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忙碌心处闲
2017级(19)班 金悦欣
忙碌不等于充实,闲暇不等于荒废。只有这样才能忙里偷闲,闲中得静,动静结合,营造一种忙闲得宜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对我们的学习与事业都大有裨益。
不应因忙碌而忘记初心。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被琐屑繁杂的事而搞得晕头转向,甚至走出最初的方向,找不生活的重心而失去平衡,我们学生生活的重心无疑是学业,可往往会因为人际交往,周遭的诱惑,青春期的迷茫而失去航向。终日的忙忙碌碌,疲惫不堪,在他人看来这只是庸庸碌碌,做事不专。如此化解这一矛盾呢?十九大报告中反复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忙碌之余,放下手头的工作,解开束缚的绳索,就会获得闲适快乐。认清“枷锁”还是“救命稻草”,回看自己的生活,思考在哪件事上用心不够,又在哪件事上太过专注,并着手调整。这样忙碌的生活,怎能不充实呢?
不以过分闲暇而虚度时光。现代人的“拖延症”就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脚。手中早已堆起了如山的麻烦,身后背负着一堆昨天就该完成的任务,可你却还咬着指甲反复开锁手机屏幕。“我在休息”。不要让这句话一再欺骗自己。将种种问题写在纸上,划分重点,立即执行。不止你的生活会充实,人也会变得清明许多。当然,我不反对休学娱乐,但要节制有度。
让忙碌与闲暇皆有意义。生活就是一本翻来再也无法合上的书,你只有浏览下去,却不能再重新经历一次过往让自己的分秒都变得有意义是十分诱人的。选择务实高效的工作,这是做事的最佳方法,而不应在小风景上休闲止步;闲就闲的有情趣,高雅浪漫又脱俗,或实实在在的蒙上大被睡一觉,消除疲劳。而三心二意的工作学习,看似用功,实则两误。
劳逸结合,追求生活真谛。工作是有意义的,而休息也同样有意义。超负荷的工作是无意义的,劳逸结合,劳时专注于细节,逸时想一想全局,构思下一步棋。当然,我更乐于偶尔的出戏。生活时,不妨留一点时光给自己。品一杯香茗爬一座矮山,海边兜风,暮色苍茫中远眺……不功利,不求速,为宁静,为欢愉。可与自然说话,与心灵聊天。清理太多的世俗之气,超脱自我,融入天地,待回归俗世凡尘,一定轻松自在,洒脱自然。
生命的意义是在忙碌中创造价值,在休闲时放松心情。其意义不在实体,不在文子,不在编码,不在图像,而在于生命的痕迹引领我们探究“本源”,寻找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