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通空间-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隆德二中

>学校首页>校报校刊>校报>内容详情

稻香溢四海,英名千古传 ——观《袁隆平》有感

发布时间: 2021-12-01 17:13 发布单位: 隆德县第二中学 浏览量: 9215 【公开】

8)班 庞梓萌

一人,一穗,一国。这也许是对袁隆平院士一生最好的诠释,他将一切赋予国家,抛弃一切只为人民。如今他不在了,但他所创造的价值和财富却永远留在了人间。

故事从1958年大跃进时期讲起。那时袁隆平院士还只是一名安江农校的青年教师,潜心于生物遗传学的研究,但不入潮流的所作所为,却惹得非议,女友也被迫选择了分手。但他并无任何气馁,依旧日复一日。

在一片试验田里,一株结有230粒的高产稻穗昂起了它高贵的头颅,袁隆平院士如获珍宝,悉心培育,待年来,它把230粒种子种在了希望的田野上,可结出稻穗后,他陷入了深思……

后来又遇到了大饥荒,民不聊生,直击了这位青年教师的内心:国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更加坚定了他培养高产水稻的决心。

一波三折,精心培育的不育株被砸的稀碎;差点挨了批斗;水稻田又被毁……他选择背井离乡,远赴海南,追随梦想。为了不错过野生水稻一年一度的抽穗扬花期,只能在海南跪拜远逝的父亲。终于,野生水稻和栽培稻杂交成功,发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始终记得袁隆平院士说过:我只是一个农民。是啊,他只是一个农民,却耕耘了中华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养活了中国14亿人民。我们在衣足饭饱的日子里,要学会忆苦思甜: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要学会勤俭节约。也许我们做的,正是袁隆平院士所希望看到的。

他的离去发人深省。我们失去了一大脊梁,但我们有千千万万个脊梁,这些脊梁撑起了中华民族的庞大身躯。袁隆平院士的使命已经结束,但它的愿景尚未告终。我相信,会有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有梁前赴后继,砥砺前行,扛起中华复兴的这杆大旗,接替前辈们所未完成的愿景。

他们一点一点把未来交到了我们手里,变成日月星辰等着看新中国的未来繁荣昌盛。

 

 

                               指导老师:惠翻翻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