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通空间-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石嘴山市第二小学

>学校首页>学校概况>学校政务>内容详情

惠农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发布时间: 2017-09-19 09:09 发布单位: 石嘴山市第二小学 浏览量: 2833 【公开】

惠农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为加强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推进教学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宁教基【2014】150号)《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区中小学教学工作的意见》,特制定本细则。

一、备课

备课是教学环节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保证教学各环节质量的基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精心备课,吃透教学内容,认真分析学情,明确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教学资源及其呈现方式,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备课规范

1.学习课标,依据标准,规范教学行为:

(1)每学期必须重温《课程标准》,全面、准确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总体要求。

(2)每学期必须重温《义务教育各学科教学指导》。《学科教学指导》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科学期、年段的知识体系、教学目标、基本内容和重点难点,进行了详细的解析,针对教师在各知识内容教学中易出现的困惑、问题,提出了可操作的策略性教学建议,并提供了用以借鉴参考的教学设计或案例。

(3)明确各年级学科知识和能力考查要求及评价原则,不断提高教学实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钻研教材:

(1)熟练掌握所教学科、所教教材全部内容、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熟悉相邻学科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

(2)养成将所使用版本教材同其他版本教材加以比较研究的习惯,了解不同版本知识的呈现方式,提升对所使用版本教材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3)整体把握知识结构,精心钻研教材,理清教学思路。对学科知识重点、难点有清晰的认识。

3.了解学生:

(1)了解学生本学科的双基掌握情况。

(2)了解学生的智能特点、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

(3)了解学生以往学习基础和前一节课学习效果,听取学生对改进教学的意见。

4.设计教法、学法:

(1)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习能力和学校设备条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2)遵循教学有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3)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设计、渗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

5.拟定工作计划:

学校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整体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学校有关部门工作计划、年级组工作计划、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计划、教师个人教学计划等。其中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应包括学期集体备课与听课安排等。

(1)教师每学期开课前拟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要包括教材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进度表、评价、实施计划的措施等。在单元授课前要科学拟定单元教学计划。

(2)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和学生学习状况科学安排学期授课进度。

(3)各部门及教师应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各自计划的制订。

6.编写教案:

(1)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计划设置的所有学科及各学科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均要备课。所教学科不满十年的一律备详案。

(2)教案要在新课上课前一周备好,杜绝无教案上课,制止不顾学情抄袭下载教案的行为,上课前要“复备”,并做修改、调整、完善。

(3)备课时对学生的练习、相关试卷都要预先研究,写出答案,把握重点;对课外练习与试题要精心筛选;提倡针对学生实际自编练习题。有示范动作或演示实验的(包括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都要预先亲自练习或操作,做到规范、准确。

(4)教案内容一般包括教学内容(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反馈练习、小结、作业、板书设计、教具、时间分配等。

(二)备课管理

1.加强学期教学计划调控。教师学期教学计划要经学校确立后执行。教师学期教学计划一式两份,一份交教研组(备课组)或教导处备查,另一份自己用以控制教学进度。学校要定期检查教师执行学期教学计划情况,实际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的误差一般不超过一周。

2.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每两周至少进行一次,每次集体备课要有记录,要在自主备课基础上,把个人备课同集体备课有机结合起来。可采取多种集体备课形式,如:教研组备课,网上备课,不同学校同学科同年级教师的集体备课,城乡学校教研沙龙活动等。活动流程可采用说课——呈现课程教学设计——比较研究、达成共识后形成新的教学方案——听课后进一步修改完善等,以此提高集体备课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备课检查评价方案,建立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备课检查评价制度,坚持教案检查和听课验证结合。年级组每两周要检查1次,教导主任每月要检查1次。校长和分管校长每学期初、学期中要分别集中组织两次检查。对检查的评价意见要具体,并及时反馈普遍存在的问题给教研组(备课组),及时解决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备课质量。

二、上课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是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一)上课规范

1.教师要严格按照课表上课,不得擅自停课,按时上课、下课,不私自调课、无故旷课。

2.课堂上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坐着讲课,不使用通讯工具,中途不擅自离开教室。衣着整洁大方,行为端庄文明。坚持正面教育,不训斥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随意停学生的课。不因处理偶发事件影响正常教学。

3.根据新课程标准和理念确定课堂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处理得当,知识讲授准确、清楚,既重视“双基”落实和能力培养,又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掌握有效学习方法,有效落实课程“三维”目标。

4.将教材编写思路和教学思路有机结合,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楚。能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5.课堂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密度适当,安排严谨,思维训练贯穿始终。一节新课,一般情况下新知识学习与探索不超过25分钟。强调精讲多练,及时反馈。努力改变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6.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调动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心理环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能让学生观察、思考、表述、动手、总结的,教师不包办代替。

7.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必须按进度达到90%。

8.语言清晰、板书规范。教师讲课用普通话。教学语言简明、生动、富有感情。语速得当,音量适中。板书规范、合理,体现知识规律。

9.重视信息技术资源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合理利用各种有效手段,每学年使用媒体手段的课时数在总课时的60%以上。积极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学校要根据本校设施,环境和教师、学生等实际,有针对地制定学校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的实施方案,不断提高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用信息化资源的水平,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10.掌握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爱护和帮助,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身心健康、愉快地成长。

11.上完每节课、每个章节或单元,要及时摘记教学提纲、经验教训,要坚持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总结教学亮点和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

(二)上课管理

1.中小学校长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带头钻研课程、教学、评价,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承担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带头上好课,并鼓励、欢迎教师随时听自己执教的课。

2.坚持听课。校长每周至少听课2节,每学期不少于30节。分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听课节数每学期不少于40节,一般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6节,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3.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承担一节研讨课或公开课等。

4.及时评课。学校领导要掌握全校教师平时课堂教学情况,实施推门听课制度,做到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及时反馈。每次听课都要对上课情况作出评价,形成评课意见,与教师面谈后交学校相关处室,作为全学期教师上课情况评价的依据。

5.建立定期与不定期向学生、家长征求对任课教师教学工作情况意见的调查制度和分析制度,促进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成长。

三、作业布置和批改

具体内容见(惠教研发[2016]02号)《惠农区中小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管理办法》。

四、辅导

辅导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项具体措施,开展辅导活动是贯彻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

(一)辅导要求

1.辅导应渗透于课堂内外及教与学的各个环节。辅导要坚持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为目的,重点抓好培优补弱工作。

2.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选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提高要求,使他们学有所长;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满腔热情,谆谆诱导,既要重视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又要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3.各科教师要制订好辅导计划,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建立学习档案,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抓好落实:

(1)小目标,密台阶,多关注,多鼓励,让学生在不断体验成功和学习的快乐中树立自信心。

(2)坚持以课堂辅导为主的原则,课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利用差异,采取小组指导或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辅导,把困难解决在课堂上。

(3)任课教师要有学困生辅导计划,落实转化“学困生”的各项措施,内容包括:学困生名单、学生情况分析、辅导措施及时间安排。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以“培优补差”名义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4.对于因病因事请假而误课的学生,可适当予以补课辅导,坚持个人自学与教师辅导、小组辅导相结合,时间不易过长,不得影响学生参加其他活动。

5.取得家长的配合,向家长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辅导方法,形成共同关注学生成长的机制。

6.坚持辅导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原则,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发展特长兴趣。创造条件,开展学科课外活动,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二)辅导管理

1.辅导是教师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严禁集体补课,严禁教师课外办收费性质的补习班。

2.自习课时间,教师要深入教室进行个别辅导、答疑,保证学生自习时间。

3.严格控制辅导时间,不得占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

4.学校对教师辅导学生工作要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逐级检查,要及时总结教师在辅导学生中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五、考核

通过作业、学生学业成绩考试等方式进行教学检测评价,评价是教学管理中的检查、验收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调节控制教学过程、取得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测验考试除纸笔测试外,还可通过口试、操作及其它实践性形式进行。教师要学习测试评价的相关专业知识,依据课程标准,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科学命制试题,要对每次检测结果全面深入地进行科学分析,找出教与学中的问题,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制订具体的教学改进措施。

(一)学业考核规范

1.学业考核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原则。形成性评价主要考查学习态度、上课情况、作业情况、平时测验成绩、学习方法和能力,特长等。终结性评价以期末考试为主。义务教育阶段形成性考查占学业(学期)考核成绩20%。

2.终结性评价试题要依据课标、教材要求,有梯度,不出偏题、怪题,着重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易、中、难结构比例为6:3:1。

3.考试后要及时阅卷评分和讲评,认真做好质量分析。质量分析不仅要有数据统计,更要分析成绩和问题,制定改进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4.端正考风,严肃考纪,既要维护考场纪律,杜绝作弊,也要热情关怀学生,考出真实成绩。

5.要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考试形式的探索和研究,要重视实验操作和口头能力的考查。

6.要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各个阶段学习内容进行测评,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二)学业考核管理

1.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注重对学生平时考查,淡化终结性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学校可在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考试。考试不排名次,可把成绩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2.加强对阅卷评分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客观、公正阅卷。

3.结合学校实际,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和学生。切忌唯分数评价师生,造成评价过程中的弄虚作假。

(三)期末考核管理

1.教师每学期末应对照个人教学计划,从教学思想、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修改、课外辅导、考试测评等各个方面对个人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详细的总结与反思,形成书面工作总结。

2.教师要养成及时写教学总结与反思的习惯,每周至少写一篇教学随笔(或教学杂记、教学后感、教学后记等)上传到教师个人空间。每学期末要在梳理个人教学随笔的基础上,形成一篇1500字以上的有一定主题思想的教学论文。学校每学期末要对照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从计划落实情况、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今后的改进措施等方面对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

3.学校每学期末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与教学论文展评交流活动,要不断提炼,形成值得宣传和推广的有效教学经验、教学案例等。

六、评价

1.教师评价是激发教师职业热情、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要结合本校师资状况的实际,建立科学、合理、公正的教师评价机制,要建立教师业务档案。

2.各学校要建立教学质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教学工作负责、教学质量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潜在能力;对教学中出现的违反本细则规定的不当行为进行责任追究,逐步建立起劳酬挂钩、绩效挂钩、职称考核与聘任挂钩的激励机制。

七、课程改革管理

 1.树立全面科学的质量观。

各中小学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决改变单纯以学业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唯一标准评价教育质量的状况,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严格落实国家和自治区课程方案。

各中小学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课程方案的要求,科学编制课程表,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禁随意增减课时或者为迎考结束课程。除校本课程外,不得随意将国家和自治区课程方案之外的课程列入学校课表中,要创造条件上好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课程的实验课和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技能操作指导课。

3.提高学校课程实施水平。

学校要结合校情,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及自治区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开展整合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研究与实验,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八、其它

各学校可在本细则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保证本细则的有效落实。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