工作要点、图书目录、资料索引、语录、札记等等。语文教材之外的其他各科教材,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也都包含了大量的非连续性文本。也就是说,学生其实每天都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第二,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特点,改变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和教学模式。阅读连续性文本,通常需要逐句解读,把握作者表达的思路和中心,重在体验作者描述的生活,理解和评价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鉴赏作者塑造的形象、表情达意的手法和语言运用的独特方式,教学也因之形成了一定的模式。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重在获取和使用信息,需要有不同于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策略。非连续性文本既表现为文本格式的非连续,也体现出文本意脉的非连续,因而阅读方式也是非连续的。教学非连续性文本,要从非连续性文本的基本特点和阅读目的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三,针对具体的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特点,帮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方法、策略。如: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主题,调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参与阅读;整体把握一则非连续性文本的结构形式,关注图、表本身的表意作用,关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关注信息标注和分类;理清信息关联,运用 “定位—分析”的方法,提取、整合信息;根据阅读任务对信息再加工,注重比较和转换,发掘潜藏的重要信息,做出有效的判断和合理的阐释。

第四,重视阅读过程指导,评价阅读成果的表达。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应视为探究性阅读,而不应仅仅视为检索式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问题解决为阅读导向,并在阅读过程中时时质询,激发学生发现隐藏的信息,应特别鼓励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开展探究性活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过程是个人完成不同阅读任务的过程,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建构“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的系统策略。指导并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任务,快速、醒目地勾画出所需要的信息,有意识养成自己整理信息的方法。在综合、分析信息时,注重信息的合理推断和补充;在比较、转换信息时,注重发现信息中隐含的问题和意义。重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表达信息能力的提高,侧重评价转换表达是否准确,概括表达是否简明,解释文本是否能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阐述个人获得的意义。

22. 问:每篇课文有没有必要介绍写作背景?

答:对理解课文有帮助,就介绍;没有,就不介绍。视情况而定,不搞一刀切。比如第一单元的《回延安》《灯笼》,脱离写作背景,不太容易理解;但第二单元的说明文、第五单元的游记,就没有太大关系。

23. 问:《小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的“卷”,旧教材曾注音读为 quán,新编后未特意注音,是否可以理解为是对该字读音的纠正表示其读作 juǎn;而“青树翠蔓”的“蔓”是否读作 wàn?

答:“卷”确实读 juǎn,意思是“翻卷”。“蔓”应当读 màn 而非 wàn。读 wàn 读 màn,意义上没有什么区别,但读 wàn 的情况只适用于现代汉语的口语,文言文中应当统一读 màn。在专门的古代汉语辞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蔓”只有 màn 这一个读音。

24. 问:《小石潭记》中“其船背稍夷”的“船背”我认为应翻译为“船底”而不是“船顶”。请专家指正。

答:您说的是《核舟记》吧?从事理的角度来看,字刻在“船底”是更合理的;但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看,我们搜索并逐条分析了明代以前 “船背”一词的全部用例,均指“船顶”,没有一处指“船底”。我个人认为,有可能是作者想说“核舟背面”(刻得多的一面为“正”,刻得少的一面为“背”,即船底),却误用了特指“船顶”的船背一词。但这只是我个人的推测。因此教材中给出了“船顶。一说指船底”的注释。

25. 问: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有点难度,以往苏教版有的给了明确注音,现在的教材中没有提示,有些资料给的音也不同,该如何处理呢?是不是教材没特殊标识的不做多讲?

答:文言文中的注音,一般只注生僻字和与现代汉语常用读音不同的字。如果没有注音,说明与现代汉语常用读音相同。但本册书中有一个例外,即《核舟记》中“椎髻仰面”的“椎”,应读 chuí,不读 zhuī,因为读 zhuī 就是“椎骨”的意思,文言文里没有这个意思;读 chuí 则相当于“槌”,类似于今天的“棒槌”,可以用来形容发髻的形状。这一点在修订时是要增加的。此外,关于读音的判定,如果教材确实语焉不详而师生又有了解的需要,可以求助于《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而不要轻信一般的辅导资料。

26. 问:石青糁之的“石青”要不要解释为“用石青”?

答:“石青”本身只是一个名词,是一种青翠色颜料,但只有在这个句子里,才有“用石青”的意思。所以在考试的时候,不要给“石青”两个字加点让学生解释;如果要考,就让学生翻译整句话。诗经二首 64 页注释 7:“溯游”译为顺流而下,而“溯”在《三峡》注释和工具书里均译为“逆流而上”,到底应该讲什么呢?

27. 问:诗经二首 64 页注释 7:“溯游”译为顺流而下,而“溯”在《三峡》注释和工具书里均译为“逆流而上”,到底应该讲什么呢?

答:“溯”是“逆流而上”,“溯游”是“顺流而下”,“溯”不等于“溯游”,所以二者的解释并不矛盾。《尔雅·释水》:“逆流而上曰溯洄,顺流而下曰溯游。”

28. 问:古诗文中的互文直译还是意译?

答:一般来说要意译,也就是把“互文”的意思说出来。但有时候译文追求形式的美感,也会保留“互文”的形式。在考试中一般还是要求学生来意译,主要是防止他们误解句子的含义。

29. 问:《诗经》以前是初三学的,现在下放到初二,我们应该怎样去教学?要注重哪些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两首涉及到爱情,我们如何去入手呢?

答:这两首诗的教学,应该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经》韵律节奏,体会其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具体建议和案例见《教师教学用书》。爱情问题也是人生大事,不必避讳,大大方方讲出来就可以了。

30. 问:《小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的翻译,我查过资料《周振甫讲古诗词》更正说“卷”应该是计量单位,请各位专家看一下,这个地方到底应该怎么解释。有没有必要订正?

答:我查了一下,《周振甫讲古代诗词》中没有讲过《小石潭记》,周振甫先生赏析《小石潭记》的文章也没有说这个“卷”是计量单位,而是解释为“翻卷”。这个“卷”在这里读 juǎn,意思是“翻卷”。

31. 问:在讲解文言文遇到君臣相称的特殊人称代词时,有没有必要转换成现在的人称代词?如:卿、臣、孤、寡人等。

答:一般来说,翻译的时候应该转换过来(一般就是“你”“我”,有时表敬可以用“您”),否则会显得不伦不类。但是要看语境,有的时候也可以保留。

32. 问:青树翠蔓的蔓到底读什么?

答:“蔓”应当读 màn 而非 wàn。读 wàn 读 màn,意义上没有什么区别,但读 wàn 的情况只适用于现代汉语的口语,文言文中应当统一读 màn。在专门的古代汉语辞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蔓”只有 màn 这一个读音。

33. 问:为什么《小石潭记》中“蒙络摇缀”中的“蒙”解释为什么从原来的“遮掩”改为“蒙盖”?

答:“蒙”的解释依据的是《汉语大词典》。“蒙”的常用义就是“蒙盖”“覆盖”,有“自上而下”的意思,用“蒙盖”来解释“蒙”比用“遮掩”更加准确。

专家简介

陈恒舒,男,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高级编辑,1984 年生于湖北十堰。2002 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两年后进入古典文献专业学习,2006 年获学士学位,2009 年获硕士学位,2013 年获博士学位。曾多次参与北京市高考阅卷、北京大学自主招生阅卷工作;担任第 7、8、9、10 届“创新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评委;参与《全宋诗》订补、《清代御制诗文篇目通检》、《清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全编》、“北京旧志汇刊”、“儒藏”等大型古籍整理项目;参与编写《新人文读本》《中国孩子最喜爱的国学读本》等国学普及读物。参与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编写工作,担任八年级下册责任编辑。在《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