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6 10:39 栏目:课题研究 发布单位: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点击量:1866 【公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引言:我们教育由传授知识型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转变,客观地反映了21世纪中国对创新的呼唤,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更要关注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和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据调查,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走上社会后真正用到的不多,而最有用的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小学数学教育要实施创新教育,关键在于切实改变教师“包打天下”的教学现实,建立一种自主创新性的教学机制,不仅要注重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给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权利,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所谓“学会问题解决”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拓展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建立一种以活动促进发展,以开放性解决问题为基本策略的学习模式。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形成学生自主发展的态度,通过学生自主的内化活动去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因素分析。

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我们的数学教学为什么只教“学会”,而不教“学问”?爱动脑筋的孩子哪儿去了呢?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什么如此薄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与教学理念有关。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应确立这样一个理念:小学数学应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在教师的教学观念中,根深蒂固的教师职责是“给予”,学生的职责是“接受”。学习数学的方法就是模仿和记忆,你不用去理解,也不可能真正搞懂;问题中给出的条件一定是恰好的;每个问题都含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和唯一正确的解题方法;学生不会的,老师告诉;思维有难度的,铺设层层阶梯;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的,也硬要启发一把;教师给出的每个问题都是可解的,我解不出是因为不够聪明等观念,影响了问题解决者自觉地“提出问题”,只是一味被动地应付问题。

翻阅身边的教学杂志,能见到的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方面的文章,几乎千篇一律在研究教师如何精心设问、巧妙发问,而根本没有注意到教与学的另一半,很少研究怎样让学生会问。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基本解决,取而代之的是“满堂问”。这是否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呢?为什么我们的教师对学生说“请你注意听讲”,而不是“请你注意多问?”为什么是“你懂了吗?”而不是“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实际上,学生们正被老师的一连串问题牵着鼻子走,考虑着如何回答老师的问题,又哪来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呢?

2、教师忽视“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问题意识”,缺乏“民主意识”,缺乏“对话意识”,用粗声粗气的态度使大多数学生想说却不敢说,逐渐形成压抑的心理状态,甚至变得懒得动脑筋,增加了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这样学生会提什么问题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的任务到底是什么?假如我们能让学生有机会自己提出疑问,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得到充分发展。因为,提出问题总是以积极思考为前提的。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过:把学生教“懂了”是不正常的,教“不懂了”才是正常的。这才学会人才培养的规律,是啊,你好心地帮助学生学习,或死板地去箍住学生,教学效果一定会适得其反。

3、与学生自身的基础能力有关。

“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探索、不断进行问题提出的过程。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问题解决者,往往不能恰当地进行“问题提出”,对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缺乏明确的认识,并且不能对自己目前处境做出清醒的评估,并由此做出必要的调整,只是“一股劲往前走”,直至最终陷入僵局而不知所措。

其实,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问题,应当成为教学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问题意识应该是其基本意识。问题解惑,问题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要满腔热情地鼓劲学生提问,现代教学论认为应该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不但要弄懂基本知识,还要有所发现,甚至有所创新,学生如果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就获得了成功。不仅如此,问题还可以激活思维,思维被激活了,也就激活了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创新意识应来源于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培养应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怎样把数学课堂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开始。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只有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觉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而且这样的意识越强烈,学生的思维也就越活跃、越深刻。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条件。

上课前要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学会教学内容的最佳状态,教师将爱心、信心、激情、微笑带进课堂,注意与学生感情的沟通,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渲染形象的体态语言诱导,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奥妙新奇而情感丰富的世界,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其乐融融的忘我学习的情境之中,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使学生敢想,敢说,敢于提出问题,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时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例如学习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学生提出除了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以外,还能不能将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来推导,在推导圆柱侧面积公式时,有的学生提出可不可以把侧面沿一条斜线剪开,展开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侧面积公式等。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和见解,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必须加以鼓励,都应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问题意识就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逐步形成了创新意识。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的“阳光雨露”能够洒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学生都能“雨露滋润禾苗壮”。

2、针对小学生心理特征,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动力源泉。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这段话一语道破了发现和创新的真谛。好奇心理、问题意识和锲而不舍的探求,是获得成功的前提。为此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引导学生说出几个任意多位数,然后由教师很快判断它是否能被3整除,当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无误后,学生就会向老师主动提出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判断一个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的?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来,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来源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它能够使学生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数学课堂上我们要使学生乐于提问,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又如,教学这样一道题:“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9分钟,那么用同样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4段,要用几分钟?”题目出示后,立即有学生回答是12 分钟,我也有意表示“赞成”这个答案,同时鼓励学生对同学和我的这个答案进行质疑,有个学生鼓足勇气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你和同学的见解,我认为是13.5分钟。”我听完了他对问题思考过程的讲解及列式解答,首先肯定了这个学生的答案是对的,并对他敢于质疑的精神大加赞扬。这样学生的心理障碍消除了,对问题能进行主动探索,在探索中求同存异,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3、改革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关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的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教,就谈不上学生的学;而没有学生的学,就更谈不上教师的教。因此,应大力提倡变“学答”为主的教学为“学问”为主的教学,放手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问。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认识量角器时,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通过观察、思考,有的说:“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有两个刻度更方便度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等等,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在度量形状如“V”时,有的学生提出不必要用其中一条边与量角器零刻度重合的办法。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也就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论告诉我们,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为的主人。一开始让学生提问题,他们可能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或肤浅可笑,或不着边际,离题万里。但只要我们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再加上正确巧妙地引导,积极实践让学生“会问”的教学策略,经过反复训练,学生会达到我们所理想的要求的。

(1)设“境”激“问”。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教师抓住学生思维活跃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乐于发现问题。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教师利用电脑上设计的程序,使学生在屏幕上栩栩如生地看到吊车上的沙土徐徐流下,慢慢形成一个圆锥的形状,学生由“趣”生“疑”,教师趁热打铁问:看到这堆沙土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这时学生就能争先恐后地发现问题:这堆沙土的形状叫什么?这堆沙土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它的占地面积有多大?这堆沙土的重量有多少吨?怎样测量它的高?接着教师做一个实验,先拿出一个用厚纸做的圆锥,再拿出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在圆柱里装满沙土,然后倒入圆锥里,每次要在圆锥里倒满沙土,让学生数数倒几次正好倒完,师问:你们看了这个实验发现了什么问题?这时学生纷纷提问: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条件下有这样的关系?能否把求圆锥的体积转化为求圆柱的体积来计算等有价值的问题。由此可见,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来源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2)放“权”自“问”。教学要“松绑放权”,改变学生只做“听众”、“观众”的现象,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动手、探索、发现、归纳,真正成为“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如在五年级“整理与复习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对知识进行梳理,并互相交流、评价、沟通知识间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这样打破了师生一问一答的教学,让学生自己提问,在操作实践、问题讨论中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堂上组织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角的一条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概念,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两条边重合时是什么角?如果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后继续转下去将得到什么角?如果这条边按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又形成什么角?”等一些很有意义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知识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或操作实践活动,放“权”自“问”去发现知识的规律。

(3)自“省”反“问”。问题解决后应对所完成的工作自觉地进行反省,做到“求取解答并继续前进。”而不是满足于用某种方法求得了问题的解答,不再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甚至不能对所获得的结果的正确性、完整性做出必要的检验或证明,需继续提出问题如:这种方法正确吗?有没有其它方法?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否用于其它问题呢?等等,在六年级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题:“给你一根长31.4厘米的绳子,把它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圆,你认为它们的周长相等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得出了圆的面积最大,他们通过计算、讨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激动之情溢与言表,在交流、评比中,有的学生反过来问:“如果三个图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周长谁最大?”有的说“如果把这根长31.4厘米的绳子,沿着一个墙壁围一个篱笆,可以围成哪些图形呢?这时谁的面积最大?”这一自我问题的反省,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进行了问题的分析、比较、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学生通过从一种方法中学得更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善于动脑能够触类旁通的习惯。学生掌握了举一反三的本领,就会越学越聪明。

(4)师“范”学“问”。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产生疑问,提出疑问,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产生自主探索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质疑、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差异,找准知识的生长点,精心安排,科学设计问题,使学生从教师的提问中学到质疑的方法,就当前的数学教学,我觉得学生提出、发现问题的方法有:①提与本节知识密切相关的问题,如重点、难点、疑点;②对自己不懂的或似懂非懂的知识进行提问;③对自己以为值得怀疑的事物进行提问;④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倡由学生自主“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会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广大教师不断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从被动僵化型向主动创新型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索和掌握知识形成过程及方法,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为此,作为教师应积极鼓励,正确引导,科学指导学生,让学生会自行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讨论思考问题,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问题,为新世纪培养出会学习、能创新的一代新人。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小坝利民街北嘉宝路西侧     联系邮箱:qtxdw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