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学校管理学校计划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创新素养教育示范校创建申报书

发布时间:2021-09-16 00:00 栏目:学校计划 发布单位: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点击量:3421 【公开】

项目名称

  创新素养教育示范校

项目方案

一、目标

以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为策略,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师资队伍的打造为抓手,培育富有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的全面发展的阳光少年。

二、任务

1.建设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以学科为主渠道、以学校德育特色活动以“我爱我家”的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为纽带,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多种途径,培养创新人格。提升和发展小学生的创新素养。

2.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探索精神、科学态度以及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为重点,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3.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基础型课程为根本,以学校资源、社区资源为补充,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好胜为出发点,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加强课程开发和建设,让小学生有的选、学得着、能实践,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4.培养一支术有专攻的致力于“创新素养培育”的师资队伍。以外出重点培训、老教师传帮带、压担子促成长等手段,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创新型转变,由单一的知识结构向“一专多能”方向转变,促使教师创新意识、创新素质的迅速提升。

5、借助“互联网+教育”实现学校数字化创新管理。

根据学校信息技术硬软件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对内,实现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和教师间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外,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有效共享,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服务师生和家长的水平。通过信息交换和内外联通,基本实现了智慧管理。

6、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结合青铜峡市教体局“五项工程”学校每学年分别开展汉字听写大赛、古诗词大赛、劳动技能大赛、科技作品创新大赛等活动培养、提升、检验创新成果。

三、措施

(一)以研究为依托,培训创新型教师

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创新型、科研型、学者型转变,促使教师创新意识、创新素质的迅速提高。

(二)创新素养教育的课程建设

1. 以学科教学为阵地,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学科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头戏,也是落实创新素养教育的基石。要求全体教师从教材入手,挖掘创新因素。利用教材中有关人类发明成果的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结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例分析,引发学生的创新联想;从教材的提示或结论加以拓展,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创造性。

2.重视体育、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

聚焦创新人格的体育课程和创新思维的艺术课程,将体育艺术2+1和教育局的劳体强身工程相结合,利用大课间活动、课后延时服务实践,加强对学生的体育、艺术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聘请校外辅导团队和学校有特长的教师组织开展管乐、合唱、名族舞、拉丁舞、街舞、手工、电脑绘画、硬(软)笔书法、练球、羽毛球、花样跳绳、足球、象棋、围棋、烹饪、3D打印、无人机、机器人、AR虚拟实验、搭建积木、国学诵读等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

3.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生活实践课程:心理体验活动、互助关爱活动、职业体验活动、劳动体验活动。(2)社会实践课程:志愿服务活动、研学旅行活动、场馆基地活动。(3)科学实践课程。

通过“我爱我家”主题实践课程开发、实践基地建设、课堂教学、校内外主题实践,紧紧围绕“家”主题,深入挖掘 “家”的丰富内涵。 课程以“我爱我的家庭”、“我爱我的村庄”、我爱我的社区” “我爱我的学校”、“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祖国”为主要教育内容。借助个人“人人通”平台、云校家和“我爱我家”记录册,记录小学阶段的个人成长过程和班级生活经历、记录家庭、社区、家乡和祖国的变化,通过叙事、介绍、对比、实践过程、目的、随笔、心得等文字、图片、绘画等的记录,来反映家庭、村庄、社区、家乡、祖国的发展变化、社会进步,国家的变化。通过“校内课堂、课外实践、网上展示“三者”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学校打造“互联网+合作学习”三学五环教学模式,语文学科同时打造“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以先学后教为主要形态,线上线下相结合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目标的连接式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会实验、验证的学习方式,鼓励解题思维的多元化。从学生入手,开发创新潜能。

  1.营造民主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他们有难必思,有疑必问,有话必说,有理必讲,充分体现课堂创新主体的地位。

2.激发兴趣欲望。

在教学使用形象的手势、激励的语言、生动的图片及现代电教媒体等手段,创设认知的冲突,设置思维的障碍,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和灵感,培养他们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3.重视动手操作。

寻找一切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机会,引导学生手脑并用,以动促思,发展思维,培养实践能力。

4.观察训练。

注重教给学生观察的步骤、方法,重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提倡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观察与众不同的东西,在此基础上积极思索,以利于发展创造思维。

5.培养求异思维。

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善于寻疑、质疑并释疑。

6.拓展活动空间。

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实践,开拓学生思维和活动的空间。

(四)创新教育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情境式学习、互联网学习为主,倡导“书为主源、疑为主轴、练为主线、创为主旨”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实现从苦学到乐学、从难学到易学、从学会到会学、从死学到活学的四个“转变”。

学校开设创新实验课程。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开展拼装机器人课程、人形机器人编程课程、比赛机器人编程课程、无人机编程课程、物联网编程课程、AR虚拟现实体验课程,实现创新课程进课堂。学校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对全校部分学科、课时进行了整合,将创新实验课程纳入到学校综合实践课程,在开放、合作、分享、融合的课程教学中与科学、艺术、数学等学科有机融合,创新教育学习方式。

(五)创新素养教育评价方式

1.对学生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通过让学生充实自我评价,给予即时性评价;发展自我评价,给与描述性评价;张扬自我评价,给予展示性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形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分工合作、活动表现、概括表达的能力。

2.对教师评价,立足发展,实现理想。关注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关注教师在课程开发、研究,实践中能力提的过程;关注教师创造力提升的过程。提高教师对“创新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课堂实施、教研研究、课程开发建设的能力。

(六)家校共育, 形成合力

将学校开展创新素养教育的导向传递给家长,通过家校互动,切实转变家长的成才观,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家校共育的穿心素养教育体系。

四、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21.9)

 1.进行项目申报。

 2.拟定实施方案

(二)启动阶段(2021.10—2021.11)

1.成立学校“创新素养培养”工作小组。

2.集体学习创新素养培育材料。

3.讨论修订实施方案。

4.修订课程计划,把“创新素养培育”内容纳入课程计划

5.邀请专家指导。

(三)推进阶段(2021.12—2023.7)

1.组织各种“创新素养培训”主题研讨、教学实践活动。

2.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主动对接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相关机构。

3.加强学科建设,建设“艺体课”和“活动体验类”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相关活动。

4.做好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评价手册及学业管理档案袋填写、管理和检查。

5.创新素养培育系列讲座。

(四)深化阶段(2023.8——2023.12)

加强总结和评估,以丰富的优秀教学案例、跟踪式的学生成长案例和卓有成效的研究论文、课程,推动“创新素养培育”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艺体科”项目和“活动体验类”课程。

(五)总结阶段(2024.1—2024.5)

1、举办“创新素养教育”实验成果展示活动。

2、资料整理,实验成果的分析、提炼和总结。

五、保障条件

1.组织保障

由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代表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对“创新素养培育”实施作出科学的决策和部署。

2.制度保障

学校实行“创新素养培育”实施“第一责任人系列”,在管理上赋权与问责并行,谁分管谁负责,重在服务、协调、指导和管理;建立“教学、教学、科研月联席会议制”,重点探究“创新素养教育”实施中教研、科研的有机整合。

3.资源保障

在依托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资源同时,积极主动整合各种可用资源,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普基地等机构的作用。

4.研修保障

建立校级、组级、自我三级研修网络,继承和开发多种研修形式,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分层次、多元化、发展性平台。

5.经费保障

学校加大对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硬件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对校本教材的编制,社团活动的竞赛,专家指导引领,课程特色项目的评比,课程改革创新实践教学展示等经费投入,确保学校“创新素养教育”方案的实施。

预期成果

1. 培养一批创新性的教师。

2. 构建创新性的教与学的模式。

3. 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艺体科”项目和“活动体验类”课程。

4.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5.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2021年9月16日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小坝利民街北嘉宝路西侧     联系邮箱:qtxdwxx@163.com