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教学计划总结

“喜迎二十大 诗词颂中华”青铜峡市第五小学、青铜峡市第三中学教研合作体第三届古诗词大会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05-09 00:00 栏目:教学计划总结 发布单位: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点击量:2759 【公开】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新时代“四有”好少年,提高广大师生运用古诗词能力和人文素养,进一步推进“阅读强智”工程丰富教研合作体活动内容及形式青铜峡市第五小学青铜峡市第三中学协商,举办第届诗词大会。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丰富多彩的诗词比赛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

二、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的古诗词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养成每天背诵一首古诗的好习惯。 

2构建书香校园,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 

3、促进教研合作共同提高协同发展。

三、活动主题:喜迎二十大 诗词颂中华

四、参加学校青铜峡市第五小学青铜峡市第三中学

五、活动形式: 

第一阶段:诗词背诵阶段(51日---12月30日)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必备古诗和青铜峡市教育局下发的各年级背诵目录,结合各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自选熟记部分课外经典篇目。班主任要用心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感悟诗情,要搜集古诗诵读要领,指导学生正确有韵律的诵读。每天放学时间背诵5分钟,对于必背的篇目做到严格把关,确保每一首古诗高标准通过考核,确保背诵质量。

第二阶段:诗词大赛阶段(59日---513日)

两所学校4-6年级各班选取10名古诗词积累丰富的同学,参加古诗词大赛.每班确定5名选手台上参赛, 5名学生台下平板参与互动答题竞赛。试题内容分为:朝花夕拾、我说你猜、连字成诗、妙字引诗(抢答)四个环节,大赛模仿中国古诗词大会与汉字听写大赛的形式,班主任要求学生观看中国古诗词大会了解大赛内容及形式。考核按各班级的学生的得分情况记入班级成绩。

第三阶段:诗词测试(12月中旬)

两所学校的学生中抽取2-3个年级对古诗词备诵内容进行试卷测试,要求会写,会用古诗。

六、工作人员安排

主持人:舒俊杰 李丽  潘晓溪  陈欢

评  委:

四年级:王瑞琳、李涛、来学锋、孙永平、周建华、陈玉霞(点评)陈玉华(点评) 、王 静

五年级:王瑞琳、李涛、李伏孙永平、丁海燕、董颖(点评)、庄萍(点评)、王君、汤永丽

六年级:王瑞琳、乔吉林、王立荣、王岳虹、朱 琳(点评)董洁(点评)、徐春红

记分台:夏建宁     计分:陈 楠、冶小燕

照相摄像:刘晓燕、

赛场技术支持、音箱:李 翔   

维持秩序:各班主任

会场布置:夏建宁、陈楠、崔自安、刘晓燕、冶小燕

七、实施要求: 

1、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两所学校全体班主任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学生一生奠基为己任,积极创设书香氛围。

2、保证时间,有所创新。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更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要通过小型而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建议在班内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知识大考场”、“古诗词小能手”等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丰富诗词积累的形式让学生读准读通读熟的过程中,组织学生通过小品、故事、歌咏、表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与自选篇目相结合,配合学校开展活动,让诵读活动成为学生的最爱。 

3、争取支持,深入开展。要着重面向家长进行相关的宣传,争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长征询意见和建议,指导家长在节假日督促孩子持续诵读,避免5 +2=0的结果,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古诗词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4.值周班级负责检查各班规定时间背诵情况,教务处安排督查。

考核、表彰奖励

领导小组及考核小组:

组  长:王瑞琳、李涛

副组长:乔吉林、孙永平

考核组成员:周建华王立荣、丁海燕、李翔、陈楠、夏建宁

:各年级按照三个阶段分数系数核算产生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学生若干,颁发校级证书以及奖品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青铜峡市第三中学

                                                    202259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小坝利民街北嘉宝路西侧     联系邮箱:qtxdw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