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铝业学校

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教育

发布时间:2020-10-27 19:42 栏目:信息化建设 发布单位:青铜峡市铝业学校 点击量:4377 【公开】

一、“互联网+教育”的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从这个涵义去解读“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即互联网与教育之间的联系,解读这种联系,一是要回答“互联网+教育”中的互联网到底该“+”什么,二是要回答“互联网+教育”是否等同于教育“网络化”。想要厘清“+”的含义,就要回到对“互联网+”的本源性认知上来,对于“互联网+”的权威解读,来自《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定义,“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阔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在这当中,体现了国家层面的“互联网+”政策与战略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互联网+”在国家、社会与生产中的优化、集成与创新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的本质是非“加”而“化”,非“此”加“彼”,而是“由此及彼”,是相互之间的交互、融通与渗透,是建立在“化学反应”上的创新、重组与融合,在这里,“互联网+教育”体现的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跨界连接。

对“+”的回答,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教育”就是利用互联网等多媒体技术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在这其中,学习者和教师、学习者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运用互联网媒体建立多种交互手段,从而进行系统的教育和通信联系,[2]体现的是一种“人—机—物三元互联的关系”(Human-Cyber-Physical)。[3]同时,“它也体现了用互联网思维对教育整体及部分的创新,从而使教育发生质的变革,并达到一定水平的飞跃”,[4]通过技术对教育创新的支持,推动教育众创空间的发展,真正实现分享式教育的开放与创新,让“互联网之于教育并非仅仅针对院校教育,而是以社会大众为主体和目标的社会化教育,是一场从量变到质变都发生深刻变化的大教育革命”。[5]从这个角度分析“互联网+教育”,说明了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必须涉及全世界的开放式教育服务以及对全人类培养的内化,是二者之间在信息时代的萌芽、共生与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教育”的实质体现的是技术融合教育而不是技术支配教育,是传承性的优化与升级,而不是颠覆式的革命与发展,是传统教育的补充和辅助,却无法被弱化和替代,是定制化、弹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而不仅是信息化的支持与推送。

回答“互联网+教育”是否等同于教育“网络化”的问题,在考察教育的历史过程中可见,“教育在任何阶段对真理和知识的忠诚,对教者和学者之高尚与修养的要求,对维护社会文明的责任意识等都是教育理想主义的具体反映。”[6]从国际动态来看,互联网对教育的发展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脱离我国目前教育实际状况来谈“互联网+教育”是不确切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介入教育并不等于教育“网络化”,互联网介入教育只是说明互联网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教育网络化”则意味着互联网成为教育实践的主导因素。“互联网+教育”是以互联网为创新教育的组织模式、服务模式和学习模式,以此来构建新型的教育生态体系。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教育”的本质仍然体现的是教育的本质,因为人们的认知基石没有变,认知获取的自由度体现的只是前端技术的发展,而其本质与内核仍然是教育本身,互联网介入教育只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实践中的“互联网+教育”也绝不会等同于教育“网络化”,因为从互联网介入教育到教育网络化是互联网在教育中逐渐强化的过程,而我国目前还处于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目前的国情体系与教育实际决定了我们必须改变依附性发展思路,绝对不能将发达国家的做法不加分析的照搬照用,不能凡事都以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系,要克服将西方当做普遍主义以及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7]。要以本土特色去丰富当前的“互联网+教育”内涵,创造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教育”与国际网络教育的辩证统一,所以深思“互联网+教育”究竟要解决哪些现实问题,就要回答研究“互联网+教育”的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

二、“互联网+教育”的终极意义

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教育”具有符合当前时代的意义和价值,建设与发展“互联网+教育”与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一样,其间都潜存着丰富的价值追寻。从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解读“互联网+教育”,要立足于其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也就是说,既要揭示“互联网+教育”所在的外部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等,也要体现“互联网+教育”内部的教师、学生与学校管理的规律。也就是说,对“互联网+教育”的终极判定标准是要体现“互联网+教育”对社会与人类发展的贡献度,因为“互联网+教育”的普及与发挥就是要在社会经济影响的情况下适应及促进社会发展及民众需求。当前,发达国家都把互联网促进国民教育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互联网+教育”具有和发达国家同样的价值追寻,既是“网络兴教”和“人才强国”的重要部署,也是形成学习型社会实现全民终身学习与自身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基于本土教育实际的差异,“互联网+教育”在我国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近几年来,纵观我国“互联网+”口号的态势,可以看出,国家的教育局势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与层次,我国需要为未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确定目标,而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凸显出来的,具体体现在:

“互联网+教育”具有导向意义。因为“互联网+教育”是在我国未来教育发展基础上提出的,所以,它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指明教育的未来。从这种意义上说,作为目标的“互联网+教育”,最重要的是社会和民众对它的需求与认可,只有广泛的社会与民众的需求和认同,才能体现出“互联网+教育”指导教育实践与引领教育未来的力量。当前,研究者们对“互联网+教育”的提出存在不同看法,笔者认为,我国“互联网+教育”的落实与发展需要把“互联网+教育”作为教育未来的发展目标之一,这不仅仅是国家、社会和民众的主观选择,更是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它既体现了世界教育技术的改革与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人力资源众多要依靠互联网技术的现实情况。

“互联网+教育”具有战略意义。从21世纪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近几年来,国家财力与教育整体发展的冲突带来了教育不均衡的问题,由教育引发的社会矛盾仍然存在。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当前社会转型与知识经济对全民新需求,以及全民对优质教育的主观需要就显得更为紧迫与重要。因此,要解决这种矛盾就不能仅在正规教育内寻找路径,必须以开放的角度借助互联网技术营造全新的教育面貌,促进教育公平,解决教育资源不均,推动教育机会均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应形成“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明确思路。

“互联网+教育”具有反思意义,为下一步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明确方向。思考“互联网+教育”内涵等基本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反思现行我国目前教育存在问题与危机以及明确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过程。因此,“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提倡与口号,更是反思与自我完善的契机,成为新媒体时代教育各个方面发展与改革的目标。现在的教育“是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和经济情境中被创造出来”,要通过跨地域等多元合作才能完成。[8]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其质量的监督和评判也就更倾向于产业界、市场和学术界等利益相关者更大范围的标准和问责”。[9]这也体现了当前的“互联网+教育”基本思想就是要促进互动,实现重组和知识的传播和转移。体现了“互联网+教育”对民众参与与体验的支持就是使互联网转移的多元知识成为当前全球经济的主要资源。作为教育本身,在这种多元化背景下,已不再局限于院校与课堂内部,而是要综合考虑教育外部一系列因素的应用、监测和问责等。

“互联网+教育”具有平等意义。“互联网+教育”是一个与终身学习密切相关的目标,它不仅意味着互联网技术的强大,更直指通过普及互联网来促进全民具有公平学习的机会与选择,所以,它体现着强烈的教育公平与学习机会均等理念与目标。

当前,国家明确提出“互联网+教育”目标,凸显了互联网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很多发达国家并没有明确提出“互联网+教育”目标,但其多数提案实际上都体现着用互联网发展教育的世界性特征,都希望通过互联网加快国家正规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发展。而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从全球的知识经济与转型中受益与成长,在这其中,互联网的引领必然要在未来的国际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就目前的“互联网+教育”意义和价值来看,其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拓展使得其引领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也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从这个角度上说,“互联网+教育”就不仅仅是互联网在教育上的平台与运用,也不仅仅是单纯的虚拟教育、在线教育,而是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融合与共通的创新和转型。它代表着为解决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打破时空等一切限制,为实现全人类与全世界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提供有力的基础与条件。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青铝集团驻地     联系邮箱:4690262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