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通空间-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隆德二中

>学校首页>教学教研>教学论文>内容详情

浅谈互联网+教育下学生的自主学习 ———以《亚洲地势的特点》为例

发布时间: 2021-01-13 20:20 发布单位: 隆德县第二中学 浏览量: 3117 【公开】

摘要: 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主学习”在我国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学习论域研究的新成果,另一方面又对当前我国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自主学习”问题被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确立为重要研究内容,这表明它的重要性及其在理论界的广泛共识。因此,深化对它的研究,明确其内涵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自然环境一般的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土壤和资源。初中七年级学生学习地理学科时间并不长,在七年级上册书中我们学到了地形图的判读,已经认识了陆地表面的五种基本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并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判读出地势的起伏状况,这样就为七年级下册书的学学在奠定了基础。

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起伏状况。专门用来描述地球地表形态的地理术语。其意义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不同地势往往由不同条件下内、外动力组合作用形成。地势是自然地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地势特点是水系特点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分析地势特点的时候就会借助水系的特点来学习。而亚洲地势特点可以有很多方法来总结的。

关键字:自主学习  方法   亚洲  地势特点   水系   读图    画图

正文:亚洲(字源古希腊语:Ασία;拉丁语:Asia),曾译作“亚细亚洲”和“亚西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7%(或言总陆地面积的29.4%)。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约60.5%(2010年)。

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黑海。乌拉尔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

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169°39′7″W,66°4′45″N),南至丹绒比亚(103°31′E,1°16′N),西至巴巴角(26°3′E,39°27′N),北至切柳斯金角(104°18′E,77°43′N),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13小时。西部与欧洲相连,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陆块欧亚大陆。

亚洲东部有一列纵长的花彩状岛弧。平均海拔约950米,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平原占总面积的1/4,计1000多万平方千米。亚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脉和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洼地(死海-415米)

选自《人与自然》2017年第四期98页。

瑞秋·卡森说过“要让孩子保佑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至少需要有一个能够与他相伴、与他分享、与他重新发掘我们所居之处的喜悦、欢乐和神秘的大人。”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因此在地理教学中,科学的学习方法远比结论来得重要,所以要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优势,就需要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此应做到:(1)、在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2)、在学习中,学会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学生创新的基础,鼓励学生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人常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是作为地理学习者的学习精神也是最高追求,而我们的地理教学又要与自然联系在一起,自然教育人和自然本是与生俱来,虽然是先天相互吸引,后天却又支离破碎,父母、自然导师、大自然课堂需要成为孩子和自然之间的“媒介”,带领孩子发现亲近自然的乐趣,教孩子“渴望自然”,远比教孩子“如何亲近自然”重要得多,所以自然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要与自然联结。

亚洲的地形复杂多样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怎样来总结亚洲的地势特点呢?方法有五种,具体如下:

方法一:利用亚洲河流流向总结亚洲地势特点

人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道理,也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地势特点是水系特点的重要影响因素,水系特点也是总结地势特点的重要指标。

首先让学生找出亚洲的主要河流并给各条河流标出流向。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分别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这三条河流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分别为:黑龙江,黄河和长江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是和印度洋的河流,湄公河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注入印度洋的河流分别为:伊洛瓦底江自北向南流,恒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印度河自东北向西南流。

其次根据河流的流向总结这些众多河流的发源地。鄂毕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叶尼塞河、勒拿河和黑龙江发源于蒙古高原;黄河、长江、湄公河、伊洛瓦底江、恒河和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阿尔泰山脉、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基本上位于亚洲的中部地区,这样就可以总结出亚洲河流的特点是: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从而也突出亚洲的中部地势高,而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也就意味着亚洲的四周的地势低,总之,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中部高,四周低。

方法二: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总结亚洲地势特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易怒了然的判断出各种各样的地形,以及地势的起伏。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表明海拔越高。一般在地形图上,深棕色、浅棕色和深黄色表明的海拔较高,而在亚洲地形图上深棕色浅棕色和深黄色表示的是青藏高原、帕米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及高原周边的山脉,这些地形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部地区;淡黄色、浅绿色和深绿色表明海拔越低,表示的地形有西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所以根据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可以总结出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方法三:根据地形分布总结亚洲地势特点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常见的五种地形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海拔较高的有青藏高原、帕米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德干高原及高原周边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几乎都分布在亚洲的中部地区;海拔越低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几乎位于亚洲的四周;所以根据地形的分布页可以总结出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方法四:根据地形在经纬上的分布总结亚洲地势特点

在亚洲地形图上找出40°N上和100°E有哪些地形,根据经线纬线上的地形来总结地势特点。40°N纬线上东面地形主要是华北平原,中间地形主要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面地形有伊朗高原,但相比之下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东西两面的地形的海拔高度都要低于青藏高原,因此在40°N纬线上,东西两面海拔低,中间海拔高;100°E经线上北面的地形为中西伯利亚高原,中间地形有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南端是中南半岛,中南半岛的地形以小型山脉为主,所以在100°E经线上,南端和北端海拔较低,中间海拔高。把40°N上和100°E合起来看出中间地形以高原为主,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的地形以海拔较低的高原山地平原为主,因此根据地形的分布可以看出亚洲中部海拔较高,四周海拔较低,所以通过地形在经纬上的分布总结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中国教育正进入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中.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当我们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被改革的同时,如何通过“互联网+”让教育真正“辐射”到每一名学生,成为现代教育人的新使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研究,不断完善。同时,教师也应该更加积极探索进取,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争取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能有效的帮助老师或者学生和总结亚洲地势特点,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因此在地理教学中,科学的学习方法远比结论来得重要,所以要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优势,就需要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为学生学习地理学科打开更广阔的智慧大门,与世界沟通与宇宙对话!成为真正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选自《人与自然》2017年第四期98页。

选自《人与自然》2017年第四期92页。

选自人教版2012年教育部审定七年级上册地理书26-27页。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