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通空间-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石嘴山市第十五中学

>学校首页>教学教研>课题研讨>内容详情

初中数学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2017-06-09 10:04 发布单位: 石嘴山市第十五中学 浏览量: 7136 【公开】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

   大家好!我代表课题组向大家陈述《初中数学教学调动学生学习

积极性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报告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一、课题提出背景

  1. 1.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落实新一轮课改要求的核心环节。改革课堂教学,就是创新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情感,并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的发展。目前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以被动接受为主,课堂很少主动参与活动,他们的主体性很难得到发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更是无从谈起。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课堂教学尤为重要。由于学科知识发展飞速,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这样才能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把自主学习作为支持终身学习的手段,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授之以渔,授之以鱼?”每位有远见的教师都会选择前一种答案。因为鱼总有被吃完的时候,而学生一旦学会了捕鱼,他就可以靠自己不断地去捕获生存下去。因此数学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而言,我们要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引导中学﹔要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在操作中学﹔要让学生多想想、多议议,在讨论中学﹔要经常性地进行自测与评价,在反思中学。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自身的条件来选择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我校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企业移交学校,教师的年龄趋于老龄化,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有抵触(特别是40岁以上的教师),在授课中仍然采用讲授式、“填鸭式”等“经验型”教学,部分教师在上课中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根本没有考虑到主体地位的学生的接受情况,造成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效率不高,体现不出以生为本。

因此,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在我校研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真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帮助广大的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二、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图解决以下问题:

1.教学准备方面出现的问题

一是有经验教师由于受传统教材的影响,不适应新教材渐进发展的逻辑体系,继续沿用过去的知识体系,不结合课标要求随意增删目标和内容;年轻教师又不易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各不相同,内容选择差异较大。二是备课效果不明显。虽然教辅资料可以给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但这些资料一般都忽视了复习课、专题课的教案设计,而专题课和复习课占实际教学课时的三分之一,这些课时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实情自主开发,给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挑战。三是备课重心偏移。在教师教学设计中,教师准备重心本应放在钻研教材和分析学情,但实际上,枯燥的乏味文字书写工作占据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备课被窄化成了写教案、编教案、抄教案,教案设计往往缺乏缜密,学生的学习放在了次要位置,教案成了教师的“教”的工具。另外传统的教案,一般是个人研究教材和课标,难免受知识、经验的局限,造成了目标设计不准确、教学和学法选择失当。四是集体备课规范性不强。集体备课一般未对全期教学课时、教学目标作出规划,对教学案设计格式未提出严格规范,造成了集体备课的主题往往指向不明确,讨论的效率不高。

2.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是“双基”落实不到位。新教材中知识点分散,知识点衔接缺乏过渡和联接,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梳理困难;教材中例题偏少且示范性不强,加之教材又弱化了概念的要求,学生对于概念特征缺乏清晰认识,列不出清晰的知识要点,规范地书写和表达较困难,学生不能进行自学;同时教材中技能性习题量偏少,造成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不熟练,基本技能不易形成。

二是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部分教师在上课中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根本没有考虑到主体地位的学生的接受情况,没有走到学生中去仔细观察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只是简单地询问一下“听懂了吗?”、“会了吗?”,对于学生回答不上来的问题,部分老师表现的耐心不足、办法不多,不能做到因势利导或者是变化思维,课堂沉闷、无味,学生昏昏欲睡,造成课堂效率不高。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学习者、使用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纯传授者和解释者,而是与学生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场所,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在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活动和对话中,在学生经历知识形成、教师获得自我提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过程。

我校是一所企业移交学校,其中有10年没有补充年轻教师,08年以后招了40多名特岗教师,导致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多,30到40岁的教师很少,对于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有一定的困难。学生生源主要来自矿工、进城务工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子女多,家长忙于打工养家糊口,对孩子的饮食起居没有时间照顾,对孩子的学习更是不重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就让在学校老师看着,大一些再去打工,再加上老师在课堂上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许多学生想学而不会学,造成学生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

因此,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帮助广大的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1、科研价值:

理论与实践结合上,选择和探究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学情的师生共同成长的实践策略,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流程。

2、育人价值:

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效率和创新精神。

3、工作价值:

通过实验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出一批富

有创新和科研型的中青年教师骨干,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使教师心系学生,把学生的学情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一切为了学生的点滴进步,把学校打造为石嘴山市品牌学校。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遵循的原则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学生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这就可见人的兴趣是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具有定向、动力,支持和偏倾的作用。它能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学习知识、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满腔热情地学习,也是掌握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科。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比较抽象、枯燥,学习起来困难。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使学生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也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必须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探索并大胆采用一些改进、创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研究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对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放在日常备课、上课的首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我如果是一名对数学不太喜欢的学生,老师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我的注意力放到数学学习上来,才能使我对数学产生兴趣,因此,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会全神贯注的学习数学,能够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就会视学习数学为一种苦役,学习的效果就会很差。可见,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好数学的动力和保证。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我们数学教师来说是面临的挑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专业引领:邀请教研室专家作为本课题的顾问,定期来我校做专家讲座,听课题组成员的随堂课,进行随机检测,与其他学习的班级做比较研究。

    2.优质团队:由学校领导、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优秀一线教师组成。

3.管理经验:我们提出“确立效率意识,促进师生发展;强化系统意识,形成教育合力;增强责任意识,发挥引领作用;加强规范意识,保证研究质量”等课题开展组织策略。探索实践课题实验的激励机制,可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

    4.理论基础:课题参与者对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等均具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前期认识、研究比较到位,已有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获奖。

5.经费保证:学校能提供课题实验所需的经费,保证给予方便。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一、  课题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学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认真与勤奋、主动与顽强的能动的心理状态。所谓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基于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而产生的认真的态度、积极的情绪、顽强的毅力和主动进取精神。因此,学生在学习中才会表现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通常体现在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态、情绪倾向和毅力等方面。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心理状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由于好奇心、求知欲的驱使和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学习需要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产生认真与勤奋、主动与顽强的能动的心理状态。

    学习积极性由多种心理成分所构成,其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它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

二、课题的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

(一)课题的理论假设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一个平等、和谐、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教学课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讲师”,而是循循善诱的导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信息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平等中的首席”。学生也不再只是课堂上的倾听者,而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有思想、有见解、有个性的不断发展的生命。师生之间也不再是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是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

(二)课题研究目标

1.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逐渐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2.创设平等、和谐、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气氛,使学习活动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产生“乐意参与,乐意创造”的心理要求,从而达到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公平的竞争意识、互助的团队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引导中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他们准确掌握知识,熟练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着力培养他们勤动手、勤动口、勤观察、勤思考的良好习惯,把感知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在教学时,我注重引导过“思考——问题——点拨”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既掌握数学知识,又学会了数学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在操作中学。操作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活动。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学习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学生愉快的操作不仅可以丰富感性知识,激发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理性知识的理解。

3.让学生多想想、多议议,在讨论中学。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和个性化的过程,学习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讨论”就是课堂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讨论”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对他们不管不问,而是要求我们向僵化的思维方式挑战。“讨论”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明辨是非真伪,以获得知识。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变“讲”为“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方面转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例题变成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所学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而且促使学生养成钻研教材的习惯,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抽象、概括、类比能力。

   4 .科学地进行自测与评价,在反思中学。自测与评价是通过学生自己对学习的思考完成过程,实现自主学习后的实践与反思。这里既要使学生享受到获取知识后的愉悦心情,又要使学生感受到有待努力之处。在每节课的末尾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还想知道什么问题?努力方向是什么?”经常性地进行这样的自测与评价,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和能力。

5.教师预设,提高教师素质,实现自身成长,赋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把学生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自学,反馈,再自学,再反馈。这种过程无疑让学生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但同样问题又显露了出来了,学生活起来了,课堂纪律松懈了怎么办?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学习的时间长短不同,教学进度完不成怎么办?学生自由发挥了,各种问题意见教师怎么办?由于学生个体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主动投入学习的程度不同,学生之间出现的差异如果更大怎么办?这些“怎么办”的产生无疑给教师们的教学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自己设计的方案、思路、目标、过程在课前就娴熟于心。学生动起来了,绝对不是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水平上,做只有也应该有教师来完成的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了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新性质,最终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异彩。   

6.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使课堂成为每位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把课堂还给学生,有利于解决学困生问题: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学困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学习困难学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学困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在这里实际上运用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学困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学困生力量就大了。三是学困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四是这种做法培养了学困生的自学能力,一旦自学能力形成了,他们进步的幅度就会加快,就会在较短的时间赶上班内的中游学生。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使课堂成为每位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让阳光布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四、研究过程设计

(一)准备阶段(2016.9—2016.10)

1.撰写本课题的开题报告,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培训实验教师,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

      2.举行开题会,完善课题方案,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各种学习。

(二)课题实施阶段 (2016.10-2018.6)

1.各实验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学业成绩等进行实验测量,形成基础研究数据,建立研究档案。

2.各实验班按学期进行实践性研究,开展课题组的交流、研讨,积累阶段成果,作好每学期末的研究工作小结和课题阶段研究报告,调整并确定明确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三)课题深化、总结阶段 (2018.7-2018.9)

对比研究数据,进行研究资料分析,撰写相关论文、案例与课题研究总报告;接受总课题组验收。

五、预期研究成果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在我校各年级中形成一股积极自主学习的氛围。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成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提升全体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

六、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深入课堂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研究实效。

2.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方式和内容,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的活动设计,研究新形势下有效的途径。

3.文献法。文献法就是收集有关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实施材料。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七、完成本课题的主要措施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开展,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课题组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研究:

1.加强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研究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开展对各年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认为我们的方法很合理。

2.加强交流,增强实效。充分的利用各种学习,为自己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充电学习,使自己的理论修养和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做好科研资料的积累和归档工作。在研究过程中,科研资料的积累和规范的归档便于我们回顾工作的进程和分析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好课题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工作,使每个研究专题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M].有效教学丛书,2013.3

[2]夏秀荣.基于有效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5(11)

[3]梁春梅.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和实践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

[4]网上资料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126402037359928722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