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通空间-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西吉县第一小学

>学校首页>学校概况>经验交流>内容详情

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兴趣的策略

发布时间: 2017-03-30 08:32 发布单位: 西吉县第一小学 浏览量: 2086 【公开】

西吉县第一小学 王宗仁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用运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著名语言篇(段)。小学阶段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要求之高,数据之细,是以往“教学大纲”所没有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因此,只有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一直是困扰家长、教师的一大难题。多年来,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一、激趣引导,热爱读书

广泛兴趣会促使人们去接触和注意各种事物,获得广博的知识,为成才创造有利的条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虽然很注重要求学生课外阅读,但因为把课外阅读的目标定位在“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作文水平”上,所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给学生硬性的规定了读书的篇目,读书的要求,诸如读规定的文章,按要求写出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等,把课外阅读处理得像课堂教学一样,要求明确,目标一致,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意图,在规定的时间里去达到同一个目的。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读书,个人的阅读兴趣、爱好被扼杀,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展示。久而久之,学生把读书看成一种负担,一旦失去老师的约束,再也不想读书。因此,在最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阶段,教师必须淡化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让学生自由地读书,愉快地读书。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和学生平时的谈话交流,在交流中,我有意识的谈及学生喜闻乐见的书中人物,精彩的故事,并和学生一起褒贬人物、评论故事,利用小学生好胜爱表现的心理,激励那些平时不太爱看书的孩子,觉得自己不知道很没面子,从此也喜欢上读书,把自己知道的也讲给别人,别人知道的他也要知道,好在老师面前也好好表现一把,使好多平时不爱阅读的学生也悄悄拿起了课外书。同时我也很注重观察孩子们的读书动向,经常对于一些喜欢看书知识面广的孩子进行表扬,请他们向同学们介绍读书经验和收获,成为知识渊博的人,这样做渐渐把学生引入课外阅读这个知识乐园。

二、开放阅读内容,增加阅读量

学生读什么书,怎样读,应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不要加以限制。在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上,老师的指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导”上,而不是“禁”。要引导学生按照个人的爱好、需求,自主挑选读物。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摸清学生的阅读取向,开拓学生的阅读领域,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列更多丰富的书目供学生挑选,如: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安徒生童话》、《红岩》、《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等等。特别在寒暑假或节假日期间,采用给学生印发《告家长书》等形式,推荐读书篇目,号召家长和学生一起读书,也引起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

然而,对于农村的大多数孩子来说,要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学生手头书籍少,或者一本都没有。我曾经在班上做过一次课外阅读调查,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有多少本课外书籍。调查了全班90个学生,能列举10本以上课外书籍的一个都没有,甚至有几个学生一本都没有。学生能列举的大多是《作文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小学生同步作文》之类的作文辅导书,这都是因为家长发现学生写作有困难,买来给学生模仿写或学习作文用的。只有少数学生列举了《十万个为什么》、《天天都有新童话》、《天天都有新寓言》、《故事大王》等书目,此外,还有一些卡通连环画。二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少。课堂上的阅读时间肯定有限,放学后不是被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占去,就是由于处理不好学习、读与玩的关系,白白地浪费了时间。针对以上情况,我首先发动全班同学积极捐出自己的藏书,由专人负责保管、借阅。其次,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从有限的时间里挤出一些来供课外阅读用。比如,动员学生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每天利用午休晚饭后或周末的空闲时间,抽出至少半小时的时间来读课外书。这样一来,既扩大了学生阅读范围,也保证了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增加了阅读量。

三、课内外结合,教会读书方法

由于学生缺乏阅读方法,尽管阅读有一定的量,但是阅读收效不大,不是读了就忘了,就是读后无所知,无所获,或者是一知半解。可针对学生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教给阅读方法。首先,教师在平时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备好《新华字典》和一本“摘录本”,生字生词查字典,好词佳句摘录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样,学生的读书习惯一旦形成,自然而然的会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其次,可利用课堂指导课外阅读,用课外阅读中获取的大量知识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学习《赤壁之战》、《田忌赛马》后指导学生读《三国演义》、《孙子兵法》,使学生从课外书籍中更全面地掌握课文内容,也可在上新课前让学生去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籍,如在学习《月光曲》前,让学生从课外书籍中去查一查贝多芬的有关资料,这样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读书的欲望和兴趣,使学生有目的的去读书。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内教学内容得到了深化,又使学生实实在在感到了读书的好处。

四、活动运用,有效促读

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是培养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1、亲子阅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首先要读书。同时要有意识的创设一个相对独立、安静而又舒适的阅读环境,支持孩子的阅读活动,吸引孩子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离不开家长的引领。家长有意识的选择好孩子喜欢的读物,先随便翻翻,让图书中精美的画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是孩子产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然后家长可以进一步渲染故事内容,进一步激发孩子要读书的欲望,之后家长一定要带着孩子读,帮助孩子扫除书中的文字障碍,尽量使孩子少遇困难或不遇到困难,一定要保护好孩子读书的积极性。为彻底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家长和孩子还可以一起讲讲故事、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一方面是孩子弄清楚故事内容,分享故事的喜与乐,另一方面充分让孩子感受阅读中带来的乐趣。

2、交流展示孩子的读书成果。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家庭要建立有效的阅读机制。肯定的方式多种多样,首先,父母必须对孩子的阅读行为、态度多加留意,找出即使最为细微、不易察觉的改善,针对这个改善了的行为加以肯定。父母要不吝赞美,即便稍加夸张又有何妨?其次,孩子读书的成果要及时给予肯定。父母要留意孩子最近都读了哪些书,书中讲了哪些故事,有哪些人物,适当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鼓励孩子讲讲,要让孩子明白这些知识都是通过读书才知道的,使孩子明确读书的好处,进而喜欢书,喜欢阅读。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各种途径展示孩子的读书成果。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整理读书成果,指导孩子把他阅读过的书中的人物、故事画下来,贴到墙上,也可以把孩子通过读书所认识的事物制成标本,让孩子对自己的所得能明显的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明显感觉自己的知识越来越多,让孩子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和成果,推动课外阅读能够步步深入,逐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3.举行佳句美文的交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了解我国灿烂文化,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开展阅读手抄报制作比赛,把个人的读书心得反映在自办的报纸上,从版面设计到稿件组织都亲力亲为,这样就能把学生的阅读、写作、画画、书写各种能力融于一体,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并在自我参与中提高整体素质、综合能力。

5、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有趣的读书活动,如举行故事会、演讲会、经验交流会、主题班队会、读书征文、书评等活动,评选出最佳读书征文、笔记向学校校刊推荐。

综上所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不是靠听来的,而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阅读实践中去。繁琐呆板的章法分析,古怪生癖的文字游戏,没完没了的词句抄写是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实行开放式语文教学体系,让学生的语言发展有一个广阔天地。

他们渴望读自己喜欢的书,其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它初始是没有十分切实的目标的,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真切的任务而去读书。读书的心得是在熏陶渐染中获取的,读书其中,得乎其外,在于读者本人的感悟。读书的功用主要在于获取生活信息,满足个人情趣。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则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的。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