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互联网+教育成果展示

方向对了 行动和努力才有价值和意义

发布时间:2020-12-24 00:33 栏目:成果展示 发布单位: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点击量:2927 【公开】

方向对了 行动和努力才有价值和意义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王瑞琳

 

【很荣幸能在本次培训班上,与各位领导分享交流。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2012年,教育部关于应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的通知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

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的核心任务是:

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两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2016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施: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规划》对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尤其是:

【习近平在十九大会议发言】  八次提到互联网(十九大报告照片截图)

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网络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同时: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新概念。

 

《人民教育》2018年第1期:核心议题:教育、技术与未来。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一个时期,技术发明如此之多,出现的速度频率如此之快,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如此之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把准教育未来发展的脉搏。”

 ——清华大学 吴国盛

 

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和“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点。(截图或文件)

 

在当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

一是作为手段。(辅助教学的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时效)

二是作为内容。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三是作为生活方式。(手机、移动终端,微信支付、支付宝、导航等)

 

在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不是视频取代教师和课堂; 不是各种资源的无序堆砌; 不是把传统课堂的数字化呈现。

而是: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的有效拓展;教与学时序的重构,先学后教、基于问题、基于项目教学;更加多元化的信息表征方式;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自定步调的学习节奏,突破班级授课制的限制。

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一、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是一所市直属小学,成立于2012年8月。占地面积3629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6个,在校学生2081名,教师86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31人,骨干率为36%,教师平均年龄 42 岁,本科学历40人,一支年轻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开展信息化应用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以“三园”建设(即:启迪智慧夯实基础的校园 、 真诚协作和善友爱的家园、 快乐向上活泼健康的乐园 )为办学目标,加大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校园信息化应用环境,深入开展了教师信息化能力达标与提升及“三通两平台”的应用研究,促进了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

 【学校基础建设起点高,硬件、网络设施配备先进。】千兆宽带接入,实现了办公室、教学楼、安全监控、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了“班班通”。有40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其中有9个智慧教室);建有1个校园录播室和同步在线课堂系统,3个云计算机室,1个创客教室。学校的成立与发展,搭上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二五”标志工程“三通两平台”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教育信息技术2.0行动计划》这班快车。短短七年时间,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发展,使得我校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营造信息化学习氛围

我国已全面进入“互联网+教育”时代,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为创设处处能学的学习环境,营造人人皆学的氛围,学校除了在墙体电子屏宣传教育方面加大了投入以外,还在教室、走廊、门厅等41处安装了泛在学习终端,使学生在校园内随时可学,随处可学。通过泛在学习终端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的古今文化、历史名人、唐诗宋词、国学教育、红色经典、安全教育、禁毒知识及传统节日等百科知识,让学生能通过泛在学习终端自主获取知识,合作交流学习,拓展知识视野,开阔知识领域。

为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学校每天下午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开放创客教室【由于创客教室的设备和场地有限,只能先组织一少部分对3D打印机、机器人、无人机、水上航模感兴趣的进行学习】,使学生学会简单的计算机编程和机器人编程,调动了学生的信息化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我们的信息化工作主要以“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重点在“人人通”空间方面开展各项工作,下面我就重点分享我校在“人人通”空间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三、学校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应用现状及具体措施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统筹规划、规范管理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三通两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学习、应用、管理体系,与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学校把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学校信息化规划与发展。下设研究培训小组和信息技术保障组。负责“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与学科教学、德育工作、学校管理、特色工作融合应用培训和提供技术保障。依据《2.0行动计划》及《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制定了《青铜峡市第五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并完善了《信息化工作制度》、《信息化工作评价制度》等。把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列入重点工作,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并分别从:个人空间、班级空间、名师工作室的建设、资源的使用及上传、课程社区、互动在线课堂等方面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培训、督促检查、逐月考评,以评促管,以评促研,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作为每月绩效工资考核发放的一项内容。并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期末对空间应用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纳入教师学期、学年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确保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应用朝着有序、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互联网+教育(2018年10月18日教育部中小学校长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微信扫码)】

(二)加强研究与培训,为建设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实现从“教育专用资源的开发、应用和服务向大资源的开发、应用和服务转变;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转变;信息化融合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变”。这三个根本转变,就必须不断加强对平台的学习、研究和培训工作,使每一位教师在观念、技术、手段上适应发展需求。坚持“领导先学,骨干引领,名师带动,全员参与”的培训思路,多方位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拓宽信培训渠道,并邀请捆绑学校、区域内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员、名师、骨干教师,采用“请进来、送出去、共享共建”等方式,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学校先后经历了由零星式、碎片式的培训到资源应用、建设,平台软件应用的系统性培训。也经历了从“被培训者”到“培训者”的过程。】。其次,开展不同阶段、不同内容、不同对象的培训。2014、2015年主要开展了:平台建设、上传下载资源、互访评论等系列的师生培训。2016年工作重点放在:网络课堂、课程社区、名师工作室等线上线下活动的培训。让全体教师以及家长能够在课程社区和名师工作室里观课、议课,开展网上评课活动。2017年研究及培训重点则放在:云校家APP的课前推送、课后检测的使用和培训。2018年我们重点研究“课前推学”—“课中探学”—“课后助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及人人通空间中的云校家APP和教学助手的融合使用,教师能熟练运用教学助手进行同步备课,利用移动讲台功能实现手机与互动课堂的链接。2019年,我们的培训重点是 “智慧课堂”的推广普及上。我们在不断实践与培训中,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名师已成长为能够承担本校及区域学校培训任务的“本土、草根”专家。(我校王丽副校长被多次邀请到银川市、宁东开发区、利通区、同心县等地进行培训;学校教师鲁绚、段涛、王少芳先后为本市红星中心小学、河西中心小学、第七中学、第三小学进行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培训。彭阳县教育局和同心县教育局领导带领300余名教师到我校观摩学习“人人通”空间的建设与应用。段涛老师和鲁绚老师为同心县和彭阳县进行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中的教学助手和互动课堂云校家应用培训。)

  (三)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在学校教育中实现“四个融合”

1、与学校管理相融合

为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我校加强了人人通平台与学校管理融合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学校空间共设立了学校管理、校园资讯、本校资源、教学教研、教师园地、学生天地、德育园地、党建之窗8个栏目)。每周工作安排、各项活动的过程资料、工作总结,学校课程设置、教师任课、师生考勤、工作量化考评,学校设备报修、物品申领,会议安排、公文流转等都在学校空间和云校家APP中操作完成。对内,实现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和教师间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外,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有效共享,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服务师生和家长的水平。通过信息交换和内外联通,基本实现了校园管理智能化。(现在所有的办公基本可以在学校人人通空间中实现,也就说打开五小人人通平台,五小所有大小事务,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学校空间知晓。另外我们把学校工作安排、文件等生成二维码发送到学校微信群,使空间的使用更加便捷)更好地实现了党务、校务、教务、财务四公开。(2019年4月在全国基层政务公开考核验收中,我校政务公开通过人人通平台进行公开的做法,受到了国务院基层政务公开考核验收小组的好评。)

2、与德育教育相融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我校尝试把人人通平台作为德育教育一个途径,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是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我们用空间和泛在学习终端把优秀学生(音、视频)事迹进行正面宣传,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起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效果。我们利用空间进行“十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礼仪之星、孝德之星、诚信之星、友爱之星、艺术之星、管理之星、环保之星、体育之星”)评选,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寻找、评比、宣传活动,树立榜样树立典型,

二是将爱国主义教育、重大传统节日与“人人通”平台有机结合,通过人人通平台,开展 “我和我的祖国”、“我的中国梦—我爱我家”、 “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三爱三节约” 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讲红色故事、唱经典歌曲、诵读经典诗文等微视频形式进行展示;结合重大传统节日和“三礼四节”(升学礼 入队礼 毕业礼 读书节、劳动节、科技节、体育艺术节)让学生把搜集到的相关知识或在特定的日子里创作的感言、小诗、小画、手抄报、展演的节目视频等作品,通过人人通平台展示表达出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德育教育活动内涵得到了延伸和发展。(读书节 爱国网址) 思政课

三是校内实践活动、研学活动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与人人通空间互动交流。(研学网址   劳动技能大赛网址)学生、家长进入学校空间就能了解活动的谋划准备、组织实施、实践效果,也可以在空间内互动交流、评价建议。人人通空间既成为学生展示作品、参与实践的互动区,又成为学校对外宣传、推动家校协作共育的窗口。

3、与教学相融合

一是强化建设,重视应用,形成普遍化,常态化。全校教师86人,注册86人,注册率为100%。截至2019年9月,三至六年级学生“人人通”空间开通率100%。实现了师生“一人一空间”。教师能及时更新空间内容,积极使用和优化空间资源,以及空间中的App(如教学助手、云校家)。学生利用空间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延伸练习、接收教师推送的作业、观看教师推送的视频、微课、背景资料,完成简单的网上答题及教师发布的调查问卷等。实现了“课堂用、课后用、经常用”。

二是构建了“课前推学-课中探学-课后助学”教学新模式。我们利用人人通平台中的教学助手、和云校家APP,通过手机操作,借助教科研团队和课题引领,深化研讨,不断实践,在应用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构建了“课前推学-课中探学-课后助学”的新型教学模式。这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个性化学习理念为主导,先学后教为主要形态,以培养自主会学为目标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课前推学。即:教师将预习内容、微课,通过人人通空间或云校家进行推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中探学:教师将准备好的学案、微课、音视频等网盘资源在课堂上通过教学助手发送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在没有建成智慧教室的班级,教师通过互动课堂中的移动讲台功能适时展示,让学生高效获取知识、技能。课后助学: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通过“云校家”将分层设计的练习和重难点分解过程呈现给家长、学生,帮助理解掌握。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与质量。(2018年10月18日我校承担了“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校长培训班的培训任务,来自全国31个省的300多名校长参与培训,我校有3节模式课进行了现场展示交流。11月又在全市校长、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进行了展示。)在每年教育部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评选活动中,全校教师都能运用这种模式参与晒课,其中有3节课获部级优课,通过晒课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信息化应用水平。

三是落实大资源共享计划。借助“人人通空间”和“一师一优课”平台,汇聚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并要求教师利用教学助手中的同步备课功能把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使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空间里每个人都既是使用者,更应该是建设者。她们都能够积极使用平台中的资源,并把经过实践加工后的资源再发布在空间里,让更多的同行来用,日复一日,“应用并建设资源”已成为五小教师的工作的习惯。

四是实现“美育课程我做主”。我校特别重视美育拓展课程的开发,每周五的美育课程,深受孩子、家长、社会的好评,已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我们把全校2081名学生及家长请进人人通空间选课系统,根据孩子的喜好、特长,报名选课,孩子喜欢的人多,报得多,就多开几个班,报得少,少开班,但必须满足孩子的发展愿望。经过孩子和家长的参与选课,帮助学校决策出孩子们喜欢的美育课程共15类,26项,42个组(班),利用人人通选课,充分体现了《2.0行动计划》中,信息化要“促进教育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文、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思想。

五是开通同步在线互动课堂系统。互动课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网络实现校与校之间的远程互动,有利于资源共享,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学校音乐、美术课程老师紧缺的现状。我校在教育局信息管理中心的安排指导下,与五所农村学校开展了音乐、美术同步在线互动课堂教学,每周送课9节,每学期送课135节次。主讲教室的教师讲课,接受教室的学生不仅可以看到课堂实况,还可以当堂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且与主讲教室学生同时实践、同步互动。这种教学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宁夏教育电视台对学校的互动在线课堂教学进行了报道。)

4、与特色学校建设相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校智美文化建设相融合,是我校一直追求的目标。建校初我校就以“我爱我家”主题实践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工作。开展了 “我爱我家”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基地建设、课堂教学、校内外主题实践,紧紧围绕“家”主题,深入挖掘 “家”的丰富内涵。 课程以“我爱我的家庭”、“我爱我的村庄”、(“我爱我的社区”) “我爱我的学校”、“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祖国”为主要教育内容。借助人人通平台、云校家APP进行介绍、征文、随笔、心得、说唱、快板、表演等展示实践活动,来反映家庭、村庄、社区、家乡、祖国的发展变化、社会进步。通过“校内课堂、课外实践、网上展示“三者”有机结合,达到教育一个孩子、感染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实现了由“小家”向“大家”教育的理性升华。(在吴忠市教育局特色学校验收中我校被命名为“特色学校”)

四、建设与应用取得的初步成效

作为全国中小学校校长、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基地学校、“宁夏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全区“互联网+教育”智慧校园项目学校。我们将在校园智慧环境建设、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学校品牌文化影响力、师生教学方式变革、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网络教学研究、区域辐射引领带动等方面实现六个提升: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人人通空间”72变,扫码   基地奖牌  报道视频)

1. 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能力

通过“互联网+教育”智慧校园应用示范校项目学校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提高了学校管理团队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促进了学校管理团队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化领导力,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更好的实现了党务、政务、校务、财务公开。

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开展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促进教师教学、分析与评价能力发展;教师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分享资源、分享课堂、建立种子教师和智慧教师发展相互结对,促进了各层次教师互动协作,共同提高。

3. 提升学生创新素养

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学校通过智慧课堂进行课程整合、创客创新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把学生从原有单纯的技能教育,转变到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提升教科研水平

学校以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为突破口,借助于宁夏教育云平台,经常性的开展线上线下观课、评课、议课等研讨交流活动,加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教学研讨的力度,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师生信息化素养等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在课题研究方面,成立由区级骨干、各级名师为主持人的课题研究小组,开展各领域的实践研究,通过专业引领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和成果。

5. 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应用的辐射作用

通过宁夏教育云“课程社区”、“在线互动课堂”、“智慧校园”“名师工作室”等模块,与区域内学校开展“名师课堂”“观摩课堂”“年轻教师成长课堂”、“专递课堂”,将我校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资源分享给合作体学校、捆绑学校、区域薄弱学校,以此发挥了“互联网+教育”智慧校园应用示范校项目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广泛的服务更多的学生、教师、家长、社会。

6.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借助信息化建设,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加快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充分利用智能设备、智慧工具、便捷软件、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各模块功能、优质教育资源,增强了课堂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校在全市质量监测中连续五年位居全市第一,连续五年被评为“市级督导评估先进集体”)

方向对了,行动和努力才有价值和意义!距离近了,实践和探索才有自信和动力!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青铜峡市第五小学的信息化教育教学之路会走的更稳更远!

谢谢各位领导的聆听!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小坝利民街北嘉宝路西侧     联系邮箱:qtxdw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