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通空间-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原州区第七小学

>学校首页>互联网+教务>电子教案>内容详情

2019-2020(上)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电子教案

发布时间: 2019-12-04 11:11 发布单位: 固原市原州区第七小学 浏览量: 2727 【公开】

 

 

 

    校: 原州七小教育集团(总校)

任教年级:三年级(  __

任教学科:          

    名:  _______       

 

     

一、本教案包括以下内容:

1、学生基本情况

2、本册教学内容

3、本册教材分析

4、本册教学进度

5、本学期活动课计划

6、教学具体措施

7、本学期教学情况总评

8、课时教学设计

二、备课要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特别要注重学生学法的设计。

三、凡任课教师,必须超前一周进行备课,教案编写后必须经年级组长或教务主任签字后方可实施。

四、本教学设计方案完成后,期末交本校教务处评定成绩后存入本人业务档案。

 

 

 

 

 

一、学生基本情况

  )年级    )班

班级

人数

 

少先队员

优等生

中等生

学困生

二、本册教学内容

本教材安排了8个单元的课文,共选编27篇课文进行学习。其中六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教材各单元内容及课文有,第一单元,围绕着“学校生活”为主题,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启航的地方。课文有《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第二单元的主题为“金秋时节”,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课文有《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第三单元以“有趣的童话”为主题,让孩子们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唱歌。课文有《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第四单元围绕“预测”为主题,猜测与推想,使我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乐趣。课文有《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第五单元,主题为“观察”,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文有《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第六单元,主题为“祖国山河”,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课文有《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七单元,主题为“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让我们一起来发现。课文有《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第八单元,主题为“美好的品质”,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课文有《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第一单元: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第二单元: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第三单元: 主要是围绕“童话”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想象的能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第四单元: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预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童话故事,学会预测故事情节,续编故事。第五单元: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观察”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学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第六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风光”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学会课文围绕一个意思去写的方法,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第七单元 :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第八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爱”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司马光》《掌声》《灰雀》和《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感受人物的仁爱之情,学会理解课文的意思。

四、本册教学进度

周次

起止日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

9.1

开学准备      

9.2——9.6

1.大青树下的学校    2.花的学校     3*.不懂就要问  

8

9.9——9.13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习作:猜猜他是谁    语文园地   

8

9.16——9.20

4.古诗三首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 

8

9.23——9.27

6.秋天的雨    7*.听听,秋的声音   习作: 写日记

8

9.30——10.4

               国 庆 放 假      

10.7——10.11

语文园地   8.卖火柴的小女孩     9*.那一定会很好

8

10.14——10.18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11*.一块奶酪   习作:我来编童话

8

10.21——10.25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8

10.28——11.1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4*.小狗学叫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8

十一

11.4——11.8

习作:续写故事    语文园地     中 期 质 量 监 测

6

十二

11.11——11.15

15.搭船的鸟   16.金色的草地    习作例文

8

十三

11.18——11.22

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      17.古诗三首

8

十四

11.25——11.29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19.海滨小城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8

十五

12.2——12.6

习作:这儿真美   语文园地    21.大自然的声音

8

十六

12.9——12.13

22.父亲、树林和鸟  23.带刺的朋友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8

十七

12.16——12.20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语文园地    24.司马光 

8

十八

12.23——12.27

25.掌声        26.灰雀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8

十九

12.30——1.3

口语交际:请教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语文园地  

8

二十

1.6——1.10

期末测试(具体时间见期末测试安排)阅卷   总结工作

备注:1、三年级语文每周8课时;

2、质量监测(抽测)以教学进度为准,请学科教师严格按进度组织教学,不得提前或推后。

 

原州区教研室

五、本学期活动课计划

时间

     

 

2

3

4

5

6

7

 

六、教学具体措施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适时采用 “ 四人小组 ” 合作学习的形式。

2、三年级依然要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在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同时,并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读书,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重视朗读指导,读中悟,读中积累并学会运用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培养,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要提前做好准备,教学时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充分利用教材,展开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入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

7、根基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的习作。要求学生准确把握习作的目标要求,使三年级习作与二年级写话自然衔接,平稳过度。

 

 

审批意见:

 

审查者(签字)

         

 

七、本学期教学情况总评

 

 

 

 

 

 

 

 

 

 

 

教研组长(签字)                

 

 

 

 

教务主任(签字)                    

 

 

 

 

校长(签字)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主备人:赵世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

2.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与同学交流。

三、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激趣导入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六、综合性学习。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2 花的学校

主备人:赵世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等5个生字。掌握“假”这个多音字。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2.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想象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句式写句子。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 探究法 朗读法

五、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导入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读文想象,拓展延伸

 

 

 

 

 

 

 

 

 

 

 

 

 

 

 

 

 

 

 

 

 

五、作业布置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荒 笛 罚 假 裳

2.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荒—谎

B.换偏旁记忆的字:笛—油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湿润:潮湿润泽。

 荒野:荒凉的原野。

 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段(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段(第7自然段~第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段(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段(第7自然段~第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1.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审批者签字                                           

                       

 

3* 不懂就要问

主备人:赵世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地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三、教学难点: 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朗读法

五、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谈话导入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三、整体感知。

 

 

 

 

 

 

 

四、学习生字

 

 

 

 

 

五、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布置作业。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朗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

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意思。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讨论交流。

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1.(出示PP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

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

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1.迁移练习。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审批者签字                                            

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

主备人:赵世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语感。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认真听别人说话,不要打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对别人说的话进行评价。

二、教学重点:

1.表达时要口齿清楚,声情并茂,并配合图片动作等。
2.注意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达清楚。
三、教学难点: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 探究法 交流法 朗读法

五、教学准备:生活照片。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激趣导入

 

 

 

二、问同学们看相片的感受。

 

三、结合照片,老师讲述自己暑假经历过的事。

 

四、让学生复述老师的经历。

 

五、分小组讲自己经历的新鲜事。

 

六、评比。
七、作业

 

 

 

 

出示老师课余生活的照片)漫长的暑假生活很快过去了,老师在暑假里经历了一件新鲜事,请大家说一说老师在做什么啊?

 

问:想不想知道老师在暑假做了什么啊?

结合照片,老师讲述自己暑假经历过的新鲜事

 

 

1.注意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
2.师生共同点评。
(讲故事一要选别人感兴趣的事,二要恰当地选用图片和实物)

1.交流自己经历了什么新鲜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其他同学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评、梳理。

 

 

大家评比谁讲得最好,评出讲故事小能手。

把自己的暑假生活讲给同桌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习作1 猜猜他是谁

主备人:赵世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描述人物的外貌,以及形象特点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去描写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开头空两格的写作格式。

二、教学重点: 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特征。

三、教学难点: 选取一到二点刻画人物。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三条丝巾。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游戏导入。

 

 

 

 

 

 

 

 

 

 

 

 

 

二、游戏环节

 

 

 

 

三、游戏结

束,点评。

 

 

 

 

 

 

 

 

 

四、第二次游戏。

 

 

 

 

 

 

 

 

 

 

 

 

 

五、游戏点评。

 

 

 

 

 

 

 

 

 

 

 

 

 

 

 

 

六、小结

 

 

 

 

 

 

我们请我们班三个同学上黑板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谁想上台。


游戏规则:首先请上台的三个同学用丝巾蒙上双眼。下面再随便请上来三个同学,让蒙眼的同学猜一猜是谁。最多只能猜三次,三次猜不对者唱一支歌曲。
台下同学不能提示,从班里分别挑选最胖的和最瘦的以及最高的三名同学,让蒙眼的同学去猜。
B.换偏旁记忆的字:笛—油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请猜中的同学发言,谈猜中的依据是什么。
游戏规则:请同学们用笔描述班内同学的外貌以及性格特点和做事风格。然后请刚刚没猜中的同学继续猜描述的是谁。

1.谁描写的最符合人物对象?
2.猜中的原因在哪里

每个人的外貌性格都有差异,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写出人物的特点,才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猜猜他是谁
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结合本次习作给出的主题,写一写自己的同学。
2.选定内容:
(1)人物的外貌特点。
(2)通过具体的事情写出人物的特点、品质。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5.结构顺序: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接着通过具体的

 

事例反映人物的品质,最后首尾呼应,点明人物的性格特点。
下水文:
我的好朋友
   她,长着蘑菇似的头发,白里透红的脸上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面是一个高挺的鼻子。再往下看,是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
   她非常爱看作文书。如果你去看一看她的抽屉,你一定可以从她的抽屉里看到好几本作文书。记得上一次,学校就要进入读书时间了,而班里面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忘记带书来学校看,所以此时,那些同学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她就会从她的抽屉里拿出她的作文书,说:“我这里还有好几本作文书,你们都拿去看吧。”那些没带书的同学像是抓住了一把救命稻草一样,欣喜若狂地接过书,连声道谢。
   她也是一个很爱帮助别人的人。她的书包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的东西。例如:美术课要用的剪刀;语文课要用到的订书机;数学课要用的固体胶……应有尽有。每当上课需要用到“小百宝箱”里的工具时,她总是毫不犹豫地给别人先用,自己最后才用。
   她还是一个很尽职的人。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组长,但是她做组长也做得非常尽职。每一次收作业,她都是第一个收齐;每一次发作业,她都发得最多。
   她就是我的朋友——夏优璇,她就是我那个爱看作文书、爱帮助人、做事非常尽职的好朋友。
开头简介人物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整体印象。
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夏优璇爱看作文书的特点。
通过爱帮助人的具体事例的描写,我们能够体会到夏优璇的善良、热情。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语文园地一

主备人:赵世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积累《所见》一诗。

过程与方法:

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二、教学重点: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的地方。最后开始实施方案。

三、教学难点:

熟读并背诵《所见》。

四、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

 

一、交流平台

 

 

 

 

 

 

 

 

二、词句段运用

 

三、组织兴趣小组。

 

 

 

四、日积月累

 

1.让同学把课本翻到第一课,找到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

2.点名让学生大声朗读出来。

3.男生、女生分别读一些有新鲜感的句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4.师总结:有新鲜感的句子一般都运用了某些写作手法。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还可以尝试仿写。

 

1.把课本上13面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两行词语找男生读一次。

2.学生都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3.分组说说自己的发现。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建立兴趣小组。

2.小组内为取小组名字献计。

3.最后把小组名字定下来。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4. 古诗三首

主备人:马玉娟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诗意。

过程与方法:

多种方法理解诗中的词语的意思:萧萧、促织、篱落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满怀乡愁的心境。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首诗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想象诗意,理解诗意。

四、教学方法:

反复朗读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五、教学准备

1.查阅诗人的有关资料。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收集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背一背。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导入

 

 

二、自读古诗,识记生字

 

一、理解

《山行》,感受意境

 

 

 

 

 

 

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五、学习古诗《赠刘景文》,品味诗意

 

 

1.教师板书课题,简介三首古诗的作者。

2.自读古诗。

 

1.引导学生读古诗,把生字圈起来。

2.交流识字。

3.再读古诗。

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教师点拨: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是傍晚之景。

第一句的“远”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了“远”。第二句的“生”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飘浮的动态美,也说明了山高。“有人家”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山林充满生机。第三句的“晚”写出了作者留恋美景。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句,突出霜叶耐寒的品质。

 

1.故事导入:古时候,有个叫刘景文的诗人,他很有才华,可50岁了还没被朝廷重用,所以整天闷闷不乐,他的好朋友苏轼邀刘景文到他家做客,俩人边喝酒边聊天,苏轼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就写下了这首诗。

2.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诗句,诗中写了秋天的什么景色?

(课件出示)

4.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看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古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课件出示一、二句诗,引导学生交流,假如你是一个漂泊在外的诗人,读了这两句诗,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3.出示三、四句,引导学生思考:哪些是作者想到的?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4.引导学生感悟写法。

5.读、背古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主备人:马玉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多种方法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二、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词语,能正确书写生字。

三、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金色的巴掌”指什么,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说说自己上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五、教学准备:

1.观察每天行走的水泥路。

2.自学生字、制作生字卡片。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问题导入

 

 

 

 

二、初读识字

 

 

 

 

三、熟读感知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每天上学、放学走过的水泥路是什么样的?用一句话概括。

2.今天,我们要欣赏到一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你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吗?(板书课题)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重点指导“凌、增、棕、靴”的读音和“铺、印、图、迟”的笔顺。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1.教师引导学生按结构归类复习生字。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了解作者观察到的每个景点。

2.理解词语:明朗、亮晶晶、湿漉漉、熨帖、凌乱。

3.欣赏文中的比喻句。

4.根据课文内容释题。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美景的句子,用“”画出作者高兴的句子。(学生读后,课件相应出示)

2.欣赏、体会这些句子中的美。

1.多美的水泥道啊,你们喜欢吗?

2.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6. 秋天的雨

主备人:马玉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过程与方法

熟读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描写3个总起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仿照课文的相关句子学习表达。

二、    教学重点

三、    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四、    教学难点

五、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认识总起句。

六、   教学方法

一想带读,以读感悟。

五、教学准备:

1.制作生字卡片。(师生)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想想各个季节雨的不同特点。(学生)

2.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三、再读课文,随文积累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教师板书“雨”,引导学生说一说春、夏、秋的雨各自的特点。

2.教师出示秋雨及秋季景色的图片。

3.板书课题,质疑。

1.引导读文,提出阅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识字情况,强调“匙”的读音。

3.组织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中心句概括内容的方法。

1.引导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己喜欢的词句。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仿写。

1.带领学生书写,注意笔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2.回忆上节内容:说说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1.引导学习第1自然段,思考:秋天的雨是如何把秋天的大门打开的?

2.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思考:

(1)走进秋天,我们会看到什么?

(2)这么美丽的颜色,秋雨都送给了谁?

3.引导学生自学3、4自然段,思考:秋天的雨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4.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秋天的雨给小朋

友们带来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1.组织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积累词句。

3.教师总结全文。

4.作业:把自己喜欢的词句写在本子上,

背诵喜爱的段落。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7*.听听,秋的声音

主备人:马玉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仿写诗文。

过程与方法

一边读一边想象和同学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感悟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何赞美。

二、教学重点:

1.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2.仿照诗歌的形式,仿写诗文。

三、教学难点:

会认“抖、蟀、蟋、振、韵”等9个字。

四、教学方法:

交流讨论:你听到了秋天的那些声音?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

1.搜集秋天的声音及图片。(师生)

2.预习生字,读懂课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 学 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游戏导入,质疑引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小游戏:听音说画。

1.课件播放各种声音。

2.引导学生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4.板书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你脑海里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2.老师想请6位同学朗读诗歌。猜猜看,为什么请6位同学?注意读准读通,相机正音。

3.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4.小游戏:找声音。(文中描写秋的声音的句子)

1.引导学习第1-3小节,提出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边读边展开想象。

2.引导学生描述画面,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的脑海里呈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3.引导学生评议,交流感受。

4.指导学生朗读。

1.指名学生朗读第4~6小节。

2.指导学生仿写诗歌。

3.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诗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习作·语文园地二

主备人:马玉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3.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背诵“日积月累”中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4.学写日记,了解写日记的格式和好处。

过程与方法:

运用小组交流、同桌交流等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积累四季的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2.学写日记。

三、教学难点:

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四、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 学 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游戏导入。

 

 

 

 

 

 

 

 

 

二、游戏环节

 

 

 

 

 

 

 

 

 

 

 

 

三、游戏结

束,点评。

 

 

 

 

 

 

五、    第二次游戏。

 

1.课件出示日记范文。

2.和同学交流:

(1)写日记有什么好处?(2)日记里可以写什么?(3)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

3.教师小结:

(1)写日记能为我们习作提供素材,让我们记住过去的时光,珍藏回忆;写日记能让人学会思考……

(2)日记可以记录生活中的人、事和他们的喜怒哀乐等。

(3)写日记时要先写下日期、星期和天气情况。

4.学生交流自己写日记的内容。

5.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1.我会写。

(1)和同学交流,描写四季的词语有哪些?(两个字、四个字都可以)

(2)写一写:

2.我知道。

(1)学生读句子,交流对句中带点词语的理解。

(2)说说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查词典;联系前后句子意思)

 

 

1.学生自读词语,说说这些词语的共同点。(都是描写秋天的)

2.简单理解词意。

3.再读、积累词语。

 

 

 

 

板书: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8、卖火柴的小女孩

主备人:马玉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三、教学难点:

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探究  情境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

 2.学生准备:课本。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铺垫情感。

 

 

 

 

 

 

 

 

 

 

 

 

三、解读不幸

 

 

 

 

 

 

 

 

 

 

 

 

 

 

 

 

 

 

 

 

 

 

 

 



 

 

 

 

四、感悟火柴带来的幸福



 

 

 

 

 

 

 

 

 

 

 

 

 

 

 

 

 

 

 

 

 

 

 

 

 

 

 

 

 

 

 

 

 

 

 

 

 

 

 

 

 

 

 

 

 

 

 

 

 

 

 

 

 

 

 

 

 

 

 

 

 

 

 

 

 

 

 

 

 

 

 

 

 

1.板书“安徒生”。说说你了解的安徒生。

2.安徒生的很多童话故事都有他自己生活的影子。1848年,他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信,要他根据信中的三张图片写一则故事。其中一张图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黄黄的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看着,双眼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要饭的妈妈,相依为命的奶奶,还有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就提笔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话世界里去。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师:你能用“课文先写……接着写……最后写……”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生:课文先写大年夜,天下着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写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看到种种幻想;最后讲小女孩冻死了。

师:根据“先写……接着写……最后写……”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吗?

师: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你读了课文的感受吗?

生:不幸。

生:悲惨。

生:可怜。

消(       杏(    

1.师:那么,课文主要描写小女孩不幸的是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

2.你能结合有关句子来谈谈你的感受吗?

学生自读勾画,随机反馈,教师引导感情朗读。

(1).“在这又冷有黑的晚上,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蹒跚地走着。”

(2).“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3).“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4).“她死了,在平安夜冻死了。圣诞节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3.小女孩冻死街头很悲惨,对于最后一个部分,你有什么问题吗?

出示课文图片和文句,师读: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圣诞节的幸福中去。”

生:为什么她冻死了脸上还带着微笑?

生:为什么说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圣诞节的幸福中去”?

师:是啊,是谁给了她幸福呢?

生:奶奶。

师:是奶奶吗?谁有不同意见?

生:是火柴,小女孩的奶奶已经死了,小女孩是在火柴的亮光里才幻想到奶奶的。

1.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二部分,想想火柴给小女孩带来怎样的幸福?

2.填空作业。

火柴给小女孩带来了火炉,因为小女孩渴望得到温暖

火柴给小女孩带来了    ,因为小女孩渴望得到   

火柴给小女孩带来了    ,因为小女孩渴望得到   

火柴给小女孩带来了    ,因为小女孩渴望得到   

3.体会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

师: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抽出第一根火柴的?

生: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才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擦燃了。

师:为什么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这个“敢”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小女孩犹豫了一会儿,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抽出了一根火柴擦燃了。

师:小女孩为什么犹豫?

生:因为火柴是小女孩家的经济来源,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再把火柴自己用了,回家爸爸会打她的。

师:从“终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小女孩实在冷得受不了了。

师:擦一根火柴竟然要鼓足勇气,那么,火柴给小女孩带来了怎样的幸福呢?

生:“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多么舒服啊!”

师:我们知道这种幸福实际上是小女孩的幻想,现实是怎样的呢?

生:“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师:我们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吧。注意要读出小女孩一开始想擦火柴的犹豫和擦火柴时的惊喜。(指导有感情朗读。)

4.自己有感情朗读第二和第三次擦燃火柴,简略交流感受。

师过渡:因为擦火柴时带来的幻想,带给她片刻的幸福和欢愉,所以她不假思索地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下面自己读一读第二和第三次擦燃火柴,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

5.体会小女孩第四、第五次擦火柴。

师:当小女孩第四次擦燃火柴时,她看到了什么?

生:奶奶。

师:奶奶是世界上唯一疼爱她的人,如果你是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你会怎样兴奋地叫起来?怎样乞求奶奶把自己带走?(指名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小女孩兴奋的心情和乞求的样子。)

师:这时火柴又灭了,小女孩为了把奶奶留住,她赶紧擦燃了一大把火柴。这时发生了什么?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是说小女孩死了。

师:是啊,小女孩只有死了,才会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她这样悲惨的命运是什么造成的?

生:当时丹麦的社会太黑暗了,穷苦的劳动人民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人情淡薄。人与人之间是金钱关系。

生: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真叫人憎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9*.那一定会很好

主备人:马玉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 探究法 朗读法

五、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课件。(教师)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三、深入探究学习拓展

 

 

 

 

 

 

 

 

 

 

 

 

 

 

1.出示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了什么?

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服)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主备人:马玉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读懂课文内容,会认咱等15个生字,会写旅等13个生字。

2.  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抓住文中描写青头的词句进行理解、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学会安慰别人。

二、教学重点:

说说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它是怎样在青头帮助下从牛肚子里逃出来的。

三、教学难点:

 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朗读法

五、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学生)

2.教学课件。(教师)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三、深入理解学习拓展

 

 

 

 

 

 

 

 

 

 

 

 

 

 

 

 

 

 

 

 

1、板书:旅行

说说你去过哪里旅行?感觉怎样?

2、板书完整课题: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3、看图整体感知。(媒体出示)

  过渡: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样呢?

1、(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

3、交流:

分段指名读课文。

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媒体出示)读准字音:

骨碌   贮藏

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蟋蟀 贮藏 消化 悲哀 细嚼慢咽 知觉   蹭来蹭去.区别:贮藏 蕴藏

学生齐读词语,巩固识记。

4、 还有哪些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呢?

1、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读读课文来研究,而有些问题需要查阅资料。

提出研究要求:(媒体出示)

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媒体出示)

3、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4、交流研究成果

5、再读课文,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帮助、鼓励。

  学生默读课文5—17自然段。

(1)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媒体出示)

(2)指名反馈找句子。(媒体出示)

(3)组织谈话:从青头的语言和行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1、交流研究成果

2、再读课文,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帮助、鼓励。

  学生默读课文5—17自然段。

(1)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媒体出示)

(2)指名反馈找句子。(媒体出示)

(3)组织谈话:从青头的语言和行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根据提示写出第7节和第11节的主要意思。(媒体出示)

(5)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11*.一块奶酪

主备人:马玉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诱、舔”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

2.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

2.  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

2. 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 探究法 交流法 朗读法

五、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学生)

2.教学课件。(教师)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 学 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二、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四、布置作业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蚂蚁吗?(课件出示成群的蚂蚁、蚂蚁觅食等图片。 )

(2).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辛勤地工作,他们和睦相处,生活非常幸福。在他们的生活中还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 (板书:一块奶酪)

 

1.自由默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

2.新词: 宣布 处罚 诱人 舔一下 强大 犯禁令 稍息 犹豫 跺脚 (质疑问难(让学生说出读不懂的地方,注意课堂中的生成

3、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4、在搬运粮食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奶酪掉了一小块)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引导学生学习第4-12自然段,了解事情的经过。)(板书:奶酪掉了一小块 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

 

1.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1)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板书:严于律己 严格纪律)

(2)假如你是蚂蚁队长,你会对蚁群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

2.选择其中一个小蚂蚁,发挥想象,以小蚂蚁的身份改编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3.学生自编故事,同桌交流,班内交流。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你编好的故事写在写话本上。

 

 

 

四、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习作·语文园地三

主备人:马玉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习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生字。

2.认识“口”部的生字,并理解带“口”部的字与什么有关。

过程与方法:

积累谚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编童话故事。

二、教学重点: 识字和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三、教学难点: 编童话故事。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复习导入。

 

 

 

 

 

 

 

 

 

 

二、学生交流。

 

 

 

 

三、指导习作。

 

 

 

 

 

 

一、交流平台。

 

 

 

二、识字加油站。

 

 

 

三、词句段运用。

 

 

 

 

 

 

 

 

 

 

 

 

 

 

 

 

 

 

 

 

四、日积月累。

 

 

 

 

 

 

 

 

第一课时

(习作:我来编童话)

1.回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什么体裁的文章?(童话)

2.回忆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小结:这些童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动、植物,把它们赋予了人的情感、动作、语言,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生动有趣,你能编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吗?

1.课件出示文中一些词语,读一读、想一想:看到这些词语,你的脑海里会浮现一幅什么画面呢?你想到了什么故事?

2.同桌交流自己的故事内容。

3.指名说说,其他同学补充。

1.确定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可以从上面找一个或几个,也可以添加你喜欢的其他角色。)

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发生的?

3.他们在那儿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写作思路:
学生按自己的思路编写童话故事,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

第二课时(集体备案)

1.小组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并说说从中获得的启示。

2.指名学生交流。

1.读一读,比一比。

横线右边的字是左边字的一部分。(减一减的方法识字)

2.认一认横线右边的字。

 

1.我发现

(1)认识带“口”部的字,并归类。

第一类:和嘴巴有关的动词:咬、叼、嚼、啃、咽、吞、含

第二类:表示叫的动作:叫、喊、嚷、吼、啼、吵、唤

第三类:表示声音的词:吱、呜、嘀、嗡、嘟、啪、哗

(2).学生认读这些字。

2.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认识修改符号  

 表示改正

表示增补

 表示删除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自读谚语。

2.简单理解谚语的意思。

3.积累谚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主备人:宋小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洞、准、备”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门板、准备、暴风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情节,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老屋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三、教学难点: 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借助字典认识生字。

2.教师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看图猜想,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一、复习回顾,激发兴趣。

 

 

 

 

 

 

 

 

 

二、听讲故事,学习预测。

 

 

 

 

 

 

 

 

 

 

 

 

 

 

 

 

 

 

 

 

 

 

 

 

 

 

 

 

 

 

 

 

 

 

 

 

 

 

 

 

 

 

 

 

 

 

 

 

 

 

 

 

 

 

 

 

 

 

 

 

 

 

 

 

 

 

 

 

 

 

 

 

三、拓展练习。

 

 

第1课时

1.课件出示图片和下面的导语: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引发学生回忆: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读故事吗?老师这有一些童话故事的插图,你们能根据图片,说出这个故事的名称吗?

2.总结:同学们知道的故事可真多!老师这里还有一幅插图,你们来猜猜讲的是什么故事。

3.今天,我们就来读这个童话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4.揭示课题。课件出示解题:

(1)(学生齐读课题)指导读好多音字“倒”。

预设:“倒”是多音字,读音有:“dào、dǎo”,本课是总也(dǎo)不了的老屋。

(2)读了课题,你们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老屋活了多少年了?为什么它总也倒不了?)

1.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听。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横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分段

3.全班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了一栋一百多岁的又破又旧的老屋,很久没人居住,就要倒下时,分别听到了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的恳求,于是它继续坚持着,没有倒下,最后因为小蜘蛛的故事没有讲完,所以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的事。)

4.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后面可能发生的事情。课件出示:

(1)提示:

预测一: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

预测:图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它应该会答应吧?

预测:一读到“等等,老屋”这句话,我就知道,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

……

(2)学生说一说,这些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

(文章的题目、插图和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暴、凑、、孵、叽、偶、尔”,指名读。

加偏旁记忆的字:苗—喵  奏—凑

换偏旁记忆的字:叽—饥  —遇

(2)开火车,小组竞赛,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3)课件出示生字的词语,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

暴风雨  凑合  喵喵  孵小鸡  叽叽  偶尔

2.写字。

(1)指导书写“洞、准、备、暴、墙、壁、砍、蜘、蛛、漂、撞、饱、晒”,开火车轮

(2)识记生字。

①形声字识字。如“饱”,“”是表意的,和食物有关,“包”是表音的。另外,“洞、壁、漂”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

②熟字比较。如:堆—准  备备  洒—晒

(3)书写提示。

“洞、准、墙、砍、蜘、蛛、漂、撞、饱、晒”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备、壁”是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宽下窄。

教师范写,强调“准、暴、晒”:

“准”字,左右结构,左边是两点水,右边是个“”,不是“住”,中间的单人旁基本接近竖中线。

“暴”字,上中下结构,注意上面的“日”写得一些,最下面不是“水”,中间的“共”的第二横压住横中线上。

“晒”字,左窄右宽,右边是个“西”。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

(5)指导学生书写词语。

(6)指导学生朗读、书写词语。

变成 门板 准备 暴风雨 安心 主人 墙壁 母鸡 注意 根本 蜘蛛 漂亮 因此

第2课时

1.出示课文词语,开火车朗读。读。

2.引导学生回忆故事的大概内容。

3.出示老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指名说话: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屋。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屋。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屋。

4.同学们说得真好,图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老,那么,那么慈祥——想倒下去,却总也倒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它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寻找答案。板书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一)听讲第1~5自然段,学习根据插图预测。

1.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课文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老屋会不会答应小猫的请求?

学生自由发言:对于“会”与“不会”的言论,教师相机指导,可让学生说出“会”或“不会”的原因,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2.课件出示插图:

学生观察,注意老屋的神情。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屋?它会答应吗?

(老屋是慈祥的、和蔼的,老屋会答应。)

所以说文中的插图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猜想,这也是阅读童话故事的好办法。

3.同桌互读文章的第1~5自然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小猫和老屋的对话?

讨论:老屋、小猫的话分别应该怎样读?

(老屋和气,温和;小猫请求,真诚地感谢。)

4.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评价。

5.学生根据第1~5自然段的内容讲故事。(注意语言的简洁以及语句的连贯性。)

(二)听讲第6~9自然段,学习联系生活预测。

1.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课文第6~7自然段,引发猜想,第一次读到这儿的时候,你觉得老屋会不会答应老母鸡的请求?为什么?

预设:会答应,因为插图中告诉我们老屋很慈祥,十分乐于助人,所以会答应。

预设:不会答应,因为这是第二次了,而且要站二十一天,老屋可能会觉得不耐烦。

2.围绕学生讲到的第二种情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比如,你在写作业时,同学过来问你借铅笔,你会怎么办?过了一会儿,他又来借橡皮,你会怎么想?又过了一会儿,他又来问你借尺子,你又会怎么想?

(一次又一次地被别人打扰,大部分人可能会感到不耐烦,这样猜想也很有道理。)

3.小结:读童话故事时,可以借助插图预测后面的故事情节,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预测。

4.通过后面的故事情节,我们得知老屋最终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这个结果和一部分同学的预测是不相同的。这时你是怎么想的?

(老屋很了不起,一次次地帮助他人。这个故事很有趣,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好玩的事情?)

5.请同学分角色朗读故事的第6~9自然段。

6.学生根据第6~9自然段的内容讲故事。

(三)听讲第10~12自然段,学习联系上下文预测。

1.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课文第10自然段,引发猜想:听到这儿,你产生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因为上面的故事中,老屋两次说了“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就一定会有第三次。)

2.师:是的,同学们猜得很对,蜘蛛也来请老屋帮忙了。我们在预测故事时,还要学会联系上下文。那就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预测:小蜘蛛来请老屋帮忙,老屋会答应吗?为什么?

预设:老屋会答应。因为老屋答应了小猫,多站了一天,答应了老母鸡,多站了二十一天,它乐于助人,一定还会答应帮助别的小动物的。

预设:老屋可能不答应,因为它不仅厌烦了,而且实在太累了。

3.故事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请同学朗读第12自然段。

4.请同学们根据第10~12自然段的内容讲故事。

(四)听讲第13~17自然段,明白道理。

1.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课文第13自然段,同学们猜一猜老屋会倒吗?为什么?

预设:会,老屋实在是太累了。

预设:不会倒,或许小蜘蛛的故事讲完,又有其他小动物来请老屋帮忙的。

2.是的,老屋可能不会倒了,因为老屋太善良了,不忍拒绝其他小动物的请求。

3.思考:你们喜欢老屋吗?为什么?你觉得老屋幸福吗?为什么?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1.同学们读了很多的童话故事,请选择一篇童话故事讲给同桌听。

2.对这个童话故事后面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把预测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

(要求:预测要大胆想象,更要联系上下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主备人:宋小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萝、卜、愁、沾、晾”5个生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内容,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预测能有一定的依据,并能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预测故事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内容,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预测能有一定的依据,并能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难点: 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 探究法 朗读法

五、教学准备:了解本课的作者。生字卡片、课件。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谈话趣,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练习预测。

 

 

 

 

 

 

 

 

 

 

 

 

 

 

 

 

 

 

 

 

 

 

 

 

 

 

 

 

 

 

 

 

 

 

 

 

四、熟读课文,想象续编。

 

 

 

 

 

 

 

 

 

 

 

 

五、作业布置

 

1.课件出示:“一个胖娃娃,埋在地底下,头顶绿穿红,夏天播种秋天,小兔子们最爱他。”学生猜谜语,教师小结:其实这是胡萝卜啊。

2.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胡萝卜图片)谁爱吃胡萝卜?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胡萝卜先生的故事,这个好听的故事藏在一本书里,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3.观察图片: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你觉得他看上去是一位怎样的先生?(这位先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胡萝卜先生。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课件出示:

4.介绍作者:

王一梅,儿童作家,共发表短篇童话300余篇,出版作品八十多部,获得了许多奖项。今天,她给我们带来的这个故事名字叫作——《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齐读课题。(板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5.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他的胡子怎么了?

预设: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1.配乐(音频:贝多芬的《月光》),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课文,感受文章大意。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横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分段

3.请全班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文章主要讲了哪几件事?

(按提纲“胡萝卜先生刮胡子胡萝卜先生吃果酱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帮助放风筝的小男孩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帮助太太”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4.检测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萝、卜、愁、沾、晾。

(1)学生借助字典预习生字,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加偏旁:秋+心=日+京=晾

形近字辨析:萝—箩沾—粘

减一减:“下”减掉就是“卜”。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用上一节课学到的方法,把自己的预测简单地写在旁边。

2.小组合作交流。

(1)互相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猜想的内容,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预测。

(2)集体交流:

①学生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预测的内容以及这样预测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生1:太太得到了长胡子。她和小男孩一样偷偷地剪了一段胡子,拿来晾晒尿布。这样预测的依据是故事里讲到的“太太正在找绳子”,说明她非常需要绳子,从课文插图也能感受到太太见到长胡子时的那种惊喜。

生2:太太没有得到长胡子。因为胡萝卜先生不同意太太自己的胡子。这样预测的依据是生活常识,大家不会允许别人无缘无故地走或拿走自己的物品。

生3:胡萝卜先生还遇到了谁呢?比如,猴子姑娘少了根绳子来荡秋千,袋鼠弟弟少了一根绳子来练习跳高,胡萝卜先生都给他们提供了帮助。这样预测的依据是生活经验和常识,猴子喜欢在树枝间跳跃,袋鼠跳着行走,文中讲到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在不断长长的,他很有可能会提供帮助。

生4: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了自己。这样预测的依据是以往的阅读经验。如果让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直都在帮助别人,故事就没有新鲜感了,如果最后长胡子帮助胡萝卜先生自己解决了某个困难,这样就出乎意料,故事读起来也更有趣味性了。

②你怎么看待自己在读故事时进行的这些预测?(有的和原文一样,没有原文丰富,有的和原文不太一样,但都是有依据地预测的。)

③当你发现自己的预测和故事的实际内容不同时,你会怎么办?(调整自己的思路,继续阅读,再猜测后面的内容。)

3.小结:同学们学会了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来预测。预测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常识,可以联系课文内容,也可以观察插图,当自己的预测和故事实际不太一致时,还学会了调整自己的想法,接着阅读和预测。

1.读到这儿,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长越长,派上了各种用场。)

2.请学生朗读小男孩用胡子当风筝线的部分。说说,小男孩为什么这样做?(风筝线不够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够长,可以用来当风筝线。)

3.朗读小男孩的话,你从他的话中读出了什么?(绳子很长,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4.故事还没有讲完,你认为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为什么这么想?先自己仿照着课文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5.请学生全班交流。

6.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展开你的想象,继续猜想后面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仿照着课文自由编故事。

7.听老师把故事讲完,听后说说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14*小狗学叫

主备人:宋小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讨、厌”等11个生字,读准“吗、担”等5个多音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做到预测有一定的依据。

过程与方法:

能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外书。

二、教学重点:

1.能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做到预测有一定的依据。

2.能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 能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外书。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朗读法

五、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听音题,练习预测。

 

 

 

 

 

 

 

 

二、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三、再读课文,预测结局。

 

 

 

 

 

 

 

 

 

 

 

 

 

 

 

 

 

 

 

 

 

 

 

 

 

 

 

 

 

 

 

 

 

 

四、课堂小结。

 

1.播放小动物的叫声,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课件播放小狗、牛、鸡的叫声。(三种动物的叫声大概播放40秒)

2.小结揭题:每一种小动物都会叫,它们的叫声都很独特。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不会叫的狗。

3.板书课题:不会叫的狗。读。

4.第一次读到课题时,你能猜出课文可能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课件出示题目,并预测内容。

预设:不会叫的狗去学,但一直没有学会。不会叫的狗遭到嘲笑。不会叫的狗勤奋地学习,最终学会了

1.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

(1)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主要人物和人数,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和朗读时的重音、声调、节奏。揣摩人物心理,把握角色形象。选定、分配角色,进行朗读。

(2)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2.字词学习。

课件出示:

干吗 讨厌 发怒 批评 来访 担保 压根  差不多忍着 模仿 中弹 发疯 汪汪 搞不清

(1)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和同桌互相请教。

(2)学生代表朗读词语,集体读词语。

(3)本课多音字较多:吗、担、压、中、弹。

学生朗读,并补充每个多音字的其他读音,掌握不同读音表示的不同含义。

小结: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吗”在这里读“má”,组词为“干吗”,还有一个读音是“mɑ”,组词为“好吗”;“压”在本文中“yà”,组词为“压根儿”,还有一个读音“yā”,组词为“压力”;“担”本课“dān”,组词为“担保”,还有一个读音是“dàn”,组词为“扁担”;“中”在本文“zhòng”,组词“百发百中”,还有一个读音是“zhōng”,组成为“中间”;“弹”在本文“dàn”,组词“子弹”,还有一个读音是“tán”,组词为“弹琴”。

3.小组合作交流:

(1)每人轮流说说自己对接下来发生的故事的预测,并说说这样猜想的原因。

(2)互相交流课文与大家的预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3)小组汇报:说说预测到的内容,以及是根据什么预测的。

(4)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运用多种方法来预测故事后面的内容,比如观察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大家预测的本领越来越高了。

1.自由读课文,你知道故事中讲了哪几个重要人物吗?

(小狗、小公鸡、狐狸、杜鹃、猎人)

2.你能说一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

(小狗不会叫,小公鸡它叫,它“喔喔”时差点被狐狸吃掉。后来杜鹃又它叫,它“咕咕”时却差点被猎人打中,于是小狗开始跑啊,跑啊……)

3.这个故事没有讲完,课文中出示了三种结局,三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结局可能是怎样的?

4.小组合作交流。

(1)轮流说一说自己对故事结局的预测,并说说这样预测的理由。

预测:

第一种结局的发端与前面两个情节最为接近,预测小狗像之前一样,学会了哞哞叫,而后被人驱赶,或者被其他什么动物挖苦。也可能小狗被人收留,开始管理牧场,因为它懂牛“语”。

第二种结局的发端可以理解为与前面一致,预测小狗学会了说“人”话,它会和农民和谐相处。也可以理解为与前面不一致,毕竟这回是遇到了人,农民不会教小狗学人叫,于是小狗被当作一条普通的狗,或者被收留,或者被赶走。

第三种结局的发端是小狗听到了“汪汪”叫,不过,在它看来却是“奇怪的叫声”,认为“汪汪”叫的就是其他的狗,或是其他什么事物模仿出来的声响:“可能是长颈鹿吧?不,也许是鳄鱼。”

(2)听了同学们的预测,说一说自己认同的预测的内容。

5.听老师讲故事的结局,想一想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一种结局是:小狗被人收留,开始管理牧场,因为它语”。这种结局是我们依据生活经验预测得来的。

6.不会叫的狗的奇遇故事结束了,你有什么话要对小狗说吗?(小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要学会做真正的自己。)

1.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我们不仅学会了预测,还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要学会做真正的自己的道理。)

2.小结:童话是一个陪伴着我们走过童年的神奇世界,儿时,我们曾被其中美妙的故事和奇异的幻想吸引过、陶醉过,而今天的我们、未来的我们依然会深爱童话,因为它像一湾智慧的清泉,会随时随地滋润我们的心田。也正因为如此,意大利作家罗大里才带着激情与真诚不知疲倦地抒写着拥有永恒魅力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爱童话、读童话,从而拥有一把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金钥匙。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主备人:宋小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认真听别人说话,能向家人讲述同学名字里的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二、教学重点:

1.能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三、教学难点:

能向家人讲述同学名字里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 探究法 交流法

五、教学准备:对老舍先生进行课前了解,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 学 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教师示范,名人故事引航。

 

 

 

 

三、学生练习,讲述故事。

 

 

 

 

 

 

 

 

 

 

 

 

 

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点兵点将”。老师的手指点到哪位同学,那位同学就响亮、清楚地把自己的名字报出来,好吗?

老师手指指向班中任意一位学生。

……

你们的名字真好听。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自己的名字吧。(板书课题:名字里的故事)

(课件出示:老舍先生图片。)

1.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

师:是的,舒庆春是他的原名。同学们预习得很棒,那同学们知道他为什么叫“舒庆春”吗?

2.同学们知道他另一个名字“舒舍予”的由来吗?

 舍予”二字是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意思。

1.现在你能像老师一样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吗?自己先练一练。谁来给大家介绍?

2.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抓住讲话的主要内容来介绍,还能有礼貌地回应。接下来我们赶紧在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名字里的故事吧。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小组选出代表汇报交流成果。

4.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一个故事,每个人的名字都托着父母对我们的期待与关爱,通过了解小朋友的名字,我们还发现了汉语言文字的秘密与趣味。让我们好好珍惜自己的名字,珍惜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今天回去后,与家里人说一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习作:续写故事

主备人:宋小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过程与方法:

学会抓住故事情节续编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同桌间相互改的方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并试着修改。

二、教学重点: 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 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对习作修改符号进行预习。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 学 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回顾引入,揭示话题。

 

 

 

 

 

 

 

 

二、指导看图,审清题意。

 

 

 

 

 

 

 

 

 

 

 

 

 

 

 

 

 

 

 

 

 

 

 

 

 

 

 

 

三、编写故事,自主评价。

 

 

 

 

 

 

 

 

 

 

一、回忆修改符号。

 

二、自主习作。

 

三、欣赏范文,分享习作。

 

 

 

 

 

 

 

 

 

 

 

 

 

 

 

 

 

 

 

 

 

 

 

 

 

 

 

 

 

 

 

 

 

 

 

 

 

 

四、小结

 

 

 

 

 

第1课时

1.教师谈话:同学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到了一个重要的读故事的方法,那就是边读边想,并能够根据故事中所给的信息或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常识等给故事进行预测。这样阅读故事,不仅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而且也让阅读成了一种有趣的过程。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将这样的方法运用到学习中,通过想象续写故事吧。

2.板书:续写故事。

引导学生明确“续写”的意义,接着按给出的内容编创故事,让故事更加完整、精彩。

1.课件出示主题图,请学生朗读习作要求。

2.说说这次习作要我们做什么。

3.学生交流明确:

(1)看图,了解图上的故事。想象接下来的事情,能把故事续写完整。

(2)写完后,把故事连起来读一读,能把其中明显错误的地方用修改符号改过来。

(3)和同学互相交流故事,说说自己更喜欢谁写的故事。

4.指导看图:请大家按顺序看图画,思考图画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指名交流。

生:同学们在交流自己刚过的生日,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同学们想办法一起为他过生日……

6.总结看图的方法。

(1)这些图上都有气泡,你能发现这些气泡框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事吗?(有的是同学们说的话,有的是学生心里的想法。)

(2)气泡告诉我们故事中人物的语言与想法,帮助我们读懂图画中的故事。但我们看图还要关注人物的神情、动作等细节,这样才能读懂人物的心情。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神情,猜想一下他们当时的心情。

(4)组织交流:

预设:同学们交流时脸上带着笑容,每个人都很开心,而李晓明有些忧伤,不是很开心。

(5)讲故事的时候,把这些内容放进去,故事就生动多了。

7.把故事的前半部分连起来说一说。

8.指名说,教师评议。

1.指导拟题:引导学生围绕三幅图画的中心词“过生日”给故事拟定一个简洁、准确的题目,教师提醒重点应在第二幅图画,从小男孩的角度去体会过生日的感觉。(难忘的生日、特别的生日……)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图画内容的准确感知,将三幅图画中所呈现的故事内容用文字记述下来,同时展开合理预测并补充第四幅图画,将故事编写得更加完整具体。

3.学生自主完成习作初稿。教师巡视了解完成情况,及时给予个别学生指导,提醒他们抓住几幅图之间的关联和顺序展开描写。

4.指导学生自主评价习作。

第2课时

1.学生对学过的修改符号进行回忆,并明确其使用的内容。

2.教师对习作修改符号进行小结。

1.学生观看插图,进行习作。

2.习作完成后,小声朗读,找出错误,并用相应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1.教师出示习作范文(教师准备一篇相应的范文)。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与范文进行比较,看看什么地方还存在问题,再次进行修改。

范文:

难忘的生日

下课了,三年一班的教室里非常热闹。原来是一些同学聚在一起,谈论过生日的事。

小丽说:“我上个星期过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王说:“我也刚刚过了九岁生日,生日那天是我们全家人一起过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只有坐在一旁的李晓明沉默寡言。

大家还在兴致勃勃地谈论自己过生日的事,李晓明难过地回到了座位上,自言自语:“我也快过生日了,但是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谁来陪我过生日……”

他的声音虽然很小,但还是被王听见了。王告诉小丽:“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们可以一起为他庆祝生日!”小丽听后爽快地答应了,并和王一起去发动同学,秘密策划给李晓明庆祝生日的事。

第二天正好是周末,小丽和王带领同学们早早地来到李晓明家。李晓明还在睡觉,小丽向李晓明的奶奶说明了来意后,悄悄地在客厅布置起来。王蹑手蹑脚地守在李晓明的卧室门外。小丽和小宇在八个气球上写了“李晓明生日快乐”。彤彤和小君在墙上挂好了花。浩然把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放在了茶几上。

大家刚七手八脚地布置完,王壮就压低声音说道:“准备好,懒虫小寿星起床喽!”当李晓明打开门时,大家齐声说:“李晓明生日快乐!”李晓明非常感动,连忙回答:“谢谢同学们!”李晓明的奶奶把蜡烛插在蛋糕上点亮,大家开始为李晓明唱生日歌。李晓明许愿后吹灭了蜡烛。奶奶把蛋糕切开,分给同学们品尝。李晓明激动地说:“谢谢大家。这是我过得最开心的一次生日了。”

2.选择几名学生的习作进行朗读、分享,并思考:写得好的地方在哪里?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进行修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语文园地四

主备人:宋小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典、基”等7个生字。

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中、处”等4个多音字的读音。

过程与方法:

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9个成语的构词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二、教学重点:

1.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中、处”4个多音字的读音。

2.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9个成语的构词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

三、教学难点:

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四、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

 

一、交流平台。

 

 

 

 

 

 

 

 

 

 

 

 

 

 

 

 

 

 

 

 

 

 

 

二、识字加油站。

 

 

 

 

 

 

三、日积月累。

 

 

 

 

 

 

 

 

 

 

 

 

 

 

 

 

 

 

一、词句段运用。

 

 

 

 

 

 

 

 

 

 

 

 

 

 

 

 

 

 

 

 

 

 

 

 

 

 

 

 

 

 

 

 

 

 

 

 

 

 

 

 

 

 

 

 

 

 

 

 

 

 

 

 

 

 

 

 

 

 

 

 

 

 

 

 

 

 

 

 

 

 

 

 

 

 

 

 

 

 

 

第1课时

1.谈话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阅读了几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我们知道,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顺着故事情节预测。说一说,你们学会了哪些预测的方法?

生1: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生2:为了预测得更准确,我读书更仔细了,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

生3:我在图书馆里找书看时,会先看标题,猜猜书的大致内容,再决定要不要看这本书。

2.预测时要注意什么呢?预测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在哪些学习活动中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你读书时的好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3.各小组上台交流。

4.在学生交流到相关方法时,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如:在图书馆找书时,你是如何运用预测的方法来选书的?

在查找资料时,面对那么多的资料,你是如何运用预测的方法来选择的?

5.小结:预测是阅读故事的一个好办法,但也可以用在其他学习活动中,关键是要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1.小组学生合作,查字典完成表格及题目。

(1)用音序查字法完成表格。

(2)用部首查字法完成下列各题。

阁:部首是____,再查____画,组词____。

唐:部首是____,再查____画,组词____。

2.教师小结。

阁:部首是,再查6画,组词阁楼

唐:部首是广,再查7画,组词唐朝

3.认读生字:指名读,指名领读,读。

4.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

1.人心齐,泰山移。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拼读字上面的拼音。

2.教师范读。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节奏。

4.齐读,读出节奏。

5.再读句子,请学生当小老师,把自己读懂的地方讲给同学们听。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大致理解句子的意思。(说出整体意思即可)

6.这几句俗语说明“团结就是力量”。

7.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再次齐读,思考:这四句话都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

8.练习背诵。男女生对读,对。小组赛

第2课时

(一)多音字辨析。

课件出示:

期 假扮 假装 假日

乎 几百 茶几 窗明几净

毒 中奖 中间 猜中

罚 处分 到处 处理

1.要求学生朗读每组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再想想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可以与同桌相互交流。

2.指名读每组词,指导读准字音。

3.说一说,你从每组的带点字中发现了什么?(多音字在不同的词语中,表示的意思不同,读音也就不同)

4.说说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和不同意思。再分别用两个读音组词。

“假”在“假期、假日”这些词语中表示“放假”,读“jià”;在“假扮、假装”这些词语中表示“不真实”,读“jiǎ”。

“几”在“几百”中表示“数目不定”,读“jǐ”;在“窗明几净、茶几”中表示“小桌子”,在“几乎”中表示“很接近”,都读“jī”。

“中”在“中奖、猜中”中表示“正好对上或合上”,在“中毒”中表示“受到”,都读

“zhòng”;在“中间”等词语中“zhōng”。

“处”在“处罚、处分、处理”等词语中有“处理、安排”的意思,读“chǔ”;在“到处”等词语中表示“地方”,读“chù”。

多音字方法指导:“据义定音”的方法,即根据一个字在具体词语或句子中表示的意思来判断这个字的读音。

5.读书本词语,加深印象。

(二)积累含有数字的成语。

课件出示:

百发百中 百战百胜 百依百顺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七上八下 七嘴八舌 七手八脚

1.要求学生朗读每组词,读不准的可以与同桌相互交流。

2.集体读词语,发现每组词语的特点。

第一组:ABAC式数字词语。

第二组:和四、八有关的数字成语。

第三组:和七、八有关的数字成语。

3.小组合作,借助字词典,结合课前预习,小组内解决词语的意思。

4.想一想其他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三)认识引号的用法。

课件出示:

1.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2.“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3.“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1.自由读句子,弄清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上面三句话都是说的话,话的内容用引号标出来了。引号分为前面的和后面的两部分,提示说话的部分位置不同,后面的标点也不同。)

3.教师小结,举例说明。

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孩子们写作文的时候,都免不了要有人“说话”。尤其是写人,语言描写可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用好了,可以让人物更传神、更出彩呢。

第一句话,提示语在前,说的话在后。还可以举出类似句子,例如: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是我们最常遇到的一种情况,也是最简单的。只要在“说话人说”的后面加上冒号,然后用引号将他说的话引起来就可以了。

第二句话,提示语在后面,说的话在前面。例句:“噢,我大概猜不出来。”大兔子说。这种情况下“说话人说”的后面是直接用句号哦。因为这是一句话的结束。

第三句话,提示语在中间,说的话在两边。类似的句子还有:“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现在只是个树墩,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这种情况就稍微复杂一点了,一般用于说的话比较长,并且话有两层意思的情况。“说话人的话”仍然是用引号引起来,不过要记住“说话人说”的后面可是用逗号的。

4.练习巩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15.搭船的鸟

主备人:苏秀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精读课文,体会“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三、教学难点: 学习翠鸟外形的描写方法,学习翠鸟捕鱼的动作描写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熟读课文,预习字词。

2制作课件。(教师)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深入品味,理解课文

 

 

五、交流拓展,深化情感

 

 

 

 

 

六、巩固字、词,练习

 

七、综合性学习。

 

 

八、布置作业

 

 

 

 

 

 

 

 

 

 

 

 

 

 

 

 

 

 

 

 

 

1.导入:同学们,鸟会搭船,奇不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呢?(板书课题)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1)注意“蓬、翠、嘴”的读音。

2)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搭、舱、漂、悄”

1搭船的是什么鸟?你喜欢吗?

展示收集的翠鸟的照片,交流翠鸟的资料。

2从文中找出写鸟的句子读一读

3从文中找出写鸟的句子读一读。

(课文写了“我”和母亲乘船到乡下外祖母家途中,一只翠鸟搭船捕鱼的情景。)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翠鸟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搭船的鸟。

1. (课件出示文中插图)齐读第2自然段。

(把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画上线,读一读。)

2. 引导学生读好第3自然段的三个问句,体会“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从“冲、飞”和“一下子、没一会儿”体现了翠鸟的动作快,和作者好奇欢快的心理。)

3.齐读第4自然段,把写翠鸟动作快的词作上记号。

1.你收集的翠鸟的资料中有关于翠鸟捕鱼的内容吗?(交流翠鸟捕鱼的资料)

2.小作者那么喜欢翠鸟,你喜欢吗?画出你喜欢的翠鸟吧!

1.结合课文及生活实际,想想你还认识什么鸟,有什么特点?

2.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3指导书写。(1)“翠”字,上面不是“羽”字,下面“十”不能往上写得太长。

1、看清字形,认真书写

(1).辨字组词。

搭(     )  沙(     )

塔(     )  纱(     )

悄(     )  吞(     )

消(       杏(    

 

(2).找出文中描写翠鸟的句子,读一读。

(3).一字组多词。

搭(    )(    )(    )

沙(    )(    )(    )

吞(    )(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16.金色的草地

主备人:苏秀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6个生字,掌握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玩耍”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及它带给我们的乐趣。

2.  体会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有趣,增加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 探究法 朗读法

五、教学准备:.1.收集蒲公英图片及资料,了解蒲公英的特点。

2.自学生字、词,预习课文。3.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导入

 

 

 

二、学习字词、感知课文。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读文想象,拓展延伸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七、布置作业。

 

 

 

 

 

 

 

 

 

 

 

 

 

 

1.小组交流合作说说自己享受过大自然的哪些快乐?

2.板书课题,质疑,引导学生思考: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朗读情况。

3.师生交流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蒲、耍、察”的字形。

1.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生汇报、理解文章脉络。

理清文章脉络:乡下的窗前有一片金色的草地→蒲公英带给我们快乐→发现蒲公英变色→对蒲公英的喜爱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说说你想象中蒲公英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1.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2.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感受金色的草地带给“我”和弟弟的快乐以及草地的神奇)

1.引导学生理解“金色”的由来。(结合收集的蒲公英图片、理解草地变金色的原因。)

2.引导学生感受兄弟俩玩耍的快乐。(研读描写兄弟俩玩耍的句子,感受蒲公英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3.指导朗读。

1.引导思考:作者发现草地有什么秘密?

2.组织交流:你注意到颜色变化和什么有关?

3.两次发现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我”先发现了什么?接着又发现了什么?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语句。)

4.通过理解重点词:“起得早、中午回家、傍晚的时候”等词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

5.指导朗读。

(1).你能体会到获得这种发现的心情吗?读一读相关句子。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3).引导学生理解“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讨论交流: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起居或昼夜的变化相似或相关。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一本正经”“假装”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语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3.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4.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朝(    )(       )

假(    )(      

5.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习作五
主备人:苏秀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准确的描写景物或者自己记忆深刻的事物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感官观察发现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感官观察发现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三、教学难点: 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朗读法

五、教学准备:1.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学生)

2.多媒体课件。(教师)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个人备案

一、激趣

导入

 

 

 

二、同学之间交流

 

 

 

 

 

 

三、初试身手

 

四、学生交流

 

 

 

 

 

 

 

 

 

 

 

 

 

(生活的照片)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新鲜事,请大家说一说自己生活周围的新鲜事有什么啊?

1.弄清交流主题。(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处)

 2.受到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启发。

1.先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2.再引导学生将发现的事情写下来,并进行交流。三、复习导入习作。

《搭船的鸟》一课,作者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一个新朋友;

《金色的草地》一课,作者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草地会变色。

想一想,生活中,你观察了身边的哪些事物?有什么新发现?

1.同桌交流自己的观察。

2.找善于发现的学生上台交流

1.选取你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2.习作时,不仅写下自己用眼睛看到的,还要写下用耳朵听到的,用手摸到的,用鼻子闻到的等。

3.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17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备课人:何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修改)

一、激趣导入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三、诵读全诗

 

 

 

四、合作探究,品读诗句。

 

五、感情朗读,指导背诵。

 

 

六、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在以前的学习和阅读中,同学们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现在,我们来背诵古诗,好不好?学生自愿背诵李白的古诗。

2.同学们朗诵得真熟练,感情也很丰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板书:李白)关于李白,你了解多少?

3.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a.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 楚 孤 帆

b.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

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想一想诗句意思。

1.为了把课文读得更好,老师建议大家再来读课文。

2.可以对照注释和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3.个人自学开始。

4.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1.谈话引读。

2.指导学生观看水流撞击到山石上,激起回旋,形成汹涌的波涛的情景。

3.指名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1.同学们,这么好的一首诗,你们想不想背下来?

2.谁愿意上前面背给大家听?(指名配乐朗诵。)

3.我相信同学们都能背下来。请同学们站起来,面向听课的老师,让我们用激情的朗诵表达出诗中的情。

4.全班一起朗诵。(配乐)

1.链接前置性学习,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

2.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3.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17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备课人:何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修改)

一、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品味诗意。

 

 

 

 

 

 

二、品读诗句,理解大意。

 

 

三、学习《望洞庭》,领悟诗意。

 

 

 

 

 

 

 

四、再读古诗,深入探究。

 

五、积累内化,迁移运用

1.同学们去过西湖吗?(如果有去过的,请学生做简单介绍。)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西湖。

2.鼓励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说说欣赏西湖十景给自己

留下的印。

3.谈话揭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饮湖上初

4.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生齐读。

5.小组交流:通过读题目,你读懂了什么呢?

6.代表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1.诗人在这首诗中写了西湖怎样的美景?

2.晴、雨时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的景象?

3.欣赏晴雨时的美景,诗人有怎样不同的感受?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理解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  

2.互相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1)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2)山水翠: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3)运用比喻的写法,把洞庭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学生齐读,思考: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2.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3.学生自由朗读,读出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并阅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

备课人:何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三、教学难点: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五、学习新字,书写指导。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介绍: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3.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

4.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段的内容。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思考:你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   

3.交流探究: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描写的?

4.短文围绕中心句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5.短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海水、海底、海岛。)

6.小组交流给短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西沙群岛的重要地理位置,点明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十分可爱。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富饶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7.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反复朗读体会。

富 优  浅  错  岩  虾  挺  鼓  数  厚  宝  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

备课人:何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三、教学难点: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修改)

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二、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三、欣赏美丽的海底。

 

 

 

 

 

四、体会海底的鱼多。

 

 

五、感受海岛的鸟多。

 

 

 

 

 

 

 

 

六、总结写法

 

七、课外延伸

1.“五光十色”一词,问:“五光十色”课文里指什么?

2.你还想了解西沙群岛的什么?

3.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要及时引导,谈话导入课堂学习。“那好,我们就到西沙群岛的海底看看吧!”直接引入到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

3.指名回答。

1.教师用提问法检查自读情况。

(1)本段有几句?(本段有三句话。)

(2)介绍了海底的哪几种动物?(三句话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珊瑚、海参和大龙虾。)

(3)指名分句朗读,想一想这三句话是怎样介绍珊瑚、海参和大龙虾的?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注意加点字,自由朗读。

1.让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用“‖”给本段分为三层。思考:每层的意思是什么?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评议,进行总结。

1.指名读课文。

2.课堂讨论:这段话共有几句?介绍的是什么?

3.指名发言,课件提示。

4.指导朗读,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在朗读中把鸟的“多”读出来。(板书:鸟的天下)

5.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

6.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1.指名读句子。

2.课堂讨论:说说自己读句子后的体会?

引导学生交流文章的写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19 海滨小城(第一课时)

备课人:何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滨、鸥”等1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臂”,会写“灰、渔”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几个场景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本课是从海滨和小城两个方面来介绍海滨小城的景色的,学习这种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修改)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四、理清脉络,指导分段。

 

五、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 蓝色的大海,蓝色的天,银白色的军舰,白色的或灰色的海鸥;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出海归来的船队。(课件出示)

2. 临海的小城里那些桉树叶子散发出的清香,凤凰树开出的美丽花朵;小城公园里那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榕树下那些笑语欢颜的儿童、青年、老人;小城街道那踩上去就咯吱咯吱作响的细沙路面。(课件出示)

3这一切是多么美丽、多么诱人呵!想去看看吗?

老师就带你们一同去――海滨小城(板书,海滨小城),注意读准前鼻音“滨”。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

(2)自学文中的生字,理解字词。

(3)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小组交流,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1.课件出示生字、生字词。

海滨 海鸥 灰色 胳臂 渔民 遍地 理睬 躺着 靠岸 凤凰 亚热带 栽树 初夏 榕树 石凳 每逢 除了 踩在 整洁 满载  

2.齐读、指名读、指名领读。

1. 把课文分成“海滨”和“小城”两部分。(1—3段,4—7段)。

2. 作者按什么顺序来观察海滨小城的?

(海滨――小城,也即“远――近”的顺序)

1.出示会写字田字格课件:滨 灰 渔 遍 躺 载 靠 栽 亚 夏 除 踩 洁

2.指名朗读。3.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a.形声字结构特点:比如“滨”,形旁是“”,表示与水有关,“宾”是声旁,表示读音。另外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识记“渔 遍 躺 靠 洁”。

b.形近字辨析:业一亚 浩一洁 栽—载 踩—睬

4. 观察字形,交流写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19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

备课人:何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滨、鸥”等1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臂”,会写“灰、渔”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几个场景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本课是从海滨和小城两个方面来介绍海滨小城的景色的,学习这种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修改)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二、范读课文,质疑明标。

 

三、理解海滨的美。

 

 

 

体会小城的美。

 

 

 

 

 

 

 

 

 

 

 

五、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海滨小城》,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海滨小城)

2.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海滨小城的风光,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这么美丽,这么整洁的地方,你们愿意带着老师再去细细游赏吗?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轻松的心情,先走到街道的尽头,看看海滨的美丽景色。

1.听老师读课文(配乐朗读),边听边标出不懂的内容。听之后用简单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2.质疑明标。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按要求学习。

2.学生读句子,抓景物特点谈自己的体会。

3.出示学生所填的投影片,小结景物特点。

4.作者怎么写出海滨之美?

1.谈话过渡:从美丽而喧闹的海滨归来,让我们再到小城里轻松漫步吧。

2.出示自学要求:

(1)边读边想:这部分写了小城哪几个地方?

(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些地方各有什么特点?

(3)从阅读中你感受到了小城的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的?有感情地读一读。

 3.讨论汇报:

(1)作者写了小城的哪些地方?(庭院、公园、街道。)

(2)作者围绕总述句先写什么?

4.指名朗读,教师小结:(板书:小城:庭院树多、花园更美、街道干净)

1.齐读最后一节。思考:这部分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2.小练笔。

(1)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一个片断。(提示:以“学校小花园”为题,用这一方法写一二百字左右的片断。)

(2)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特点写具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

备课人:何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侧、欣”等13个生字,会写“脑、袋”等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兴安领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领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三、识记生字,书写指导。

 

 

四、复习巩固,反馈检查。

 

 

五、课堂小结。

1.多媒体出示小兴安岭四季美丽的画面或挂图(引课)。

2.你们是明媚的春天去,还是金色的秋天去,是在树叶繁茂的夏天去,还是在白雪覆盖着群山的严冬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让我们一直随作者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认读生字词。

3.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学习小组思考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按什么顺序进行描写?每段写的是什么?

(1)小组讨论:课文按时间顺序(春夏秋冬)进行描写。

(2)讨论交流归纳自然段的段意。并出示有关图片。

(3)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1.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脑 袋 严 实 挡 视 线 坛 显 材 软 刮 库”。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形声 线

2用熟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

得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

3.同桌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遵循语文识字的基本规律,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

备课人:何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侧、欣”等13个生字,会写“脑、袋”等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兴安领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领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修改)

一、课件出示,复习导入。

 

 

二、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三、拓展

延伸,积累实践。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播放课文范读录音。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简单地说说吗?

 

1.你喜欢哪个季节就去读相对应的自然段。

2.按课文的叙述顺序全班交流。

(1)春天: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

(2)夏天: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再来欣赏夏天的小兴安岭。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

(3)秋天:秋天是迷人的季节,秋天的小兴安岭哪些景物吸引了你呢?

(4)冬天:在这冰天雪地的冬天,会有什么吸引你的呢?

3.教师总结。

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学习本课特点写景物的方法,观察校园内的景物四季的变化写一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语文园地六

备课人:何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找出中心句及其在文中可能出现的位置,认识表示动物的词语,及带有虫字旁和鱼字旁的字。过程与方法:

学习和积累ABB式词语,练习说话,根据提示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诵读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诗文。

二、教学重点:练习说话练习,积累古诗。

三、教学难点:感情朗读词语,练习根据提示写话,理解古诗大意。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修改)

一、揭题导入。

 

二、交流平台。

 

 

 

 

 

 

 

 

 

 

 

 

 

 

 

 

 

 

 

 

 

 

 

 

 

 

 

 

 

 

 

 

 

 

 

 

 

 

 

 

 

三、识字

加油站。

 

 

 

 

 

 

四、词句段运用。

 

 

 

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

1.课件出示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以上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开头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板书:围绕一个句子写)

2.课件出示

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他们你追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

3.课件出示

站在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些数不尽的条石,每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单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以上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结尾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4.小组交流,通过以上的阅读和交流,自己有什么发现?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间;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板书:中心句)

5.学生试着仿写句子。

6.学生作品欣赏。

1.课件出示

蝌蚪    飞蛾    螃蟹   鲤鱼    鲫鱼    鲨鱼

2.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3.小组交流,读读词语,看看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板书:形声字)

5.复习形声字的分类。

(板书:声旁表音,形旁表义)

1.词语积累。

(1)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

(2)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3)小组交流,读读词语,说说自己在读这些词语时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板书:ABB式词语)

(5)试着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写句子,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评选出小组同学普遍喜欢的句子。

(6)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21.     大自然的声音

                           主备人:张秋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这些声音。

2.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背诵第2、3自然段。

3.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4.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第一段课文。

过程与方法:

合作互助,讨论探究,朗读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背诵第2、3自然段。

三、教学难点:

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四、教学方法:

讨论书写  合作交流  朗读探究 

五、教学准备:

搜集自然界都有什么样的声音。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识课文

 

 

 

 

 

 

 

 

 

 

三、整体感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二、入境想象,美读感悟

 

 

 

 

 

 

 

 

 

 

三、回归全文,积累语言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1.(课件出示)播放各种声音,把你听到的声音说出来是什么声音。

2.小结,板书上课题。

3.说说自己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4.齐读课题。

 

1.自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交流识字方法。

3.认读词语表中的词语。

4.读课文。

5.注意“奏、聚”的读音,“琴”不要多一笔点,“器”不要少一笔点,“敲”的右边不是“支”。

6.给加点的字注音。

演奏(   ) 轻柔(   )

乐器(   ) 敲打(   )

 

1.学习、再读课文,了解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课文中写了哪些大自然中的声音?

 

 

1.本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有很多音乐高手,今天他将带领大家去欣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齐读课题)

 

 

1.学生自读第2~4自然段,找出文中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呢?

2.细读第2自然段,体会微风和狂风的声音。

3.找学生读第3自然段,体会不同的水声。

4.出示小雨滴汇集到海洋的句子。

5.你喜欢这些风声、水声吗?试着背一背这两个自然段。

6.听到了风之曲水之歌,动物们也不甘示弱,它们也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请同学们读一读第4自然段。

 

 

 

大自然的声音太美妙了,真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感受,让我们全身心地走进大自然,静心聆听这场天籁之声的音乐会。

 

 

 

总结: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有新的发现,把你觉得有趣的发现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个人备案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22.父亲、树林和鸟

                       主备人:张秋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

四、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息资料,预习生字,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集体备课)

个人备案

一、导入新课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三、朗读品味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一、复习导入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课堂小结

 

 

 

 

 

 

 

 

 

 

 

 

 

 

1.板书课文题目。

2.读了课文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学生齐读课题。

4.学生交流读题后自己想知道的内容。

5.质疑预设:父亲、树林和鸟之间有什么联系?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2.引导学生找出我的态度变化词句:茫然、惊愕、真高兴。

3.课件展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加点的词语并造句。

4.引导思考:为什么此时父亲最快活?从中知道了什么?

5.分角色朗读父亲与“我”的对话,体会到了什么?

6.引导学生讨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的情感。

 

 

 

1.师生共同小结全文。

2.分角色朗读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2.请写一写保护鸟的宣传语。

 

 

 

第二课时(集体备课)

1.复习生字词。

2.引导学生回顾: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3.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4.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5.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4.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5.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6.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课文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学生读课文,互相评价。

5.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23.带刺的朋友

                           主备人:张秋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二、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

三、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 .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查找关于刺猬的图片以及文字资料,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集体备课)

个人备案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三、再读课文,理体感知

 

 

 

 

 

 

 

四、课堂小结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二、分段读议,体验感悟

 

 

 

 

 

 

 

三、讲述故事,训练表达能力

 

 

四、总结拓展

 

 

 

 

 

 

 

 

 

 

 

1.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板书课题。

3.带刺的朋友是谁呢?

4.请大家说说你所了解的刺猬。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教师重点指导“刺”“枣”“聪”的读音。

3.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4.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刺猬的什么事?

1.学生默读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集体备课)

 

 

1.复习生字词。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写了刺猬的一件什么事?

3.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

 

 

1.教师课件展示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运用与好处。

2.引导学生读第2~11自然段,体会刺猬偷枣的过程及它的高明。

3.有感情地朗读第2~11自然段。

4.引导学生读第12自然段,体会这一段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1.课文描写刺猬偷枣,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2.刺猬身上的刺能用来背枣,还能用来干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七

                           主备人:张秋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的事情,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2.熟读背诵古诗《采莲曲》。

过程与方法:

自主发现句子的特点,引导学生仿写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生活中需要改进的问题或现象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

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问题,并把这些现象或问题的想法写下来。

四、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探究

五、教学准备:

课前一周,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学生)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集体备课)

个人备案

 

 

一、谈话导入

 

 

 

 

 

二、畅谈“小事”。

 

 

 

 

 

 

 

 

三、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一、谈话导入。

 

 

 

二、课件展示,激发兴趣。

 

 

 

 

 

 

三、指导写作。

 

 

 

 

 

四、修改评议

 

 

 

 

 

 

 

 

 

 

 

 

一、交流平台。

 

 

 

 

 

 

 

 

 

 

 

 

 

二、词句段运用。

 

 

 

 

 

 

 

 

 

 

 

 

 

 

 

 

 

 

 

 

 

三、指导书写。

 

 

 

 

 

 

 

 

四、日积月累。

 

 

 

 

 

 

 

 

 

 

 

 

 

1、谈话:同学们,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许多事情,这段时间,你观察到哪些事情,都有些什么发现。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身边的“小事”。

2、板书

 

 

1.课件展示文中的图。

2.请学生观察,说说每幅图中都有些什么人,他们在什么?

3.说一说这些事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哪些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4.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不同的事情,近期你观察到了哪些事情,请大家分小组交流自己身边的“小事”。

 

1.小组推选出代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听。

2.听后评议,说说听到这些事后你有什么想法?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要求学生说一说。

3.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交流。

4.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集体备课)

 

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教师课件展示文中的两个例子。

2.学生自读,读后说说例文中提出了什么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3.小组讨论交流。

4.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或现象。

 

1.从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2.写的时候,要把这种现象和你的想法写清楚。还可以写出改进的办法或建议。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1.各自读自己的习作,初步修改。(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2.同学之间互读互改。

3.选取优秀习作,学生自读师生共同评议,说说好在哪里,还有没有要改的地方。

 

 

 

 

 

第三课时(集体备课)

 

1.读书时,如果你遇到写得好的语句,你会怎么做?

2.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做法。

3.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几个孩子的话语,看看他们遇到好语句时的做法有哪些。

4.学生读后交流。

5.教师总结:这些都是好的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读书过程中遇到好的语句,也把它摘抄下来,这样日积月累,相信对你的习作会有很大帮助。

 

 

 

 

 

1.课件出示句子,请大家读一读。

(1)说一说读完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得”字后的语句是对前面语句的补充说明)

(2)说一说“得”字的用法。

(3)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妈妈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后全班交流。

2.课件展示文中的句子,请同学们读一读。

(1)读句子时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请接着下面的句子往下说。

遥远的夜空有一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课件出示“英、及、柔、雾、蒙、奏、煤、翅”几个字。

2.请同学们观察每个字中撇和捺的写法。

3.教师示范书写并提示:撇和捺写得舒展一些,字形就很优美了。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1.课件展示《采莲曲》这首古诗。

2.师范读,学生自由诵读。

3.指名诵读,要读出诗的韵味。

4.说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诗中描写的是采莲少女。采莲女的裙子与荷叶是同一色,融入田田荷叶中,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5.学生再读古诗,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6.比赛背诵,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24司马光

备课人:康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二、教学重点: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三、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探究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修改)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三、指导生字书写

 

 

 

 

 

第1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

1.师:看见大屏幕上的这幅画,大家会想起那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那就是——

生:司马光砸缸。

2.师:对,这个故事最早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记录在我国元代的一本历史书——《宋史》里面,也叫作司马光友。(板书:文言文)

课件出示:

简介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3.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司马光》,去看看司马光的故事。(板书:司马光)

4.认识“司”,学习复姓。

(1)学生说出“司马光”的“司马”是复姓,名是“光”。简介司马光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2.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课件出示:

司   跌   皆   弃   持

开火车,指名读,小老师领读,读。

3.教师先用较慢的速度范读课文,强调停顿处。学生跟读。

4.教师再用正常的速度范读课文,读出恰当的停顿。学生跟读,流利。

5.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生1:“跌”让我想到“跌倒”这个词语,我用联系生活或者演一演的方法识记。

生2:我用查字典的方法识记“皆”,我还会组词:皆大欢喜、草木皆兵。

6.指名读。

7.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句,各组练习。

8.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9.师:文言文和现代文有什么区别呢?

10.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同伴)

11.组内交流。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归类指导:

半包围结构:司、庭

上下结构:登、众、弃

左右结构:跌、持

2.易错字指导:“司、庭”是右上包围和左上包围的字 “众”注意第二个“人”捺变点,整个字呈三角形。“跌、持”可让学生做动作理解。

3.学生临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一、配乐朗诵,引入新课。

 

 

 

 

二、看注释,自主理解句意。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一、配乐朗诵,引入新课。

1.配乐朗读。

(播放古筝弹奏大约1分钟)

(1)配乐自由读。

(2)配乐指名读。

(3)配乐读。

2.师:文言文不仅要读通读顺,更要读懂,相信理解意思后大家一定能读得更有感情。下面我们就要去攻克难关,理解课文的意思。

二、看注释,自主理解句意。

1.自读自悟。

每读一句,就看看这句话的相关注释,把注释的每个字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说句子意思,将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3.全班交流。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句话。

①默读第一句话,从“群儿戏于庭”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院子里,人物是一群小孩子,这群小孩子在玩耍。)

②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③“儿、戏”,这几个字词可以联系已有经验猜想意思。“于”由教师进行讲解。“庭”可以结合注释意思知道是“庭院”。

④指导朗读:司马光和小伙伴们一定玩得很开心,读出开心、高兴的语气。

⑤“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登”是的意思,“足”是失足的意思,“没”是沉没的意思。

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孩子爬到水缸上去玩,失足掉进缸中被水淹没了。)

⑦指名读,齐读,分小组赛

⑧指导朗读:自己的小伙伴掉进了水缸,真让人着急啊!读出着急、紧迫的语气。

(2)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句话。

课件出示:

众皆弃去,光石击破之,水,儿得活。

  “足跌没水中”,危险至极,儿是怎么做的?

尝试用刚才学到的方法理解这句话。

②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一看到有人落入缸内,小孩子们都吓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都乱作一团跑了。

③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读一读“光石击”,是一下就击破了吗?请学生用动作演示一下。理解“持”是用手拿的意思,所以是提手旁。(板书:石击

④结果怎样?齐读“破之”“水”“儿得活”。联系上下文并借助插图,理解“迸”的意思。(迸:是指爆裂开了之后,水一下子冒出来了。)

4.指名读。评议是否读出文句的情感、韵味。

5齐读,读出情感和韵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25掌 声

备课人:康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默、姿”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落、调”,会写“掌、班”等11个字,会写“掌声、文静”等16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二、教学重点: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能从第2~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

三、教学难点: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探究  讲读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修改)

 

一、问疑揭示,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默、姿”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落、调”,会写“掌、班”等11个字,会写“掌声、文静”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体会主人公英子在掌声前后的感情和性格变化。

一、问疑揭示,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有人给你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的掌声你的心情怎样?你为别人吗?为什么为别人鼓掌呢?

生自由说。

小结:是啊,我们在学习、生活当中经常会给予别人或者接受别人的掌声。当别人给予关心时要用掌声表示感谢,掌声还曾经改变了一个小女孩的命运,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一起去认识她。(教师板书:掌声)

2.“掌”是一个形声字,能送给别人掌声的人都是品德高尚的人,所以“掌”的上面是变形的“尚”;“掌”跟“手”有关系,所以下面是“手”。

引导学生归纳:词语理解的方法很多,比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情景、做动作等。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范读。边听边圈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教师适时归纳。

(1)正音:“姿”是平舌音;“势”是翘舌音。

(2)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课件出示:

形声字记忆:列——烈、术——述

熟字带生字:优——忧、兄——况、真——镇

(3)学习多音字:落(là lào luò) 调(diào tiáo)

5.分类写字。

(1)课件分类出示本课生字:

课件出示:

掌、晃、烈、勇

默、轮、投、调、摇、腿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3)指导书写。

上下结构:掌、晃、烈、勇

左中右结构:班

左右结构:默、轮、投、调、摇、腿

(4)老师范

学生练,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6.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7.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大家还通过认真读书,读懂了一些词语。大家学得很好。课后还要练习读出感情来。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课文,(播放贝多芬钢琴曲《月光》大约1分钟)同学们边听边想并思考:文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有什么感受?

2.默读课文。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小组交流)

残疾女孩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前后对照,感受英子的变化。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3.能从第2~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

3.师: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了解到和我们差不多大的英子同学,受到病魔的侵扰,导致腿脚落下了残疾。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走近英子,去了解英子和同学们的情感世界。

(学生齐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了解英子的变化过程。

二、前后对照,感受英子的变化。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1.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

2.一开始,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课文主要写的是英子。英子给我留下了自卑、忧郁、孤单、沉默的印象。

(板书:自卑忧郁)

2.是什么原因让英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用“因为……所以……”的句式

生:英子因为腿脚的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所以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3.从两个“总是”可以看出,以前的英子是怎么样的呢?(以前的英子不太爱说话,太孤独了,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她好像不大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总是最早一个来到教室,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4.那时的英子内心一定十分地痛苦、忧伤、寂寞。当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时,她心里会想些什么?

5.英子忧郁、自卑、沉默的样子,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把英子的心情读出来。评读。让我们一起走近忧郁的英子,齐读第1自然段。

(二)学习第2、3自然段,品读第一次掌声。

1.默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英子的句子,想想现在的英子会想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生: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默默地想:老师和同学看见我走路的样子一定会笑我的。

2.落下残疾的英子感到自卑、紧张、害怕,突然轮到她上台讲故事,她又是怎样做的呢?

小组交流。

(1)“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在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英子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英子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和无奈。

(2)学生齐读文段,师指导朗读。

3.在万般无奈和无比痛苦之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引

4.让英子意外的是同学们给了她热烈的掌声。

5.同学们的掌声出现了几次?(两次)

6.谁能读读描写同学们的第一次掌声的句子?指名读。

(1)从哪里能看出这掌声出乎英子的意料之外?理解“骤然间”。(掌声响得突然,掌声响得出乎英子的意料)

1.课件出示第二次掌声的句子。

(1)学生自由读句子。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多么感人的场面,让我们回到那精彩的瞬间。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并配以掌声音频。

2.第二次掌声响起时,同学们又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掌声中有同学们的赞赏,有同学们的表扬,有同学们的鼓励……)

3.再次听到同学们的掌声时,英子内心是多么的——(感激)

课件出示: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指名读。

(2)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__________。

(原来我也是很棒的!谢谢同学们的鼓励!)

4.但是英子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向大家——(鞠躬)

5.你能读出英子内心的感激吗?指名读,评读

(四)学习第4、5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1)默读这段话。与第1自然段对比一下,看看英子的变化。

(2)你觉得英子的变化仅仅只是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跳舞吗?你认为她还有什么变化?谁来补充?(生自由说一说)

(3)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英子呢?(活泼、开朗、自信)(板书:自信开朗)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同学们,掌声倾注给英子的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关心、同情、爱护、帮助、鼓励、支持,这使身处困境的英子由此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走向了幸福之路。掌声的力量真大呀!其实,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2.搜集身残志坚的人物事迹,讲给同学听。如:张海迪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26

备课人:康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

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二、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2.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

三、教学难点: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四、教学方法:讲读   合作交流   探究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修改)

 

一、图片导入,交流资料。

 

 

 

二、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三、学习首段,体会喜爱。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图片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请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课件出示:

列宁(1870—1924),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主义创始人,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并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主席。

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灰

3.指导书写:“雀”字的下边部分右边是四横。“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课件出示灰图片)

雀:甲骨文   =  (小)+   ,鸟),表示体型小的鸟类。造字本义:名词,一种在居民区活动的体型小巧的,喜欢在地面连飞带跳。

4.《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为了这只可爱的灰,列宁和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去读一读吧。

二、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会认字的生字卡片,指名读。

(2)开火车,小组竞赛,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3)课件出示词语。

3.分类写字。

(1)课件分类出示本课生字: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3)指导书写。

左窄右宽:粉、粒、冻、惜、诚

左宽右窄:郊

半包围结构:或、者

(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郊”,上下结构的字“男”和半包围结构的字“或”。学生练习书写。

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5.理解词义,并说一下你是怎么理解记忆的。

同桌讨论后回答。

6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7.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找一找,画一画。

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谁能找出来?

(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

(2)填一填,梳理分段。

①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想一想,在每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

②课件出示填空。(引导学生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3)总结课文内容。

尝试把三个时间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桌交流,指名说。

(4)小结:我们根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读懂每个部分的意思,再把三个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首段,体会喜爱。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体会灰雀的“惹人喜爱”。

(1)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2)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

(3)课件出示灰在树枝间来回跳动的视频,借助动画,理解“来回跳动”。

(4)感受“婉转地歌唱。”(播放鸟儿婉转的鸣叫声)

这三只灰确实不一般,让人看了就喜欢,真是——(引导说)惹人喜爱。

3.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1)列宁喜爱灰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2)引导学生抓住“每次”“都要”“仰望”“经常”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每次”“都要”“仰望”“经常”体现了列宁对这三只灰喜爱的程度很深。列宁不仅欣赏灰雀的歌唱,还给它们带来了食物,进一步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4.教师引读体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5.指导朗读。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6.巧妙结尾,设置悬念:

师: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二、精读课文,感悟两种不同的“爱”。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2.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3.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听写词语:

 郊外  养病  粉红  谷粒  男孩  或者  冻死  可惜  肯定  诚实

2.教师相机订正书写错误的字词。

3.课件出示:三只灰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二、精读课文,感悟两种不同的“爱”。

1.自由读课文第2~10自然段,看看哪几段话是列宁讲的?哪几段话是小男孩说的?找出来。

2.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对小男孩说了什么呢?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课件出示列宁说的第一句话。

①细读这一句话,列宁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焦急)

②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③指导朗读:朗读时,读出列宁找不到灰时焦急、难过的语气。

(2)课件出示列宁说的第二句话。

①细细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列宁很担忧灰,不知道灰是生还是死。)

②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③指导朗读:读出担心、焦虑的语气。

(3)课件出示列宁说的第三句话。

①引导学生抓住“多好”“可惜”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惋惜之情。

②师:如果现在我就是那个小男孩,你怎样读才能打动我呢?

③指名读。

④指导朗读:带着喜爱和惋惜的语气

⑤小组讨论交流:列宁的话是说给自己听的吗?

(列宁的话一方面体现了对灰雀的担心和惋惜。另一方面他是想用自己的情绪感染男孩,引导男孩认识到错误。这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及对男孩的尊重与爱护。)

(4)课件出示列宁说的第四句话。

①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问话的含义。

(列宁的问话中饱含着喜出望外的心情。)

齐读,指名读,同桌互读。

③指导朗读:朗读时,要用惊讶、高兴的语气,语调上扬。

④列宁的关心、惋惜、焦急,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爱)

3.同学们,灰去哪儿了呢?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说一说。

(1)课件出示男孩说的第一句话。

①小组交流汇报。(灰被男孩捉走了,后来男孩又把灰放回来了。)

②这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从男孩说话吞吞吐吐可以推测出灰不见了和他有关。)

③小男孩为什么要这只灰?(因为他很喜欢这只灰。)

(2)课件出示男孩说的第二句话。

①“会”“一定会”说明了什么?

(表明男孩的内心已经受到震动和感染,他要改正自己的错误。)

②此时男孩的内心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坚定。

③指名读。指导朗读:男孩的话语时要坚定,重读“会”“一定会”。

(3)课件出示男孩说的第三句话。

①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男孩做了什么决定?

生:改正错误,把灰放回来了。

②是谁让男孩改变了想法?(列宁)

③指名读。

④指导朗读:“一定”“肯定”要重读,语气要比上一次更加肯定,更加强烈。

⑤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ɑ.小组交流汇报。

b.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把灰捉回家圈养起来,这是小男孩表达自己爱的方式。)

⑥教师小结:列宁的爱是给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4.分角色朗读。

(1)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列宁的话,一组男孩的话,教师读叙述部分。

(2)去掉叙述部分,直接读对话。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学习课文第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课件出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的图片。)

2.在列宁的感染下,小男孩主动把灰放回。看,灰又在枝头欢唱了!

3.列宁不问男孩,却问灰昨天去哪儿了,想想列宁为什么要这样说?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搜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备课人:康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棒、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本篇文章中,有几处关于战争场面的描写,需要指导学生读好战争场面的词句。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读好有关描写白求恩的句子,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体会白求恩大夫崇高品质。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朗读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修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白求恩在阵地上做手术的图片。

2.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课件出示课文题目。

3.课件出示课前搜集的资料。

4.鼓励学生说说,看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

预设:谁把手术台当阵地?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5.请同学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波浪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分段

2.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

课件出示:

棒  恩  血  撤  险  瓦  帘  迅  速  夺  秒

  教师指导:“血”是四声,“速”是平舌音,“险、帘”都是前鼻音。

②指导认识多音字“斗”和“大”。

(2)开火车,小组竞赛,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3)课件出示生字的词语,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

课件出示:

战斗  大夫  血丝  白求恩  撤走  危险  瓦片  布帘  迅速  当头一棒  争分夺秒

3.理解词语。

恳求:恳切地请求。

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

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指抓紧时间。

师:你是怎么理解记忆这些词语的?

生:“恳求、敏捷”我是用演一演的方法去理解记忆的;“争分夺秒”根据字面意思我就能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再有不懂的词语我就求助“字典老师”。

4.提问:谁把手术台当阵地?(白求恩)

师:对了,“手术台就是阵地”正是白求恩说的一句话。

5.划分段落。

6.默读课文,思考:哪几自然段是写白求恩坚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伤员做手术的?

(第2~4自然段。)

7.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小组交流,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8.以四人小组形式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战斗情况的句子读一读;找出卫生部部长与白求恩的对话读一读。(课件出示朗读指导。)

9.全班交流,相机进行指导:要读出白求恩大夫镇定的语气。

三、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一)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3.简介齐会战斗。

4.齐读第1自然段。

(二)理解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部分语句。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件出示问题。

课件出示: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3.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

(1)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虽然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的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有可能造成小庙坍塌,人员伤亡等危险。

(3)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4.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进行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照样工作。)

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地做手术?(敏捷)

5.你感受到了白求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1:镇定自若、临危不惧的人。

生2:不怕危险、毫不慌张的人。

生3:白求恩是一个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

6.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7.指导朗读:把“突然、硝烟滚滚、弹片纷飞、淹没”等形容危险形势的词语急促些,形容白求恩工作状态的词语读得重一些。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课件出示白求恩的第一次回答。

(1)学生默读,思考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1)讨论什么是“沉思”?白求恩此时在沉思什么?

(2)白求恩沉思后是怎样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3)白求恩为什么“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白求恩在考虑战士们的生命安全。他不顾个人安危,做出了“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的决定。表现了白求恩对工作极度负责,对战士们极度热忱的高尚品质。

2.课件出示白求恩的第二次回答。

(1)讨论:白求恩的回答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你是怎样理解“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一句话的?

生:可以看出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把手术台当作打仗的阵地。

小结:白求恩不顾危险,把做手术抢救伤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

(3)思考:“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

(4)小结: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不顾卫生部部长的恳求,坚决不离开手术台,就像一名八路军战士坚决不离开自己的阵地一样,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6)指导朗读:读出白求恩临危不惧的坚定语气。

(四)理解第4自然段。

1.学生默读这一段,思考:这一段是环境描写,从“一连几发”“许多”“烧着”“扑过来”等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白求恩的工作环境特别恶劣。)

2.对“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进行深入理解。

3.教师小结: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手术台扑过来。眼看要危及白求恩的生命,在这险峻的环境形势下,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抢救更多的伤员。这进一步体现了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精神。体现了白求恩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优秀品质。(板书: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齐会战斗的最后结果怎么样?(胜利了。)让我们再一次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读读白求恩大夫在那样危险的情况下坚守手术台抢救伤员的感人事迹吧。

2.白求恩在中国只待了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却留下了无数的故事,大家可以课后读一读这些故事,再去发现不一样的白求恩。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语文园地八

备课人:康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字词的意思。

3.能辨析“陆续、连续、继续”3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一个写句子。

过程与方法:

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名言的积累,是本单元学习的延续,也是本单元学习主题的延展。

二、教学重点:练习说话练习。

三、教学难点:感情朗读词语,练习根据提示写话,理解大意。

四、教学方法:练习法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备案(个人修改)

 

一、交流平台。

 

 

 

 

 

 

 

 

 

 

 

 

 

 

二、识字加油站。

 

 

 

 

 

 

 

 

 

 

 

 

 

 

 

 

 

 

 

 

 

 

 

 

 

 

 

 

 

 

 

 

 

 

 

 

 

 

 

 

 

 

三、词句段运用(一)。

 

 

 

 

 

 

 

 

 

 

默读,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学习中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你们学会默读了吗?默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你们是怎样做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2.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提高阅读速度。

3.同学们,你们总结得都很对。我们再来看看小明、小芳、小兰他们三个人是怎样做的。

同学们,一起读懂这三位小伙伴的话,默读时一定要记得这样做哦!

二、识字加油站。

1.谜语导入。

课件出示:

早上开门,晚上关门,走近一看,门里有人。

打一字(人体器官)——(    )

谜底是“目”。

2.同学们,现在老师带你们认识几个和“目”有关的字。你们看:

(课件出示眼睛)教师讲解“目”字的演变:“目”字外面的方框表示眼眶,里面的两表示两只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许多汉字都与眼睛有关。

你们认识这些和“目”有关的字吗?

课件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眨   瞪   瞅   眶   睹

3.同学们,这些字你会读吗?自己试试。

学生自主读生字。

同学们,你们能读准哪个“目”的字,就站起来领读哪个。

4.教师正音:“眶、瞪”是后鼻音。

5.同学们,你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把你的识记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

(1)眨:形声字。表示眼睛很快地一闭一开。(动作演示)时间久了,眼睛会不会累呀?因此,“眨”的右边是个“乏”字。

(2)瞪:左右结构,形声字。“登”的意思是上,升。加上“目”表示睁大眼睛。(动作演示)“目瞪口呆”。

(3)眶:与“框”区别识记。

(4)睹、瞅: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目+者=睹,目+秋=瞅。

6.我们再来看几个和“目”有关的词语。

课件出示:

眨眼  眼眶  怒目圆睁  目瞪口呆  耳闻目睹

7.同学们,这些字词有什么特点?(都和眼睛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和“目”有关的词语?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结:同学们,和眼睛有关的词语还真不少!无论看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用到眼睛。你们可要好好保护眼睛啊!

三、词句段运用(一)。

1.读读想想,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互相调换吗?借助词典了解每个词语的准确含义,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2.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与大家分享?(学生交流分享)

小结:同学们,“陆续”描述的是前后相继、时断时续做某事的情形,如“天黑了,人们陆续回家了”;“连续”描述的是一个接一个地做某事的情形,如“这学期,我们班连续3次获得流动红旗”;而“继续”一般是描述一件事做了一会儿停一停、接着往下做的情形,如“晚饭后,爷爷继续看报纸”。

3.你们理解了这三个词语的意思,也知道了这三个词语的不同用法。接下来,大家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

4.课件出示夏季小伙伴们在游泳馆游泳的情景图,引导学生用这3个词语分别写一句话。

引导学生说出“已经连续几天高温了”“小伙伴们陆续来游泳馆游泳”“我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和小伙伴们比赛游泳”等句子。

 

一、词句段运用。

 

 

 

 

二、日积月累。

 

 

三、拓展延伸。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

2.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一、词句段运用。

1.快过节了,妈妈准备去超市买下面的东西,请你帮她整理一份购物清单。

课件出示:

鲫鱼  速冻饺子  馒头  橙子  毛毯  牙刷  菜板  饼干  充电器  枕头  垃圾桶  棉拖鞋

2.你能根据商品分类明细,帮妈妈分类整理一份购物清单吗?请小组合作完成。

小结:列购物清单不仅能不遗漏需要买的食品,还能提高生活效率。

3.谁来将你们小组帮妈妈分类整理的购物清单与大家分享分享?其他同学评议。

课件出示:

生鲜:鲫鱼  橙子

食品:速冻饺子  馒头  饼干

床上用品:毛毯  枕头

家用电器:充电器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代名言:

2.同学们,请吟诵这四句古代名言,同桌交流这四句名言的大意。

3.同学们,谁来把你们的理解跟大家分享分享?

课件标注:“爱、善”等字。

一起来吟诵这四句古代名言,注意:标注的字要重读。

4.通过课前预习,查阅资料,你读懂了这些古代名言的意思吗?小组之间交流。

5.谁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

(5)现在我们来分组吟诵这四句古代名言,比比看,哪组吟诵最出彩?

(6)这么经典的古代名言,要是能背下来就更棒了。请大家试着背诵。

三、拓展延伸。

你课外有搜集类似的古代名人名言吗?与大家分享分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