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教学设计

“互联网+教育”《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周丽娟

发布时间:2023-05-19 17:14 栏目:教学设计 发布单位:贺兰县第七小学 点击量:3567 【公开】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贺兰县第七小学  周丽娟

教材分析:

童年的水墨画》是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组儿童诗,由诗人张继楼的《溪边》《江上》《林中》三首小诗组成。其中《溪边》一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儿童垂钓的场景;《江上》描摹了一群水乡孩子江中嬉戏的欢乐场面;《林中》描写了雨后的树林里孩子们采蘑菇的欢乐情形。作者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乡村儿童的典型生活场景,展现了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无穷趣味。诗的语言生动活泼,感情直率明朗,融童心、童趣于一体,多角度地展现了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及无穷趣味。课文以“童年的水墨画”为题,中国的水墨画,写意而不写实,用笔往往简约、凝练,而本课的每一首诗都符合水墨画的特征,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幅儿童生活的欢乐画卷,诗中有画,令人回味无穷。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想象力,能感受诗歌的情感,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对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应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已经学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利用两者的相似之处,学法迁移应用,并帮助学生进行梳理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对比三首诗歌的异同点,领悟组诗的特点,仿写诗歌,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此外,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学习语言的途径。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比阅读及主题阅读等方法组织课堂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迁移能力。
    设计理念
     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应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等引导学生用读诗歌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染、碎等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碎”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体会儿童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会写染、碎等生字,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碎”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体会儿童生活的快乐

教学创新思路:

激发兴趣(导入、播放《童年画面视频单元导学整体感知画面(播放诗歌朗读视频→聚焦《溪边》,欣赏画面(图片欣赏美景)→师生相互交流诗句内容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享感受学生结合图片串联画面播放伴奏,师生合作读文→拓展古诗《小儿垂钓》与《溪边》作比较→小结

教学准备:

教学助手(教育云)希沃白板、希沃课件、班级优化大师、教师微课、《童年》音频、音乐伴奏、数字教材中的视频朗读、生字讲解等。

课时安排两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过渡语: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见面礼,送给大家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唱一唱,不会的我们拍拍手。(播放音频《童年》,并出示童年画面视频)听着熟悉的旋律,老师仿佛也回到了像你们一样坐在课桌前等待放学的时光。

一、走进水墨画,导入揭题

1.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美丽的画,咱们一起欣赏欣赏。

出示: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齐白石画的虾“书画三绝”之一郑板桥爷爷画的竹子。

教师:几幅画大多寥寥几笔 但笔墨的浓淡晕染出了诗意的画面,像这样的画,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作——水墨画(师生共同了解水墨画 

2.教师: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墨”)

墨是本课要学写的字,上下结构,黑的四点底两边的点要稍微大一点,底下是一个土,巧记:黑色的土地

3.齐读课题,注意停顿

4.《童年的水墨画》是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出示篇章页)从单元提示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预设1:运用多种方式理解难懂的句子。(这是要掌握的学习方法)

预设2: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习作要求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预设3:写的是童年的事。

【设计意图】音视频的导入,使学生初步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与美好;欣赏名画,能让学生对水墨画有个初步的了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初步领略诗歌的画面美;数字教材中生字的动画展示,能让学生更加规范的书写汉字。

【多媒体应用】教学助手(教育云)希沃白板、课件、《童年音视频水墨画图片及数字教材。

二、整体感知,揭开画面

1.走进童年百花园,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学生放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这组儿童诗,写了哪三个地方?(自读检测,学习多音字“当”、“扇”)

2.播放诗歌朗读视频,请学生认真观看,并联系视频画面和诗歌内容,想一想,孩子们在每个地方干什么呢?

(依据回答,引导学生联系诗题,试着用上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将三幅画面说清楚。板书:溪边垂钓 江上戏水 林中采蘑菇。)

【设计意图】诗歌朗读视频更能直观的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理清思路,让学生在画面中感受三首诗中的景,整体了解每组诗中孩子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多媒体应用】教学助手(教育云)希沃白板、课件、班级优化大师、诗歌朗读视频数字教材

三、聚焦《溪边》,欣赏画面

教师过渡:这就是藏在小诗中的三幅水墨画,画出了孩子们五彩的童年。就让我们先走进溪边,去仔细欣赏一下这幅水墨画吧!

1.学生默读《溪边》。思考:在溪边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将描写的景物圈画出来。“垂柳、溪水、山溪、人影、钓竿、红蜻蜓、鱼儿”)

2.齐读景物名(边读边想象景物画面)。

3.出示景物图片,师生欣赏诗中出现的美景图。

4.师:在作家笔下,这些景物被联系在一起,会组成怎样的画面呢?引导学生借助诗句内容和图片来展开想象。

想象画面,理解“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垂柳当作人来写,它就像是一个长头发的小姑娘,对着镜子在梳头发!

想象画面,理解“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溪比作一条绿玉带。写出了山溪的绿,细长、平静。“山溪”指的是小溪两边都是翠绿的山,溪水水平如镜,翠绿的山倒映在水中。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诗句“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是什么意思?

山是绿色,垂柳也是绿色,他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因而溪水也是绿色的了,人影倒映在水中自然也是绿色的了!

这句话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染”更凸显了溪水绿的特点,指导书写生字“染”)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这两句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习拟声词“扑腾”)

一个小孩子安静地坐在溪边钓鱼,他的身影倒映在溪水中,被溪水染绿了。一只红蜻蜓飞来,立在钓竿上。水面上传来一声响,平静的水面被打破了,原来鱼儿上钩了!

5.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想想鱼上钩后的情景和喜悦的心情,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诗歌。

6.指导学生结合图片将整幅画面串连起来说一说。

教师:这首诗中的景物如“活”了一般展现在我们眼前。同学们,每一首诗歌都蕴藏着丰富的画面,读这些诗歌,要学会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展开想象,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诗歌的美。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读出它的美。

【设计意图】“读”是诗歌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引导学生慢慢走近诗歌的意境中。同时运用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诗意,然后引导学生赏析诗语,感受溪边的景色之美丽,环境之静谧。

【多媒体应用】教学助手(教育云)希沃白板、课件、班级优化大师、景物图片数字教材

四、回看画面,迁移运用

1.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读了诗,还赏到了诗中的画,就让我们带上这份童年的快乐,伴着好听的音乐,和老师配合着再读一读吧!(播放伴奏,师生合作读文)

2.教师:谁还记得我们以前也学过一首跟垂钓有关的古诗?

出示古诗《小儿垂钓》齐读

师:这首诗也是写钓鱼的,和溪边的钓鱼有什么不同吗?

生:《小儿垂钓》主要是描写孩子不愿被打扰,很专注的钓鱼,而溪边主要是写出孩子钓上之后的欢快

【设计意图】在美妙的伴奏中,师生合作品读诗歌,再次引导学生感受景色的美,同时在对比朗读中想象画面,感受童年之美。 

【多媒体应用】教学助手(教育云)希沃白板、课件、班级优化大师、诗歌伴奏希沃学科工具

五、小结

同学们,溪边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童年生活的欢乐片断,这种欢乐是我们体会过之后才能真正感受到的,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的童年都能像画一样那么作者为我们描述的另外两幅画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垂钓         想象画面

江上戏水         联系上下文  

林中采蘑菇       联系生活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县习岗镇和平街     联系邮箱:1461095232@qq.com
12640122MB196468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