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建设

2023年度实施教育数字化试点学校目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3-02-22 17:25 栏目:信息化建设 发布单位: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点击量:5233 【公开】


为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数字化学校转型建设,根据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规划(2022年—2023年)》等相关精神,现结合我校“互联网+教育”数字化学校转型建设实际,制定2022-2023年实施教育数字化试点学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简介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成立于20128月, 20228月唐源分校成立,两校区现有教学班49个,在校学生2352人,教师121人,教师平均年龄40.7岁,其中各级各类骨干教师31人,有一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2017年被自治区教育厅命名为“宁夏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2018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校校长、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基地学校、2018年被命名为自治区“互联网+教育”标杆校、2019年被命名为自治区“互联网+教育”智慧校园、2021年被命名为自治区“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领航学校。

(二)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

学校接入光纤1G,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建有办公室、教室、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直播课堂等无线AP为一体的校园网络体系;覆盖全校的视频监控系统和IP广播系统。

现有计算机室5间,精品录播教室2间,精品互动在线教室2间,简易在线录播互动教室6间,创新实验教室7间,智慧教室10间,语音教室1间。共有数字终端954.其中教学一体机73个,平板终端605台,泛在学习终端43台,学生计算机275台,生机比达到51;教师用计算机121台,师机比达到了1:1

在三至六年级每个年级开设了2个智慧课堂实验班,为探索智慧教学铺路搭桥,在多功能大厅和录播室两个公共区域安装了2套智慧课堂设备,供其他年级尝试智慧教学和开展大型观摩、研讨活动,使用率达到100%,为信息化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提供了硬件支撑。

学校现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5人,负责网管和设备维护,基本能满足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保证“互联网+教育”工作的正常有序推进。

(三)学校信息化基础条件

1.有效运用学校机构空间。依托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校园应用管理的优势,开通学校机构空间,根据学校需要设立学校管理、校园资讯、本校资源、教学教研、教师园地、学生天地、德育园地、党建之窗等栏目。加强了“人人通”平台与学校管理融合应用,教师上下班打卡、课程设置、教师任课、会议扫码签到、设备报修、打印申报都在平台上得以实现;极大的提升了办公的便捷性与智能化,逐步实现了办公无纸化。对内,实现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和教师间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外,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有效共享,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服务师生和家长的水平。

2.积极探索“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目前师生注册率为100%,大部分教师能熟练利用平台中的各种功能,在线获取优质教学资源,进行备课授课,积极探索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等教学方法,利用智慧课堂,结合优学派软件及“互联网+合作学习”环境下的 三学五环教学模式,开展创新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3.积极推进“三个课堂”应用。

解决农村薄弱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师专业成长慢的有效途径就是实现“三个课堂”的应用。通过“一拖一”或“一拖二”远程互动在线教学主题研讨,实现校与校之间的远程互动、资源共享,有效推动学校间的相互发展,提高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

一是开好“专递课堂”。通过“一校带多校、一校带多点”联盟教学模式,解决农村学校教师紧缺,课程开不齐开不足的问题,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是开好“名师课堂”。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兄弟学校之间建立学科组联动机制,通过两校的在线协同备课,探索“互联网+教研培训”互助模式,实现帮扶区域学校学科教师同步观课、互动研讨、教学相长,推动资源共享,将他们学校的“互联网+合作学习”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以录播、直播的方式共享给薄弱学校。三是开好“名校网络课堂”。发挥我们“互联网+教育”标杆校的引领带动作用,按照“平台+资源+应用”的运行模式,开展优质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借助学校“互联网+合作学习”环境下的“三学五环”教学模式录制精品课,通过课程录制、线上直播等方式,把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上传发送给薄弱学校共享。到目前为止,为市内薄弱学校“一对一”精准送课368节,为隆德县偏远山区薄弱学校送课195节。

4.信息技术在德育课程中的融合应用。

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思政教育、德育学堂、 “我爱我家”特色课程和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将常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三礼四节”教育、禁毒教育、新时代社会主义特色教育、实践研学活动、美育拓展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线上劳动技能大赛等活动以文字、图片、微视频的形式组织学生在班级空间开展活动并展示,同时生成 “二维码”及时向学生、家长、社会推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搭起了一座家长和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构建了新型的家校共育模式,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校共育的网络。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德育教育内涵发展。

(三)学校信息化基础条件

1.有效使用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空间及空间中智慧管理。

我们利用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学校空间和智慧校园管理功能及云校家,将学校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化应用融入到学校管理、教师工作、师生学习、家校共育、社会监督之中,形成常态。实现各部门之间、学校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学校与上级部门的协同管理和信息共享,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实现校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与区域学校共建共享,不断创新现代学校管理模式,拓宽服务师生的渠道。

2.有效探索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学校教师、三—六年级学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注册率、开通率为100%。95%教师能熟练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各种资源和教学助手、云校家等软件功能开展课堂教学,20%的教师开展平板教学实验,初步形成了“互联网+合作学习”环境下的 三学模式,转变了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校学科组织利用互动在线课堂、“课程社区”、“名师工作室”,经常性的开展区内、市内、线上、线下主题交流研讨活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师资资源,信息技术与教学教研的融合应用提高了教师研训能力、拓宽了校本教研渠道。

3.信息技术在德育课程中的融合应用。

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思政课、德育学堂、 “我爱我家”校本课程和德育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将常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三礼四节”教育、生命教育、实践研学活动、美育拓展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筹划、安排、准备、实施等一系列过程性文字、图片、微视频等在学校、班级空间展示并生成 “二维码”及时向学生、家长、社会推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教育活动的信息化、网络化延伸,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德育教育内涵发展。

4.全面探索信息技术在家校共建中的应用。

家长和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学校微信公众号、学校空间及时准确的了解学校管理、课程开设、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活动开展、培训讲座等,信息技术在家长和学校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构建了新型的家校共育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校共育的网络。

 1、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智慧校园需求

(1)学校无法满足师生时时处处开展智慧学习、信息查询、资源下载、上传等一站式服务需求。

(2)学校经常承接培训基地、国培、校内培训、学生素质教育展示等任务,现有场地和展示终端无法满足培训和学校校园文化展示的需求。

(3)缺少智慧化的纸质图书管,目前现有的图书也无法满足各个年级学生的阅读需求。

(4)缺少校园媒体制作和播放的空间,学校的活动和讲座也无法通过直播的形式传递给所有学生。老师也缺少制作优质精品资源的空间和设备。

2.学校创新实验室软硬件建设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1)学校现有模拟飞行实验室,学生通过模拟和实践,已经可以熟练的操作无人机。但是缺少高端的无人机,无法满足进一步的无人机教学需求。

(2)学校现有3D打印机和激光雕刻机,学生可以通过3D打印和激光雕刻制作一些作品。但是可以用于制作的材料有限,能够制作出来的作品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缺少能够让学生动手发挥制作的设备。

(3)学校现有的VR虚拟现实实验室配套了学科教学资源,用于教学, 师生直接动手操作、分解观察,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学校的发展,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和老师的使用,需要新增建设一间VR虚拟现实实验室。

(4)学校有简单的创新实验教学相关的软硬件设备,难度较低,不能满足学校教学需求,还缺少高层次的软硬件设备和课程资源。

 3.学校专业教室无法满足老师和学生的需求

(1)学校目前的书法教学和学习都是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效率低下,缺少相应的教学资源,学生也无法通过临摹快速的掌握书写技能。

4.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专业水平亟待提高

(1)学校还需加大力度培养STEAM创新实验专业授课教师,让教师理解STEAM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并能够按照STEAM课程要求进行授课,不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动手操作创新、创造能力。

(2)STEAM课程与计算机、科学、数学、艺术等学科教学融合应用的能力还需提升。

二、创建目标与思路

(一)创建目标

按照教育厅“智慧校园”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我校本着让每一个孩子时时学、处处学,依托“互联网+教育”把我校的“智慧校园”做实、做好,并探索如何基于宁夏教育云平台促进学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校园生活的个性便捷,教育教学效能明显提升,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建设思路

将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典型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综合运用到教学、学习、管理、科研、生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实现教育教学的关键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的新型校园生态。

三、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教育服务和教育管理新模式,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不断助推广大师生的信息能力和创新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建设内容

一、智慧书法教室

2011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将书法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鉴于目前各类信息产品严重干扰了学生的书写能力,老师的书法素养有限,很难达到教学要求。为了营造良好的书法学习氛围,打造智慧书法教室,减轻书法教师负担,缓解书法师资力量不足的压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增强信心,实现书法教学的专业化、流程化、标准化、数字化,提高教学效果。

二、LED大屏

安装LED屏,一块主屏和两块辅屏幕,展示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教育教学情况,提升学校整体形象,有利于家长充分了解学校。同时可以在大规模培训时候,起到展示和宣传做用。

三、智慧图书馆

建设学校智慧图书馆,紧密配合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同时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联系起来,互相促进。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和RFID技术,实现智慧借还。

四、虚拟现实实验室

建设虚拟现实实验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丰富教学内容,将技能训练搬到课堂中进行。由于这些虚拟的训练系统无任何危险,学生可以反复练习,直至掌握操作技能为止。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可恰如其分地演示一些复杂的、抽象的、不宜直接观察的自然过程和现象,全方位、多角度地翻转展示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各种仿真课件创设所需要的某种虚拟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从而极大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五、创新实验室

创新实验室升级,引进高端的无人机、航海模型等创新实验教学设备和配套课程资源。按照STEAM课程要求进行授课,不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动手操作创新、创造能力。

智慧机器人教室(比赛)

建设智慧机器人教室,让学生在“创造过程”中,完全放开让学生自己去做,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创造的快乐,体会到自己动手把想法变成现实的成就感和喜悦。补充能够满足学生参加创客大赛、人工智能竞赛等比赛的设备和课程,培养出能够达到全自治区乃至全国领先水平的学生。

(三)实施周期

从立项开始,预计在三个月内完成全部建设项目。

(四)资金需求和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下拨实施中等办学条件中小学校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资金,总投资200万元。

 

 

 

 

 

 

 

有教育厅“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改造项目” (互联网+教育)建设的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各位专家的指导帮助。相信我校的信息化工作和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素养一定会再上新台阶。办出让家长满意,学生受益的现代化示范学校。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2020年4月9日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小坝利民街北嘉宝路西侧     联系邮箱:qtxdw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